典型景区碳排放量测算报告20140331_第1页
典型景区碳排放量测算报告20140331_第2页
典型景区碳排放量测算报告20140331_第3页
典型景区碳排放量测算报告20140331_第4页
典型景区碳排放量测算报告2014033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碳排放量测算报告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海南低碳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研究院2014.3.30目 录一、测算背景与意义1(一)测算背景1(二)测算意义5二、测算目标与原则7(一)测算目标7(二)测算原则8三、测算思路与方法9(一)测算思路9(二)测算方法10(三)技术路线16四、呀喏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碳排放量测算17(一)景区概况17(二)景区主要碳源分析18(三)景区各碳源排放量估算20(四)景区总碳排放量估算20五、南山文化旅游区碳排放量测算20(一)景区概况20(二)景区主要碳源分析21(三)景区各碳源排放量估算25六、典型景区碳排放量测算结果分析34(一)数量构成分析34(二)影响因素分析35(三)减排对策建议35附录:海南省旅游业碳排放测算报告精选资料一、测算背景与意义(一)测算背景1.全球变化及其影响愈加明显当前,气候变化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关注问题,其将长期的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工业时代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成为今天阻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利器。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关于气候变化的报告,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川融化以及平均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每年联合国的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代表以及各个经济行业的推动者们,都在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的工作上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1992年,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数据统计,旅游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而气候变化对于第一大产业旅游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气候本身就是旅游活动的基础因素,同时旅游业和旅游景区也是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行业,其受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不亚于农业,比如登山、滑雪项目、海滩、徒步游览等项目都需要气候环境的直接支持。除了旅游活动本身,气候变化还影响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旅游业发展,特别是一些主要的旅游型国家和岛屿型国家,比如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日本、几个大洋的度假岛屿国家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加上人类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缺乏环境保护,导致全球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面临消失的威胁。中国西藏、埃及帝王谷、澳大利亚大堡礁以及美国大沼泽国家公园等均被列入全球濒危旅游景点之一,其中部分景点还是世界文化遗产。一些旅游业为主的国家更是面临着国家的经济危机,尤其是一些海岛国家,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这些国家的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自然生态的平衡,引起旅游景观和旅游季节的变化,还会带来极端天气灾害,如暴雨、泥石流、冰冻等会直接破坏旅游基础设施,并对游客的安全构成危害。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影响的因素不仅涉及到对特定国家、区域、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影响,同时还涉及到旅游者行为模式变化、旅游地和旅游经营者应对对策等。世界旅游业发展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的重点关注,并与2003年和2007年相继召开“气候变化与旅游国际会议”,深入探讨旅游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这三家联合国组织的联合报告显示,旅游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至6%,如果不采取措施,旅游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在今后30年内可能增长1.5倍。旅游业在食住行游购娱的六要素活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这些事实说明,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2.低碳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2年1月发布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4显示,2011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为2.2万亿,同比增长18%。而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将达到4644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7%,旅游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可见,旅游业己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产业,旅游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成为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也必将成为我国旅游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低碳经济正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之下,旅游业可持续化低碳发展的趋势也日渐明显。根据IPCC的统计结果,主要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有七个,分别为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工业、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林业(包括毁林)、农业以及废弃物和废水处理。其中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就有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商业建筑及废弃物和废水处理四个行业。由此可见,旅游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能够成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此外旅游业涉及行业众多,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3.旅游业低碳转型关乎海南绿色崛起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旅游业己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增长点,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增加。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国务院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特别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并首次将旅游行业从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提升为“战略支柱产业”。海南成为国际旅游岛以来推行的绿色崛起也迎来了发展的重要契机。在一系列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推进旅游业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海南省旅游业产业转型和战略升级的必然要求。 海南低碳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压力和各种挑战。一方面,长期以来传统的、无序的旅游规划和旅游开发方式已经对良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旅游业涉及面非常广泛,包含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众多行业。长期以来,由于旅游行业相关约束机制和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许多旅游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仍然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以及节能减排意识的缺失,造成了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这都成为了旅游低碳化发展的阻碍。因此,如何在保增长和低排放之间达成平衡,将低碳理念切实贯彻到旅游过程中是低碳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的一部分,要求在旅游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碳排放量,减少碳足迹。而降低碳排放量的核心是减少CO2的排放量,使旅游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以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环境,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海南甚至全国的旅游景区还没有对旅游景区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分析和监督,这使得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还仅仅停留在初探阶段。缺乏深入和系统的低碳旅游发展的措施或对策,成为阻碍低碳旅游真正实现的瓶颈。(二)测算意义1.理论意义目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低碳旅游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各方学者和专家还只是依托其他经济行业的标准来衡量低碳旅游。因此,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和低碳景区的理论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政策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特别是海南属于岛屿型旅游目的地,区别于中国大陆地区,因此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再加上旅游业自身统计资料及数据的缺失,给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对低碳旅游景区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对其结果分析研究的同时,不能依赖国外的测算方法,而是建立新的测算思路和方法,针对海南岛的特色岛屿旅游方式进行低碳旅游发展对策分析有利于形成深远的理论基础。因此,确定符合海南省统计口径的旅游业和景区碳排放测度方法对促进海南低碳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和气候问题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过度开发和不适当利用自然资源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冲击和破坏、大气污染、废弃物污染、污水排放等严重环境问题,让“无烟产业”的旅游行业成为了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三高”产业。但是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使得它具有低碳排的自身优势。作为旅游业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旅游景区能成为推动低碳旅游和节能减排的行业领头羊。旅游景区是落实低碳旅游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的低碳旅游研究中对于景区的研究仍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对低碳景区创建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往往流于表面。因此采用切实可行的景区碳排放测算方法,并得出科学有效的数据,将有助于掌握景区的碳排放现状,为景区的低碳化发展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撑。2.实践意义(1)明确旅游业碳减排方向。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我国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是旅游业应尽义务和责任。在我国旅游业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旅游业碳排放,能够明确旅游业碳排放水平,加深了解旅游业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明确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与方向。在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保证我国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2)探讨旅游业碳减排的机制。低碳旅游的发展最终要靠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在管理、市场和规划等环节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深入探讨旅游业碳减排机制一方面能够促进旅游业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促进具体节能减排技术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部门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找出影响景区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能够为节能减排相关技术的应用指明方向,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更有针对性、更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同时也能够向旅游者提供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有助于引导人们将环保理念真正融入生活。二、测算目标与原则(一)测算目标1.准确测算海南岛典型景区碳排放量通过对低碳旅游的深入理解和相关概念的辨析,立足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回顾和分析,梳理和总结旅游景区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源头。结合海南省旅游活动统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海南省情的碳排放测算思路和方法。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获取一手数据,从而估算两个典型景区文化自然综合型和热带雨林型景区的碳排放,为海南低碳旅游发展的定量分析打下坚实基础。2.探究海南岛典型景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海南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区和南山文化区两个景区为测度对象,并借助实地统计数据以及研究经验数据,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呀诺达和南山两个景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现状,并分析典型景区的旅游业碳排放主要构成要素,找出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得出海南省旅游景区及旅游业的构成特征与其碳排放结果之间的关系。3.形成有效实际的减排机制和对策建议依据对两个景区碳排放的测度结果及分析结论,针对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尝试从政府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三大主体角度,以及景区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环节寻找减少碳排放的对策,来探究旅游业碳减排目标应如何实现,对海南的旅游业低碳发展指明方向,为中国低碳旅游发展作出努力。(二)测算原则1.源头跟踪原则碳排放测算的前提和基础是必须分清碳源。一个景区的碳源分类复杂,一些活动或部门排放数据多有交叉,因此明确景区现实碳排放活动或部门的源头,并根据景区特点对源头进行跟踪数据测算和分析,这样既符合测算实际并且避免数据收集的缺失和重复性。2.系统全面原则一个旅游景区包含丰富的社会经济活动,其每一个旅游活动环节的碳排放相互影响和制约。而碳排放测算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要全面的涉及到碳排放的各个要素(如煤、气、电、垃圾处理等)。虽然碳排放测算方法可能无法保证完全精准涵盖各个碳源,但是主要部分不可或缺。3.实事求是原则碳排放测算必须按照实际收集的测算数据和景区的一手碳排能耗资料进行分析,在测算过程中反复检验测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4.科学合理原则碳排放测算过程必须基于科学的理论思路方法进行,结算结果应科学的反应景区碳排放的实际水平。根据景区的不同时期、不同特点、不同现实等进行区别测算和方法的适当调整。5.分类汇总原则碳排放测算所涉及到的数据和资料量大且杂乱,如果缺乏客观的逻辑性的分类思路,会影响到最终的测算结果。本报告的测算将遵循选定数据的属性和特征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科学汇总,并且兼容测算数据的综合实用性和兼容性。三、测算思路与方法(一)测算思路旅游景区是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等旅游需求,并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接待能力。一般地,旅游景区应该具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空间范围,并且有建筑等实体依托。因此,在进行旅游景区碳排放时,指的是在明确的景区地域范围内所产生的所有形式的碳排放。根据旅游景区的概念以及已有的旅游景区碳排放的研究基础,并结合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本次测算将旅游景区的碳排放分成三大类和九小类,即分为旅游景区服务型碳排放、景区管护型碳排放和景区建设型碳排放。具体地,旅游景区服务型碳排放又分为景区餐饮碳排放、景区住宿碳排放、景区交通碳排放、景区游览碳排放、景区购物碳排放和景区娱乐碳排放六小类;景区管护型碳排放又分为景区管理碳排放、景区维护碳排放;而景区建设型碳排放一般指在建项目而产生的碳排放。本次旅游景区碳排放测算分类的原则是以旅游景区为中心,根据景区所提供的服务,加之旅游景区为提供这些服务,而配之以相应的管理和维护,以及旅游景区为了发展和扩建而进行的在建项目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分类,以此尽可能科学客观的测算旅游景区产生的所有形式的碳排放。(二)测算方法按照以上景区碳排放测算的思路,景区碳排放包括三部分:旅游景区服务型碳排放、旅游景区管护型碳排放和旅游景区建设型碳排放,如下式所示:E=E服务+E管护+E建设其中:E服务和E管护又可具体地表达为:E服务=E餐饮+E住宿+E交通+E游览+E购物+E娱乐E管护=E管理+E维护1.景区餐饮碳排放测算景区餐饮碳排放主要是指景区内部为旅游者和工作人员等提供餐饮服务的酒店、饭店等餐饮企业的碳排放,这部分碳排放由餐饮企业在运营中直接使用的电力、天然气、煤炭等能源消耗所形成的碳排放构成,数据来源于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能源消耗数据,计算公式为:其中,n表示景区内提供餐饮服务的企业数量;E餐饮i表示第i家餐饮企业的碳排放量;m表示能源类型的种类;e餐饮j表示i家餐饮企业使用的j类型能源量;fj表示j类燃料的标准煤转化系数;k表示标准煤排放系数。2.景区住宿碳排放测算景区住宿碳排放主要是指景区内部为旅游者和工作人员等提供住宿服务的各种酒店、旅馆和宿舍等的碳排放,以及景区常住居民住宿所产生的碳排放。其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照明、清洁、空调等设施的能源消耗,其计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直接对测算对象的能耗状况进行调查,可获得住宿企业能源消耗的一手数据,计算公式与餐饮碳排放相似,具体为: 其中,n表示景区内旅馆数量;E住宿i 表示第i家旅馆的碳排放量;m表示能源类型的种类;e住宿f表示i家旅馆使用的j种类能源量;fj表示j类燃料的标准煤转化系数;k表示标准煤碳排放系数。第二种方法不能直接获取各种住宿企业能耗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测算每种住宿方式下每人每夜能源消耗量来进行测算,测算公式为:其中,Ni表示第i家旅馆的床位数;Ri表示第i家旅馆的客房出租率;Di表示第i家旅馆的营业天数;i表示第i家旅馆的单位碳排放系数,其取值可以参考已有的英国的相关研究,见表1:表1 不同住宿方式能源碳排放强度住宿类型碳排放强度(kg/vistor-night)五星级酒店9.21三、四星级酒店5.86一、二星级酒店3.35汽车旅馆2.68私人旅馆2.51青年旅社3.26露营2.093.景区交通碳排放测算景区交通碳排放包括旅游者和景区工作人员在景区内采取的各种交通方式所产生的碳排放,景区内产生碳排放的主要交通方式有:私家车、景区班车、电瓶车、索道等。景区交通碳排放测算需要通过实地调研获取各种交通方式的能耗量,或者通过调查和总结景区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行驶里程数,以及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游客数,再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参数来计算,计算公式为:其中,n表示景区内交通方式的种类;E交通i表示景区内交通方式i的碳排放量;e交通i表示i交通方式的能源消耗量;fi表示i种能源的标准煤转化系数;k表示标准煤碳排放系数。或其中,PKTi表示交通方式i的碳排放系数,即采用i交通方式的游客每人每公里的碳排放量,单位为kg/pkm,取值可参考表2;li表示采用i交通方式行驶的距离,单位为km;Ni采用i交通方式的游客数;Ni和li可通过实地调研获取。表2.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系数交通方式碳排放系数(kg/pkm)飞机0.12-0.14火车0.025长途客车/观光车0.018私家车0.075轮船与渡船0.07环保车0.014.景区游览碳排放测算游览碳排放主要是指景区游览景点设施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和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由于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等也都产生碳排放,但为了避免测算重复,而将这些相关的测算项目放在旅游景区管护碳排放测算部分,此部分不再作为测算内容。景区游览设施耗能产生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之前餐饮等测算方法相同,游客呼吸的碳排放测算计算公式为:其中,游客表示游客人次;T表示游客人均停留的天数;游客表示游客人均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研究数据,游客的取值为1kg/d。5.旅游购物碳排放测算旅游购物碳排放主要由景区内所有旅游购物场所在经营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由于商品生产过程碳排放与景区不存在直接关系,不属于景区内部碳排放,因此,其计算公式为:其中,n表示景区内商店的数量;E购物i表示第i家商店的碳排放量;m表示消耗能源的种类;e购物j表示第i家商店消耗的j类能源量;fj表示j类能源的标准煤转换系数;k表示标准煤碳排放系数。6.旅游景区娱乐碳排放测算景区娱乐碳排放是指景区提供一般游览服务之外的娱乐设施和娱乐项目所产生的碳排放,如景区为游客提供的歌舞剧表演等,此部分的测算数据需要进行实地调研进行获取,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表示景区内提供的娱乐项目种类;表示i种娱乐项目的碳排放量;m表示能源类型的种类; 表示i种娱乐项目消耗j类能源量;表示j类燃料的标准煤转化系数;k表示标准煤排放系数。7. 旅游景区游管护型碳排放测算旅景区游管护型碳排放包括景区日常办公、后勤管理、游乐设施等运营维护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各种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此部分将工作人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也计算在内。在进行此部分碳排放测算时,其数据来源于景区的实地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来进行测算,计算公式为:其中,n表示景区管理(维护)部门数量;E管理(维护)i表示i类管理(维护)部门的碳排放量;m表示能源类型的种类;e管理(维护)j表示i类管理(维护)部门消耗j类能源量;fj表示j类燃料的标准煤转化系数;k表示标准煤排放系数;Q员工表示景区内工作人员数量;T表示员工每月或每年的工作天数;C员工表示员工人均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可以通过参考相关研究数据,C员工的值取为1kg/d。8. 旅游景区建设型碳排放测算 旅游景区建设型碳排放主要是针对景区内部在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此部分测算数据也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来获取一手数据,并以此进行测算,其计算公式为:其中,n表示景区内在建项目数量;E建设i表示第i在建项目的碳排放量;m表示能源类型的种类;e建设j表示i在建项目消耗j类能源量;fj表示j类燃料的标准煤转化系数;k表示标准煤排放系数。(三)技术路线四、呀喏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碳排放量测算(一)景区概况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隶属三道镇及新政镇行政管辖,海榆中线由北至南从规划区东侧经过,交通便利。距三亚市区仅35公里,距凤凰机场52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三亚后花园。呀诺达景区集热带雨林、峡谷奇观、流泉叠瀑、黎峒风情、热带瓜果、南药、温泉多种旅游资源于一身。充分以天然形胜和热带雨林景观为主体基础景观,融汇“热带雨林文化、黎峒文化、南药文化、生肖文化”等优秀文化理念于一体,构建一个以“原始绿色生态”为主格调的高档次、高品位、高质量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主题旅游景区。是一个集观光度假、体验参与、休闲娱乐为一体、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中心,是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性、复合型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主题景区。同时也是海南省第一个充分展示和表现海南热带雨林“绿色生态文化”的综合性主题景区。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集热带雨林、峡谷奇观、流泉叠瀑、黎峒风情、热带瓜果、南药、温泉多种旅游资源于一身。可以称得上是海南岛的“香格里拉”,人间仙境的“世外桃源”。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主要由经石峡、梦幻谷、黎锦苑、山盟海誓、快乐体验、热带瓜果乡、雨林水族馆、欢乐雨林“呀诺达”大型演艺和综合服务区九个主题景观区。景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蒸发量大,季风变化明显等特点。景区用地主要是已建的旅游设施用地、居民点用地、基本农田、耕地、林地、橡胶及果林等。已建旅游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雨林谷和梦幻谷内。景区建有三座净水处理站,位于综合服务区、雨林谷服务区和梦幻谷服务区,其净水量分别1000m3/d、500m3/d和100m3/d,能够满足目前景区的用水需求。其他区域及周边村庄的供水主要以抽取地下水为主。呀诺达风景区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较高,长久以来一直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截至 2013年底,呀诺达景区员工总数约940人,进山购票人数约140万人次。(二)景区主要碳源分析通过对呀诺达景区的实地调研,后期的结果整理与数据分析过程中将景区的碳排放来源分为服务型碳排放、管护型碳排放和建设型碳排放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景区服务型碳排放是指景区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和娱乐这六大要素提供的一切设施和服务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景区管护型碳排放是指景区在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景区建设型碳排放则是景区为了发展和扩建而进行的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1.景区服务型碳排放(1)景区餐饮碳排放景区餐饮碳排放主要是指景区为旅游者和景区内工作人员提供饮食服务过程中的碳排放。能源消耗主要为电力、煤气和天然气。(2)景区住宿碳排放住宿设施的能源消耗包括取暖空调照明烹饪清洁等方面,不同住宿设施的能源使用各不相同。(需要雨林一号的住宿信息)(3)景区交通碳排放旅游交通包括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交通以及目的地内部交通,其标准碳排放量通过计算各种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总和获取。主要包括旅游者用车;供旅游者游览用车(如大巴车、电瓶车、燃油车等);景区内部的管理用车(如员工班车、自卸车、后勤电瓶车等)。使用的能源类型主要为电力和汽油。(4)景区游览碳排放游览碳排放主要包括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的呼吸碳排放。根据游客调查资料,呀诺达旅游活动中观光达99.5%,度假游客占0.5%。(5)景区购物碳排放旅游购物碳排放主要由景区内所有旅游购物场所在经营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其能源消耗类型主要为照明、空调等所使用的电力。(6)景区娱乐碳排放景区娱乐碳排放主要包括吸引物( 如呀诺达雨林谷经石峡梦幻谷“黎锦苑”等) ,娱乐( 如“欢乐雨林大型演艺区 “热带瓜果乡”等) 和体育活动( 如“快乐体验” “人工滑索”等)能源消耗主要为空调、照明和舞台灯光等所消耗的电力。2.景区管护型碳排放管护型碳排主要是指景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各种设施维护所产生的碳排放。主要包括(物业、游客中心、财务收银、安保、园容、市场、VIP接待、行政办、合作商、施工队等)。其中园林园艺包括2个污水处理厂以及3个净水站。此外,工作人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也计算在管护型碳排放范围内。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共服务场所的灯光、空调电力能耗;景区路灯、水箱、卫生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电力消耗;抽水、浇灌等园艺维护过程中使用的电力消耗;搅拌站、木工房、通讯机房、洗车房等日常维修维护过程中的电力消耗;以及污水处理厂和净水站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3.景区建设型碳排放 旅游景区建设型碳排放主要是针对景区在建项目所产生的碳排放。(需要在建项目的具体信息)(三)景区各碳源排放量估算(四)景区总碳排放量估算五、南山文化旅游区碳排放量测算(一)景区概况南山景区位于三亚市区西南20 公里处,游览区以北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高速公路通过。依托南山独特的山海天然形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建设而成,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业优先发展项目,是AAAA级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景区,该景区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面积约50 平方公里,经营面积达3 平方公里,总投资约70亿元, 包含七大主题景区,三大主题公园,其主要建筑有三亚南山寺、三亚南山海上观音、观音文化苑、天竹圣迹、佛名胜景官苑、十方塔林和归根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斋购物一条街等。 规划建成以优美生态环境为依托, 融佛道文化、热带海滨风光、雨林景观及历史文化古迹为一体的, 能进行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文化交流的主题园区。南山是中国最南端的山。这里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24.5,其空气质量和海水质量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为97%。南山的自然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得到充分保护,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景区在经营管理、生态保护、品牌建设、游客服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获取了显著成效,先后通过ISO14001 环境管理和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多种荣誉称号。开园十多年来,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2800 万人次,成为海南省标杆景区,并在国内外旅游业界享有一定声誉。目前,旅游区内绿化覆盖率为97%,苗木成活率为98%;海域水质优于国家海水水质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污水得到切实治理,中水全部回用于园林浇灌。旅游区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景区运营维护过程中观光游览车、员工通勤车、酒店的餐饮住宿以及旅游购物点、办公场所等景区整体运营区域水、电、气和油料等方面的能源消耗,必要的能源消耗是旅游区正常运营的基础条件。(二)景区主要碳源分析通过对南山文化旅游区的实地调研,后期的结果整理与数据分析过程中将景区的碳排放来源分为服务型碳排放、管护型碳排放和建设型碳排放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景区服务型碳排放是指景区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和娱乐这六大要素提供的一切设施和服务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景区管护型碳排放是指景区在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景区建设型碳排放则是景区为了发展和扩建而进行的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景区用电量指的是景区的实用电量,包括了用电量、减少电量、损耗电量以及误差电量。1.景区服务型碳排放(1)景区餐饮碳排放景区餐饮碳排放主要是指景区内部为旅游者和工作人员等提供餐饮服务的酒店、饭店等餐饮企业的碳排放。南山餐饮部分的碳排放来源主要是素斋部、素斋部员工餐厅和会馆餐饮部、冰吧和禅茶一味以及观音苑酒店和员工餐厅这几部分,提供餐饮服务的能源消耗主要为电力、煤气和天然气。(2)景区住宿碳排放景区住宿碳排放主要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景区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的场所为游客提供饮食、照明、清洁、空调以及外卖等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在南山这部分主要包含会馆客房部、南山总部小月湾和别墅三处;第二部分是景区为员工提供的宿舍照明、空调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第三部分是景区常住居民日常生活起居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3)景区交通碳排放景区交通碳排放包括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在景区内采取的各种交通方式所产生的碳排放。南山景区内产生碳排放的主要交通方式有私家车,景区内部游览和接待用小火车、班车、电瓶车和摩托艇,建设施工过程使用的货车、工程车,以及日常维护使用的垃圾车这四类。使用的能源类型主要为电力和汽油。(4)景区游览碳排放游览碳排放主要是指景区主要用于游客游览的景点景观设施的碳排放,游客烧香产生的碳排放,以及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呼吸碳排放。由于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垃圾、使用的照明等也都产生碳排放,但为了避免测算重复,而将这些相关的测算项目放在旅游景区管护型碳排放部分。南山游览碳排放主要来源为南山寺、三十三观音堂、观音苑、空海纪念苑以及景区内的景观喷泉等。其能耗类型主要为空调、照明、长明灯等实用的电力,(5)景区购物碳排放旅游购物碳排放主要由景区内所有旅游购物场所在经营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南山购物场所主要包括景区内部购物一条街以及报亭、商场、外协单位购物点等共37个商品销售场所。其能源消耗类型主要为照明、空调等所使用的电力。(6)景区娱乐碳排放景区娱乐碳排放是指景区提供一般游览服务之外的娱乐设施和娱乐项目所产生的碳排放,南山娱乐项目碳排放仅南山艺术团一处。能源消耗主要为空调、照明和舞台灯光等所消耗的电力。2.景区管护型碳排放景区管护型碳排放包括景区日常的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办公、后勤管理、各种设施的运营维护过程中所产生碳排放量。此外,工作人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也计算在管护型碳排放范围内。(1)景区管理碳排放南山管理碳排放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景区办公楼以及各分部门办公室日常办公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景区售票、收银等办公场所以及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游客中心、接待办公室和车站管理处等日常办公过程产生的碳排放;景区财务仓库、冷库、音响仓库通讯机房等日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以及景区派出所及安保部门办公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圆缘圣达物业管理公司在办公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景区管理各部门能耗类型主要为办公室照明、空调、电脑等设备所消耗的电力。(2)景区维护碳排放景区维护型碳排放主要是日常运营维护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南山在维护方面的碳排放则主要由各部门在维护方面使用的电力转换得来。南山用于日常维护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共服务场所的灯光、空调电力能耗;景区路灯、水箱、卫生间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电力消耗;抽水、浇灌等园艺维护过程中使用的电力消耗;搅拌站、木工房、通讯机房、洗车房等日常维修维护过程中的电力消耗;以及污水处理站处理污水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3.景区建设型碳排放 旅游景区建设型碳排放主要是针对景区内部在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南山的建设型碳排放来源主要指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工人住宿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其中包括有凤凰水城南岸建设项目;北京中建竹林别墅公司和中建客房施工公司进行的别墅建设施工项目;清华源公司、凯景园林工程公司、海南齐鲁园公司进行的污水处理改造和园林设施建设以及东亚联合上海建筑公司进行的尼泊尔馆建设项目。(三)景区各碳源排放量估算1.景区服务型碳排放(1)景区餐饮碳排放通过对南山景区范围内三家公司的实地调研得知,景区内餐饮场所共有素斋部、素斋部(员工餐厅)、会馆餐饮部、冰客冰吧、禅茶一味、观音苑酒店以及观音苑员工食堂七处。由景区所能提供的数据计算得知,景区内餐饮场所共消耗电力2133087kwh,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南山2013年餐饮场所由于电力消耗产生碳排放共计642.28吨,天然气消耗产生碳排放1102.79吨,煤气消耗产生碳排放共计150.32吨,全年南山景区餐饮场所产生碳排放共计1895.39吨。表3.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餐饮场所碳排统计表能源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电力262156.39642.28天然气450119.881102.79煤气61356.51150.32合计773632.781895.39表3-1. 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餐饮用电碳排放统计表部门能源类型用电量(kwh)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素斋部电力906250111378.13 272.88 素斋部(员工餐厅)电力47258258080.33 142.30 会馆餐饮部电力71183187484.03 214.34 冰客冰吧电力307473778.819.26禅茶一味电力116771435.103.52合计2133087262156.39642.28表3-2. 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餐饮天然气碳排放统计表部门能源类型用量(m3)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素斋部天然气199634265513.22 650.51 会馆餐饮部天然气7132494860.92 232.41 观音苑天然气6481686205.28 211.20 观音苑员工食堂天然气26623540.468.67合计338436450119.881102.79表3-3. 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餐饮煤气碳排放统计表部门能源类型用量(市斤)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观音苑员工食堂煤气3588161356.51 150.32 合计3588161356.51 150.32 (2)景区住宿碳排放本报告中将游客、员工和景区内常住居民三大主体在景区范围内住宿所产生的碳排放均归在景区住宿碳排放范围以内,而景区内三大主体的住宿能源消耗和主要碳排放来源均为内部各种设施的电力消耗。通过实地调研得知,南山景区提供给游客的住宿场所有会馆客房部和南山总部别墅2处,根据调研所取得的会馆和别墅年度用电量数据计算得知,南山会馆客房部2013年度产生的碳排放量为389.53吨,总部别墅产生的碳排放量为12.88吨;南山供员工住宿的员工宿舍共有2处,根据由各宿舍得到的员工宿舍的年度电力消耗数据计算得知,南山2013年度员工住宿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为187.4吨;另外南山范围内有常住居民四户,计算得知常住居民住宿产生的碳排放为13.11吨。综合游客、员工和常住居民,计算得知2013年南山景区住宿共场所碳排放量为602.92吨。表4. 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住宿场所碳排放统计表部门能源类型用电量(kwh)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会馆客房部电力1293654158990.08389.53南山总部别墅电力427795257.5412.88生活部宿舍电力48566859688.60146.24园艺部宿舍电0941.16常住居民电力435405351.0713.11合计2002322246085.38602.92(3)景区内部交通碳排放通过到景区小火车管理大队,电瓶车管理队以及物业工程部实地调研,得知景区共有小火车24辆,运行线路里程为7公里,日均出行25趟,油耗为21L/百公里,计算得知2013年度南山小火车运行产生碳排放量为1159.43吨;另外景区共有22座电瓶车2辆,14座电瓶车15辆,10座电瓶车35辆,根据由物业工程部取得的电瓶车充电用电量计算得出,2013年度南山电瓶车共产生的碳排放量为39.05吨;其次,景区有vip接待车22辆,运行里程为每年5万公里,员工班车10辆,运行里程为50公里,车辆油耗为32L/百公里,计算得知vip接待车和员工班车年度产生碳排放量分别为21.61吨和210.33吨;景区另有施工用厢式货车1辆,运行线路里程数为50公里,日均出行2次,计算得知南山2013年工程用车共产生碳排放39.44吨。从而通过计算得知,2013年南山内部交通共产生碳排放1469.86吨。表5. 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内部交通碳排放统计表部门能源类型用电量(kwh)/油量(L)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电瓶车 电力12967915937.55 39.05 小火车汽油321930473237.10 1159.43 员工班车汽油5840085848.00 210.33 工程车汽油1095016096.50 39.44 vip接待车汽油60008820.00 21.61 合计526959599939.151469.86(4)景区游览碳排放本报告中景区游览碳排放包含了景区提供的游览景观及设施和游客游览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游客的呼吸碳排放两部分。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游览设施和游客的游览过程能源消耗统一表现为游览观光点的电力消耗。调研得知,南山的游览点主要为海上观音苑、南山寺和三十三观音堂三部分,另有空海纪念苑和2个景观喷泉,通过计算得知南山游览景点2013年度总碳排放量为2184.18吨。此外,南山有一特殊碳源,即游客烧香所产生的碳排放游客分为观光游客和度假游客两类人群,其中观光游客在景区停留平均时长为3小时,度假游客在景区停留平均时长为36小时,从相关资料中查询得知人呼吸作用的碳排放量为每天1kg,由此可计算出游客的呼吸碳排放为798.88吨。表6.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游览碳排放统计表部门能源类型用电量(kwh)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景观喷泉电力4311529.821.30空海纪念苑电力7691945.222.32南山寺电力77760795567.90234.14三十三观音堂电力57989371268.85174.61海上观音苑电力5884359723187.721771.81游客烧香游客呼吸798.88合计7253861891499.512983.06(5)景区购物碳排放通过对南山的实地调研,得知南山景区内共包括购物商店、小商铺共计37处,其能耗类型主要为商铺内照明和空调等所使用的电力,根据由各商铺取得的数据计算得出,南山2013年购物场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为138.42吨。表7.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购物场所碳排放统计表部门商家数量能源类型用电量(kwh)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南山商品销售15电6255.02商业街(外)21电力27699334042.4483.40合计3745973256501.06138.42(6)景区娱乐碳排放通过实地调研得知,南山的娱乐场所仅有南山艺术团1处,其能耗类型主要为艺术团演出使用的舞台灯光、照明以及空调所消耗的电力。通过实地取得的数据计算得出,南山2013年娱乐场所产生的碳排放为8.72吨。表8.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娱乐场所碳排放统计表部门能源类型用电量(kwh)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南山艺术团电力289493557.83 8.72 合计289493557.83 8.72 2.景区管护型碳排放景区管护型碳排放可分解为景区管理碳排放和景区维护碳排放,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计算得知,南山2013年管理碳排放为1074.74吨,南山2013年维护碳排放为232.15吨,由此计算南山2013年管护型碳排放共计1306.89吨。(1)景区管理碳排放本报告中将景区所有管理场所,包括员工办公室15处、安保部门岗哨三处、游客服务中心和休息室3处、客运车站管理处3个、以及财务收银仓库5个,通过实地调研得知,南山各分部门共有办公室,能耗类型均为办公设备使用所消耗的电力,另外将员工在景区的呼吸碳排放也计算在景区管理碳排放内。据数据统计计算得知,南山管理场所2013年产生碳排放量总计296.07吨。南山员工共有3000人,其中在景区留宿员工1700人,停留时长按照24小时计,其余1300人停留时间按每天8小时计,根据人呼吸作用碳排放量为每天1kg,计算得出员工的呼吸碳排放量为778.67吨。 从而计算得知,南山2013年景区内管理场所和员工执勤过程中共产生碳排放量为1074.74吨。表9.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管理碳排放统计表部门能源类型用电量(kwh)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分部门办公室电力48472059572.09145.95安全保卫部电力327094019.949.85游客服务中心电力25106930856.3875.60财务收银仓库电力21116525952.1863.58客运车站管理处电力3609443.551.09员工呼吸778.67合计983272120844.11074.74(2)景区维护碳排放本报告中将景区内所有公共区域灯光、路灯、卫生间、抽水喷灌等园艺设施、木工房等日常维护、污水处理以及移动通讯基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均归在景区维护碳排放范围之内。通过实地调研得知,景区内共有路灯和公共区域照明灯共计500盏,移动通信基站17个,卫生间9个,污水处理间4个,搅拌站1个,木工房1个,洗车房1个,另外抽水、喷灌等设施共计消耗电力770980kwh,计算得知南山用于景区维护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为232.15吨。表10.2013年南山文化旅游区日常维护碳排放统计表能耗项目能源类型用电量(kwh)折算标准煤(kg)碳排放(t)路灯照明电力8673210659.36 26.12 卫生间电力667388202.10 20.10 电房电力173982138.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