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谁写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_第1页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谁写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_第2页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谁写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是谁写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作者:陈武强 :读写算教研版xx年第23期 摘 要: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当下却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抱佛脚”行为,一味谋求所谓“秘笈”来快速提分甚至企望有大作为,殊不知,没有长期的阅读积淀,语言贫瘠,词不达意,又如何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只有先“劳于读书”苦,才能拥有“逸于作文”之乐,只有阅读,才是真正的“解药良方”,“救世秘笈”。 关键词:写作秘笈;阅读;大米;作文;亲子阅读 :G632 :B 编号:1002-7661(xx)23-092-02 在当教人如何作文、如何获得高考满分之类的“写作秘笈”书刊充斥图书市场,且大有颠覆传统经典之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为何有那么多人去购买?难道作文真有所谓“速成法”不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将写作比成煮饭,那么阅读就是采购大米的过程;一旦没了阅读这“大米”的支撑,却臆想煮出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这不正是“无米之炊”吗?试想,巧妇尚且难以功成,更何况我辈凡夫俗子呢?诚然,我不否认它们具备某些方面的指导作用,如写作技巧的训练对于写作甚至具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功效,就如明白了怎样淘米、选择了什么材质的锅、熟练掌握了炒蒸焖煮及时间分寸等烹饪技巧,确实有助于把这一锅饭煮得交口称赞;但那至少也该是在有了“大米”的前提下,倘若没有“大米”,纵然烹饪技巧再高明,又为之奈何?便是熟谙写作学理论的专家,一旦没有充沛的阅读作基础,恐怕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的空忙活吧,如何写得出一手好文章呢?正如没有准备好充足的砖木沙石等建筑材料,便难以盖成房子;没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积淀,又如何布局谋篇铸华章呢? 早在几千年前,先贤们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南北朝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唐代诗圣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代大学士苏轼亦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些久经时间淘洗过的大家,用他们不同的言论,却不约而同地向我们阐述着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的真谛:只有阅读了,才能下笔,才好下笔;阅读愈多愈广,积累就愈充分愈丰富,才能让你“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助。纵然今日,这个理依然不变,君不闻当代语文家叶圣陶老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君不闻当代大文豪鲁迅先生言“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郭沫若先生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往今来,虽然大家们的言论各异,却是同样有力地回证了“阅读是写好文章的根本途径”这一颠扑不破的道理。不惟国内如是,国外亦然。君不见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家、哲学家培根先生说“读书足以怡情,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