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1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修建公路的成本和难度均低于铁路这里地势相对和缓,施工难度较小,建设和运营成本低地势起伏大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地区耕地状况乡村规模河网密布区破碎小河网稀疏区连片大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特别提示 河流的侵蚀地貌对聚落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堆积地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聚落的分布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故并非所有的平原都是聚落密集区,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考向一 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及原因: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影响很大,尤其是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较多,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山区道路的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 因方式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线路选址及走向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选线一般应按地形来确定路线走向的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2题。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答案】1A 2C【解析】1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故选A。2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故选C。考向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多呈带状。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现如下。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聚落密度小较小大成因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兰州市及人口的分布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地区地形特征分布特点西北地区沙漠广布多分布在绿洲上青藏高原高原波状起伏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北方平原地区平坦广阔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山区地形复杂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聚落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的聚落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其主要类型对比分析如下。类型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放射状图示形态聚落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聚落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之间有一定距离聚落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延伸影响因素地形(平坦开阔的平原);市中心的吸引作用聚落用地限制或河流、地形阻隔;规划控制等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河流限制优点便于集中设置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市政建设投资分散生产,分散管理,环境污染较小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环境污染较小缺点集中分布容易产生生产和生活污染等环境问题用地比较分散,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集中于两个方向,两头间运距很长,不便于管理,建设投资较大集中于三个方向,三头间运距很长,不便于行政管理,建设投资较大读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图示比例尺为110 000),完成12题。1关于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水大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河水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河流北岸堆积,南岸侵蚀严重 D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增强2下列关于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聚落多位于北岸,呈带状分布 B河漫滩平原处有利于港口建设C南岸的陆地地势低,不能利用 D河流弯曲易形成严重洪涝灾害【答案】1A 2D【解析】1读图可知,凹岸(北岸)侵蚀,凸岸(南岸)堆积,再根据河漫滩的形状可知,该河流大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河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河漫滩东部突出部分将因泥沙堆积与南岸相连。河漫滩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故流速较缓,侧蚀较强,下蚀较弱。故选A。2河流弯曲,水流变缓,容易产生洪涝灾害;该河段南岸堆积利于聚落分布;河漫滩处水流变浅不利于筑港。故选D。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四地中,属于“风水学”中易发“水冲”地(不宜建房)是A甲 B乙 C丙 D丁2关于两河段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河段冰期长于河段 B河段沉积物半径比河段较小C两河段流向均为自西向东 D夏季河段沉积物半径比冬季大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 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4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A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 B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C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 D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2018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二)廊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以石头和木材为原料,多就地取材。据此回答56题。5下列地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是A成都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闽浙山区 D祁连山区6上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及廊桥位置。关于图中甲乙两廊桥,分析正确的是A甲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 B乙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C乙离河流源地近,更容易受洪水冲击 D甲河面较窄,桥梁较短,桥梁更坚固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A沿线风景优美,为方便游客观景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8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利,风景好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D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下面左图为某古镇分布图,右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9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说法,正确的是河流在ac处形成曲流的主要原因是地转偏向力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和地势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d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河岸a、b和c最不易决堤A B C D10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街区的疏风防寒C街区的通风散热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11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Aa Bb Cc Dd2018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5月)调研测试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蛇曲多分布在平坦地区,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边境,却能看到“S”型的蛇曲深深嵌入岩层之中。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据此回答1213题。12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A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 B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C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D地势较高,有利防洪,光照充足13村民在乙地打井取水饮用的主要原因是A距黄河近,水量丰富 B离聚落近,取水方便C岩层过滤,水质较好 D位置较高,不易被淹14(2018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该苏门答腊岛位置和山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并说明理由。(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3)当地计划沿海岸线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路线建设的影响。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希巴姆古城建在哈德拉毛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的“摩天大楼”。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下图示意希巴姆古城位置及土木大楼景观。(1)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述希巴姆古城选址的依据。(2)根据材料,说明希巴姆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排(下排窗贴近地面,上排窗靠近层顶)的原因。(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12题。1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2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3(2015年广东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2014年浙江卷)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下题。4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A B C D(2013年浙江卷)下面左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右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5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2013年海南卷)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67题。6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 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 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7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 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8(2016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洞头岛景观图 洞头岛避险地分布示意图 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选址条件主要原因地处山坳利于避风相对空旷的公共用地躲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方便居民就近避灾有通道与外界相连9(2018年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考点冲关【答案】1A 2D【解析】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知,河段河流落差大,河道较窄,说明其位于河流上游,河水流速较快,图中甲地位于河流的凹岸,易受流水侵蚀,不宜建房,A正确;乙地位于凸岸,堆积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不是水冲地;河段河段。河道较宽,河流落差小,说河流位于河流下游,水流平缓,流水侵蚀作用弱,以流水沉积为主。故选A。2该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河段夏季降水多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河段沉积物半径比冬季大;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河段流向为自西向东 ,河段流向无法判断;有上题分析可知,河段位于上游落差大,流速大,沉积物半径比河段较大。D正确。【答案】3D 4D【解析】3从图中可读出该地居民点主要分布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低且相对平坦的地区;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呈带状。故选D。4由图可知,线路最短,占用的农田最少,并且大致位于居民点聚集的中间位置。故选D。【答案】5C 6A【解析】5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廊桥适宜修建在水旱灾害较多的低山地带,且石头、木材的取用都比较方便的地区,据此结合选项可知,闽浙山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故选C。6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甲位于冲沟的底部,且与冲沟流向一致,更容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乙的海拔比甲高,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不如甲大;乙离河流源地近,但地势较甲高,且位于冲沟的上游,不易受洪水冲击;甲处桥梁更易受丙地冲沟的威胁,不坚固。故选A。【答案】7D 8A【解析】7从图中可知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为减小坡度,修路时多呈“之”字型。故选D。8A位于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风景优美,适合建聚落和疗养城市。故选A。【答案】9B 10C 11B【解析】9读图,河流在ac处位于平原地区,平原形成曲流主要受离心力作用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错;古镇靠近河流取水方便,河谷地带地势平坦,便于农耕,对;河岸d是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夏季降水多,河流含沙量大,沉积作用强,对;河岸c位于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且靠近湖泊,土层含水量大,易被水流侵蚀,所以c岸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d,对;河岸a、d为凸岸,d附近有湖泊,a处没有湖泊,在洪水期a不易决堤,错。故选B。10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区,不用考虑等高线因素,A错;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不用考虑防寒,B错;古镇街道为西北东南走向,与我国的冬夏季风风向一致,主要是为了通风散热,C对;街道走向与河流流向关系不大,D错。故选C。11新城布局在a处,会破坏古镇的原有风貌,A错;布局在c、d处,会影响湖泊生态环境和景观,C、D错;所以新城建在b处,凹岸水流湍急,水深,适合发展港口运输,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不影响古镇的环境,B对。故选B。【答案】12A 13C【解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难度一般。12由图可知甲岸位于河流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水流较缓,水域较浅,便于取水,且土壤肥沃,便于耕作,A正确;位于河流凸岸,水域较浅,交通不便,且与周边地区相比热量和光照相差不大,BCD错误。故选A。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段黄河含沙量较大,水较浑,村民在乙地打井取水饮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过滤,水质较好,C正确;ABD不是村民打井饮用的主要原因,故选C。14【答案】(1)地势特征:西南高,东北低(或从西南向东北倾斜)。理由:河流从西南向东北流,注入海洋。(2)分布特点:西南地区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或:沿海、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沿海沿河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沿河流地区水源充足。(3)有利: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不利:沿途多沼泽,跨越多条河流;多火山、地震,地质条件差。【解析】(1)描述地形特征主要考虑以下方面: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特征,即哪里高哪里低。地势高低主要依据等高线和河流的流向来判断。学科网(2)参考左图图例可知,图中聚落在西南沿海,此外在该岛的中部河流沿岸也有聚落的分布。故该地聚落的分布特点是:西南地区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聚落分布的原因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经济有关,这些地区从地形来分析位于沿海;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沿海、沿河交通便利。(3)影响交通的自然条件要从地形、地质、气候来分析。而自然条件对铁路影响的评价要从有利与不利方面来评价。图中甲乙之间若修建铁路线,刚好在东北沿海地带,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为其修建的有利条件;但该地段经过了河流和沼泽地,而且苏门答腊岛位于板块交界线附近,多火山、地震,地质灾害频繁。故该区域修建铁路的不利条件是:沿途多沼泽;跨越多条河流;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固15【答案】(1)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远离沙漠腹地。(2)墙厚:隔热降温。窗小:抵御风沙。分排: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解析】(1)古城选址多考虑自然条件中的地形、气候、河流或水源,自然灾害等因素。从图中信息可知古城地处丘陵,利于雨季防洪。位于热带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古城所在地远离沙漠腹地,邻近海洋,降水较多适合人类生存。(2)题干中主要提到的是民居的特点,任何地点的人文环境都有当地自然环境的烙印,此题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从气候、风沙、大气运动等方面进行。该地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古城墙厚,有利于隔热降温。建筑窗小,有利于抵御风沙。窗子分排上下两层,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直通高考【答案】1C 2C【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几条道路都以海命名,说明其位于临海,结合图中几条道路的命名,可以发现半岛东南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较远,说明经过填海造陆这条滨海马路距海变远。所以,澳门半岛东南地区填海造陆后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故选C。2骑行自行车主要靠人力,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比较消耗体力。根据材料,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坡度较大,骑自行车消耗体力大,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C项正确。狭窄的地区骑自行车反而更加方便,A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不大,B项错误;澳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填海造陆主要方向的关键有两个。第一,确定以“海”命名的道路距海远近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第二,结合澳门半岛丘陵为主的地形,澳门半岛原始的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受其影响,街道的布局不规则;而新填海造陆的地形,地势平坦,街道布局比较规则,据此也可以判断出哪些地方填海造陆比较多。【答案】3A【解析】3阳坡冬季白天受到的太阳辐射比阴坡强,气温日较差比阴坡大,故冻融作用比阴坡强,冻融作用越强,对建筑物地基的破坏越大,因此该地区居民点多分布在阴坡上。故选A。【答案】4B【解析】4皇陵一般选择建在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的地方。地花岗岩山地不适宜,A错误;地为地势较低的冲积平原,C错误;地与城市(银川)之间有黄河相隔,交通不便,D错误;地地势较高,土层深厚,与城市交通联系方便,B正确。故选B。【答案】5D【解析】5读图可知,甲地处凹岸,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岸陡水深,宜作为港口用地和防洪堤用地;乙地处凸岸,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重阳节工作总结模版
-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模版
- 统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四季放歌教学设计
- 灾害急救护理体系构建
- 员工心态培训总结模版
- 陕西省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员工入职工作心得体会模版
- 级长工作总结大班级级长工作总结模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经济统计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策略课件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表(可打印最全版本)
- 结晶葡萄糖生产工艺简介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 中班科学活动:风车转转转课件-2
- 医院职能部门监管及持续改进记录表(DOC57)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2022年教学教材《石油裂解与乙烯》精品优秀教案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教案湘教
- 品质异常8D改善报告(杂项)
- 深圳城市更新工改工专题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