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模型》PPT课件_第1页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_第2页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_第3页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_第4页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凯恩斯模型,第一节“凯恩斯革命”第二节消费和储蓄第三节投资、乘数与加速数第四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五节ISLM模型,第一节“凯恩斯革命”,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二、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凯恩斯革命三、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不存在生产过剩和大量失业,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均衡。,一、古典宏观经济模型,1.对传统经济学前提的否定,二、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凯恩斯革命,真实工资不等于现行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社会的有效需求或总需求不足引起不自愿失业否定了萨伊定律,2.凯恩斯革命的实质,以低于充分就业的理论替代充分就业理论以国家干预主义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以宏观经济分析取代微观经济分析,1.核心:有效需求理论。2.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因素):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第二节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三、储蓄函数和消费函数的关系,1.消费倾向MPC递减规律。2.消费函数和曲线用C=f(Y)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一、消费函数,图10-5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库兹涅茨的长期消费函数斯密西斯的短期消费函数杜森贝里的短期消费函数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3.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1.储蓄倾向MPS递增。2.储蓄函数与储蓄曲线S=Y-CS=f(Y),二、储蓄函数,图10-11储蓄函数,二、储蓄函数,Y=C+SAPC+APS=1MPC+MPS=1,三、储蓄函数和消费函数的关系,第三节投资、乘数和加速数,一、投资的定义和分类二、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三、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四、加速原理,投资和资本存量的关系:重置投资、净投资、总投资引起投资的原因不同:自发投资、引致投资投资者是否参与经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投资内容:非住宅固定投资、住宅固定投资、存货投资,一、投资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2.分类,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实际资本的增加。,影响投资决策因素:社会投资需求、家庭储蓄供给和厂商投资品供给,二、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1.投资决策与投资函数,2.资本边际效率(MEC),二、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2)MEC递减规律是凯恩斯理论体系中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大幅度下降。,(1),二、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图10-14资本边际效率曲线(MEC)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MEI),3.投资边际效率,(1)概念:某一变量的绝对变化引起另一变量的绝对变化的度量,即变量的变化量之比,也称倍数。(2)种类:包括就业乘数、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外贸乘数、货币创造乘数,单纯乘数、复合乘数。,三、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1.乘数概念与种类,当总投资增加I时,国民收入增量Y将是投资增量I的K倍,K就是投资乘数。K是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投资乘数有双刃剑的作用。,三、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2.投资乘数,乘数的原理(WHY?):一个具体的例子:设消费函数为:C=1000+0.8Y,即边际消费倾向为0.8,计划投资为600亿元,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为:设计划投资增加100亿元,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为:投资的增量为100,产出的增量为500。,解释:新增的100亿元投资(支出)会转化为要素的收入;在这100亿元收入中,人们用于消费(支出)的是80亿元,这又转化成要素第二轮的收入;在这80亿元收入中,人们用于消费(支出)的是64亿元,这又转化成要素的第三轮收入可以用下式试算100亿元投资的增加所引致的收入的增加:,一般而言:投资的增量I带来第一轮的收入增量I;新增的收入I中用于消费的支出为Ib,带来第二轮的收入增量Ib;第二轮的收入增量Ib中用于消费的支出为Ib2,带来第三轮收入的增量Ib2所以投资的增量I所带来的收入的增量Y总计为:,第四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收入与均衡条件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三、三部门的收入决定四、四部门的收入决定,1.三个假设前提第一,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即可支配的生产能力不变,排除了劳动力数量、资本设备与技术水平的变化,研究短期内国民收入的决定,运用短期分析方法。第二,假定社会上存在着闲置资源,如劳动力、设备等,整体经济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状态,分析有效需求或总需求对收入水平与就业的影响,运用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资源利用情况。第三,假定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国民收入的变化是由实际产品与劳务数量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国民收入的均衡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均衡。2.决定均衡收入的基本条件一国一定时期内总支出能够购买同一时期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就是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或总需求等于总供给。也就是上一章收入循环流动管道中的总注入等于总漏出。,一、均衡收入与均衡条件,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和总支出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均衡是指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当一个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即总供给等于该社会全体购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时,就可说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这里C和I代表的是意愿消费和投资,而不是国民收入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实际C、I中包括非意愿投资,即非意愿存货的增加或减少)。,Y=C+I,假设只存在家庭和厂商两部门,则Y=C+IY=C+SI=S这里只考虑了商品市场的均衡。,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通过45线,可以考察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情况。所以,我们首先说明45线。,45线上任意一点有:AE=Y,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Y,AE,AE,Y,100,100,支出等于收入,支出决定收入,收入=100,支出=100,100,IU0,(a)支出等于收入的450线,(b)支出决定收入,29of67,宏观经济均衡的调整过程,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AE=Y,也可以用I=S表示。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既AE=C+I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既Y=C+S,于是可得:注意:这里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则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始终等于储蓄。,I=S,1.储蓄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入,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图10-15储蓄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入,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2.消费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入,图10-16消费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入,I=SC=a+bYI=I0Y=1/(1-b)(a+I0),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3.公式法,4.列表法,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表10-7储蓄和投资决定收入单位:10万美元,在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政府,则Y=C+I+G,Y=C+S+TI+G=S+T,三、三部门的收入决定,Y=C+I+G+X,Y=C+S+T+MI+G+X=S+T+M,四、四部门的收入决定,第五节ISLM模型(了解一下),一、ISLM模型的由来二、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三、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四、ISLM模型五、开放的ISLM模型,希克斯1937年发表了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一文,指出凯恩斯只强调货币供求决定利率,没有考察收入的影响,并构建了ISLL模型。汉森受希克斯影响,在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1947年)和凯恩斯学说指南(1953年)中,把LL曲线修改为LM曲线,强调货币供给的作用。汉森认为IS曲线与LM曲线都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二者交点同时决定收入和利率水平。希克斯和汉森都指出凯恩斯利息率理论的缺陷,用传统理论来修正补充,提出了ISLM模型。这既是对凯恩斯理论批评性的发展,又是对传统理论和凯恩斯理论的综合。所以,ISLM模型也叫修正的凯恩斯模型或扩大的凯恩斯模型。,一、ISLM模型的由来,消费函数:CC(Y)投资函数:II(r)均衡条件:YC(Y)+I(r)或I(r)=Y-C(Y)商品市场均衡条件就是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点运动的轨迹,称为IS曲线,二、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1.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二、商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2.IS曲线的推导:四象限图形法,图10-19IS曲线的推导,(1)货币的需求:取决于流动偏好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三、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1.货币的需求与供给,L1L1(Y),L2L2(r),LL1+L2L1(Y)+L2(r),(2)货币的供给:名义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量:M=m/P实际货币供给量M=满足交易需求的M1+满足投机需求的M2,三、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1.货币的需求与供给,货币需求:LL1+L2L1(Y)+L2(r)货币供给:MM1+M2均衡条件: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