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_第1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_第2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_第3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_第4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质疏松性骨折,山东省中医院华佗楼二楼微创骨科医生办公室,2018,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概念,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密度和骨质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本篇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指在日常生活中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而发生的骨折,亦称脆性骨折(fragilityfracture)。“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指人体从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全球每3秒钟发生1例,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倍,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造成疼痛和重度伤残,髋部和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降低患者预期寿命,长期卧床者的致死率可达20%以上、永久性致残率可达50%,1,2,3,4,5,6,流行病学及其特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且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内固定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被吸收,多见于老年人群,常有合并症,全身状况差,并发症多,治疗复杂,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快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再骨折发生的风险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胸腰段椎体,髋部(股骨近端),腕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骨密度(BMD)测定,双能X线吸收法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畸形,反常活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骨擦感(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X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X线片除具有骨折的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CT:常用于判断骨折的程度和粉碎情况、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管内的压迫情况。,MRI:常用于判断椎体压缩骨折是否愈合、疼痛责任椎及发现隐匿性骨折,并进行鉴别诊断等。,实验室检查,基本检查项目,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选择性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血沉、性腺激素、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24h尿钙和磷、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血气分析、肿瘤标志物、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骨髓穿刺或骨活检等,IOF推荐型骨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和型胶原羧基末端肽(SCTX),有条件的单位可检测,诊疗原则及流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处理,复位、固定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药物干预,基础治疗、抗骨质疏松治疗,康复治疗,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骨折处理,脊柱骨折,非手术治疗,适用症:轻度椎体压缩骨折或不能耐受手术者治疗方法:卧床、支具及药物等方法需要定期拍片检查,以了解椎体压缩是否进行性加重。,手术治疗,椎体强化手术-目前最常用的微创手术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2.微创经皮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3.开放手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椎体骨坏死,部分椎体肿瘤,高龄患者、不能耐受长时间卧床患者应早期手术,可有效缩短卧床时间,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剧烈,不稳定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骨折不愈合或椎体内部囊性变,不能耐受手术者,1,2,3,4,无痛、陈旧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凝血功能障碍者,对椎体成形器械或材料过敏者,手术绝对禁忌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禁忌症,椎体严重压缩性骨折,椎管内有骨块,1,2,3,4,有出血倾向者,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活动性感染者,与椎体压缩骨折无关的神经压迫引起的根性痛,手术相对禁忌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禁忌症,1、椎体成形术(PVP),2、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椎体强化手术的优点,局麻,微创,手术时间短,止痛效果明显,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重建骨骼的生物结构和机械强度,可早期下床,极大地减少手术风险,避免了卧床、制动、固定所导致的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减轻了陪护人员的护理负担,3、经皮微创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适应症:不稳定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变形需要复位固定者;年轻患者,不适合做椎体成形手术者,L3椎体压缩性骨折,L2椎体压缩性骨折,L1椎体压缩性骨折,4、开放手术,对有明显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严重后凸畸形、不适合行微创手术的不稳定椎体骨折,需行截骨矫形手术术中可采用在椎弓根螺钉周围局部注射骨水泥、骨水泥螺钉、加长和加粗椎弓根钉或适当延长固定节段来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髋部骨折,髋部骨折特点,致畸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恢复缓慢;骨折后第1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25%;存活者中,超过50%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5%25%的人需要长期看护。治疗目的是尽快恢复负重功能,减少卧床时间。,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分型(按骨折部位),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推荐尽早手术治疗,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稳定型骨折或合并内科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可以酌情采用外固定架或非手术治疗,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还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主要根据年龄、全身状况、预期寿命等因素来决定。,空心钉内固定,动力髋(DHS)内固定术,股方肌带蒂骨瓣移植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转子间骨折,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闭合或切开内固定方式:髓内和髓外从生物力学角度,髓内固定更具优势。人工髋关节置换不作为转子间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仅当作一种补充手段。,PFNA内固定术(髓内、闭合),髓内钉、重建钉(髓内),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髓外、切开),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治疗目标:恢复平整关节面、掌倾角和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及相邻关节面的吻合关系,重建关节的稳定性和恢复腕关节功能,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方法,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适应症,侧位X线片示背侧成角超过10,关节面台阶超过2mm,手法复位不满意者,累及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后桡骨短缩超过3mm,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法,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髓内钉固定等,外固定支架固定,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非手术治疗:无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方法为颈腕吊带悬吊、贴胸位绷带固定或肩部支具固定等。手术治疗:有明显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可选择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锁定钢板、肱骨近端髓内钉等。克氏针、螺钉、张力带固定操作简便,对组织损伤小对肱骨近端Neer分型三或四部分的严重粉碎性高龄骨折患者,可考虑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锁定钢板内固定,解剖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药物干预的目的,防治感染,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再骨折发生率,改善骨质量,抑制急性骨丢失,提高骨量,抗骨质疏松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可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使用,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可改善骨矿化、减缓骨量丢失。,可促进钙吸收,降低再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药物,抑制骨吸收类药物,促进骨形成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类,中成药,维生素K类,骨化三醇及其类似物阿法骨化醇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但不推荐作为日常补充。,仙灵骨葆胶囊,降钙素类: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等。,双膦酸盐类: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依固5mg1年1次)、伊班膦酸钠,药物干预原则,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需要根据骨质疏松严重程度,注重个体化原则,考虑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临床疗效、安全性、经济性和依从性等诸多因素,合理应用。需要强调的是,不推荐同时联合应用同一作用机制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骨折后,早期钙和维生素D用药剂量可酌情增加;钙剂应注重元素钙含量,推荐补充元素钙1000mg/d;普通维生素D补充剂量推荐为800IU/d。,骨折发生前,已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