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5/15,1,发动机新技术介绍,课时:30min讲解人:郝永生目标:了解发动机技术动态及先进技术,2,目录,一、内燃机发展史与分类二、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三、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四、总论,3,内燃机的发展史与分类,一、发展史内燃机以其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机动性强,运行维护简便的优点著称于世。一百多年以来,内燃机的巨大生命力经久不衰。目前世界上内燃机的拥有量大大超过了任何其它的热力发动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内燃机更是成为了当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无一与之匹敌的的最重要的热能机械。内燃机发展至今,约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了。同其他科学一样,内燃机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类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最早的内燃机煤气机1860年,法国发明家莱诺制成了第一台实用内燃机(单缸、二冲程、无压缩和电点火的煤气机,输出功率为0.741.47KW,转速为100r/min,热效率为4%)。法国工程师德罗沙认识到,要想尽可能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就必须使单位气缸容积的冷却面积尽量减小,膨胀时活塞的速率尽量快,膨胀的范围(冲程)尽量长。在此基础上,他在1862年提出了著名的等容燃烧四冲程循环:进气、压缩、燃烧和膨胀、排气。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单缸、卧式、以煤气为燃料、功率大约为2.21KW、180r/min)。,4,内燃机的发展史与分类,汽油机出现19世纪下半叶,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用石油产品取代煤气作燃料已成为必然趋势。1883年,戴姆勒和迈巴赫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往复式汽油机(转速由200r/min升至8001000r/min)汽油机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20年)提高发动机转速及功率,达到1500r/min,比功率由3.68W/Kg提高到441.3735.5W/Kg;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解决燃烧问题,压缩比提高到8,效率提高到20);第三阶段(20世纪2040年代)增压器(1.4-1.6)的使用进一步提高功率及热效率)第四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今)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喷技术开始投入使用),5,内燃机的发展史与分类,柴油机内燃机家族的另一个明星柴油机几乎是与汽油机同时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许多相同点。所以柴油机的发展也与汽油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在整个内燃机的发展史上,它们是相互推动的。1897年制成了第一台压缩点火的“狄塞尔”内燃机,即柴油机。柴油机发展主要围绕增压技术。20世纪20年代提出增压,达到二战后才开始受到重视采用;20世纪50年代,增压度约为50%,四冲程机的平均有效压力约为0.70.8MPa,无中冷;20世纪70年代增压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增压度达到200,且普遍采用中冷技术;20世纪80年代仍以进气系统为主攻方向,开始出现二级增压,可变涡轮截面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功率及热效率;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燃机电子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阶段,柴油机的电控技术开始投入使用,发展至今出现了高压共轨技术,实现了柴油机的超高压喷射。,6,内燃机的发展史与分类,二、内燃机的分类按所用的燃料的不同,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煤油机、煤气机(包括各种气体燃料内燃机)等;按每个工作循环的行程数不同,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按着火方式不同,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按冷却方式不同,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按气缸排列形式不同,分为直列式、V型、对置式、星型等;按气缸数不同,分为单缸内燃机和多缸内燃机等;按内燃机的用途不同,分为汽车用、农用、机车用、船用以及固定用等等。,7,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一、汽车能源发展方向方向:清洁、可再生能源步骤:1、以石油为基础的传统发动机发展节能技术产品2、替代石油的多种能源及混合动力技术产品3、以氢为燃料的新能源技术,8,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二、发动机技术发展方向,1、目标,9,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2、主要发展的动力产品,10,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3、以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为核心的重点技术,.关键技术分类,11,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3、以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为核心的重点技术.重点技术车用柴油机高压喷射技术(包括电控高压泵技术、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电控单体泵技术及喷油特性的研究等)汽油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包括气流的组织、燃烧室设计优化和喷射系统设计等发动机电控可变技术(包括可变进气管道、可变气门定时、可变空燃比和可变压缩比系统等,怠速停机、电动机辅助驱动的混合动力)电控发动机与汽车匹配技术发动机可变涡轮增压和增压中冷技术车用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包括汽油机稀燃催化转化剂、柴油机连续再生型微粒捕集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四效催化器技术等)混合动力装置设计和匹配技术发动机电控集成管理系统及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等继续加强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准备工作,12,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3、以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为核心的重点技术.重点技术,13,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3、以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为核心的重点技术.重点技术,14,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3、以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为核心的重点技术.重点技术,15,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3、以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为核心的重点技术.重点技术,16,汽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3、以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为核心的重点技术.重点技术电控发动机与汽车匹配技术发动机可变涡轮增压和增压中冷技术混合动力装置设计和匹配技术发动机电控集成管理系统及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等继续加强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准备工作等等.,17,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一、六冲程发动机1)特点:1.比普通发动机多两个冲程;2.热效率高40;3.节油效率高;2)工作原理在普通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压缩-燃烧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之后,第五个冲程开始的时候,把水喷进炽热的气缸里面,水马上就变成了温度高达816度的蒸汽,体积急剧膨胀1600倍,同时气缸内压强急剧增大,推动活塞再次做功如此一来,每6个冲程中就出现2个做功冲程,而消耗的燃油却没有变化。到了第6个冲程,发动机把水蒸气排放到一个冷却器,水蒸气在那里重新变成水。,18,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一、六冲程发动机3)发动机构造,水泵的出口,高压水泵进水管接水箱的出口,改变油咀的喷油角度,改变排气角度,增加喷水角度,使活塞产生六个冲程,即三个冲程后增加一个气门开放排气冲程,增加一个喷水汽化作功冲程,增加一个排汽冲程排汽。,六冲程节油内燃发动机,涉及现有内燃发动机的高压油油泵、喷油咀、冷却循环管路、活塞、活塞缸,其特征在于在缸盖上设两个喷咀,一个喷油咀、一个喷水咀在发动机一边安装一个高压水泵,喷水咀的进水管接高压,19,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二、增压中冷技术影响发动机功率的方面很多主要表现以下方面:peiVsHucitb1/L01/1/pe:有效功率;i:缸数;Vs:气缸工作容积;Hu:燃料低热值;c:充量系数;it:指示热热效率;b:发动机进气管密度;L0:化学计量比;:冲程数;:空燃比;内燃机增压可以有效的改善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发动机功率、提高经济性、减少排放中的有害成分,降低噪音,目前柴油机增压技术已经十分纯熟,汽油机也进入日益成熟阶段;增压可分为:机械增压、排气增压、惯性增压、气波增压等排气增压分为:单级涡轮增压、多级涡轮增压,20,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二、增压中冷技术在我国发动机中普遍采用单级涡轮增压,单级涡轮增压按照排气管与增压器的连接方式又可分为:定压增压(将各缸排气汇入一个管中在与涡轮连接)脉冲增压(各缸排气分别进入涡轮),定压增压,脉冲增压,21,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二、增压中冷技术随着汽车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级增压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现在多级增压、复合增压已经开始应用到汽车发动机上,多级增压就是将两个涡轮增压器串连在一起,复合增压就是在发动机上采用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相结合,分为并联和串联两种;,串联,并联,22,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三、汽油机直喷分层、稀燃技术(GDI)1.原理:缸内直喷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可以分为均质稀燃和分层燃烧两种燃烧模式。中小负荷时,在压缩行程后期开始喷油,在火花塞附近形成较浓的可燃混和气,在远离火花塞的区域,形成稀薄分层混和气;大负荷及全负荷时,在早期进气形成中将燃油喷入气缸,形成完全的均质化学计量比进行燃烧。另外,也有采用分段喷油技术分层混合气,即在进气早期开始喷油,使燃油在气缸中均匀混合,在进气后期再次喷油,最终在火花塞附近形成较浓的可燃混和气。,23,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三、汽油机直喷分层、稀燃技术(GDI)2.先对于PFI发动机优缺点:优点:1)GDI发动机的绝热指数增加和传热损失较少,取消节流降低了泵吸损失,燃油蒸发引起的缸内温度降低提高了汽油机可工作的压缩比,燃油在进气冲程中对进气的冷却提高了充气效率,使得它的燃油经济性有进一步改善,燃油消耗下降率高达35。动力输出也比PFI发动机增加了大约10。2)瞬态反应快。3)起动快。4)冷起动时未燃碳氢排放少。缺点1)GDI适用的NOx稀燃催化剂的开发尚未成熟,目前商品化的GDI难以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2)GDI燃烧系统的设计较为复杂,开发成本昂贵,24,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三、汽油机直喷分层、稀燃技术(GDI)3.目前采用的车型1)直喷系统博世公司:MotronicMED7汽油直喷系统;奥迪公司:开发了FSI系统;奔驰公司:开发了CGI系统;菲亚特:开发了JTS系统;2)车型奥迪R8,它匹配着带双增压的V8FSI直喷发动机;奥迪A21.6FSI发动机、A42.0LFSI发动机;奔驰:C200CGI的1.8LCGI发动机;迈腾:TSI发动机(双增压的燃油分层直喷)。,25,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四、转子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又称为米勒循环发动机。它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与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直线运动迥然不同。这种发动机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发明。转子发动机的运动特点是: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绕其中心自转。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齿数之比为3:2。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三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由于以上运动关系,输出轴的转速是转子自转速度的3倍,这与往复运动式发动机的活塞与曲轴1:1的运动关系完全不同。,26,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四、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27,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四、转子发动机优点:第一、运行噪音更小:转子发动机平稳的运转产生的振动非常小,由于它没有气门结构,因此能更平稳和安静地运行。双转子发动机的安静和平稳性相当于直列六缸往复式发动机。第二、扭矩很均匀:曲线,两转子的设计中运行扭矩波动与直列六缸发动机具有相同水平,三转子发动机则更胜于转子发动机在整个速度范围内有相当均匀的扭矩V8发动机往复发动机。第三、精简结构,动力不亚于往复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不需要设置连杆结构,没有配气机构(包括通常往复式发动机必备的正时齿带、凸轮轴、摇臂、气门、气门弹簧等等),同等输出功率条件下,转子发动机的设计重量是往复式的三分之二。第四、可靠性和耐久性比较好:前文提到,转子的转速是发动机转速的三分之一,因此转子的磨损情况并不是很大,另外,由于没有摇臂,连杆等高转速运动机械部件,所以在高负荷运动中更可靠和更耐久。,28,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四、转子发动机缺点:1、工艺和成本要求高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由于转子发动机技术比较尖端,制作工艺要求比较高,成本比较贵,现在马自达公司对这项技术比较了解和把握,所以,这项技术还没有在汽车中普及。2、转子发动机的耗油量比较大这主要是转子发动机燃烧室的形状不太有利于完全燃烧,火焰传播路径较长,使得燃油和机油的消耗增加。而且转子发动机只能用点燃式,不能用压燃式,所以也就是不能采用柴油。3、功率输出轴位置比较高,令整车布置安排不便。4、国内没有维修此类发动机的厂家,29,国内外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五、其它技术1.DOHC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用于多气门的发展;2.VTEC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通过改变进气门开度来改变进气量,提高发动机扭矩;3.VVT可变气门正时,有的在后面加个i,即:VVT-i,i代表进气的意思,也是通过控制气门及凸轮轴来实现进气量的改变,最终达到功率增加,降低油耗和排放的目的;4.除以上外还有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店防盗技术创新在智能零售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
- 2025年5G技术的产业融合路径
- 娄底波形护栏施工方案
- 工地玻璃加固施工方案
- 2025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参考试题库(附答案)
- 面食课件教学课件
- 面部防护知识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道路安全法培训课程课件
- 电商直播基地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优化研究报告
- 医院咨询方案
- 采购作业流程管理细则
- 泥工 清包合同
- 儿童肥胖症心理干预-全面剖析
- 光伏扶贫项目合同范例
- 员工自购电脑补贴管理方案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港口码头建设与运营合作协议
- 心脑血管科普知识
- 高考英语长难句解析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屋顶拆除施工方案设计
- 主动脉疾病介入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