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辽 宁宁 工工 业业 大大 学学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题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800W800W) 院(系):院(系): 新能源学院新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电气电气141141 学学 号: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签字) 起止时间:起止时间: 2012015 5. .0707. .0606-201-2015 5.0.07 7.1.19 9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新能源学院 教研室:电气教研室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141班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800W800W)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 课题完成的设计任务及功能、要求、技术参数课题完成的设计任务及功能、要求、技术参数 实现功能实现功能利用晶闸管构成交流调压电路,对电加热设备、白炽灯、卤钨灯、 电风扇灯等进行平滑的调温、调光、调速。 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任务与要求 1、方案的经济技术论证。 2、主电路设计。 3、通过计算选择器件的具体型号。 4、触发电路设计。 5、保护电路设计 6、绘制相关电路图。 7、模拟实验或 matlab 仿真。 8、完成 4000 字左右说明书。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 1、交流电源:单相 220V。2、输出交流电压在 0220V 连续可调。3、输出 电流最大值 5A。4、负载为电阻负载或阻感负载。5、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最小 控制角取 20300左右。 工作计划 第 1 天:集中学习;第 2 天:收集资料;第 3 天:方案论证;第 4 天:主 电路设计; 第 5 天:选择器件;第 6 天:触发电路设计;第 7 天:保护电路设计;第 8 天:电路调试或仿真;第 9 天:总结并撰写说明书;第 10 天:答辩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 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摘 要 交流调压电路广泛用于灯光控制(如调光灯和舞台灯光控制)及异步电动机的 软启动,也用于异步电动机调速。在电力系统中,这种电路还常用于对无功功率的 连续调节。此外,在高电压小电流或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也常采用交流调压 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在这些电源中如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高电压小电 流可控直流电源就需要很多晶闸管串联;同样,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需要很多晶 闸管并联。这都是十分不合理的。采用交流调压电路在变压器一次侧调压,其电压、 电流值都比较适中,在变压器二次侧只要用二极管整流就可以了。这样的电路体积 小、成本低、易于设计制造。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是对单相交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的 电路。用在电热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灯光控制和交流稳压器等合。与自耦变 压器调压方法相比,交流调压电路控制简便,调节速度快,装置的重量轻、体积小, 有色金属耗也少。 本次实验的题目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主要是设计出主电路和触发电路, 通过触发电路触发主电路中的反并联的晶闸管来控制负载电压电流。触发电路产生 的触发脉冲的延迟角也是可以调节的,通过对它的调节来达到对输出控制的目的。 在 MATLAB 中连接好总电路图,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结果,直观方便。MATLAB 这一功 能强大的软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让我们对于设计电路的结果分析更加清晰明 确。 关键词:交流;调压;MATLAB;示波器 目 录 第 1 章 绪论.1 1.1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1 1.2 本文研究内容.1 1.3 电路设计任务.2 1.4 设计方案选择.2 第 2 章 单相交流调压主电路设计及分析.3 2.1 电阻性负载.3 2.1.1 电阻性负载的交流调压器的原理分析 .4 2.1.2 结果分析 .7 2.2 阻感负载 .8 2.2.1 电路结构 .8 2.2.2 工作原理 .9 2.2.3 模型仿真图 .9 2.2.4 仿真图 .10 2.3 数据分析与原件型号的选择 .10 2.4 保护电路设计.12 2.5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总电路图 .13 第 3 章 触发电路设计.15 第 4 章 课程设计结论.16 参考文献.17 第 1 章 绪论 1.1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电力电子技术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和科学领域,它是利用电力电子 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的学科,电力电子技术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变流电路和 控制电路三部分,是电力,电子,控制三大电气工程技术领域之间的交叉学科。随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理论,材料科学,电机工程,微电子 技术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电力电子技术本身是大功率的点击数并以半导体为基本材料,近代新型电力电 子器件中大量应用了微电子学的技术,其主体-电力电子电路吸收了电子学的理论基 础,根据器件的特点和电能转换的要求,又开发出许多电能转换电路。这些电路中 还包括各种控制,触发,保护,显示,信息处理,继电接触等二次回路及外围电路。 利用这些电路,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组成了各种用途的整机,称为电力电子装置。 这些电子系统的体积,重量,效率,性能等各方面指标不断提高,它使电力电子技 术发展到一个更新的阶段,与此同时,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和电力电子装 置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也不断发展。 历经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日臻成熟。 当前电力电子技术作为节能,节材,自动化,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 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控制技术数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发展。当前,电 力电子技术作为电工技术中的新技术,对未来输电性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 电力电子技术产业是一个年轻但极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以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变频技 术为核心的电力电子行业必将有着更为光明的前景。本次设计单相交流调压在生活 中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舞台的灯光调节,工频,感应加热,交流电机的调压调 速等,其具有控制方便,调节速度快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 本文研究内容 设计一个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要求触发角为 45 度.反电势负载 E=40 伏,输入交 流 U2=210 伏。分有 LB 和没有 LB 两种情况分析.L 足够大,C 足够大 1. 单相交流调压主电路设计,原理说明; 2触发电路设计,每个开关器件触发次序与相位分析; 3保护电路设计,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原理分析; 4参数设定与计算(包括触发角的选择,输出平均电压,输出平均电流,输出有 功功率计算,输出波形分析,器件额定参数确定等可自己添加分析的参数); 由 以上要求可知该系统设计可分为四个部分:交流调压主电路设计、触发电路设计、 保护电路设计及相关计算和波形分析部分。下面分别做详细的介绍。 1.3 电路设计任务 1 进行设计方案的比较,并选定设计方案。 2 完成单元电路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的说明。 3 完成主电路的原理分析,各主要元器件的选择。 4 驱动电路的设计。 5 电路的仿真。 1.4 设计方案选择 采用两个普通晶闸管反向并联设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第 2 章 单相交流调压主电路设计及分析 所谓交流调压就是将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在每半个周波内 通过控制晶闸管开通相位,可以方便的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交流调压电路广泛 用于灯光控制及异步电动机的软启动,也用于异步电动机调速。此外,在高电压小 电流或低电压大电流之流电源中,也常采用交流调压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本 次课程设计主要是研究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由于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情况与 负载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下面就反电势电阻负载予以重点讨论。 2.1 电阻性负载 由于题目要求输出电压范围为 0220V,所以方案可选电阻性负载或阻感性负 载。本电路采用单相交流调压器带阻感负载时的电路图如图 2-1 所示,在负载和交 流电源间用两个反并联的晶闸管 VT1,VT2 相连。 在电阻负载时,晶闸管的导通角 只与控制角 有关,正负半周起始时刻(=0)的时刻均为电压过零时刻,在稳态 状况下,应使正负半周的 相等控制角的移相范围应是 0,对脉冲触发的 要求除了要保证与电源同步外,脉冲本身的宽度也要保证晶闸管能够导通。根据题 目要求取最小导通角为 2030 左右。 图 2-1 2.1.1 电阻性负载的交流调压器的原理分析 其晶闸管 VT1 和 VT2 反并联连接,与负载电阻 R 串联接到交流电源上。当电源 电压 U2 正半周开始时刻触发 VT1,负半周开始时刻触发 VT2,形同一个无触点开关。 若正、负半周以同样的移相角 触发 VT1 和 VT2,则负载电压有效值随 角而改 变,实现了交流调压。移相角为 时的输出电压 u 的波形,波形如图 2-2 所示。 图 2-2 输入输出电压及电流波形图 (1)建立模型仿真 根据原理图用 matalb 软件画出正确的仿真电路图 2-3, 图 2-3 (2)仿真参数设置 设置触发脉冲 分别为 30、60、90、120。与其产生的相应波形分别如 图 2-4、图 2-5、图 2-6、图 2-7。在波形图中第一列波为晶闸管电流波形,第二列 波为晶闸管电压波形,第三列波为负载电流波形,第四列波为负载电压波形 图 2-4 晶闸管电流波形 图 2-5 晶闸管电压波形 图 2-6 负载电流波形 图 2-7 负载电压波形 2.1.2 结果分析 上面图 2-4-图 2-7 给出了分别为 0 度、 30 度, 60 度,90 度、150 度和 180 度时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纯电阻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当晶闸管触发控制 角=0 时,U=U2 ,负载两端的电压 U 和流过其电流的波形均为正弦波。当0 LR I 时,U、的波形为非正弦波,控制角从 0180 度范围改变时,输出电压有效值 LR I U 从 U2 下降到 0,控制角对输出电压 U 的移相可控区域是 0-180 度。把 角等 于 0 度,30 度,60 度,90 度,150 度和 180 度分别代入下式 可得到 UUUU 22230 99. 0 6 5 4 3 6 6 2sin 2 1 UUUU 22260 90 . 0 3 2 4 3 3 3 2sin 2 1 UUUU 2220 1 0 0sin 2 1 2sin 2 1 20UU 图 2-4-图 2-7 的仿真波形,可得到随着角增大,负载两端电压 U 的波形 的曲线部分的宽度越来越窄,则其有效值将不断减小。 由此可知,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是一致的。在 Sim 库环境下利用电力系统模块 库中的电力电子器件组建单相交流调压纯电阻电路,并对电路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 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角的大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能够得 到很好的调压结果。 2.2 阻感负载 由于感性负载本身滞后于电压一定角度,再加上相位控制产生的滞后,使得交 流调压电路在感性负载下大的工作情况更为复杂,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与控制角 、负载阻抗角都有关系。其中负载阻抗角 ,相当于在电阻电 )arctan( R wL 感负载上加上纯正弦交流电压时,其电流滞后于电压的角度为 。为了更好的分 析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在感性负载下的工作情况,此处分三种工况 , 分别进行讨论。 2.2.1 电路结构 当负载为电感线圈、交流电动机或变压器绕组时,这种负载称为阻感性负载, 电路图如图 2-8 UUUU 222150 671 . 0 2 1 0 12 5 12 5 2sin 2 1 0002sin 2 1 22180 UUU UUUU 22290 71 . 0 2 1 0 2 2 2sin( 2 1 图 2-8 2.2.2 工作原理 工作情况与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相似。当电源电压反向过零时, 由于负载电感产生感应电动势阻止电流变化,故电流不能立即为零,此时晶闸管导 通角的大小不但与控制角 a 有关,而且与负载阻抗角&arctgwl/r 有关。两只晶闸 管门极的起始控制点分别定在电源电压每个半周的起始点,a 的最大变化范围 &=a180 度,正负半周有相同的 a 角 2.2.3 模型仿真图 图 2-9 2.2.4 仿真图 图 2-10 2 2.3 数据分析与原件型号的选择 根据任务要求:1、交流电源:单相 220V;2、输出电压在 0220V 连续可调; V Uo 67.216 1 3、输出电流最大值 5A;4、负载为电阻负载或阻感负载;5、根据实际工作情况, 最小控制角取 2030 左右如下数据分析: 根据公式 可知若要输出电压在 0220V 连续可调,则将输出电压的两个极值 0V 和 220V 代入公式中,即: 2sin 2 1 0 1U , 2sin 2 1 220 1U ,计 算得出 a 的取值范围是 0,但是实际要求是最小控制角在 2030 左右, 因 此把 =20 和 30 分别代入到公式中可以计算得出 V Uo 67.216 1 , V Uo 89.218 2 ,取其平均值为 217.78V,因此电压的取值范围是 0Uo217.78V。 2.计算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值,根据要求输出电流最大为 5A,则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 为 2/ 1IIo ,代入数据得 A Io 53 . 3 。 3.计算功率因数,由 2sin 2 1 , (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最小控制角 取 2030 考虑进去)得在不同状态下的取值范围是 013V。 C.最大输出能力:200mA(吸收脉冲电流) 。 D.输出反压:BVceo18V(测试条件: uA Ie 100 允许使用环境温度:- 2sin 2 1 1UUo 1070C) 。 5.电容 C 的耐压应大于正常工作时晶闸管两端电压峰值的 1.5 倍。 由主电路的分析可知流过晶闸管的电流不超过 10A,所以我们可以选择 RC 电路 中的 R 和 C 分别为 R=100,C=0.1uF, V Uc 450 。 6.快速熔断器的选取快熔断的选择:快熔的额定电压Urn不小于线路正常工作电 压的均方根值;快熔的额定电流Irn应按它所保护的元件实际流过的电流的均方根值 来选择,而不是根据元件型号上标出的额定电流Ir(AV)来选择,一般应小于被保 护晶闸管的额定有效值 1.57Ir(AV) 。即可按下式选择: 通过上诉公式我们选择熔断器型号为 RS-308,管号 Y4,额定电压为 250V,额 定电流 10A 的圆管型螺栓连接快速熔断器。 2.42.4 保护电路设计 在电力电子电路中,除了电力电子器件参数选择合适,驱动电路设计良好外, 采用合适的过电压,过电流, dtdu/ 保护和 dtdi/ 保护也是必要的。 1.过电压的产生及过电压保护 电力电子装置中可能发生的过电压分为外因过电压和内应过电压两类。外应过 电压主要来自雷击和系统中的操作过程等外部原因,包括: .操作过电压:由分闸,合闸等开关操作引起的过电压,快速直流开关的切断 等经常性操作中的电磁过程引起的过压。 .雷击过电压:由雷击引起的过电压。 内因过电压主要来自电力电子装置内部器件的开关过程,包括: A.换相过电压:由于晶闸管或者全控器件反并联的续流二极管在换相结束后不 能立刻恢复阻断能力,因而有较大的反向电流流过,使残存的载流子恢复,当其恢 复了阻断能力时,反向电流急剧减小,这样的电流突变会因线路电感而在晶闸管阴 阳极之间或与续流二极管反并联的全控型器件两端产生过电压。 B.关断过电压:全控型器件在较高的频率下工作,当器件关断时,因正向电流 的迅速降低而由线路电感在器件两端感应出的过电压。 过压保护要根据电路中过压产生的不同部位,加入不同的保护电路,当达到一 定电压值时,自动开通保护电路,使过压通过保护电路形成通路,消耗过压储存的 电磁能量,从而使过压的能量不会加到主开关器件上,保护了电力电子器件。 为了达到保护效果,可以使用阻容保护电路来实现。将电容并联在回路中,当 V Uo 67.216 1 电路中出现电压尖峰电压时,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抑制电路 中的过压。与电容串联的电阻能消耗掉部分过压能量,同时抑制电路中的电感与电 容产生振荡。 2.过电流保护 当电力电子电路运行不正常或者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发生过电流。当器件击穿 或短路,触发电路或控制电路发生故障,出现过载,直流侧短路,可逆传动系统产 生环流或逆变失败,以及交流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过流。由于电力电子 器件的电流过载能力相对较差,必须对变换器进行适当的过流保护。采用快速熔断 器是电力电子装置中最有效,应用最广的一种的过流保护措施。 2.5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总电路图 图 2-11 单相交流电压电路总电路图 第 3 章 触发电路设计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作用是产生符合要求的门极触发脉冲,保证晶闸管在需要要 的时刻有阻断转为导通。广义上讲,晶闸管触发电路往往还包括对其触发时刻进行 控制的相位控制电路,但这里专指脉冲的放大和输出环节。晶闸管触发电路应满足 下列要求:1)触发脉冲的宽度应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对反电动势负载的变流器应 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 2)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对户外寒冷场合,脉冲 电流的幅度应增加为器件最大触发电流的 3-5 倍,脉冲前沿的陡度也许增加,一般 需达 1-2A/us;3)所提供的触发脉冲应不超过晶闸管门极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定额, 且在门极伏安特性的可靠触发区域之内;4)应有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 电路的电气隔离。 根据以上要求分析,采用 KC05 移相触发器进行触发电路的设计。KC05 可控硅 移相触发器适用于双向可控硅或两只反向并联可控硅的交流相位控制。KC05 驱动电 路如图 3-1 所示: 图 3-1 单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原理图 第 4 章 课程设计结论 本次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我所做的题目是单相调压电路的设计。一开始拿到这 个题目,感觉自己根本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心里一点头绪都没有,感觉 很茫然。于是我开始网上查资料,翻书本,向同学请教,通过各种途径去尽量了解 有关我的题目的信息。其实通过电力电子技术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合同管理工具合同条款审查及执行追踪版
- (正式版)DB15∕T 3253.1-2023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 第1部分:管理要求》
- 道条考试题及答案
- 南通中医院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历年护理副主任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内部审批与签字标准操作模板
- 市场调查分析与营销策略工具集
- 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模板系统
- 文言文诵读技巧指导
- 医疗安全培训通讯课件
- DB34T 4961-2024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
- 数学与体育学科的跨学科教学尝试
- 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DB13-T 6056-2025 涉路工程技术评价规范
- 《继电器原理及其应用》课件
- 饮料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 风险管控制度
- 一年级道法集体教研记录
- 两癌筛查工作总结
- 溶液及其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及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