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秋伍家岗区期末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1、 汉字1、根据语境,给下面划线的字注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hu(),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选自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晖、ji;锢、yn2、请根据不同的语境,写出划线词语的意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先帝不以臣卑鄙。()(2分)品行恶劣,不道德。地位卑微,见识浅陋3、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才放旷意思:山岛竦()意思:恃:倚仗。峙:直立、耸立、挺立均可。4、范进中举中的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后祝贺他说“高中了”。“高”在此是敬词,请你另外列举两个带“高”字的敬词,并说明其含义。()意思:。()意思:。示例:高见 高明的见解高就 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职位高龄 称老人的年龄高寿 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 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 称别人的议论5、汉字具有表意性,根据下列几个汉字的字形,推测其含义,并按从早到晚的顺序进行排列。杲晚旦杳排序:。2、 古诗文默写根据提示,将下面朝读经典中的句子补充完整。古人注重修身养德。如诸葛亮所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王阳明是“知行合一”理论的提出者,他强调:“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家之本在身。”(3分)俭以养德 行是知之成 国之本在家3、 阅读【材料一】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节选自隆中对【材料二】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贾:做生意、做买卖。穷困:使动用法。使(他)更加穷困。不肖:不成材,没有才干。公子纠:齐襄公之弟,齐桓公之兄。死之:为此事自杀以殉主。【材料三】(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非敢亡,追亡者耳。”上曰:“所追者谁也?”曰:“韩信。”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数十,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节选自汉书韩信传【注释】上:即汉王刘邦。国士:国家之英才。郁郁:闷闷不乐。(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凡三往()知我者()即亡()长王汉中()(2)【材料一】中,课文隆中对选自,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材料二】选自史记,其作者是,鲁迅先生称这部作品为:“史家之绝唱,。”(3)用两个逗号为【材料二】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吾 尝 三 战 三 走 鲍 叔 不 以 我 怯 知 我 有 老 母 也。(4)翻译【材料三】中划线的句子。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5)【材料二】叙述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后来,人们常用“”(成语),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6)【材料一】中,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盛赞他是“”。【材料三】中,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时,更是力称他为“”。可见,徐、萧二人皆有识人之明。(用原文中的词句填空)(7)【积累链接】这三则材料,既有朋友之谊,又有报国之志。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里以,表现出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爱国之志。【1】凡:总共。知:了解,知道。亡:逃跑,逃亡。王:称王。【2】三国志 司马迁 无韵之离骚【3】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4】过了一两天,萧何前来拜见汉王。汉王既生气又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这是为什么?”(重点关注居、谒、且、若、亡等关键词。)【5】管鲍之交【6】“(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或者“卧龙”;“(至如信,)国土无双”或者“国士”。【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二)杰西欧文斯事件(澳)马克斯苏萨克在莉赛尔的记忆里,她好像亲眼目睹了鲁迪小时候的那桩糗事。事实上,她已经成为他幻想的观众中的一员了。早就没人提这件事了,但显然鲁迪是念念不忘的,以至于当莉赛尔回想往事时,对那个全身涂成黑色的小男孩在草地上跑步的样子,简直历历在目。事情发生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杰西欧文斯跑完了4100米接力赛,赢得了他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四枚金牌。据说因为他是劣等的黑人,希特勒拒绝和他握手。这件事传遍了全世界。不过,即使是最喜欢种族歧视的德国人,也为他取得的成绩而惊奇不已,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他的胜利。但没人比男孩鲁迪更崇拜他了。鲁迪是斯丹纳家六个孩子中的一个。由于饥饿,他永远都像没吃饱似的。这天晚上,鲁迪悄悄地溜出来,跑到了厨房里。他从炉子里拿出些木炭,在手里捏碎。“我现在准备好了”,他暗自微笑。他用木炭仔细地涂抹着身体,把全身上下都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黑色,连头发上都抹了一遍。鲁迪看着窗户玻璃上自己的影子,激动地咧开嘴笑了。他穿上背心和短裤,蹬上脚踏板朝大街上骑去,准备去休伯特椭圆形运动场。他的裤子口袋里还装着几块用来“补妆”的木炭。那天晚上的月亮躲进了云层,周围的黑云把它遮得严严实实。鲁迪翻过栅栏,一溜小跑,到了百米跑道的起点。他兴致勃勃地做起了热身运动,那副模样真是笨拙。站在起跑点上,他等待着那个属于他的时刻的到来。此时,月亮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和重重黑云一起密切关注着他的动静。“欧文斯的状态看来很不错,”A,“这可能是他最伟大的一次胜利”他与想象中的其他运动员握手,祝他们好运,虽然他知道他们已经没有机会赢自己。想象中,发令员示意他们就位。休伯特椭圆形运动场的每一处角落里仿佛都挤满了观众。他们都在欢呼着一个人的名字,不断为他加油那人当然是鲁迪,只不过他现在叫杰西欧文斯。全场安静下来。他赤裸的双脚紧抓着地面,他能感觉到脚趾缝里全是泥土。应发令员的要求,他改成了蹲式起跑发令枪在夜空中发出清脆的响声。前三分之一赛程里,比赛波澜无惊,但浑身涂成黑炭的欧文斯最后的冲刺时刻,马上就要到来。“欧文斯跑在最前面。”B,庆祝他跑完空荡荡的直道,跑向那仿佛喧闹的人群。他们在为奥林匹克的辉煌胜利而欢呼。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冲向终点时,终点线在他胸前裂成了两段,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诞生了! 在他赢得了胜利的跑道上,梦想变成了令人心酸的现实。欢呼的人群中,他爸爸就像个恶魔一样站在终点线上,或者至少是个穿着西装的恶魔。 “你在干嘛?”看到变成黑炭的儿子带着胜利的喜悦出现在他面前,他吼道,“你到底跑到这儿来干什么?”一阵微风吹过来,观众们一下子无影无踪了。鲁迪弯下腰,嘴里还在喘气,他把双手放在膝盖上。“我是杰西欧文斯”,他回答道,仿佛这是最自然的一件事。他的语气里甚至还有一种得意的暗示:我看上去怎么样?可是等他看到爸爸睡眼蒙眬的样子,这种洋洋自得的感觉就立刻消失了。 选自小说偷书贼(有删改)(1)虽是一个人的赛场,但跑步过程却波澜起伏,请将故事的情节补充完整。做热身运动起跑比赛“欧文斯”冲刺(2)下面两个句子是从第段和第段的横线处抽取出来的,请结合上下文,将它们还原到AB两处(只写序号)。鲁迪为自己尖叫起来 鲁迪为自己做着这样的现场解说A:B:(3)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说说第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你认为爸爸支持鲁迪的梦想吗?从哪里看出来?(5)读完全文,你认为鲁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如果请你重新为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拟怎样的标题?(7)男孩鲁迪为梦想而奔跑,渴望实现人生理想。辛弃疾也渴望建功立业赢取功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表达了这样的雄心壮志。【1】鲁迪涂黑全身 运动员握手就位【2】A: B:【3】不能删。这句话是从鲁迪想象的角度对赛场环境做了一个描写,与上文的“欢呼”、“加油”的氛围及后文“发令枪在夜空中发出清脆的响声”相照应,让人有身临其境、扣人心弦的现场感,表现出鲁迪完全沉浸其中、对自己梦想有一种神圣的庄严感,同时这句话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删掉之后就没有了这样的效果。(表态1分;想象的环境氛围描写0.5分、推动情节发展0.5分,分析时意近即可。)【4】不支持。从第段“心酸”“恶魔”可以看出鲁迪爸爸的出现令人压抑不快,证明爸爸平时就不太理解和尊重鲁迪的想法;从段中“吼道”可以看出父亲对鲁迪崇拜并模仿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奔跑的行为极为恼火;而第 段中“睡眼蒙眬”可以看出爸爸对鲁迪的梦想并不关心,所以说爸爸不支持他的梦想。(扣关键词句分析,意近即可)【5】他是一个纯真、可爱,有梦想、敢实践的人,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德国,他崇拜黑人运动员,并通过自己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人生的理想。(意近即可)【6】鲁迪的童年糗事、念念不忘的糗事、一个人的赛场 、独自奔跑的小男孩、鲁迪的孤独崇拜等等,意近即可。【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三)酸菜 二毛我看见初恋的冬菜心/被一遍粉红所风干/厨者正加细嫩之词微腌/然后加糖、蜜月、醋、热吻、芥、带卤入依偎之中/当盛大的宴席醉云饱雨/青脆的酸菜开始解酒解腻 题记在他乡几十年,最能让人想起的便是家乡的美食,而这些美食中最让人日夜思念的往往是那一坛一坛的腌菜。每到冬天来临之时,我的家乡大西南边远山区的菜市上,总能看见用几只木桶装着的酸菜,黄亮黄亮的,飘着清酸之香。家乡的酸菜是由青菜(芥菜的一种)腌制而成,腌制方法与北方熟渍酸菜的方法有些类似,但不撒盐;与川西平原的泡制法就大不相同了。川西平原的做法是将青菜洗净晾干之后,直接进入泡菜坛子长时间(多为周年以上)泡制而成。家乡酸菜则是将青菜洗净,入沸水锅里汆水捞出,放进大木桶或木盆里,然后去加工豆腐的地方提一桶滚烫的膏水(用石膏点出的豆腐水),加入木桶里,每天加一次。在冬季一般只需五至七天便可发酵成熟烹制上桌了。中国做酸菜的历史由来已久。传说周文王和孔子都是酸菜的爱好者。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的“菘咸菹(z)法”,就是用白菜渍成酸菜较早的文字记载。诗人龚自珍曾把贫贱之酸菜与江南高贵的杨梅和笋拿来媲美写过一首诗:“杭州梅舌酸复甜,有笋名曰虎爪尖。笔以苏州小橄榄,可敌北方冬菘腌。”其中“北方冬菘腌”就是北方的酸菜,说明酸菜的名气在清朝的时候就很大了。诗人袁枚的酸菜,是用浙江杭州、台州产的仿冬菜即卷心菜为原料做成的,其腌制发酵的方法与京冬菜、津冬菜、川冬菜基本相似,只是各自所加的调味料有所不同而已。清人童岳荐编撰调鼎集中收有一款酸菜:“冬菜心微腌,加糖、醋、芥末,带卤入坛中,微加酱油亦可。又用整白菜下滚水一焯,不可太熟取起,先用时收贮,有煮熟面汤,其味至酸,将焯菜装坛,面汤灌之,淹密为度,十日可用。若无面汤,以饭汤做酸亦可。又将白菜披开、切断,入滚水一焯,取起,即刻入坛,用焯菜之水灌下,随手将坛口封固,勿令泄气,次日可开用,菜既酸、脆,汁亦不浑。”显然,此款酸菜的做法发扬光大了袁老先生的做法,并且沿用至今。在家乡,酸菜有许多种吃法,最常见的是“炝炒酸菜”,即把酸菜切成细末,然后用力挤干水汁,在净锅里炒干水分起锅待用。放少许菜油六成热时,放干辣椒节炸成偷油婆(地方语,蟑螂)背颜色,旋即放入酸菜快炒,出香味时,加盐、少许味精、葱起锅而成。那酸香、辣脆、爽口,舀一瓢盖在一大碗刚从甑子蒸出来的白米饭上,唏哩呼噜的猛扒几口,塞满口中咀嚼,快乐下咽,好吃得像卵形(地方语,好吃极了),纵使你有多少肥、多少腻和多少恨都统统给你一解而光。酸菜虽贫贱,但家乡的酸菜在当地是能登大雅之堂的,年夜饭上的最后一道一般都是解腻开胃的酸菜。还有在红白喜事的席面上,酸菜也为必上之菜。迄今为止,家乡农村的人家都还有在春节来临之前自己做酸菜的习惯,并常作为礼物相互登门赠送。(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家乡的酸菜?(2)第中为了说明“中国做酸菜的历史”,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3)题记与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都写了酸菜的腌制方法,但语言风格却不相同,谈谈两者的区别。(4)第段中划线的“传说”二字能否去掉?为什么?(5)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6)美食让人思乡,美酒更引发人的思乡之情,但战功未建的将士却不能归乡,渔家傲秋思中“,”就表达了这样的情感。【1】酸菜的腌制方法、制作历史、吃法、地位等。【2】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和引资料(引用)的说明方法,列举并引用周文王、孔子爱吃酸菜的传说、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关于酸菜的制法记载以及清朝龚自珍关于酸菜的诗句,都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中国做酸菜有着从周朝以至清朝的悠久历史,确凿有力,令人信服。【3】第段是比较平实的说明性的语言,介绍简洁、直接,无浓烈的感情色彩。而“题记”是比较生动的带有抒情性的语言,尤其是加入了“初恋、蜜月、热吻、依偎”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将酸菜当做恋人般的喜爱,感情色彩强烈。(答出二者语言风格,意近即可)【4】不能去掉。“传说”是一种民间流传的说法,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去掉就表示确有其事,这与事实不符。“传说”一词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答案示例:通过“舀、盖、猛扒、塞满、咀嚼、下咽”等几个动词,一气呵成地写出了吃“炝炒酸菜”时的痛快、酣畅与淋漓,突出了菜的味道之美,表达了作者对酸菜的喜爱之情。(还可以赏析方言口语的运用“好吃得像卵形”或排比“多少肥、多少腻和多少恨”)【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四)英雄与奸贼 易中天身败名裂的王敦是东晋第一叛臣,也是东晋第一英雄。他的气焰嚣张,他的飞扬跋扈,他的镇定自若,他的睥睨一切,都让后人极为向往。奸贼与英雄何以出现在一人之身?这要从曹操说起。许劭(sho)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评论家,每个月的初一都会对当时的人物发表评论,叫“月旦评”(大年初一叫元旦,每月初一叫月旦)。被许劭点评过的人都立即名闻天下。年轻的曹操去见他,许劭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奸贼,英雄,合起来就是奸雄。从此,奸雄二字,就成了曹操的标签。奸雄是英雄吗?在汉末魏晋时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来看“英雄”这个词,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很明显,英和雄是一回事,即卓异突出。只不过植物中最优秀的叫英,动物中最杰出的叫雄。就像群和众一样,动物叫群,人类叫众。所以一个人,像花儿一样漂亮就叫英俊,像虎豹一样强劲就叫雄姿。于是,原本用于动植物的“英雄”挪用到人物,得到这样的定义: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显然,英,就是才华出众,如A;或天赋过人,如B;或青春焕发,如C。雄,则是大无畏的,如雄霸;或强有力的,如雄风;或极威武的,如雄赳赳。据此,曹操当然是英雄。他自己这么认为,别人也这样看。有一次,匈奴派使节来华。魏王却因其貌不扬而自惭形秽,便让崔琰(当时的美男子)代为接见,自己扮作卫士握刀站在一旁。事后,曹操派人去问使节:你对魏王的印象怎么样?使节说:魏王(指崔琰)仪表堂堂。但他坐榻旁边那个“捉刀人”(指曹操),才是真正的英雄。此事的真实性不妨存疑,体现出的观念却无疑属于那个时代。第一,英雄是引人注目的。第二,一个人是不是英雄,无关乎外貌,也无关乎道德,只关乎气质。或者禀赋非凡,英气逼人。在汉末和魏晋人的眼里,枭雄、奸雄都是英雄。因为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出英雄。也英雄,能在乱世一显身手,大展宏图。这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众所周知,两汉推崇的是功业,汉代风云人物都是与功业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张骞通西域,卫青平匈奴,司马迁写史记。没有这些功业,他们就没有价值,也不被世俗所承认。魏晋却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有英雄之志,哪怕未能如愿或功败垂成,也照样能得到人们的敬重。比如祖逖和刘琨。关于他们闻鸡起舞和击楫中流的故事,如今已成为中国人的励志教材。事实上,他们俩都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祖逖忧愤而死,刘琨被人冤杀,却像出师未捷的诸葛亮一样让人怀念。人物比功业更重要,这是一个转变。也许,这就是“魏晋风度”了:道德评判退隐,个人价值彰显。吸引眼球颠倒众生的,不再是功业、节操、学问,而是气质、才情、风神。或者说,正因为怀疑和否定了外在权威,才有了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所以,英雄可以同时是奸贼。 选自易中天魏晋风度(有改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渣处理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活动与探究 自主创业 选择成功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思想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第4版)北师大版
- 第六课 家庭成员要和睦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辽海版人与社会
- 第10课 扎扎糊糊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赣美版五年级上册-赣美版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第3单元 第1课时 共价键说课稿 苏教版选修3
- 小学炊事员聘用合同范例
- 农民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合同
- 农业项目孵化与成果转化合作协议
- 家具配件厂办公楼用电管理办法
- 小区居民与农场合作土地托管协议
- 80年血火淬炼此刻亮剑正当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对初中生的启示-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7)
- 2025年大型集团财务审计外包服务合同风险防控条款规范
- 2025年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辅警考试真题(含答案)
- 新式茶饮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巧堆肥劳动课件
- 技术方案评审表-技术选型决策
- 万用表专业培训资料共23张课件
- 启闭机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