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学设计_第1页
对联教学设计_第2页
对联教学设计_第3页
对联教学设计_第4页
对联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对联”教学设计和简要实录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杜海英课程分析: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环对等。掌握对联的特点并实际应用到题目中,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张挂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学情分析:高三7 、高三8班是两个理科重点班,理科的成绩较好,语文成绩却参差不齐。但是毕竟是高三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律诗、绝句、骈体文中的对偶句,有一定的基础,对于对联,并不陌生。加之2004年的十五套高考题中,有七套涉及对联的试卷。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且有许多趣联吸引学生。只要老师诱导得法,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一定会引起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学有所得。学习目标: 了解对联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学艺术的种类、形式;掌握对对联的技巧,学会对简单的对联。设计理念: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做课堂教学的主人?张熊飞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一切课程资源,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选择生动形象的、富有个性的体验形式,与学生一起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营造情境交融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动脑思,独立地、全身心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进程,而是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因此,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谐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设计本节课时,坚持了两点:1、积极营造适合学生探究的氛围,使学生在情趣中进行学习,在愉悦中克服困难。2、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设计,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满怀热望中不断取得成功。利用Powerpoint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对联知识、练习及板书,以增加课堂容量,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机会。教学流程:一、 课前准备:1、课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不分种类,搜集对联510幅,理解其内容,背诵并互相交流。(点评:对联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无论是生活中,还是书本中,都有许多。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以陶冶情操。)(实录: 许多学生关注教学楼文化长廊上的对联,还有书本中学过的,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课前展示几幅名联,。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点评: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的出现,深受好评。2005年山东省将自主命题,必定会体现题仿特色,复习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生活处处是语文。)(实录:作为济南人,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描写济南的一幅对联.学生齐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还有写我们章丘历史名人李清照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二、 情境导入:以上名联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都很好,可惜都是别人写的。这里有一幅对联,据说是明代才子解缙写的。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幅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就是解缙写的。毛泽东曾经引用来讽刺某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这里解缙写的这幅对联,我只给出下联(扬子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请你根据咱们学过的某篇课文,对出上联。看看我们中间有没有才子可敌解缙。(多媒体课件展示“与明代才子试比高”)(点评:使用激将法,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劲头,为学习“对对联”营造了较好的氛围。配合多媒体课件“与明才子试比高”。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才子”的称号并非高不可攀,激发学生成就一代栋梁之材的信心。)(实录:激将法激起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劲头。稍一思考,就有学生上黑板写答案:滕王阁,阁上歌,歌传阁不传。因为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马上有同学评价该答案:“滕王阁”对“扬子洲”可以,地名对地名,都属偏正短语。“阁上歌”中的“上”为方位名词,而“洲停舟”的“停”为动词,不符合对仗要求。 师补充:从内容上看,滕王阁流传下来了,因而说“阁不传”不符事实。不过,这个答案已经接近原对联了,再动动脑筋,换两个词,我们马上就要赶上解缙了。学生答案(二):滕王阁,阁落鸽,鸽飞阁不飞;学生:“不”字重复了。换成“未”。多媒体显示原对联:滕王阁,阁藏鸽,鸽飞阁未飞。师及时评价:看来,我们中的才子也不少。学生受到了鼓舞,热情高涨。)三、 探索体验:(一)什么叫对联?要求:请给对联下定义。(点评:给概念下定义这样的练习刚刚复习过,要求使用简明的语句把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说出来。学生以此回顾下定义的方法)(二)对联的种类:想想按什么标准划分的?(点评:明确对联的分类标准,有利于学生全面思考题目,正确理解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这一点学生也能独立完成,老师不必给出答案。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完整的地方加以点拨即可。)(实录:什么时候贴春联?春节。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这样的对联叫什么?楹联。装饰联、喜联、寿联、挽联学生总结:按时间和场合分类。师及时鼓励,学生很得意。) (三)对联的形式?(点评:明确正对、反对,引导学生相关联想。给出实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并思考其对偶形式,从比较中辨别总结。学生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考体验中,能力也得到发展。)(实录:多媒体展示几组正对、反对的例子,学生随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内容相似、相关或相反。)多媒体展示:串对。(点评:高考语言运用及表达题目虽然不涉及串对,但是诗歌鉴赏题目考查到律师或绝句的时候可能涉及。而且,第三册唐代诗歌单元的内容大多要求背诵,使学生在此加深理解,在复习中巩固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实录:学生速览多媒体: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老师举例,学生跟诵下句。 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人生自古谁无死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四)师生总结对对联的要求:(点评:熟悉要求,正确答题。对偶知识不仅语言表达题的对联题目涉及到,诗歌鉴赏题目也会涉及。所以,此项要使学生彻底搞清楚。)(实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结构必须相同;内容相关师指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要用仄声字,下联尾用平声字。否则拗口。有学生表现出疑惑。)(五)对联的平仄(点评:针对学生的疑惑而设计。虽然此项高考不作要求,但是,诗歌的朗诵、鉴赏,高考字音、字形都可能考查到,故仅让学生速览课件。)(实录: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为平声,三声上(shng)声,四声去声,为仄声。对联平仄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 口头练习: (点评:在掌握以上对联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口头练习,使学生各自展示个性化的思维,动脑思,大声说。练习设计由简到繁,给学生适当的台阶,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实录:师:天高。生:地远,地阔,地大师:庆贺。生:哀悼。师:你准备把这幅对子贴到哪里?学生大笑。重对“恭喜”。师:龙腾。生:虎跃、凤舞、狮吼师:龙腾华夏。生:虎跃神州、凤舞九州、狮吼东方)师:背诵下面对联歌谣,有兴趣的同学课外阅读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六 、多媒体练习(点评:该组练习主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推断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高尚艺术情操,使其能有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意识。)(实录:多媒体展示对联练习,学生跟读,边读边思边说答案,有时异口同声,有时茫然犹豫。练习如下:1、指出下列对联所指行业: 男添庄重女添俏 刻刻催人资惊醒 夏透风凉冬御寒 声声呼汝惜光阴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虽为毫末技艺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却是顶上功夫2、指出下列寿联所指年龄:(学生默写古代不同年龄段的名称) 不惑但从今日始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知天犹得十来年 春秋不老大德大年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3、下列对联分别指历史上哪个人物: 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 生死一知己 心存燕国潇寒易水古今流 存亡两妇人(师:哪两妇人?学生讲述韩信故事,引来同学的羡慕和赞叹)4、断句并指出对联中的通假字:(山海关孟姜女庙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实录:这幅叠字趣联,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有的念念有词,有的眉头紧锁。答案出来后,其他同学表现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马上有同学节外生枝,出了一幅回环联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思维敏捷的学生对出下联:山东攀登者登攀东山。学生中真是藏龙卧虎,让老师都佩服不已。)七、迁移深化:高考题及变式练习(点评: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了对联知识,但是毕竟停留在简单思维层面上,对对联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还要以高考题目来验证,将学生想要跑远的思路引上正轨。)(实录: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学生几乎背诵过答案了,所以有点洋洋得意。可是第二题就有难度了,低头思考良久,还是不满意自己的答案。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 五、 课后反思: 本节课安排在复习(高三一轮)完第二册滕王阁序后进行,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对偶知识,课程进行得很顺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气氛较浓郁。尤其是学生随堂对出的回环趣联,使气氛达到了高潮,引来学生的热烈掌声和老师的啧啧称赞。练习的设计偏多,当堂完成不了,学生有点意犹未尽。至于“对对联”这种题型的巩固,应该再进一步练习。可以采取一日一练的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争取对联题目不失分。另外,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