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概述讲义_第1页
婚姻家庭法概述讲义_第2页
婚姻家庭法概述讲义_第3页
婚姻家庭法概述讲义_第4页
婚姻家庭法概述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主讲人:杜亚涛,Tel_mail:duyatao,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第一节婚姻家庭关系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第三节婚姻家庭法概述,【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要求把握婚姻家庭的概念、性质、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人类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了解婚姻家庭法的发展历程、婚姻家庭法的渊源及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重点难点】1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2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主要知识点】婚姻、家庭的概念、结构,婚姻家庭的历史类型,婚姻法的调整对象。,第一节婚姻家庭关系,婚姻家庭的概念、结构、属性和功能,第一节婚姻家庭关系,一、婚姻家庭的概念(一)婚姻我国历史上以“昏因”或“昏姻”为名,其含义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指创设夫妻关系的行为,即结婚仪式。二是指男女通过结婚所形成的夫妻关系。三是指由婚姻联结起来的某种姻亲关系。四是指婚姻对宗法家族的功能性作用。,一般概念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结合。据此,对婚姻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男女两性结婚,第二、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第三、在阶级社会,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合法结合;第四、婚姻是男女两性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自愿结合。,法学意义上现代婚姻的定义,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家庭是指因婚姻、血缘、法律拟制所产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的共同体。,(二)法学范畴的家庭定义,家庭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家庭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第二,组建家庭的亲属一般有三个来源,即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第三,被法律所确认的婚姻家庭,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第四,家庭既是人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又是以物为基础的财产集合体。,二、婚姻家庭的结构,(一)婚姻结构人类的婚姻结构大体经历了三种类型:群婚结构偶婚结构个体婚结构,(二)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一般是指特定社会中家庭内部成员的代际和亲缘关系的组合状况。1.核心家庭即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特殊形式:(1)配偶家庭未育配偶家庭空巢家庭,(2)单亲家庭,2.扩大家庭指由两个以上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1)主干家庭,又叫直系家庭指两代以上均异代的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联合家庭,又叫复合家庭是指至少有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3.断代家庭即由祖辈和孙辈组成的家庭,三、婚姻家庭的属性,婚姻家庭以两性结合和血缘关系为必要条件,具有自然属性。但在本质上又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属性。婚姻家庭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的特征。(一)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二)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四、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男主外,女主内”依然传统,实现人口再生产,组织经济生活,文化教育功能,第二节婚姻家庭制度,与现实形态的婚姻家庭不同,婚姻家庭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婚姻家庭制度是由各种相关的规范所构成的,如道德、习惯、法律等,他起着确认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作用。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核心内容。,一、婚姻家庭制度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婚姻家庭制度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婚姻家庭制度与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领域,政治、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都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作用于婚姻家庭制度。1.婚姻家庭制度与政治、法律2.婚姻家庭制度与道德3.婚姻家庭制度与宗教4.婚姻家庭制度与风俗习惯,(一)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和对偶婚制1.前婚姻时代的两性和血缘关系同一群体的成员,在两性关系方面没有任何限制,处于“杂婚”、“乱婚”(promiscuity)时期,一切男子属于一切女子,一切女子属于一切男子,没有任何的婚姻、血缘禁例。,二、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2.群婚制标志着人类正式开始了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所谓群婚制,又称集团婚制,是指原始社会中一定范围的一群女子与一群男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本质特征:两性关系受到一定的血缘关系的限制和排斥,(1)血缘群婚制本质特征:排除了直系血亲间的两性关系。两性结合被限制在同一世代内,形成同辈份的男女之间的集团婚。血缘群婚制相对应的血缘大家庭,就是一个低级的有纵向两性禁忌的群婚原始群体。奉行的是族内婚(endogamy),一个群体即是一个血缘大家庭。,(2)亚血缘群婚制(普那路亚家庭)本质特征: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一群姐妹有他们共同之夫,但他们的兄弟除外,一群兄弟有他们共同之妻,但其姐妹除外。排除了同辈旁系血亲的通婚,是人类两性关系史上的第二大进步。,3.对偶婚制对偶婚制,又称对偶家庭,是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生活的婚姻形式。对偶婚制作为原始社会晚期的主要婚姻形态,是集团婚向个体婚的过度形态或者说中间环节。,(二)阶级社会的“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又称为个体婚制,是指根据一定社会规范的要求,一男一女结为夫妻,任何人在同一时间内不得有两个以上配偶的婚姻制度。,1.“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制度的产生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父权制家庭由此便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一夫一妻制”。,奴隶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及其发展方向,2.“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制度的主要形式,第三节婚姻家庭法概述,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一)婚姻家庭法的名称“婚姻法”一词由来已久,但在古今中外各国法律文件上的使用各不相同。古罗马私法大陆法系亲属法英美法系单行法我国古代户律、婚户律、婚律、户婚律,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婚姻法”为名,表达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似有不妥。,一、婚姻家庭法的定义婚姻家庭法是规范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婚姻家庭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注意把握两点:从内容上看:我国婚姻家庭法既包括婚姻法规范又包括家庭法规范。从形式上看:我国婚姻家庭法是现行法律体系中所有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婚姻家庭法的概念,第三节婚姻家庭法概述,形式意义的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质意义上的婚姻法:宪法(第49条)法律(民法、刑法、诉讼法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协定,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婚姻家庭关系(一)调整对象的范围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二)调整对象的性质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三)婚姻家庭法的特征,1.适用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2.内容上具有强烈的伦理性3.执行上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婚前婚后两个样,三、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自学),(一)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1.中国古代婚姻家庭立法的宗旨和调整方法(1)以宗法制度为立法宗旨(2)以礼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礼是积极规范,2.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的基本特征,(1)维护包办强迫婚姻制度(2)实行男尊女卑,夫权统治(3)家长专制,漠视子女利益,(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法,1.清末的婚姻家庭立法1910年9月颁布的大清现行刑律,是一部暂时性过渡法律。它仍是诸法合体,但已经将婚姻家庭条款分出,不再科刑,以示“民刑分离”,但其内容仍为为大清律例的翻版。大清现行刑律独立出一部分民事法律,成为近代婚姻法的开端。,灋,2.中华民国的民法亲属编1930.12.6中华民国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民法于1931.5.5施行。第四编为亲属编,它的颁行在形式上实现了中国的婚姻家庭法从古代型向近、现代型的转变,在婚姻家庭立法上有一定的地位。,(三)中国民主革命根据地的婚姻家庭法,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婚姻家庭法立法概况1931.12.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1934.4.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土地革命时期,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婚姻家庭法1937.7-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39年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1940年晋西北婚姻暂行条例这一时期立法特征:继承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地区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对离婚处理,持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