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_第1页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_第2页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_第3页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董翠华 产业经济学201320419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产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一、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Perroux(1950) 、Myrdal(1957) 和Hirschman(1958) 等人都曾经研究过这一问题。但真正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并作为专门领域进行研究的,则源于2O世纪90年代初Krugman等人构建的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聚集能够产生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而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的溢出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经济学家们开始了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Geppert则分析了一个地区实现超过平均水平的增长率的概率是否依赖于该地区重要部门持续的集中,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虽然关于聚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多数研究证实了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有部分研究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论,得出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阻碍的。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探讨,相关学者运用区域乘数对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产业集群的形成会使区域宏观经济收益递增。罗勇等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研究,认为如果产业的空间集中度较低,经济增长率会随着集中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当经济达到较高阶段,经济增长率则会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而下降。同时,产业集聚也带来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卢沁运用2003-2012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李胜会和冯邦彦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主要框架,从产业聚集与扩散的变化来研究由此导致的经济增长效率的不同和地区差距的变化;并以广东省为案例,运用空间基尼系数测度广东的产业聚集程度,以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测度区域差距,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技术,证实了产业聚集是广东省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张昕以我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20022005年省域的生产和创新的面板数据(西藏除外)为基础,对制造业生产聚集所引起的内隐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多样化溢出及Porter溢出等因素与创新的关系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无论以全国或中心都市区(京津冀鲁、江浙沪、粤)为样本来看,专业化溢出对创新的正面影响都非常明显,而多样化和Porter溢出对区域创新存在负面影响。而以外围区(除西藏和中心都市区以外的省区)为样本的研究表明,存在明显的多样化溢出和Porter溢出,专业化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为负。刘军,李廉水,王忠运用19992007 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但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略低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和制度创新。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不仅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区域创新,传统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也有正的影响,这为各地区结合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区域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 多数资源依赖型产业聚集抑制区域创新,这主要是因为过度依赖资源对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三、产业集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产业集聚对FDI区域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卢格尔和射蒂LugerSheay(1985)通过对三位数产业(标准产业分类)的研究,证实了聚集经济对外国公司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利用这些部门的总就业数据,一些学者为区位化经济对美国FDI区位决策的影响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Ohuallachain,1996)。利用1974年1990年瑞典单个跨国企业以及他们在18个国家制造业工厂的数据,Braunerhjelm和Swenson(1996)同样证实了区位化经济吸引了瑞典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Head,Ries和Wenson(1995)实证分析了日本在美国投资的区域分布,也得出大致相似的结论,在日本投资选址模式中起主要作用的产业集聚效应而不是基于自然禀赋和劳动力、基础设施的州际差异,日本投资的区位选择显著受到产业簇群定位的影响。国内亦有许多学者梁琦(2003)通过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层系数分析,证实了FDI和行业的聚集水平有直接的关联的观点:地区的行业集中吸引了FDI,反过来FDI流入该地区进一步加强了地区的行业集中。程培堽、刘郁葱应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简称SIP)统计数据,采用Granger分析法对IT产业聚集与FDI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产业聚集赋予了聚集区域特有的区位优势,且这种优势呈现自我强化效应,其他区域无法复制或模仿,即吸引外资越多,越有利于降低成本,市场容量越大,不确定性更小,因而区位优势愈加明显,从而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如此循环,不断强化。【参考文献】1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a,(99):4834992GeppertKM Gorn1gAWerwatZEconomicGrowth of Agglomeration and Geographic Corcentration of lndustrial-Evidence.107 from GermanyJ,SFB649.Discussion Paper,2006- 20083罗勇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 74卢沁:产业集聚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商情,2013。5李胜会,冯邦彦地区差距、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理论及来自广东省的证据J南方经济,2008,(2):3186张昕,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我国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面板数据为例J,软科学2007.12.第21卷.第6期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刘军,李廉水,王忠,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J,科研管理,2010.11,第31卷,第6期,9Brannerhjelm,Pand RSeven son(1996),Host Country Characteristicsand Agglomeration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Applied Economics,28:833-84010Buckley,PeterJ(1988),Limits ofExplanation:Testingthe Internalization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Journal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studies,19(2):18119311Head,k,J.Riesand DSwenson(1995),Agglomeration Benefits and Locationchoice:Evidence from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 in the Un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