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_第1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_第2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_第3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_第4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几个月以来,在山东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医院门诊上常发现以高热、贫血、轻度黄疽、皮肤发红为特征的疾病。由于大部分猪场猪群己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疫苗进行了免疫预防接种,因此很多人怀疑为猪弓形虫病,但用磺胺类等药物治疗,均未见效,并出现死亡。我们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1、病原特点在猪体内存在有两种附红细胞体,一种是猪附红细胞体,另一种是小附红细胞体。后一种对猪不发生致病作用,常引起猪发病的只是前一种,它能使猪发生一种热性病。猪附红细胞体是这两种原虫中较大的一种,直径平均为08微米,最大的可达2,5微米。通常的形态是环形,也有球形、杆状和发芽状的。这些原虫通常依附于红细胞上,有时也游离于血浆中。其增殖是在红细胞内行二分裂萌芽法。 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但耐低温,在5能保存12天,再加15甘油的血液中,于-79条件下可以保存80天。 2、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一开始,少数猪或个别猪食欲不振,精神萎顿。此时体温在39左右,以后病猪食欲废绝。3天以后体温开始上升,并稽留在41一42。鼻腔中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眼结膜苍白贫血。有的猪呼吸加快,每分钟达 4060次。粪成球状干硬带有粘液和血液,尿少而黄严重时呈红色甚至褐色,饮水量也明显下降。到第五天以后,病猪耳采由红变紫,有的病猪两后肢出现麻痹,随之就是臀部和背部出现红色斑点,鼻腔中有时流出脓性分泌物(由浆液性发展而来)。很快,身体各部位的红点连成一个整体,整个猪体都为红色。此时体温有所下降,在40左右,当下降到39以下时,猪濒临死亡。 在养猪生产中如发现猪废食3天以后(有的45天)出现体温上升到4142,即先拒食后有体温升高的现象。同圈猪大猪首先发病,继而出现耳朵紫红色即应考虑是猪附红细胞体病。但确诊还要结合实验室检查。 3、剖检病变 可视粘膜苍白、黄染;血液稀薄;皮下组织及肌间湿润、散发点状出血;全身骨骼肌色泽变淡、稍黄染;肝表面有黄色条纹状坏死,胆囊充满胆汁;肺叶边缘充血、出血;纵隔淋巴结水肿;心包积液,心脏肿胀,心内外膜有点状出血;脾脏肿胀、柔软,切面有稀薄血液。 4、实验室诊断 4.1 血液压片 取病猪新鲜血液一滴,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油镜暗视野下观察,发现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有多种形态如球形、椭圆形、环形及杆状的闪光虫体,这些虫体能前后、左右、上下伸展、旋转、翻滚。由于在红细胞表面的虫体有张力作用,使红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呈锯齿状、菠萝状等不规则形态,一个红细胞上可附着数个至数十个虫体。 4.2姬姆萨染色镜检 取病猪耳静脉血,涂片,姬姆萨染色,在1500倍油镜下,可观察到附在红细胞表面的淡紫色、呈多种形态的附红纲胞体,而以点状、不规则的环形为多,其特点是当调动微动螺旋时,折光性较强,附红细胞体中央发亮,形似空泡。 5、治疗 咪唑苯脲20-30mg/kg体重肌肉注射间隔24小时再注射一次。注射本品前,可先注射地塞米松以防猪只过敏;注射本品后若有猪只出现严重的气喘症状,可以用硫酸阿托品缓解。 6、讨论 6.1该病是 1950年由Salitter首次报道,1972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因病猪表现皮肤发红,俗称红皮病。主要发生在夏初至深秋,其它季节亦可发生,当温度高于 20,湿度大于63,常呈地方性流行。其自然传播方式尚待研究,但吸血的节肢动物可起到传播作用,亦可通过污染的针头、器械传播。也有人提出仔猪发病是母猪子宫内传染的造成的。 6.2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瘟、副伤寒、弓形体、链球菌等病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时应注意鉴别,特别在免疫接种可靠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要考虑附红细胞体的感染,进行实验室诊断。 6.3依据体温升高、贫血、溶血性黄疽、下痢的临床症状和血液中直接查出大量附红细胞体,以及药物防治效果,可初步确诊在猪群中有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 6.4加强饲养管理,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猪舍除了保持适宣的温、湿度外,还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粪便要经常洁理,圈舍经常打扫,定期驱虫(体内、外寄生虫),经常开展消灭蚊蝇和灭鼠工作,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改善饲养管理,不要随意购进购出,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