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节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细品新考纲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3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4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5比较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轻松温教材,一、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自然灾害(1)定义: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_、_、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2)形成条件a.要有_作为诱因b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异变,2自然灾害的影响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d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3主要自然灾害气象灾害:_、干旱、寒潮等地质灾害:_、_、泥石流等水文灾害:_、风暴潮等生物灾害:病害、_和鼠害等,热带气旋,地震,滑坡,洪涝,虫害,4世界主要灾害带a._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等b_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山地地质灾害等,环太平洋沿岸,20N50N,5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a.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_b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_c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d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稳定程度,易损程度,探究与思考,考点1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热带气旋形成,热带气旋的形成示意图,分布,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地区示意图,2.滑坡和泥石流,3.震级与烈度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大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烈度越大。烈度还与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在断层线附近,烈度较大;另外不同地方因地面建筑不一样,在同一次地震中有时烈度也相差很大。,4洪涝和风暴潮(1)洪涝包括洪水和涝渍两种主要类型。,5.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特点,针对训练1(2010东营模拟)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9752001年自然灾害次数统计(%),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百分比。(1)亚洲的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在各个大洲中位居首位,说明发生在亚洲主要的气象灾害,并选取其中典型的一种气象灾害说明其产生的原因。(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首先明确亚洲主要的气象灾害。在这些气象灾害中最典型的应该是在全球影响程度最大的台风。第(2)题,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而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地震,结合世界板块的分布规律分析即可。第(3)题,非洲生物灾害的发生与气候干旱关系密切。,答案:(1)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寒潮等,最典型的应属于台风。亚洲距离台风产生最频繁的地区西北太平洋最近,最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2)地质灾害中最主要的是地震。而地震又往往与板块的交界地区联系在一起,非洲和大洋洲分别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内部,再加上地形较为平坦,因此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小。,(3)生物类灾害往往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由于非洲的气候较为干热,特别适宜生物害虫的生长和繁殖。,考点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使环境的稳定性增加的原理,(2)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导致环境的稳定性降低的原理,2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影响人自身易损性的因素灾前:防范意识灾中:应急措施灾后:自救互救行为,(2)人类活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的影响,(3)图解工程措施对受灾体易损程度的改变,针对训练2读长江水系及图中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A反映的问题是_,产生的原因是_。(2)资料B反映的问题是_,产生的原因是_。(3)资料C反映的问题是_,产生的原因是_。,河源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荒漠化扩大,过度放牧,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蓄水能力降低,调节功能减弱,围湖造田,森林减少,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乱砍滥伐森林,(4)1954年和1998年该流域都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但1998年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比1954年大得多,而人员伤亡(1954年因灾死亡3.3万人,1998年因灾死亡1320人)、大堤决口数量和淹没范围都小得多,试分析原因。,答案:(4)防洪工程发挥了作用,综合国力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有效的抗洪抢险;中下游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解析:结合资料分析长江流域洪灾严重的人为原因及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第(1)(3)题,人类活动直接结果重要影响A河源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B湖泊区:围湖造田调蓄功能减弱C流域内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洪涝多发第(4)题,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自然灾害的成灾特点和损失情况也不同。,感悟新考题,【例1】(2009山东文综)下图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速度快B形成锋面雨C凝结核多D气温较低(2)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A8日13时B8日23时C9日13时D9日23时,A,B,解析:第(1)题,由图示等压线分布可知,飓风东北部等压线密集,说明风力较大,气流上升速度快,水汽易凝结形成降雨。第(2)题,由图示可知,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6日6时。由经度可知,A市时区为西5区,此时区时为6日1时。故再过70小时,A市区时为8日23时。,【例2】(2009广东文基)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小,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解析:读图可知,H省平均受灾面积自1990年以来持续增加,而复杂度指数自1990年先降低,后增加,然后又略有减小,整体是趋于增大。答案:D,(2)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降水强度大B冰川消融快C湖泊面积广D植被覆盖好解析:H省位于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率大,夏季降水强度大,易发生洪涝灾害。答案:A,基础自主练,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据此完成15题。,1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2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干旱洪涝地震风暴潮ABCD,A,A,3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B地震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C风暴潮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D洪水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A,4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生命线工程,易受_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多受_等受灾方式的损害。()A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开裂、沉陷、淤埋、泄漏B洪涝、干旱、冻害、风暴、病虫害;浸泡、缺水、冷冻、雹砸、虫食C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浸泡、淤埋、腐蚀D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风暴潮;变形、震塌、沉陷、毁坏,A,5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相对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灾情来说,具有()A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B超前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深远性C滞后性、隐蔽性、狭窄性和暂时性D滞后性、显著性、广泛性和暂时性,A,15题解析:在各种受灾体中,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灾情指标中包括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等几项,主要指农作物受到的损失,其灾害应是洪涝和干旱。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体,干旱和洪涝的主要受灾体是农作物和农田,风暴潮的主要受灾体是农作物、船只以及海水养殖业等;地震的主要受灾体是房屋等工程建筑。通信系统、供电系统、交通系统等受地质灾害危害比较明显。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灾情有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和深远性。,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同时我国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完成67题。,6我国是多灾害的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答案:B,7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正确的叙述是()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C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D市内有的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解析:关键是要明确震级和烈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即使国内外地震台测得的震级数值略有差异,也只是测算上的误差。烈度是某一地区地面受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在同一次地震中,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反之越小。同时不同的地方地质构造、地面建筑不一样,即使距震中一样远的地方,有时烈度也相差很大。震中附近建筑未倒塌,与其地质构造和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有关,但震中附近地区烈度绝不会为零。答案:C,读下图。完成89题。,8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地势低洼,曲流多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众多支流汇集,洪峰叠加ABCD解析: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该地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答案:A,9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解析: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答案:B,2009高考名校联考优化卷(二)中央气象台2008年9月23日6时发布台风橙色警报:今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昨晚11时前后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今天早晨5时强台风中心位于广东省电白县东偏南方大约760km的南海东北部海面。据此回答1012题。,10台风来临时,下列天气系统与当时符合的是(),解析:台风属于气旋,中心气压低,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答案:C,119月23日5时广东省电白县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9月23日5时,台风中心位于电白县东南方,则电白县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方,通过作图可知,此时电白县吹东北风。答案:A,12台风来临时,下列防御措施不正确的是()A船舶回港避风B相关部门做好防台风应急准备工作C学生放假上街游玩D渔民上岸避风解析:台风来临时,人们要呆在家中,尽量不要出门,以免被街上的广告牌、树木等砸伤。答案:C,13造成虫害和病害的共同因素是()A外来病原体入侵B适宜的气候条件C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D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解析:病虫害的发生与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病害的发生是由气候异变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适宜的气候条件可能会使病害大规模地爆发或流行起来。答案:B,1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容易形成热带气旋的海域是_,原因是_。(2)关于热带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气旋是深厚的低气压涡旋B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C在大气圈中物质运动引起气温突变而形成灾害D可形成于热带的洋面和陆面上,A,有广阔的暖洋面,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致雨,A,解析:第(1)题,热带气旋形成的必备条件:一是广阔的暖洋面,二是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地区只能是热带、副热带的广阔海域,从图中看只有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A点符合。第(2)题,热带气旋是热低压,在北半球逆时针旋转辐合、南半球顺时针旋转辐合。热带气旋带来的主要是降水增多,而不是气温突变。,15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稳定为平衡标准的,否则会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病赤潮旱灾荒漠化ABCD,D,(2)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圈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气候干旱水灾频繁台风多发ABCD,A,(3)危害最大的农作物虫害和森林虫害分别是()A蝗虫、松林线虫B稻瘟病、松疱锈病C蝗虫、松毛虫害D水稻螟、棉铃虫(4)引起虫害和鼠害的有害生物的特点有()繁殖快适应能力强染病容易、致死速度快、蔓延迅速天敌少ABCD,A,A,解析: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稳定为平衡标准的。第(1)题,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病、赤潮。第(2)题,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圈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第(3)题,危害最大的农作物虫害和森林虫害分别是蝗虫、松林线虫。第(4)题,引起虫害和鼠害的有害生物的特点有:繁殖快、适应能力强。,高效作业,1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是环太平洋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一带。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材料二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会引起洪涝灾害;在山区会引起山洪暴发,诱发滑坡、泥石流。,(1)分析材料一所述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并说明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的机理。(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综合考查气象、地质灾害的关系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材料一中所述的世界两大灾害带多自然灾害的原因可以从板块运动、地形地势、气候作用等方面分析;材料二集中体现了自然灾害的链发现象;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剧了灾害的发生。,答案:(1)这两个地区是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地震、火山;这两个地区是世界高大山脉集中地带,山高坡陡,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这两个地区气候复杂,大气运动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洪水、干旱、台风等灾害;各种灾害相互作用,又能产生海啸、风暴潮等灾害。,(2)材料二说明自然灾害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的特点。暴雨可增加山坡重力负荷,过多水分渗入地下软弱面,使山坡失去平衡,发生滑坡后暴雨产生的流水侵蚀力更强。(3)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导致环境承载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强,加剧灾害的发生。人类活动会使地表财富积累增多,加剧灾害损失程度。,22008年1月10日开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雨、雪灾,给我国很多省区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下面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冻雨灾害分布图。,材料二截至2008年2月1日灾情一览表(节选)。,(1)简述本次冻雨、暴雪灾害对受灾地区造成的损失有哪些(不少于4条)。(2)对于这次冻雨、雪灾采取了哪些应急措施?京珠高速湖南段受灾地区,应从图中哪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运送物资?,(3)简析本次冻雨、暴雪产生严重灾害的原因。解析:本题以2008年南方雪灾为背景,综合考查自然灾害的灾情、救助等。第(1)题,可从材料二中总结有效信息,得出答案。第(2)题,从材料二中搜集有效信息,得出第一问答案。对比材料一图和材料二图,知b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离灾区最近。第(3)题,应从灾害本身特点(强度大、时间长等),防灾基础设施弱,时间特殊(春节前后)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答案:(1)阻断交通,中断通信,危害越冬作物,民房倒塌,人员伤亡,树木受损,停电停水,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等。(2)应急措施:对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采取应急防护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展开救援。b基地(3)降雨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冰冻时间长;南方缺少抗冻雨和雪灾的基础设施,抵御能力差;适逢春节前后,人口流动量大。,3(2009高考原创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创,设施设备受到严重破坏,文化遗产受重大损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1)利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2)地震有可能带来哪些次生灾害?(3)地震发生时我们在救人时应当怎么办?,答案:(1)此次地震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2)电路短路产生火灾、河流堵塞产生堰塞湖、水库溃坝产生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3)先救近处的,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4(2010莆田模拟)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截至2月9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有346万人因干旱发生饮水困难。,材料二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会唱歌的小伙伴-2013辽师大版
- 1.4《植物与环境》(教案)2024-2025学年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 2025年道路运输驾驶员技术及安全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新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 4.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 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1 挑战第一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2025年全国电梯作业人员T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蒸汽压缩式制冷课件
- 4.《花之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危险废弃物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多彩的超轻泥教学课件
- 新学期,新征程+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赛事租赁用品租赁模式分析报告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解读
- 统计学课件(董云展)
- 火龙罐综合灸技术课件
- 板式换热器设计课件
- 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理解4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