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1页
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2页
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3页
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4页
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008北京奥运会上活字印刷术的再现,【课程标准】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概述汉字和绘画起源及其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说明其艺术,1,PPT学习交流,“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英国学者李约瑟,2,PPT学习交流,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3,PPT学习交流,一、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明代以前)的原因,政治:经济:政策:教育:主观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的重视(良好的社会环境),农耕经济繁荣(物质保障),国内民族间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发展自身),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4,PPT学习交流,二、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一)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魏晋南北朝:成为主要书写材料,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彩色套印技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由波斯传到西方,15传入欧洲,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西欧,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中世纪使用的羊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促进近代欧洲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5,PPT学习交流,东汉时期成书,采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用数学著作。它的问世,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算筹和算盘;珠算运算法歌诀。,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二)数学成就及影响,6,PPT学习交流,1、原因:我们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天文学。封建王朝的重视,设置专门的天文观测机构。2、表现: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浑仪和简仪等。,(三)天文学成就,7,PPT学习交流,(四)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商朝改进为殷历(干支纪年月日),古代最优秀历法,比现行公历颁行早三百年,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记录农牧业的成就),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体现了西学东渐,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中医学奠基之作,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万世宝典”,东方药物巨典,8,PPT学习交流,小结: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产生时间、重要影响),数学,记数法:十进位置制(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计算工具:算筹算盘(计算机之前最先进的运算工具)著作:东汉九章算术(标志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天文学,原因: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需要,世界最悠久最系统的天文记录(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最早的星表:战国甘石星经唐石氏星表(现存最古老星表)天文观测仪器:浑仪(西汉)、简仪(元,郭守敬),成就,夏朝夏小正殷历(干支纪年月日)元朝授时历(最优秀历法),四大农书(其中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业著作。涉及种植耕作技术、畜牧养殖、园艺手工、农产品加工技术等,西汉黄帝内经中医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万世宝典”;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医药学的体系总结,“东方药物巨典”;针灸疗法。,四大发明:,历法:,农学:,医学:,9,PPT学习交流,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缺乏理论探索(属应用科学),注重观察和实验与严密逻辑体系相结合(属理论科学),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注重理论研究与观察实验,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统治需要,服务于工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10,PPT学习交流,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11,PPT学习交流,一、先秦文学与汉赋,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南方民歌),句式灵活,易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代表及作品:屈原(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内容:汇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现实感强地位: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汉代流行一种新的文学体裁,(1)特点:以楚辞为基础,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2)代表及作品: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风),(骚),12,PPT学习交流,二、唐诗诗歌的黄金时期,(1)政治:(2)经济:(3)文化:,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王勃、陈子昂,高适岑参(边塞诗),孟浩然王维(山水诗),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杜甫现实主义诗人(诗圣),白居易(现实主义)平实浅近,针砭时弊,杜牧、李商隐(伤时感世,历史沧桑),13,PPT学习交流,三、宋词和元曲,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经济:随着商业发展、城市的繁荣(物质基础)政治: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便于抒发感情社会:市民阶层的扩大,市井文化生活的需要(通俗化),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婉约派:柳永(北)李清照(南)豪放派:苏轼(北)辛弃疾(南),兴起:宋代(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繁荣:元代,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关汉卿、马致远,14,PPT学习交流,四、明清小说,1、小说的兴起与发展,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搜神记,唐朝传奇(短篇小说)柳毅传,宋代话本(新阶段、奠基),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空前繁荣),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文人对社会不满,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社会结构:市民阶层扩大,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增加,3、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文学成就大大超过前代,15,PPT学习交流,4、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16,PPT学习交流,理解古代各阶段文学的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句子参差不齐,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比较自由活泼,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而形成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前期的诗歌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后期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句子长短参差,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抒发感情,并可配乐演唱。,散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数量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大大超过前代,对现实提出深刻的批判。,1诗经,2、楚辞,3、汉赋,4、唐诗,5、宋词,6、元曲,7、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逐渐平民化(通俗化),17,PPT学习交流,5、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统治政策的调整B中央集权强化C城市经济的发展D主流思想的演变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A陈子昂B孟浩然C杜甫D杜牧,7“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C,C,D,18,PPT学习交流,8(09浙江)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放松9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10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C,B,A,19,PPT学习交流,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20,PPT学习交流,一、汉字与书法艺术,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1、起源:,6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文字图画”。,2、成熟:,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汉字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3、统一:,秦朝统一,“书同文”,小篆为官方统一文字(秦后期使用隶书),4、发展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5、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思考:世界上很多最古老的文字都失传了,而中国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而且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呢?,政治上:经济上:汉字本身:,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21,PPT学习交流,大篆,小篆,甲骨文,隶书,楷书,22,PPT学习交流,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笔画简约线条流畅审美价值,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书法艺术,王羲之楷书作品,欧阳询楷书作品,颜真卿楷书作品,柳公权楷书作品,王羲之草书作品,张旭草书作品,怀素草书作品,王羲之行书作品兰亭序,23,PPT学习交流,二、笔墨丹青中国画,清明上河图,24,PPT学习交流,三、京剧的出现,原始歌舞-起源春秋战国优伶-出现专业艺人宋代杂剧元杂剧-推向成熟明朝地方戏曲-昆曲流传甚广清朝京剧-国粹,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活跃各种地方戏曲进京相互融合广大艺人的努力符合统治者和广大市民阶层的口味,25,PPT学习交流,3、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形成:发展:,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新剧种京剧,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清末明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民国以来,走向世界,老生、武生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朱莲芬、时小福、余紫云,老旦郝兰田,丑角杨鸣玉、刘赶三。,26,PPT学习交流,小结:古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汉字与书法艺术,“图画文字”(起源六千多年前)甲骨文(商朝汉字形成完整体系)金文篆书(大、小)秦隶,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正式字体):,汉字演变,隶书(汉朝盛行)楷书(唐朝),总趋势:由繁到简、逐步规范,书法艺术,发展阶段:魏晋前为“自发阶段”(重实用功能)魏晋以后“自觉阶段”(重审美功能),楷书:始于东汉,盛行于隋唐;特点、代表(有实用价值)草书:起源于东汉,成熟于东晋;特点、代表(审美价值高)行书:东汉到西晋;特点、代表(雅俗共赏,最活跃的字体),书体,古代绘画,发展演变历程,戏剧,中国画特征:笔墨丹青、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追求神韵意气,借物抒情;表现人的精神气质,表现个性。,发展历程:原始歌舞优伶元杂剧(成熟)明传奇、昆曲(地方)京剧(高潮),背景: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各地方戏曲同城争辉。形成过程: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同治光绪,成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