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PPT课件_第1页
《口腔粘膜》PPT课件_第2页
《口腔粘膜》PPT课件_第3页
《口腔粘膜》PPT课件_第4页
《口腔粘膜》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口腔粘膜,泰山医学院组胚教研室崔海庆,口腔粘膜结构示意图,上皮层,固有层,粘膜下层,骨膜,骨,一、口腔粘膜的基本组织结构(一)上皮层,角化的上皮由表层到深层依次为:(1)角化层(2)粒层(3)棘层(4)基底层,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角化层,(1)角化层:是最浅表的一层,由角化和不全角化的扁平细胞构成。角化分为正角化和不全角化。(2)粒层:位于角化层的深面,由2-3层扁平细胞构成。胞浆内含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染色深,胞核浓缩。,(3)棘层位于粒层的深部。细胞体积大,多边形,是上皮中层次最多的细胞,且此层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4)基底层位于上皮的最深面,是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非角化上皮,2非角质形成细胞,不参与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分化,不含桥粒和张力细丝。在普通切片下,胞浆不着色,所以也叫透明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1)黑色素细胞:口腔粘膜色素痣和黑色素瘤的来源。来源:神经嵴细胞部位:基底层形态:有突起,光镜下透明功能:形成黑色素,(2)朗格汉斯细胞:形态:多突起,电镜下可看到朗格汉斯颗粒。部位:基底层和棘层。来源:造血组织。功能: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与粘膜的免疫功能有关。,(3)梅克尔细胞分布:基底细胞层内。功能:起触觉受体的作用。,(二)固有层: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肥大细胞。纤维:型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无定型物: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蛋白多糖和血清蛋白。功能:调控上皮细胞的分化、支持和营养作用。,(四)基底膜,1.定义:上皮和固有层之间的一膜状结构。厚约1-4微米,PAS染色阳性,嗜银染色阳性。,2.基底膜电镜:由透明板、密板、网板构成。其中网板来自于固有层。,透明板,密板,锚纤维,胶原纤维,在类天疱疮,上皮和结缔组织在透明板处分离形成上皮下疱。癌前病变时,基底膜中的型胶原蛋白发生改变,有利于癌变细胞向结缔组织中浸润。,二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一)分类口腔粘膜根据所在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咀嚼粘膜、被覆粘膜和特殊粘膜三大类。1、咀嚼粘膜包括牙龈和硬腭粘膜。上皮有角化,固有层厚,乳头多而长,与上皮嵴呈指状镶嵌,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胶原纤维束粗大排列紧密。,(二)口腔各部位粘膜的特征,1.腭粘膜(1)硬腭粘膜是咀嚼粘膜,角化层较厚,多为正角化。根据有无粘膜下层分为牙龈区、脂肪区、腺区和中间区。,2、被覆粘膜除咀嚼和舌背粘膜以外的所有粘膜。上皮无角化,胶原纤维束不如咀嚼粘膜者粗大,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平坦,结缔组织乳头粗短。3、特殊粘膜:即舌背粘膜,硬腭粘膜,(2)软腭粘膜无角化,固有层乳头少而短,粘膜下层疏松,含腭腺(纯粘液腺)。,2唇(1)唇的皮肤部有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特征:有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汗腺,毛囊等。(2)唇红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有狭长的结缔组织乳头,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所以呈红色。(3)唇粘膜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粘膜下层较厚,可看到唇腺。,A-唇的皮肤部B-唇粘膜C-唇红D-唇的肌肉E-唇腺,A-汗腺B-皮脂腺,唇粘膜,唇红,3.舌背粘膜舌体前2/3舌解剖人字形界沟舌根后1/3,舌乳头,(1)丝状乳头数量最多,分布于舌背,舌尖最多;乳头体积小,呈锥体形,末端有毛刷样突起。(2)菌状乳头数量少,位于舌尖和舌侧缘,呈圆形头大颈细的突起,上皮层薄,无角化。有的上皮内可见到味蕾。,舌乳头,(3)轮廓乳头体积最大,数目最少,分布于人字形界沟的前方;有味蕾、味腺或埃伯纳腺。(4)叶状乳头位于舌侧缘后部,现已退化为5-8条平行排列的皱襞。,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味蕾(tastebud)-是味觉感受器,是主要分布于轮廓乳头靠近轮廓沟附近的侧壁上皮内的染色浅的圆形小体。,味蕾,味蕾,构成(1)光镜:由暗细胞和亮细胞构成(2)电镜:由型、型、型、型细胞构成。,颊粘膜:福代斯斑在颊粘膜口角后部的区域,有时可出现成簇的粟粒状淡黄色小颗粒,即异位增生的皮脂腺。,福代斯斑,(三)口腔粘膜的功能及增龄性变化1功能(1)保护性功能(2)感觉功能,2.口腔粘膜的增龄性变化上皮萎缩变薄、上皮钉突变短。舌背粘膜丝状乳头数量减少,叶状乳头可增生。固有层结缔组织总量减少,出现玻璃样变,弹力纤维增多,血管变化。味蕾数量减少。粘膜感觉功能下降。细胞增殖活动和组织更新仍较活跃。,第六章涎腺(salivarygland),学习要求:掌握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各大涎腺的组织学特点。熟悉腺泡细胞及肌上皮细胞的的超微结构、涎腺的功能。了解涎腺的增龄性变化。,一、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涎腺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构成。实质腺泡和导管。腺泡由腺上皮细胞,基底膜和肌上皮细胞构成。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叶间或小叶间隔构成。,1.腺泡,根据腺泡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物的不同,可分为浆液性、粘液性、混合性腺泡三种类型。,(1)浆液性腺泡,形态:球形结构:由浆液细胞构成。光镜:细胞呈锥体。形,胞浆色深,顶端胞浆内可见折光性很强的分泌颗粒叫酶原颗粒。电镜:有丰富的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可合成,贮存分泌蛋白。分泌物:稀薄呈水样。,浆液细胞示意图,浆液性腺泡,(2)粘液性腺泡,形态:管状。结构:由粘液细胞构成。光镜:锥体形,有粘原颗粒。电镜:高尔基体发达,但线粒体,核糖体不如浆液性腺泡多。分泌物:粘稠,有大量的粘液。,粘液性腺泡,(3)混合性腺泡,结构:由粘液细胞和浆液细胞构成,粘液细胞构成腺泡的大部分,浆液细胞呈新月状覆盖在腺泡的盲端表面。,混合性腺泡,浆半月(demilune)混合性腺泡由浆液细胞和粘液细胞构成,粘液细胞构成腺泡的大部分,而浆液细胞呈新月状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浆半月,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cell):,(1)位置:位于腺泡和小导管的腺上皮与基底膜之间。(2)光镜(LM):体积小,扁平,发出4-8个分支状突起,放射状包绕其表面,形似篮子,所以又叫篮细胞,胞核大而扁。,(3)电镜(EM):a胞浆内充满了肌微丝和平滑肌细胞类似。b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证实,肌上皮细胞内有肌动蛋白,协助导泡排出分泌物,提示肌上皮有收缩功能。c该细胞位于腺上皮和基底膜之间,借桥粒和腺上皮相连。,肌上皮细胞,闰管,(2)分泌管(纹管)LM: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近基底部,胞浆强嗜酸性,基底部有垂直于基底面的纵纹。作用:吸钠排钾,转运水,改变唾液的流量和渗透量。,分泌管(纹管),(3)排泄管,和分泌管相延续,含有小的储备细胞,发挥干细胞的作用。,排泄管,(二)涎腺的分布及组织学特点1腮腺:是涎腺中体积最大的,纯浆液性腺体,闰管长,分泌管多;分泌物稀薄,结缔组织中有淋巴和脂肪组织。2颌下腺:以浆液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体,闰管短,分泌管长于腮腺;分泌物粘稠。3舌下腺:以粘液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体,闰管,分泌管发育不良;结缔组织间隔明显。,腮腺,颌下腺,小涎腺:(1)唇,颊,磨牙后腺,舌前腺:以粘液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体。(2)舌腭腺,腭腺,舌后腺:纯粘液腺。(3)味腺:纯浆液性腺。,(三)涎腺的功能和增龄性变化1功能:产生和分泌唾液。2增龄性变化:(1)唾液量减少,粘稠。(2)腺泡部分萎缩,导管部分增生,阻塞,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性变,脂肪细胞增多,嗜酸细胞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