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的野外》PPT课件_第1页
《变质岩的野外》PPT课件_第2页
《变质岩的野外》PPT课件_第3页
《变质岩的野外》PPT课件_第4页
《变质岩的野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质岩的野外鉴定,前寒武纪之前的岩石几乎均为变质岩,占大陆面积的1/5,Li,etal.,2002,一、什么是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指在地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地球内力作用下),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基本固态条件下所发生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metamorphicrocks),二、变质作用的机制,变质作用是一个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的转变过程,岩石是如何在这种状态下实现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变化的呢?这就是变质作用机制问题。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相比,变质作用机制较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变质结晶、变形和变质分异等3类。,变质结晶,变形,变质分异,三、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时间,四、变质作用的地质分类,考虑以上的变质作用因素和地质条件,可以分为:1局部变质作用(localmetamorphism)(1)接触热变质作用(contact-thermalmetamorphism)(2)动力变质作用(dynamicmetamorphism)(3)冲击变质作用(impactmetamorphism)(4)交代变质作用(metasomaticmetamorphism)2、区域变质作用(regionalmetamorphism)(1)造山变质作用(orogenicmetamorphism)(2)洋底变质作用(oceanfloormetamorphism)(3)埋藏变质作用(burialmetamorphism)(4)混合岩化作用(migmatization),五、变质岩化学类型的划分,(1)泥质(pelitic):导源于泥质沉积物;(2)长英质(quartz-feldspathic):包括变质的砂岩、硅质凝灰岩和中酸性岩浆岩;(3)钙质(calcareous):导源于灰岩和白云岩(可含石英、粘土矿物等杂质)等钙质沉积物;(4)基性(basic):由基性岩浆岩、凝灰岩及含显著数量的Ca、Al、Fe、Mg的不纯泥灰质沉积物转变而来的变质岩;(5)镁质(magnesian):导源于超基性岩浆岩和绿泥石质及其它富含Mg、Fe的沉积物。,六、变质岩的矿物成分,1、变质岩矿物分类变质岩中矿物成分,比沉积岩、岩浆岩矿物成分复杂得多,而且有很大差别。按照成因划分稳定矿物(新矿物)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矿物不稳定矿物(残余矿物)反应不彻底而保存下来的原岩矿物按稳定范围划分特征变质矿物仅稳定存在于很狭窄的P-T条件内的矿物,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反映很灵敏,因此是变质岩形成条件的指示矿物,如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贯通矿物在很宽的P-T范围内都稳定存在的矿物,如方解石、石英,不具有指示意义。,2、变质岩中矿物特征,(1)出现一些岩浆岩、沉积岩中都不出现的特征变质矿物,如红柱石、堇青石、十字石、矽线石、蓝晶石、硅灰石等,它们分别产出于不同的P-T条件。(2)广泛发育纤维状、鳞片状、长柱状、针状矿物,如矽线石、绢云母等。(3)出现比重大、分子体积小的矿物,如石榴石、绿辉石。(4)变质岩中的矿物常发育变形现象。(5)变质岩中含(OH)的矿物与岩浆岩相比更发育。(6)变质岩中的石英,长石等矿物常具波状消光,裂纹也较发育。,七、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特征,结构指构成岩石的各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造岩石中各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分布方式。如果说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反映原岩特点,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主要反映变质作用条件,那么结构构造则主要是变质作用机制的反映。在研究变质作用机制方面,结构构造的作用是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所代替不了的。,变质岩的结构(metamorphictexture),由变质结晶产生的变质矿物叫作变晶(blast),变晶的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反映的结构统称为变晶结构(blastictexture),这是变质岩中最普遍的结构类型。岩石遭受变形,会产生粒度减小等结构效应,这类结构称为变形结构(deformationtexture),主要见于动力变质岩中。此外,在低级变质岩中,往往可保留原岩结构特点,称为残余结构(relicttexture)或变余结构(palimpsesttexture)。变晶结构、变形结构、变余结构是变质岩结构的三大类型,其中变晶结构和变形结构是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可统称为变质结构(metamorphictexture)。,变质岩结构分类,交代结构,变质岩的构造(metamorphicstructure),与变质岩结构有变质结构和变余结构之分一样,变质岩构造也可分变质构造(metamorphicstructure)和变余构造(palimpseststructure)两大类。变余构造是因变质作用不彻底,而保存的原岩构造,又称为残余构造(relictstructure),多见于低级变质岩中,与变质构造相伴生。变质构造分定向构造(directionalstructure)和无定向构造(nondirectionalstructure)两类。定向构造的特点是非等轴颗粒近平行排列,出现优选方位,是偏应力作用下岩石变形的结果,多垂直最大压应力方向发育。其形成机制包括机械旋转、粒内滑移、优选成核、优选生长(压溶)等(图19-4)。,变质岩的主要构造变余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八、变质岩的岩相学分类和命名,与化学分类不同,岩相学分类是基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把岩石划分成不同类型。与火成岩和沉积岩的岩相学分类不同。在变质岩分类中,常可找到一些名称基于岩石构造,如片岩。而另一些则基于矿物成分,如大理岩。这是地质学家约定俗成的结果。岩相学分类有两类:一类以矿物成分基础,称矿物学分类,通常限于结晶质的区域质岩,称为矿物学分类,另一类主要考虑结构构造,用岩石最显著的结构构造等特征划分岩石的基本类型,称为结构分类,结构分类,已成为变质岩岩相学分类的主流,变质岩的野外岩性描述,颜色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特征变质矿物(颜色光泽解理硬度等)次生蚀变及比重等岩石定名附加名称+基本名称,变质岩基本名称的确定,确定的原则成因(接触、动力、区域变质岩)标型组构(板理、千枚理、片理、片麻理等):矿物成分(如角闪石岩,角闪石含量大于85%,大理岩50%石英岩90):,变质岩基本名称主要类型,角岩(接触变质)区域变质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等混合岩,变质岩附加名称的确定,主要矿物成分如:黑云斜长片麻岩特征矿物:如:红柱石、透闪石等特殊构造和颜色浅变质岩的命名变质+原岩名称如:变质砂岩,鉴定变质岩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应掌握各大类变质岩主要特征(区域、接触等)鉴定岩石中主要矿物(不外乎石、长、云角、辉、碳酸盐矿物等),定基本名称遇不认识矿物时,据原岩化学成分,利用矿物共生组合判断,如原岩泥质岩石特征变质矿物(低级硬绿泥石、石榴石,中级红柱石、堇青石中压蓝晶石、十字石石榴石,高级矽线石、石榴石、紫苏辉石),特征矿物一般含量少,鉴定岩石的构造,对多数变质岩来说,认识了构造,就确定了岩石基本名称据岩石的定名原则定名:附加名称(颜色+次要(特征)+主要矿物)+基本名称,一、区域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1.分类:面状、无面理。依据是P、T条件、原岩的化学成分,每一类中均有一定的标志,即矿物共生组合标志。2.命名原则先看结构构造,再看矿物组分。(1)具有变余结构构造的,命名为变质岩,如变质辉长岩,变质砂岩;(2)具有变晶结构、变成构造的,则分为:板岩板状构造,隐晶质结构,无丝绢光泽千枚岩千枚状构造,重结晶比板岩强(稍强),面上具有丝绢光泽,片岩由鳞片状和纤状矿物组成,片状构造,鳞片/纤状变晶结构片麻岩鳞片状+粒状矿物,片麻状构造,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粒状岩(大理岩,石英岩,角闪石岩,变粒岩,麻粒岩等)主要由粒状矿物组成,块状或者条带状构造,,2、区域变质岩的分类与命名,(3)具体名称A.上述的大类确定后,命名少量矿物主要矿物基本名称,如:含Bi,石榴石的片岩,Bi多,石榴石少,则称为石榴黑云片岩B.特征变质矿物应写出来,如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堇青石、蓝闪石、紫苏辉石,如十字石榴黑云片岩C.必要时,可以加上特殊的结构、构造、颜色、粒度,如:灰色条带状透闪大理岩D.次要矿物含量5-10,则为含有XX,如:含石榴云母片岩10,则参与命名,如:白云石英片岩E.按照习惯,岩石名称中矿物应简化:如:绢英片岩(未简化为:绢云母石英片岩),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1.板岩(1)具有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2)原岩主要是泥质岩、粉砂岩或者中酸性的凝灰岩,经过轻微变质,原岩矿物成分基本无重结晶作用或者只少部分重结晶,主要是脱水、硬度增高(3)外观:致密、隐晶质,矿物颗粒细,肉眼难鉴别,有时板理面上有少量云母、绿泥石等新生矿物,(4)命名:可据颜色、杂质不同详细命名,如黑色炭质板岩,灰绿色钙质板岩,(5)用途:瓦、铺路等建材(6)我国分布:北方滹沱群,南方板溪群、昆阳群,2.千枚岩(1)具有典型的千枚状构造的浅变质岩(2)原岩泥质岩、粉砂岩或者中酸性凝灰岩,经过低级变质作用形成,变质程度比板岩稍高(3)矿物:原岩矿物成分基本上已全部重结晶,主要由细小的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钠长石等新生矿物组成,若原岩中FeO较多,可以出现硬绿泥石、黑云母,(4)细粒鳞片变晶结构,颗粒平均30%粒状矿物常以石英为主,可含一定量长石,长石0.1mm,肉眼可以辨认矿物(6)进一步划分:云母片岩,石英片岩,绿片岩,角闪片岩,蓝闪石片岩,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片岩(Schist),石榴石黑云母片岩,石榴子石,黑云母,2cm,片柱状矿物30%长石1mm(3)矿物:长石(钾长石斜长石)石英50长石25%片状和柱状矿物为云母、角闪石、辉石,可含特征变质矿物若长石少,石英增加则过渡为片岩(4)原岩泥质岩、粉砂岩、砂岩和中酸性岩浆岩、火山碎屑岩,(5)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6)进一步划分,依据Kf与Pl的量:钾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二长片麻岩,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片麻岩Gneiss,5.变粒岩(1)含长石、石英较多(70),且长石25%云母或其他暗色矿物较少(30),具细粒等粒粒状变晶结构(85%绿黑、黑色角闪石岩块状构造,7.麻粒岩(1)高温、中压下稳定的区域变质岩,(2)特征:岩石中含水矿物(Bi,Am)均不稳定,含量少,或不出现(3)暗色矿物紫苏辉之,透辉石(必须含有紫苏辉石)浅色矿物长石、石英其他矿物石榴石、矽线石、蓝晶石、堇青石(4)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或不等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5)进一步命名暗色麻粒岩(基性麻粒岩)暗色矿物70%浅色麻粒岩(酸性麻粒岩)暗色矿物3.6g/cm3(5)产状复杂:多呈透镜状产在金玻利岩、超基性岩、麻粒岩相角闪岩相,或者其他片岩中(6)举例: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大别山地区采样位置图,绿辉石,9.石英岩(1)Q85的变质岩。(2)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3)矿物成分:除Q外,可含少量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等(4)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条带状构造(5)分布广,可做建材、制造玻璃的原料,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10.大理岩(1)碳酸盐岩矿物(方解石、白云石为主)50的变质岩。(2)原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经过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3)矿物成分:可含少量蛇纹石、透闪石、透辉石、金云母、镁橄榄石或硅灰石等特征变质矿物(4)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5)详细命名,据特征变质矿物、特殊结构、构造、颜色如:白云质大理岩,透闪石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6)一般白色,含杂质则出现多种多样的花纹,美观,具有欣赏价值,如汉白玉质地致密,白色细粒者(7)原名含义云南大理点苍山出产美丽的大理岩,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混合岩化作用和混合岩,一、概述1.混合岩化作用是介于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和造岩作用。2.混合岩化作用特点:岩石发生局部的重熔和有广泛的流体相出现。3.混合岩有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熔融的长英质组分和原岩中难熔的组分,在新的条件下互相作用和混合,形成不同成分和形态的岩石,统称为混合岩。分为:区域性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边缘混合岩化作用深成花岗岩体的边缘部分,4.混合岩的基体和脉体基体残留的变质岩基体(高级或中高级区域变质岩,主要是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变粒岩),具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定向构造,颜色深脉体新生的不同数量的长英质脉体,通常是花岗质或长英质的伟晶岩、细晶岩等,颜色较浅。5.混合岩分类根据基体与脉体之相对含量、基体中交代作用强度、结构构造,分出四种类型:混合岩化变质岩脉体很少(50%,交代结构普遍发育混合花岗岩混合岩化作用极强烈,混合岩(Migmitite),条带状混合岩,包括暗色的基体和浅色的脉体.,混合岩的主要类型1.注入混合岩类(角砾状、眼球状、条带状及肠状混合岩)脉体数量少,只占15-50%,基体中矿物受交代作用不强烈,基体与脉体界线明显、黑白相间,浅色代表后来加入的长石、石英质脉体,暗色部分为原岩(如斜长角闪岩,黑云母片麻岩。2.混合片麻岩类基体含量很少,脉体含量50%,因强烈交代作用,脉体与基体已无明显的差别和界线,出现较均匀的片麻岩,成份与花岗岩相似,但片麻构造较明显,暗色矿物分布不均匀(云雾状)3.混合花岗岩类混合岩化最为强烈(阴影状、均质混合岩),脉体与基体已经区分不开,岩性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极相似。标本上很难区分。总成分相当于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有些地方具有暗色矿物较集中的斑点、条带或团块,不均匀分布,反映了交代残留的基本轮廓,使岩石具阴影状。,混合岩的成因,混合岩作为一个特殊岩石类型,一直受到岩石学家的重视,其成因与花岗岩成因密切相关,在历史上有过长期激烈的争论。迄今人们对混合岩形成机制的看法,可归纳为深熔(anatexes,即部分熔融)、岩浆注入、交代和变质分异四种基本机制。其中,岩浆注入说和深熔说均把混合岩化过程看作岩浆过程,需要有伴生的花岗质岩体。交代说和变质分异说均把混合岩化过程归为变质过程,不需要花岗质岩体伴生。从化学角度,岩浆注入说和交代说均要求开放系统(以1m3尺度为准)。而深熔说和变质分异说均不要求开放系统,即在1m3尺度上,形成混合岩系统是封闭的,要求质量平衡(参见表22-2、图22-22)。,二混合岩的成因,上述四种基本机制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实际上混合岩化过程往往是多种机制起作用的联合过程,如深熔+变质分异(图22-22d)、交代+深熔、变形+岩浆注入、韧性剪切+深熔等(表22-2)。从现有资料看,深熔是混合岩形成的最主要、最普遍的方式,其它方式起辅助作用或分布较局限。,部分熔融+变质分异,部分熔融,部分熔融的结构证据(桑隆康等,2000),A.B.大别正片麻岩的部分熔融结构:A.粒间Q-Mi-Ab蠕虫状交生体交代熔蚀Pl、Q;B.粒间长英质微粒交生体(M)交代熔蚀Kf、Pl、Q;C、D.片麻状花岗岩的熔融残留结构:C.残留的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包体;D.粒间残留的Pl集合体和Kf内部残留的Pl包裹体,残留的Pl具Ab反应净边。湖北罗田九资河,正交,长边l=3mm,王强素描,动力变质岩一、概述1.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动力变质岩2.岩石以发生变形、破碎为主,但断裂带局部集中,或剪切带上,产生高温,伴有溶液活动,会促使岩石部分或全部重结晶。3.岩石的机械性质不同,受应力后结果不同。刚性的超过抗压强度,岩石会晶格变形,滑动双晶柔性的(或高温下的刚性岩石)塑性变形,产生流劈理、片理、褶皱4.应力作用有时可促进某些化学反应。产生低温矿物,沿着一定方向发育,如绢云母、绿泥石5.动力变质岩的形成受应力性质、强度、岩石物理性质、作用时间长短、摩擦热、水溶液等共同影响。6.数量不多,但分布很广,主要分布于断裂破碎带。,动力变质岩一般特点,7、动力变质岩特点可作为识别断裂构造的标志;(1)产在断裂带及韧性剪切带中,呈线状分布,所以又称为断层岩(faultrock);(2)由于与围岩的差异风化,动力变质岩在地貌上常形成洼沟或陡墙;(3)具碎裂结构、糜棱结构,有或多或少的棱角状或眼球状碎斑或碎块;(4)动力变质带内岩性变化大,岩石面貌受原岩、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控制;(5)由于动力变质带是流体活动地带,所以常伴随有蚀变和矿化。,二、动力变质岩分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变形实验的发展、金属物理学理论的引入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在岩石学中的应用,人们对动力变质岩尤其是糜棱岩的研究日趋深入,从而也出现了不少新的分类方案。这些方案尽管各有不同,但均以结构构造特征作为分类标志。有无面理反映变形机制(脆性变形无面理,塑性变形面理发育),而基质含量反映变形强度(基质含量越高,变形越强)。,二、分类,1.按照碎裂的特征、变形性质脆性和塑性来划分2.命名原则:(1)先按照类型划分,定出基本名称,如构造角砾岩、糜棱岩、千糜岩等(2)若能够恢复原岩或者知道原岩成分,则加在基本名称之前,如花岗质构造角砾岩而对于碎基50%者,称为花岗碎裂岩对于糜棱岩,均加在前面,如花岗糜棱岩,三、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类型,1.碎裂岩系以脆性变形为主,其显著特征是岩石无定向或略具定向,具碎裂结构或玻璃质碎屑结构,微破裂发育,无或少有重结晶作用。按碎基含量和性质划分为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及假玄武玻璃,反映随着变形增强,粒度减小的趋势。,(1)构造角砾岩,具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主要由较大的(d2mm)的碎块(角砾)组成,角砾碎块呈棱角状,大小混杂、排列紊乱。基质由细小的破碎物(碎基)和铁质、硅质、钙质胶结物组成。若角砾磨圆,则称为构造砾岩。构造砾岩多有一定的定向构造。,(2)碎裂岩a指具有碎裂结构或碎斑结构的岩石,以碎裂程度较高而区别于构造角砾岩。为碎块+细粒基质。b在粒度大的刚性原岩中发育好,长英质中常见,如花岗岩和砂岩。c矿物的表现除裂缝、破碎外,还有双晶、解理面的弯曲。d若花岗岩变为碎裂岩,可称为碎裂花岗岩。e常常见于断层带。,当碎基占绝大多数,含量90%时,称为超碎裂岩(ultracataclasite),碎裂结构cataclastictexture,动力变质岩石的一种结构,又称压碎结构,其特征是,在应力作用下,岩石中的矿物颗粒破碎成外形不规则的带棱角的碎屑,碎屑的边缘常呈锯齿状,并常具裂隙、扭曲变形及波状消光等现象,碎斑结构mortartexture,动力变质岩石的一种结构。其特征是,岩石受到较强烈的应力作用后,大部分被压碎成细粒至隐晶质的碎屑,其中尚残留有一些较大的矿物碎块,外表很像斑晶,成为碎斑。碎斑和细粒基质的成分相似,常有裂隙、碎裂化边缘及波状消光等现象。,2.糜棱岩系,以塑性变形为主,其显著特征是具明显的面理(往往有线理)构造、糜棱结构或变余糜棱结构。根据基质含量和重结晶强度分为糜棱岩、千糜岩、变余糜棱岩等类型。,三、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类型,2.1糜棱岩(1)指具有糜棱结构和定向结构的岩石,有错动和研磨。(2)有残余的碎斑和极细的破碎颗粒。(3)碎斑通常呈卵圆状、眼球状、透镜状,常发育波状消光、变形纹、变形带、扭折带等晶内和晶界塑性变形结构。基质主要由亚颗粒和细小的重结晶颗粒组成,(4)具有带状构造、眼球纹理构造。具有明显的面理,且常呈条带状(成分层)绕过碎斑,显示塑性流动图象,因而常称为流状构造(5)原岩可以是任何岩石,但多为化学性质稳定的岩石,如花岗岩、石英砂岩,常见的矿物是Q+长石。(6)常见一部分新生矿物,如绿泥石、绢云母。,(1)、糜棱岩,糜棱岩的进一步命名原则与碎裂岩相同,可冠以原岩名称或主要矿物名称,如花岗糜棱岩或长英质糜棱岩等。由于颗粒细小,糜棱岩外观上常呈黑色、暗灰色燧石状,即使长英质糜棱岩亦如此。根据基质的含量,糜棱岩通常进一步分为初糜棱岩(protomylonite)(基质50%)、糜棱岩(基质50%90%)和超糜棱岩(ultramylonite)(基质90%)等三类。从初糜棱岩到糜棱岩再到超糜棱岩,反映随着变形增强,粒度减小的趋势。糜棱岩通常具绿片岩相矿物组合(变形条件相当于绿片岩相)。,糜棱结构mylonitictexture,动力变质岩石的一种结构。其特征是,在强烈的应力作用下,岩石全部被压碎成极细的矿物碎屑和粉末,常有少量绢云母、绿泥石等新生矿物,一般具有类似于流纹的条带状构造,有时可有少量较大的透镜状矿物碎屑(常为石英、长石等)。,三、动力变质岩的主要类型,(2).千糜岩强烈挤压下形成的千枚状糜棱岩。其特征与坚硬致密的糜棱岩有名明显的不同:(1)含有大量的新生矿物,如绢云母、绿泥石等。并有很多重结晶的石英、长石颗粒。说明不仅破碎,还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2)片理发育,还有小的褶曲。(3)刚性矿物具有压碎、变形特征,并聚集成透镜状条带。(4)手标本上具千枚状构造,沿新生的片理面可见强烈的丝绢光泽。,(2)、千糜岩,千糜岩(phylonite)是糜棱岩、超糜棱岩具千枚状构造的变种。重结晶作用明显,基质中富含水的片状或纤维状矿物,如绢云母、绿泥石、透闪石等,使岩石呈现丝绢光泽,外貌似千枚岩。岩石中仅残留少量碎斑,其中可见各种晶内和晶界塑性变形结构。这些特征,再加上产于韧性剪切带中的产状,可与普通的千枚岩相区分。,超糜棱岩,(3)、变余糜棱岩,变余糜棱岩(blastomylonite)是一种完全重结晶的糜棱岩。具具变晶结构,以致原有的糜棱结构已很难看出。变余糜棱结构表现在由碎斑重结晶而来的细粒集合体保留原碎斑的外形轮廓和压力影等特征。变余糜棱岩具有片状、片麻状构造以及条带状、眼球状构造,包括构造片岩和构造片麻岩两大类型。与普通的片岩、片麻岩一样,进一步命名根据主要矿物。如黑云母-斜长石眼球状片麻岩。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可具有绿片岩相直至麻粒岩相各种矿物组合。它们是变质地体中强变形(强面理化)带,与围岩间无绝然的界线。野外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若干变形强度标志(如面理发育程度、包体压扁程度等)将其识别、标绘出来(图21-1,参见图17-8)。,图21-1格陵兰西南部太古代片麻岩区Graede峡湾地区有限应变图(Passchieretal.,1990)1.低应变域;2中应变域;3高应变域;4很高应变域,3假玄武玻璃,是一种貌似玄武岩的黑色的特殊动力变质岩,具玻璃质碎屑结构,块状构造。在隐晶质-玻璃质基质中有或多或少残余的石英、长石、石榴石等晶体碎屑(碎斑)。假玄武玻璃常呈细脉状、层状沿裂隙或面理产于碎裂岩或糜棱岩之中。湖北大悟芳畈糜棱岩带内即见到细脉状假玄武玻璃。通常认为,假玄武玻璃是高应变速率下,强烈变形造成的部分熔融而又迅速冷凝的产物。,4大型剪切带中动力变质岩的分布,一个深达下地壳的大型剪切带,从地表至地下不同深度P-T条件不同,变形机制不同,因而形成的动力变质岩类型也不同(图21-2)。通常在近地表很低级变质条件下,变形以宏观脆性破裂为主,形成碎裂岩和假玄武玻璃。往下是低级变质条件下宏观脆性破裂与准脆性变形的过渡带。由于脆性、韧性事件交替发生,假玄武玻璃与糜棱岩交替形成。在从低级到中级变质条件下,剪切带宽度趋于变宽,与围岩的界线趋于渐变。,图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