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主要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第XXXXX讲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主要社会主义政党的新变化与新探索,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命运三、当代(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总体趋势四、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五、第四国际六、社会主义流派民主社会主义七、社会主义流派民族社会主义八、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九、原苏联东欧地区的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一)“全球化”的含义(二)“全球化”的兴起(三)“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四)“全球化”的表现(五)“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六)“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七)关于“全球化”的争论,(一)“全球化”的含义,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新现象,是当今世界(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全球化”一词是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1944年和1959年美国的两个学者分别提出了作为动词的globalize和作为名词globalization的全球化概念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面世的“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正处在转折点,表达了一种对“整个世界的总问题”或“人类的困境”的关注,此后,对全球化的理解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加速发展而不断丰富,先后产生过许多理论和学说。例如:现代化理论、相互生存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文化全球主义,等等。也就是说,目前对什么是“全球化”这个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全球化所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简短的说,包括社会各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世界一体化。具体地说,全球化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军事气球化,社会生活全球化,等等。,(二)“全球化”的兴起,1、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科学技术革命,(三)“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从历史上来看,全球化迄今为止历经了4个世纪,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5世纪到16世纪第二阶段,16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结束前第四阶段,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第一阶段,15世纪到16世纪,全球化肇始于15世纪的环球航行,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等发现美洲。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等发现大洋州。之后世界的五大洲的联系越来越多。,“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第二阶段,16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阶段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暴力手段向全世界扩张的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资本主义宗主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力和自然资源进行疯狂掠夺。,“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结束前,这一阶段是国际经济合作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对于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此时的世界经济还仅限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各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基本还没有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第四阶段,冷战结束以来,这一阶段是世界各国都已经或将要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已经或将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阶段,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原封闭或半封闭的国家或地区都纷纷走向对内进行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和对外实行开放的道路,国际经济合作真正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现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全球化问题才被正式提出来。,(四)“全球化”的表现(内容),有学者把“全球化”的内容概括为“十化”,即;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法治全球化、管理全球化、组织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思想观念全球化、人际交往全球化、国际关系全球化。“全球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来看:经济方面;这是“全球化”最主要的方面,也“全球化”的肇始者。政治方面;这是“全球化”的直接反映军事方面;这是“全球化”的重要保证社会生活方面;这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文化方面;这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和保证,“全球化”的表现-经济方面,这是“全球化”最主要的方面,也“全球化”的肇始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2.跨国公司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3.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1.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全球进出口总额由1947年的985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08,552亿美元,50年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9.8%。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经济学原理第16讲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系数或贸易依存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它是判断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开放或外向程度DegreeofOpenness的一个指标,即:贸易依存度越高,开放度或外向度越高;反之亦然。据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高收入国家的贸易依存度从1980年的38%上升到1996年的40%;中等收入国家从1980年的43%上升到1996年的52%;中低收入国家从1980年的42%上升到1996年的52%;低收入国家从1980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42%。这表明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正在不断加深。,2.跨国公司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8年世界投资报告,1997年,全世界约有跨国公司母公司53000家,并有其外国附属企业约45万家,全球出口贸易的1/3是有跨国公司完成的,另有1/3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经营有关。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的年销售额已超过或相当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跨国公司已控制了全球90%的国际直接投资和40%的生产。另外,从按国外资产、国外销售总额和国外就业等在跨国公司总资产、总销售额和总就业量等中所占比重的跨国化指数看,跨国公司的跨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瑞士的雀巢公司在160多个国家设有企业,1995年其跨国化程度已达94%。,3.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其流向和地区分布均发生较大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飞速发展金融机构走向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其流向和地区分布均发生较大变化。,从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看,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从1960年的680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34560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1970年全年仅400美元,1997年达到4000亿美元。从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宗主国流向发展中国家及殖民地、附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之间双向对流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接受国,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流出国,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飞速发展,现在全世界每天的外汇交易量已高达20000亿美元;跨国银行之间债务从1970年的4550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55600亿美元,增加了近12倍;1996年国际市场证券交易量已达31997亿美元。,金融机构走向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金融机构的全球化。现在,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等的地位不断加强,功能不断强化;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伊斯兰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全球化”的表现-政治方面,这是“全球化”的直接反映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力量的加强以及发展.大国政治力量的影响,“全球化”的表现-军事方面,这是“全球化”的重要保证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国际的反对恐怖主义.,“全球化”的表现-社会生活方面,这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社会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等国际化,“全球化”的表现-文化方面,1、文化的多样化存在.2、西方文化霸权主义.3、文化的商业化发展.4、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例如,网络文化等等,(五)“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的思想和有关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时还没有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但是,人们发现,他们当年对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世界市场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等所作的论述,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现实状况及人们现在所预见的未来趋势居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今天重温他们的有关论述,对于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就引用几段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的论述(1),“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价值上,或者说,建立在包含在产品中的作为社会劳动的劳动的发展上。但是,这一点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因此,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78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的论述(2),“美洲的发现、饶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274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的论述(3),“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越发展,它对主要是直接满足自己需要而只把多余产品转化为商品的任何一种旧生产形式,就越发生破坏和解体作用。它使产品的出售成为人们关心的主要事情,它起初并没有显著地侵袭到生产方式本身,例如,资本主义的世界贸易对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人民最初发生的影响就是如此。但是接着,在它已经扎根的地方,它就会把一切以生产者本人劳动为基础或只把多余生产物当作商品出售的商品生产形式尽行破坏。它首先是使商品生产普遍化,然后使一切商品生产逐步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43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的论述(4),“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气以及创办大工业。这样一来,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户自己也制造字使用的工业品),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的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千百万人将不得不背井离乡,移居国外;他们也将找到去欧洲的道路,大批地涌入欧洲。而中国人的竞争一旦成为群众性的,那么这种竞争无论在你们那里或我们这里都会迅速地使问题极端尖锐化,这样一来,资本主义的征服中国同时也就会对欧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崩溃起推动作用”-恩格斯:致弗阿左尔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37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的论述(5),“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了。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个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已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世界的文学。”-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的论述(6),“资产阶级由于把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全球化的论述(7),“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等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能够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7页。,(六)“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的关系。,(七)关于“全球化”的争论,-“全球化”研究中争论的四大方面;关于在全球化研究中出现的争论,美国学者罗宾-科恩和保罗-肯尼迪概括为四大方面的问题:(注:见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7期第2527页)1、经济全球化是否是新生事物。2、物质主义文化是否会破坏文化多样性以及使地方权力丧失。3、全球化是否导致文明的冲突4、全球化是否导致一个动荡的未来胡代光经济全球化若干问题考要福建论坛2002年第2期,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命运,(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2、当代资本主义的资本剥削与政治压迫方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3、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4、当今的国际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本趋势和历史命运。因为: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仍然是私有制经济。第二,资本剥削现象依然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依然是资本家阶级。第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规律仍然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依然频频爆发,并由此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第五,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客观历史趋势。,三、当代(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总体趋势,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状况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趋势,四、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一)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共产党介绍(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三)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五、第四国际,托洛茨基于1929年被斯大林驱逐出苏联,留在苏联国内的托洛茨基分子(托派分子)也遭到严厉是镇压。然而托洛茨基却在国际舞台上开展积极活动,把各国的托派汇集一起,1938年建立第四国际,取名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还先后在欧洲、美洲、亚洲的多个国家建立支部,为实现托洛茨基的“世界革命”和“不断革命”的主张而奋斗。当今第四国际的组织遍及世界大约50个国家和地区,成员约5万人。苏联最高法院于1988年8月4日,宣布,经过对30年代所谓“托洛茨基反革命平行总部案”的重新审理,认定当年对其“指控毫无根据”,所以决定取消原判,为此案“涉及的所有人恢复名誉”。苏联共产党中央也于同日发表公报为托派恢复名誉。-新华社1988年8月4日莫斯科电。苏联共产党本身也于1991年8月自行解散。,第四国际的发展历史(1),第四国际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29年1938年,积极筹备,艰苦创业,先后在各国建立托派组织,1930年,组成国际共产主义同盟1933年,创办新国际期刊1938年,在巴黎召开世界大会宣告成立第四国际第二阶段,1938年1945年,备受腹背双重打击,忍辱负重度过难关。托洛茨基父子被暗害,托派被苏联诬陷为帝国主义间谍特务,但是托派仍然坚持反法西斯斗争,众多骨干分子惨死在法西斯集中营。第三阶段,1945年1952年,战后恢复元气,重整旗鼓。1948年,召开第四国际二大,在各国重建组织,第四国际的发展历史(2),第四阶段,1953年1968年,战略重点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第五阶段,1968年1991年,面向青年学生和现代化工业企业,力求全面振兴。第六阶段,1991年后,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总结历史经验,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所造成的深重危机,力求全面为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社会主义而奋斗。,第四国际兴起的原因,第一,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厨师用工合同格式
- 2025年法宣在线宪法学习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合同管理与变更控制策略
- 2025年高温危害试题及答案
- 地球运动说课课件
- 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与维护清单
- 做一排行道树,真好(14篇)
- 企业固定资产盘点与维护流程模板
- 项目执行中的信息追踪与问题反馈模板
- 地球自转的课件教学
- 河道人工保洁作业指导书
- (一模)2025年3月济南市2025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拆除重建工程施工方案
- 油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 Codesys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甲方业主项目管理手册
- 句法 课件-初升高衔接英语课程
- 安装聚氨酯冷库板施工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黄帝内针临床运用》
- 峥嵘岁月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
- 《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