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_第1页
[玉米机械化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_第2页
[玉米机械化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_第3页
[玉米机械化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_第4页
[玉米机械化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机械化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玉米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玉米机械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的增产机理和效益。 关健词:机械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 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境内山多川少,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海拔在7503 112m之间,正常年份平均降雨量480800mm,降雨量年份差别大,降雨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份,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主要靠天然降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了旱作农业生产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膜覆盖对天然降雨的有效利用率,天水市农机推广站研制了2GPM-3/2型沟铺膜机,由市、区两级农机部门共同试验研究了机械沟铺膜穴播玉米栽培技术,将小垄沟集雨和地膜覆盖穴播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干旱地区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主要技术 玉米机械化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就是在整好的地里用沟铺膜机铺膜,采用100cm宽的农用地膜,铺膜后地面形成宽3040cm ,深10cm 左右的铺膜小沟,地膜紧贴沟面,作物穴播在膜沟中间。 试验选择在我区秦岭乡麻山头村,试验于xx年410月进行,当地海拨1 700m,属二阴山区,正常年份降雨量在540mm左右,试验地为梯田,土壤为黄绵土,面积2 100m2,前茬作物为冬小麦,麦收后畜力耕翻一次,播种前浅耕施底肥,亩施农家肥4 000kg、玉米专用肥40kg、尿素10kg,试验以平铺膜穴播为对照 ,设置沟铺膜穴播、露地种植、平铺膜穴播三种处理三次重复,共设9个小区,每小区长30m,宽7.20m,面积216m2,每小区之间用30cm宽的土埂隔开,平铺膜穴播采用2BDP-2型玉米铺膜穴播机,露地种植采用同一机具但不铺膜,沟铺膜穴播采用天水市农机推广站研制的2GPM-3/2型沟铺膜机,人力穴播机穴播,穴距35cm,行距45cm,播深6cm,亩株数4 200株。亩播量2.60kg,其它田间管理及收获采用相同的方式同时进行。 2栽培要点 2.1整地施肥。该项技术蓄水保墒效果较好,作物产量较高,一定要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4 000kg,玉米专用肥40kg(也可根据测土配方而定)。 2.2选用优良品种。最好采用正规部门经销的包衣种子。 .适时播种。较露地种植提前一周左右。 2.4田间管理。铺膜后地温升高,病虫害增加,注意加强防治。 2.5残膜回收。秋收后要将残膜回收减少污染。 增产机理分析 3.1增温效果。在高寒阴湿的二阴山区,露地玉米种植由于受气候影响,出苗迟,生长期较短,地膜覆盖后平均地温可提高3 以上,玉米播种期提前7d左右,出苗较早,相对延长了玉米的生长期,改善了高海拔地区的玉米种植条件。 3.2局部提高了土壤含水率。沟铺膜穴播使地面水分蒸发后凝结在膜内表面,然后沿膜面流向沟底,使沟底部的土壤水分增加,使有限的土壤水分得到了充分利用,根据我们对030cm的土壤水分测定,沟铺膜穴播16.3%,平铺膜穴播14.6%,露地种植为13.2%,结果表明沟铺膜穴播具有较为明显的保水作用,而平铺膜穴播这种作用不明显。 3.3集雨效果。秦州区的农业生产属于雨养农业,但自然降雨有限,玉米生长期降雨大约在260mm左右,根据我们的观察,一般降雨后,平铺膜穴播水分大部分停留在膜面,很容易被蒸发掉,而沟铺膜穴播绝大部分降水沿地膜从沟顶流向沟底,然后经穴播孔流入土壤,极大的提高了自然降雨的有效利用率,表明沟铺膜穴播较平铺膜穴播具有更好的集雨效果。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试验测算,地膜费用每亩55元,平铺膜穴播亩增加作业费用25元,沟铺膜穴播亩增加作业费用45元,残膜回收费用均为亩20元,其中田间管理费用三种种植方式同为亩180元(包括化肥、农药、种子、耕整地等田间作业费用),玉米价格以1.20元/kg计算,平铺膜穴播亩产值576元,沟铺膜穴播亩产值为732元,露地种植为384元,去除各项费用亩纯收入为平铺膜穴播296元,沟铺膜穴播为407元,露地种植为204元,沟铺膜穴播较平铺膜穴播亩增纯收入111元,较露地种植亩增纯收入203元。 社会效益分析 沟铺膜穴播栽培技术的关健是沟铺膜穴播机具。通过机具的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