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国 家 汽 车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中 心 (襄 樊)国 家 汽 车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中 心 (襄 樊) GB11552-2009 乘用车内部凸出物乘用车内部凸出物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目录目录 内凸标准的修订情况 标准要求分析 试验情况介绍 试验所需样品及资料 讨论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内凸标准的修订情况 ? 该标准最早版本为该标准最早版本为GB11552-1989,并于,并于 1999年进行第一次修订。年进行第一次修订。 ? 目前版本为该标准第二次修订,本次修订的 技术内容修改采用 目前版本为该标准第二次修订,本次修订的 技术内容修改采用ECE R21关于机动车内 部凸出物的认证统一规定(修订本 关于机动车内 部凸出物的认证统一规定(修订本2)及 随后截止到 )及 随后截止到2003年年1月发布的所有的增补 件、勘误表(英文版)。 月发布的所有的增补 件、勘误表(英文版)。 ? 本次修订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增加动态方法 确定头部碰撞区的方法,增加电动车窗、活 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要求,及使标准要求描述更加准确。 本次修订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增加动态方法 确定头部碰撞区的方法,增加电动车窗、活 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要求,及使标准要求描述更加准确。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标准要求(区域划分)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前排座椅前排座椅“H”点之前、仪表板上下分界线以上的乘员舱内部构件点之前、仪表板上下分界线以上的乘员舱内部构件(侧门除 外)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前排座椅前排座椅“H”点之前、仪表板上下分界线以上的乘员舱内部构件点之前、仪表板上下分界线以上的乘员舱内部构件(侧门除外) 补充规定 ? 如凸出高度小于3.2mm,只要凸出高度不大于其宽度的一半, 则可以不要求曲率半径,圆钝既可。 ? 若基准区内的仪表板下缘不满足吸能性要求,其圆角半径不得 小于19mm。 ? 安装在刚性支架上的凸出物,由低于邵尔(A)硬度50度的软 性材料组成,其刚性支架应满足凸出高度及圆角半径的规定。 ? 或者通过足够的吸能性试验证明,头型撞击时软性材料不会被 割破而导致头型与金属支架直接接触,这时,仅软性材料有圆 角半径要求,但对刚性支架仍有凸出物高度要求。 ? 基准区内任何金属支撑物不得有凸起的棱边。 ? 对格栅件按下表要求圆角半径及片厚。 平端格栅圆端格栅 格栅间距最小片厚e最小半径最小半径 1101.50.250.50 10152.00.330.75 15203.00.501.25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静态决定头部碰撞区的方法静态决定头部碰撞区的方法 将一将一165mm直径球头模型绕直径球头模型绕H点旋转,左右 方向尽可能到水平位置(上图),前后方向从 铅垂位置到球头模型下边缘至 点旋转,左右 方向尽可能到水平位置(上图),前后方向从 铅垂位置到球头模型下边缘至H点以上点以上 25.4mm位置(右上图),长度位置(右上图),长度 736840mm;然后将球头绕;然后将球头绕H_F点重复以上 动作( 点重复以上 动作(H_F点定义见右图)。以上所有接触的 点即为静态头部碰撞区。 点定义见右图)。以上所有接触的 点即为静态头部碰撞区。 H_F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基准区的确定基准区的确定 ? 除去下列区域(免除区)的静态头部碰撞 区: 1 方向盘外缘再加127 mm的环带水平向前投 影的区域,下边界是与方向盘下缘相切的水 平面(方向盘处于直线行驶位置) 2 上述规定的区域边缘与最近的汽车侧壁之间 的仪表板表面部分,下边界是与方向盘下缘 相切的水平面 3 前风窗两侧的支柱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动态决定头部碰撞区方法背景和目的动态决定头部碰撞区方法背景和目的 ? 由安全气囊、预警式安全带构成的新一代乘 员约束系统已经在新车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在碰撞事故时乘员头部已经很难与仪表 板发生接触,因此,一种新的试验方法被制 定用来判断新的约束系统是否能有效阻止乘 员头部与仪表板接触。 ? 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动态方法(实车碰撞、 滑车碰撞、模拟碰撞等)确认由于约束系统 的作用,乘员的头部是否与仪表板发生接 触,如有接触则确认实际的接触点。接触点 区域按照静态决定头部碰撞区方法进行要求 和试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动态决定头部碰撞区的试验方法动态决定头部碰撞区的试验方法实车、台车、模拟计算 三选一实车、台车、模拟计算 三选一 形式 形式 实车碰撞实车碰撞 模拟碰撞模拟碰撞 (CAE) 滑车碰撞滑车碰撞 FLAT R30 L30 FLAT R18 L18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动态确定头部碰撞区方法 ? 标准规定:“B.4 制造商或其代表有权提交足以证明 动态确定的头部碰撞区的计算、模拟、试验数据或 试验结果。” ? 因此,可以由厂家提供社内试验数据作为认证试验 的部分结果。 ? 同时,标准规定:“模拟方法应该通过上述B.1.2.1或 B.1.2.2条规定的至少三个碰撞条件予以验证。” ? 因此,需要做三次验证试验来验证厂家提供的社内 数据。 ? 由于一般没有厂家提供实车碰撞方式社内试验数 据,因此,都是进行三次滑车试验进行验证(滑车 或模拟碰撞社内试验数据)。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动态确定头部碰撞区方法 ? 三次滑车试验的形态选择 ? 原则上要求厂家事先提供社内数据,由试验室判断 其恶劣状态进行选择。 ? 但是针对不同的厂家和车型,最恶劣状态一般都不 相同。同时考虑到该判断的依据是来源于厂家的数 据,很难保证最恶劣的准确性。因此,实际操作中 不将最恶劣状态作为首要选择依据。 ? 在这里引入验证试验形态选择的另一个依据:在有 限的验证试验次数里,尽可能地包含最多种类的试 验条件要素。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动态确定头部碰撞区方法 ? 这就意味着在三次验证试验里,需要包含三种试验 假人、三种碰撞角度、两个乘坐位置。同时考虑到 相对恶劣条件,验证试验形态建议选择如下: ? a.选择驾驶员侧搭载AM95%假人进行左18碰撞。 ? b.选择乘员侧搭载AF5%假人进行0正面碰撞。 ? c.选择乘员侧搭载AM50%假人进行右18碰撞。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动态确定头部碰撞区方法 ? 假人头部是否与仪表板发生接触的判断分为三个方 面: ? a.试验前将假人头部加涂颜料,试验后通过接触印 迹判断与仪表板发生接触 ? b.通过假人头部加速度曲线是否存在尖峰,来判断 假人头部是否透过气囊与仪表板接触。一般认为头 部加速度曲线3毫秒内波峰与区间起始值相比变化大 于5g的,判定为尖峰。 ? c.通过对照高速摄像资料,分析尖峰发生时假人的 姿态位置,来判断尖峰是否由假人头部与仪表板接 触而产生。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动态确定头部碰撞区方法 ? 社内试验的结果与现场验证试验的结果相符 的判定分为两个部分: ? a.社内试验和现场验证试验头部与仪表板的 接触情况是否一致 ? b.社内试验和现场验证试验假人运动顺序是 否基本一致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凸出物高度测量方法示意 F.1测量法F.2测量法 F.1法中,球头滚过被测件过程中垂直方向最大变化量(H3-82.5)即为凸出物高度; F.2法中,标尺标示高度既为凸出物高度; 原则是,首先使用F.2方法,当因凸出物或安装面尺寸问题无法测量时,才使用F.1方法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凸出物高度测量F.2方法及设备示意图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前排座椅“H”点之前、仪表板上下分界线以下的乘员舱内部构件 (侧门与脚踏板除外) ? 用膝部模型触及到的构件(除脚踏板及其固定装置外), 诸如开关、点火钥匙等,均应符合以下规定 安装在刚性支架上的凸出物,由低于邵尔(A)硬度50度的软性材料组成,其刚 性支架应满足凸出高度及圆角半径的规定。 或者通过足够的吸能性试验证明,头型撞击时软性材料不会被割破而导致头型与 刚性支架直接接触,这时,仅软性材料有圆角半径要求,但对刚性支架仍有凸出 物高度要求。 注:除了周围的金属支撑件外,脚踏板及其连杆和紧邻它的铰链可不予考虑。 如果点火钥匙手柄的凸出部分由邵尔(A)硬度6080度、厚度至少为5mm的材料组成,或者 在所有表面上覆有至少2mm厚的这种材料,则认为满足本条要求。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前排座椅“H”点之前、仪表板上下分界线以下的乘员舱内部构件 (侧门与脚踏板除外) ? 膝部模型尺寸及测试示意图 模型在垂直方向上下30范围内摆动,所接触的部件需 满足高度及半径要求,测试是否接触时,应除去邵尔 (A)硬度小于50度的所有材料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前排座椅“H”点之前、仪表板上下分界线以下的乘员舱内部构件(侧门与脚 踏板除外) 注:如上述构件安装在刚性支架上,由低于邵尔(A)硬度50度的软性材料组成,其刚性支 架应满足除吸能性外的所有要求。 或者通过足够的吸能性试验证明,头型撞击时软性材料不会被割破而导致头型与刚性支架 直接接触,这时,圆角半径要求仅针对软性材料。 25mm 3.2mm 378N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通过最后排座椅上的人体模型躯干基准线的横截面之前的乘员舱其它内部安装件 范围:最后排座椅上的人体模型躯干基准线的横截面之前的控制手柄、操纵 杆、把手以及前面部分未包括的其它凸出物,例如门把手、档杆、风窗玻璃 摇把、车窗锁止按钮、安全带上部固定零件以及其它位于搁脚空间与门槛上 的零件等。 最后排座椅 人体躯干基 准线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通过最后排座椅上的人体模型躯干基准线的横截面之前的乘员舱其它内部安装件 1.玻璃升降器的操纵手柄,凸出板面高度不大于35 mm 2.即使原构件凸出高度低于25(或35)mm,也可以施加373的力,以检验脱落 后是否留下危险凸出物 3.凸起高度是在施加载荷下测量的 ,即允许弹性结构的使用,下图是可接受的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对手制动杆的特殊要求(仅要求手制动松开状态)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截面积测量方法A与B的示意 方法B方法A 纵向水平方向 铅垂方向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对变速杆的特殊要求 变速杆处于任意前进档 ,测量截面积方法同手制动杆方法A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通过最后排座椅上的人体模型躯干基准线的横截面之前的乘员舱其它内部安装件 ? 装在顶盖上但不属于顶盖结构的零件,如拉 手、顶棚灯、衣帽钩、遮阳板等: 1.边缘的圆角半径不得小于32mm 2.凸出部分的宽度不得小于向下的凸出量; 或这些零件符合吸能性要求的规定(如该零件 无法为最远端离H点1000mm的球头所触 及,则不要求吸能性)。 3.活动的遮阳板应考虑到各种使用位置,遮 阳板的框架不视为刚性支撑件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通过最后排座椅上的人体模型躯干基准线的横截面之前的乘员舱其它内部安装件 凸出部分的宽度与向下凸出量的比较 27.2 80.3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通过最后排座椅上的人体模型躯干基准线的横截面之前的乘员舱其它内 部安装件 ? 补充规定 1.在前围挡板与高出仪表板下缘的仪表板之 间的空间不作要求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顶盖系统 ? 适用范围 顶盖内表面能被165mm球头触及的顶盖零件 ? 要求 1.乘员上方或前方的顶盖内表面不允许有任何向后或者向下的 危险粗糙表面或尖棱 2.凸出零件的宽度不得小于向下的凸出量,其棱边的圆角半径 不得小于5mm 3.顶盖的刚性拱架或加强筋,除了顶盖前后横梁及侧梁外,其 向下的凸出量不得大于19mm 4.如果顶盖的拱架或加强筋不满足上述要求,则必须符合吸能 性要求 5.支撑顶棚衬里的钢丝和遮阳板框架的钢丝,其直径不得超过 5mm,或者满足吸能性要求。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顶盖系统 ? 补充规定 1.在检查顶盖零件是否能被165mm球头触及时,应 去除顶棚衬里。当评价规定的半径时,应当考虑到 顶棚衬里材料的规格和特性。 2.顶盖的试验区应延伸至最后排座椅上的人体模型 躯干基准线所限横向平面以上和以前的区域。 3.顶盖上零件如无法为离H点7361000mm的球头 所触及,则不要求吸能性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固定在车辆上的座椅后部的零件 ? 情况说明 标准里明确:若座椅已通过试验证明满足GB 15083-2006的要求,则认为其满足内凸标准对座椅 后部零件的要求 因此该部分要求大多数情况下将被免除,在这里就 不再详细叙述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范围 适用于车窗/活动顶盖/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目的 将偶然或错误操作引起伤害的可能性减至最 低限度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正常操作要求正常操作要求 4mm 上述一种或多种情况下,电动车窗/活动顶盖/隔断系统才允许被关闭允许被关闭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正常操作要求正常操作要求 遥控关闭电动车窗遥控关闭电动车窗/活动 顶盖 活动 顶盖/隔断系统的要求 一触式关闭的要求 隔断系统的要求 一触式关闭的要求 只允许驾驶员侧车窗以及天 窗进行一触式关闭,且只能 在下述两种状态下操作 1.在发动机钥匙处于运行状 态时 2.关闭发动机或已取出点火 钥匙/电源钥匙后(或者非机 械装置处于相同状态时), 且两个前车门都还没有被打 开到足以允许乘员外出之前 如果电动车窗/活动顶盖/隔断系统安装了自动回缩装置,上述正常操作 要求可以不满足。 视觉关注听觉关注视觉关注听觉关注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自动回缩要求自动回缩要求 ? 在电动车窗/隔断系统的上边缘,或者在滑动式活动顶盖开启边的前 缘以及在倾斜式活动顶盖尾缘,开口从200mm到4mm范围内,在夹 紧力大于100N之前,该装置应回缩车窗/活动顶盖/隔断系统 前进方 向 试验 棒 倾 斜 天 窗 尾缘 天窗框架 试验 棒 倾斜天 窗 关闭方 向 尾缘 外部 内部 开启边 前进方 向 试验 棒 滑动天 窗 内部 滑动天 窗 试验 棒 顶盖 关 闭 方向 开启边 外部 试验 棒 关 闭 方 向 外部 窗框 车窗 关 闭 方向 试验棒 内部 顶 盖 玻璃 上缘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自动回缩后,应开启到下列位置之一自动回缩后,应开启到下列位置之一 : ? 允许穿过开口放置直径200mm的半刚性柱状试验棒 的位置,而试验棒与开口的接触点就是用于确定上 述回缩特性的点 ? 关闭之前的最初位置 ? 比开始回缩时的位置至少多开50mm的位置 ? 活动顶盖倾斜运动的情况下,最大角度开启位置 禁止自动回缩后又继续自动关闭禁止自动回缩后又继续自动关闭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开关位置和操作开关位置和操作 ? 除了无上门框车门的电动车窗自动关闭 、一触式关 闭及带自动回缩功能情况外,电动车窗/活动顶盖/隔 断系统开关在关闭操作时,应要求持续促动开关 ? 所有供车辆后部乘员使用的后风窗、活动顶盖和隔 断系统开关应能被驾驶员控制开关关闭,该控制开 关设置在通过前排R点的横向铅垂平面之前 ? 如果后风窗、活动顶盖和隔断系统装备了自动回缩 装置,则不要求上述驾驶员控制开关 ? 如果驾驶员控制开关已经存在,它不应干涉自动回 缩功能或者妨碍隔断装置的下降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设置驾驶员控制开关时应把偶然操作的风险 减到最低限度。 设置驾驶员控制开关时应把偶然操作的风险 减到最低限度。 ? 采用右侧符号来标识采用右侧符号来标识: ? 也可以采用等效的符号也可以采用等效的符号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自保护装置自保护装置 ? 所有用来防止过载或堵转时动力源损坏的保 护装置,在过载消除或自动关闭之后,都应 自动复位 ? 保护装置复位后,除非有意去操纵控制开 关,在关闭方向不应再继续运动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车窗、活动顶盖(包括天窗)以及隔断系统的电操作 ? 车辆用户手册应包含有关电动车窗车辆用户手册应包含有关电动车窗/活动顶盖活动顶盖 /隔断系统明晰的使用说明,包括:隔断系统明晰的使用说明,包括: ? 被夹住的可能性的说明 ? 驾驶员控制开关的使用方法 ? 指明危险的“警告”信息,尤其针对儿童错误使用/操 作电动车窗/活动顶盖/隔断系统情况,该信息应指出 驾驶员的责任,包括对其他乘员的指导 ? 只有在点火钥匙/电源钥匙被拔出或者非机械装置处 于相同状态时才能离开车辆的建议建议 ? 当使用遥控器关闭系统时,指出应特别当心的“警 告”信息,比如,只有当操作者确认不会卡住乘员的 时候,才能使用遥控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活顶汽车的特殊要求 ? 顶盖的开启机构与操纵机构应满足:顶盖的开启机构与操纵机构应满足: ? 机构具有防止意外动作或延迟动作的功能机构具有防止意外动作或延迟动作的功能 ? 机构表面的边缘为圆角,圆角半径不得小于机构表面的边缘为圆角,圆角半径不得小于5mm ? 凸出高度要求凸出高度要求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活顶汽车的特殊要求 ? 电动活动顶盖及其操纵件,应满足前述关于 电操作的要求 ? 当活动顶盖处于关闭位置时,必须满足前述 关于顶盖部分的要求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敞篷汽车的特殊要求 ? 滚翻保护支架上部的下缘和风窗窗框上缘 (被视为顶盖的一种形式),在所有正常使 用位置,都应满足前述关于顶盖的要求 ? 位于乘员上方或前方的用于支撑非刚性顶盖 的折叠杆件或连接件,不应有向后或向下的 危险粗糙表面或尖棱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其它未提及的内部安装件 ? 前述规定中未明确提及的其他内部安装件, 也需按照所属范围参照前述规定进行要求。 前述规定中未明确提及的其他内部安装件, 也需按照所属范围参照前述规定进行要求。 注:如上述构件安装在刚性支架上,由低于邵尔(A)硬度50 度的软性材料组成,其刚性支架应满足除吸能性外的所有要 求。 或者通过足够的吸能性试验证明,头型撞击时软性材料不会被 割破而导致头型与刚性支架直接接触,这时,圆角半径要求仅 针对软性材料。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其它未提及的内部安装件 ? 对于诸如副仪表板之类的零件,或前述规定 中未明确提及的其他内部安装件,如果满足 下列条件,即使可被静态决定头部碰撞区装 置触及,也不必进行吸能性试验: 对于诸如副仪表板之类的零件,或前述规定 中未明确提及的其他内部安装件,如果满足 下列条件,即使可被静态决定头部碰撞区装 置触及,也不必进行吸能性试验: 检测机构认为,由于车辆上安装的约束系统的原因,乘 员的头部不可能与车内这些部件接触 或,由于制造商采用动态头部碰撞区决定方法或者任何 类似的方法,能够证明这样的接触是不会发生时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仪表板上下分界线及免除区 仪表板上下分界线 免除区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吸能性试验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易碎点的可能 试验结果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头部碰撞区内 测试点的选择 三要点之二: 结构强度高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结构强度高的 点的可能试验 结果 Max = 100.4g(0.0161s) G3ms = 89.38g (15.8ms21.3ms) 00.0050.010.0150.020.0250.030.0350.040.0450.05 Time s 0 20 40 60 80 100 120 HeadForm Acceleration (g)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头部碰撞区内 测试点的选择 三要点之三: 接缝处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接缝处的可能 试验结果 检查此处圆角半径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吸能性试验 仪表板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吸能性试验 仪表板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吸能性试验 遮阳板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吸能性试验 搁板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吸能性试验 副仪表台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凸出高度测量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圆角半径检查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格栅件厚度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截面积检查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表面硬度检查 National Automobil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 Center (Xiangfan) 试验情况介绍 ? 膝部碰撞区检 查 National Automobi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与自然关系课件
- 人与大自然课件
- 公司职工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亲子安全培训文案课件
- 肺癌患者护理查房要点
-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汇报
- 《西风的话》课件内容
- 事故安全培训反思总结课件
- 肝癌介入术前及术后护理
- 详细的工作汇报
- 2025年民航维修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拆除工程方案范本(3篇)
- 11.3.2 两数和(差)的平方 课件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肺结节CT判读课件
- 2025年山东省版劳动合同书(全日制用工)
- 感染性关节炎护理查房
- 附睾结核护理查房
- 2025年oracle mysql面试题及答案
- GB/T 32066-2024煤基费托合成液体石蜡
- GB/T 12719-202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