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编制_吕静_第1页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编制_吕静_第2页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编制_吕静_第3页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编制_吕静_第4页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编制_吕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J 卷第 2 期 91刀8年6月 应用 心理学 H NCIESEJOU RNALOF AP P LE DIP SCYHOGOLY V o l . J , N o . 2 Ju n e 1 981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编制 吕静 徐芬 (杭州大学) 摘要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 (简称D S CA C )是编制来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一 个认知 能力测验 。 它由三个分测验和八个项目组成 。 我们在 , , 86年建立 了D S CAC的 杭州 市一 、 二年级的年级常模 。 结果表明 : 7) 本量表能反映出年级间认知能力发展的趋 势 , 2 ) 量表的重侧信度一 、 二年级均在。 , 8 1 以上 , 说明量表是可靠且稳定的 ; , ) 通过 因素分 析 , 量表内部一致性分析和DSCA C与W l s C一R相关分析来评价本量表的效度 。 结果发现 , D SCA C具 有较好的构思效度和内部一致性 。 一 、 l R J 舌 ( ( )七童认知 能力诊 断量表是 编制来鉴别 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也 即差生)在认知能力 方面缺陷的一套认知 能力测验 。 所谓学习不良儿童 , 指 的是就智力测验的成绩而言 , 智 力属于正 常 , 但在学习上有严重困难 的那些儿 童 。 查阅国内外的一些资料 。 我们发现 , 国内还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这一课题 夕 国外有许多这方面 的研究资料 , 但比较适合我国情 况的却很 少 , 可以说 , 国内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所见甚少 , 有一些零星的研究 。 但这 个课题却具有现实意义 , 迫切需要研究 。 然而 , 造成学习不良的原因极为复杂 , 有些是由于认知方面的缺陷造成的 ; 有些是 由于学习基础不扎实造成的;也有的是 由于学习动机问题或学习方法不好造成的 ; 另外 也可能是 由于家庭结构缺损 、 教育不良或学习环境 差造成的 ; 这给我们 的研究带来了困 难 , 在如此众多的原因中哪些 是 占主要 地位的呢? 根据学习不良儿 童研究小组的以往调 查研究结果看 , 较其他方面而言 , 学 业 成 绩 差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有较为一 致的缺陷 , 也就是说 , 认知 能力这一因素是造成学生学 习不良的一个主要原因 。 另外 , 苏联教育科学院巴班 斯基等对苏联 26 0 所学校 中300 0名 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所作的原因分析结果也表明 : 由于 “ 认知过程发展中的缺陷 ” 而造成 学业不良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2 0 . 5% , 这是一个较大的比例 。 既然认知 能力对学习不良 的影响较大 , 国内还没有一个能用来较客观地 鉴别和诊断学习不良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工 本研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 (杭州市低 年级常模 2 应 用 心理 具 , 就需要编制了这套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 。 二 、 研究方法 (一)测验的材料和内容 )匕童认知 能力诊断量表由三个分测 验共八个项目组成 , 分别为 : 1 . 观 察能力分 测验(简称O) : 要求 儿童辨另l j两张相似 图片 间几处不同的地方 。 一共有三个项目 : 买菜(O ; ) 、 压路机(O : ) 、 火车头(0 3 ) 夕 共有2 8处不同点 。 测 量儿童视觉辨 别能力 。 2 . 记忆能力分测 验(简称M ) : 主要测验儿童 短时记忆能力 。 也有三个项目 : 机 械记忆项目( M 工 )要求儿童识记五张女教师的像片 夕 用再认的方 法连 续重复 五 次 。 记 忆广度 项 目 (M : )测量儿童短时记忆量 的大小 。 意义 记忆项 目(M 3 ) 要求 儿童识记一 个故事 , 主要测 量儿童意义 识记能力和理解力 , 共有3 4个记忆单位 。 3 . 思维 推理能力分 测验(简 称R) 。 由二个项目组成 , 即图形关系推理(R , )和 语词类比推理(R : )项目 。 图形关系推理项目要求儿童根据已知图形的排列 、 形状或 位置等关系进行辨别、 比较 、 想象和推理 , 从中找出规律来推 断未知图形 。 共有八道小 题 。 语词类比推理项目测验了比童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能力 , 共有十二小题 。 这些项目是根据以往有关鉴别学习不良儿童 的指标选择的研究 结果来选取的 。 以往 的研究结果表明 , 注意力 、 理解力 、 记忆力以及逻 辑性差是 小学低 年级学习不良儿童的 主要特点 。 另外 夕 观察力 , 尤其是知觉辨别 能力 、 记忆能力及思维推理能力对小学低年 级学生掌握读 、 写 、 算等基本知识技能是重 要的和基本的 夕 因而选取了上述三种基本的 认知能 力作为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测验内容 。 (二)常模取样 量表的 常模取样是通过随机取样方法进行的 。 在取样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按年级 取样还是按年龄取样 夕 即是 采 用年级常模还是年龄 常模 。 由于量表是用来诊 断学习不良儿童 的 , 它 的对象是 小学各年级的学生 , 故建立年 级常模更为合适 , 这样 , 在取 样中暂不考虑年龄 因素 , 按随机取样方法进行 。 其次要考虑的 因素是样本 量的大小 。 我们按照以往的研究 , 在 a 0 . 0 5的水平上 , 根据下列公式 , 决定常模样本的大小 。 ,: (Za/ 。 ) “ ( 1 ) 式中 , 二为样本 量,。为指定的取样误 差; Z是标准误差的倍数 , 这个倍数与所要求 达到的精确度的 置倍系数是相对应的 ; “是 总体标准 差 , 可以利用以往的调 查资料计算 而定 。 由此 , 计算得一 、 二年 级的样本 量分别为 183和1蛇 , 因此决定样本量各为2 00 , 即在杭州市区的范围内取一 、 二年级学生各 20 D 名, 以建立杭少】j市低年级的量表常模 。 最后还要考虑的是性别 因素 : 按 19 8 2年全国人口 一普查 的统计数据 夕 发现在城市人口 中 夕 六 、 七 、 八 、 九岁儿童 中男女 人数大致均 等 夕 故在一 、 二年级的各 20 0 名样本 中 , 男女各半 。 常模取样的第二步工作是决定 取样的学校 。 按电话号码簿上所列的学校 , 按随机表上 应用 ,合 理学 多 的随机数码 , 选取了2 1所学校 , 占总小学校数的 1 1 % 。 之后 , 调查了这2 1所小学中一 、 二 年级学生所占的数目 , 按每个小学的学生数目占这 2 1所学校中的学生总数的比例 , 在每 个小学中分配所要测的人数 。 最后 , 在 2 1所小学里随机抽取一 、 二个年级 的一 、 二个 班 , 按所分配的人数 , 从 班级 中随机抽取学生 。 (三)量表的标准化程序 量表 由三个分测验八个项 目组成 , 每个项目的记分单位各不相同 , 故量表的标准化 先从项目的标准化开始 。 项目的标准化过程 : 把一 、 二年级各20 0名学生在每个项 目上 的原始分数 分别化作 以平均数为1 0 , 标准差 为 3的标准分数 。 把原始分数 转化成标准分数的公式如下 : T z= 1()+3 X 、 一X 石于、一 又 0 . 少 。 一1 , 2 , 3 200)( 2) T 为第i个学生在某个项目上的标 准分数 ; X * 为第i个学生在此项目上的原 始 得 分 ; X 、 为2 00名浙生在此项目上的平均分数 , 5 . D . 即为标准差 。 分 测验和总量 表的标准化过程与项目标准 化过程大致相 同 夕 只有在每个分测验标准 化时 , 把每个学生在每个分测 验所属 的各个项目上的标准分相加 , 如观察能力分测验有 三个项目 , 把每个学生在这三个项目上的标准分加起来作为分测验标准化处理的原始分 数 。 而总量表的原 始分数来源 于八个项目的标准分相加值 。 然后把这些相加值 (X 、 ) 转化成以平均数为7 5 , 标准差为1 0的标准分 (量表分) 夕 转换公式如下 : T : 75 一卜1.0X 、 一X S _ D . ( 宕= 1 , 2 , 3 , 2 0 0)( 3 ) ( 四)沽计信度和效度的方 法 把第一次 试测和第二次试测(重测)间的时间 间隔定为三个星期 , 参加重 测的人 数 : 一 、 二年级分别为30和3 1 人 , 都在常模样本中随机地抽取 。 另外 夕 通过主成分 分析 , 测 验内部一致性分析以及儿童认知能力诊断 量表与韦 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 W巧C一R )间的相关分析来 估计量表的效 度 。 我们 在杭州市某 一小学 的一 、 二 年汲各远一个班 , 人数分别为4 2和4 4人 , 对每个学生都进行 木 量 认表 和 WI SC一R的 测验 , 作 为汗价量表 的协同效度的资料 。 三 、 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量表的标准化结果 在对量表 进行标 准化处理时 , 得到了一 、 二年级学生在量表上的原始分数的平均数 和标准差 , 列表如下 : 根据计算听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测验和总量表的略) , 再按公式 ( 2 )和 (3) , 就可以进行 量表的标准化 。 从表中可以看到 夕 在每个项目上 , 二年级学生的平 一均成绩 都高于一年级 , 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的差 异 。 这说 明本量表反映了观察能力 、 记 “ 忆能力和思维推理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发展的趋势 。 应 用 心理学 、 二年级在各项目上原始 分数的平 均数和标 准差 4 表一 . 一 平均数 标准差 平均数 标准差 5 、 42、0多 、 6了 2 , 57 - 7 8 。 25 。 9了07 年 级 z , 21 . 2,05 . 。 7 多 。 9 、22 、 54 _ . 多了4、07 、 52多了7 、 4 2 。 2万 . 92 、 05 、 01 . 25 、 45 、 4 60 二年级 O 、 05 . .005O 、 05 0 、 05 . 00)几05 o 05 o 05 0 . 05 O 05 o 0, o o, o o 然而 , 从表中可见 , 一年级在完 成这些项目时的难度 都要大于二年级 , 经Z检验发 现 , 差异在思维推理的两个项 目及意义记忆上达 到了显著水平 , 而其他项目都无显著的 差异 。 表一中也反映出两个年级在这三个项目 _ 上的平均成绩差异 最大 。 结合 表一和表 二 , 原因可能有二点 。 其一是由于各种能力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 也 就是说各种能力在 某一时期内的发展有快有慢 , 就一 、 二年级这个时 间阶段来说 , 有些发展较快的认知能 力会在这两个年级 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来(如M 3, R I和 R : ) , 而那些发展较慢的能力 应用心理学 5 在这两个年级 间就没有显著差异 。 另一种可能是某种能力的发展会促进和影响与之密切 有关的 另几种能力较快地发展 。 如 , 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理解能力有了很大发展 , 使与之 关系较大的意义 记忆 , 关系推理以及类比推理(较其他几种能力而言)在两个年级间有 了很大的发展 , 也就是说 , 认知能力间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 当然这些还有待于进一 步实验验证 。 其二是 知识因素的影响 。 虽 然认知能力与知识是两个方面 , 但两者是有联系的 , 认 知 能力的高低会影响知 识水平 的高低 , 反之亦然 。 二年级学生较一年学生而言 , 经过一 年的学习 , 词汇量 、 知 识量都远远超过了一年级学生 , 使得两个年级学生由于知识水平 的差异导致了在完成那些与知识关系密切 的项目(如M 3 , R I 和R Z, 较其他项目而言) 时 的成绩或 难度有了较大的或显著的水平上的差异 。 (三)量表的信度 用重测 信度来 估计儿童认知能力诊断 量表的信度 。 结果如下 : 表三 . 量表的重测信度 o , 0 2 0 。 M , M : M 。 R : R Z 0 M R 总量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从表三可见 , 无论是项目的信度系数还是分测验或总量表的信度系数 , 两个年级均 在0 . 8 0以上 , 这表明本量表在时间这一维度上说是可靠的 。 (四)量表的效度 我们通过主成分分析 。 量表内部关系分析以及 量表与W巧C一R的相关分析 , 评价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的构思效度及内容效度 。 量表对学习不 良儿童的奋鉴 别;效 度 (包括项目的鉴别力)在另一文中作讨论 。 1 . 主 成分分析 了解这八个项目主要涉及几种基本能力 。 项目划分成三个分测验是否合适等 。 对两 个年级 常模样本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四 、 表五 。 表四 . 一年级同素拒阵 表五 . 二年级因素矩阵 主力比 分 1 主成分 2 主成分 J . 876 一 。 018 . 205 . 74多 一 。 044 , J4 . 466 一 00 一 2 52 一 08 一 。 758 . 228 1 . 20乎 一 7 50 . 0夕2 . 0了。 一 z 了5 . 5 9 9 、 094 一 、004 . 7, 了 、 4Do 一 , ,2 . ,6 主成分 了 主成 分2主成分 了 M 2 M , M 3 一抽0 了4一 、 了 0了 一 。 08 9 。 24 8 一 。 J 20 。 10, 一 。 792 。 284 一 788 一 o6 一 。 180 。 742 0 . 25多 、 627 一 , 26 2 。 580 ”n U ) I 了 七 4 fI J ., . n ,6 2r n”ZJ兮nd, 了j“夕, ;矛,J .劝 : 一 !一因叫叭叫叫叫叫叫 凡 几 . 叭已q 呱矶 从 从表四中可见 , 这 几个项目基本上测量了三个主要成分 ; 主 成分1 、 主成分 2 、 主 成分 3 。 导气和R Z对主成分 1的贡 献最大, 故我们可以把主 成成分 1命名为思维推 理能 应用 ,合 理学 力 ; 主成分2除了对M : 几乎无关系外 夕 与O : 、 O : 和0 3 的关系最大 , 可以称之为观察 能力因素 ; M : 、 M Z和 M 3 与主成分3关系最大 , 可以称为记忆能力因素 。 表五的结 果 与表四相似 。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证实了量表设计构思 。 3 . 量表 内部关系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主要是检验一个测验 的内部结构 的 。 一般 的量表都由几个分测验 组成 , 而且这些分测验的分数构成了总量表的分数 , 故分 测验与 总量表是有一定程度的 相关 。 分析结果如下 : 表六 . 分测验与总量表相关(一年级)表七 . 分测验与总 量表相关(二 年级) o 一 M R ” M R 总量表 0.多0 0献多 多 O闷74 0 。 42 帐7 8 q . - 7 4 0 0 0 0 0 M R R R M M M M M 0国2 , , R R R R R 0、270,24 4 4 总总量表表 O 、 760 、 7了 0 0 65 5 5 可见 , 各分测验与总量表的相关均在0 . 65一0 . 7 6之间 , 表明各分测验与总量表有较 密切的关系 。 从表中还可以看到 , 各个分测验间的相关达到了0 . 仍 的显著性 。 说明这些认知能力 间并非相互独立的 。 可以说 , 各种认知能力间有相互作用和影响 。 3 . 协同效度 通过本量表与WI S C一R间的相关分析 , 了解两个量表 的异同 , 评价本 量表的协同 效度 。 表八和表九表明与W巧C一R有较高的相关 , 本量表与WI S C的 操作量表和语言 表具有相同的相关 。 表八 . 本量表与WI SC一R的相关(一年级) 一 :r ” 广 拼一 试 一 一试一溢 i - 一 釜 r、一瑟一一 , i : 潇. 壹昏 经 作 ” 、 , 。” “ “5,”“ 。 ,“ 、 ,。 , _ 卡氏冶言 ” 40“ 、 5,“ . .t 6o“ 、 50。 5,“ 了了” “ 6“ 了0 一宜 )翌暨夔一匕亡 兰 .卫 : i “ _. 生 6资 _ . “ 气几 _” 5二 ,. 夕 :兰里 竺生胜 _ 0 M R 总量表 0忿6607 7 720 . 78 750 。 8 4 : nl l八甘 了兮 /,了了 心一/02 n nnU 0r 2 J 了 叮 ,才尹bZ .饭. nn U U门 表九 . 本量表 与WI SC一R的相关(二年级) R , R : O M R 总量表 J. .啥. 刁口口 J 6 夕 6 八n U nL I 曰 了02 臼 7 廿 内J 4 才, . 0久久 9 j,少,少 , 宁 . ,. n Un口n 韦氏操作 韦氏语音 韦氏总量表 1 0 : 0 2 o 3 M , M Z M 3 一0 。 多50 。 58 0 。 59 0 。 多早0 . 了40 . 5 10 多夕0 。 多70 、 4多O 、 4 10 了60 . 多 l 。,; 。 . 56 。、; , 。 . :。 . 2。 . , 0 . 60 0犷40 0 . 6多 0 。 多8 0 . 6了 0490 。 6 6 0520 . 7浮 量表中各分测 验与WI SC的二个分量表也有中等程度的 相关 。 观 察能力分 测 验 与 W巧C的操作量表的关系比语言量表大 , 可以说观察能力分测验更偏 向于操作 , 而其 它 两个分测验更侧重于语 言因素 , 尤其是意义记忆 及语词类比推理这二个项目 。 (五) 年龄与年级的一致性问题 前面谈到以年级为常 模进行取样时 , 忽略了年龄因素 , 而事实上 , 在两个年级中都 应用心理学 7 有不同年龄的儿童 ( 6 岁一 8 岁) , 那么 , 在量表上这种年级内年龄的差异是否会造成 能力上的差 异呢?以一年级为例 , 我们 对年级的年龄变量进行方差 分析 。 结果表明 , 一年级内各年龄 间的差异在各项目及总量表上 无显著性 。 二年级的结果 与一年级相 同(数据略) 。 因此 , 在取样时不考虑年龄因素是可行的 , 年龄和年级在量 表上是一致 的 。 四 、 结论 1 . 本量表的常模取自杭州市一 、 二年级学生 夕 结论的范围也限于这一总体 。 2 . 儿童认知能力诊断量表能反映出年级 间认知能力发展 的趋势 。 也 就是说 , 认知能力 随年级 的增高而发展 。 但 由于认知 能力发展 的不平衡性 , 某些认知能力在相邻 年级间的发展较快 , 而另一些较 慢 。 另外 , 那些与知 识关系 密切的认知能力 , 会受年级 间知识 增加 的快与慢 , 表现出年级 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快或 慢来 。 3 . 各种认知 能力只是相对地独立 , 它们之 间有相互联 系 、 相互影响和相 互作用 。 4 . 从量表本身来看 , 量表的重 测信度达到 了要求 。 通过主成分分析 , 量表内部关系 分析以及量表与WI SC一R的相关分 析 , 一证 明木量表具有一定的构思效度 , 也具有 较好 的内部关系 , 与WI SC有中等以上程度的相关 , 既有其语言因素 , 又有操作因素 , 而在 每个测验上 则有所偏 重 。 主要参考文献 了 . Dmyt ro R e w il ak & H erry L , J anzen , A sse s smento fDif f er en ee s b etwe en L e arn ing 一 di s abledan dN o r m a lly 一a e i lie vingSt ude nts , S e ho ol P sveh lo g y Int e r - 。atio nal ( 1夕s够) , 5 , 2” 一2不J . 2 . D av idJ . L e a eh , E e aly S ere en imgP roe edures , S e ho ol P e y e h olo gyInt er na - tional ( 了95, ) , 4 , 47一56 . , . 吕静等 , 小学差生问题的研究 , 全国心理学发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 , 7夕85年 。 6 . 李志伟等 , 统计分析概论 , 对外贸易 出版社 , 了,8 4 年版 。 Th e C on strue ti on o fDi a g n o s ingS ea l eo fC o 毯niti ve Abiliti es f o r C hild re n L u Ji ng X u F en (H a ngz h ou U niv ers ity) A西s t犷a ct T ll e Diag no sing S ea l eo fC o g nitive Ab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