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在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中的应用_第1页
数据挖掘在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中的应用_第2页
数据挖掘在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中的应用_第3页
数据挖掘在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中的应用_第4页
数据挖掘在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挖掘在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中的应用,许昌市审计局王开一,一、项目研究背景,数据挖掘在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中的应用,二、项目研究切入点,三、项目研究方法,四、项目研究成果,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重点任务: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项目研究背景,理论背景:,一、项目研究背景,理论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党政领导生态责任审计,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1环境污染态势还在扩展。土壤污染危害日益严重,空气污染进一步加深。,一、项目研究背景,现实背景:,2生态负荷、生态承载力已经严重超标。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称,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消耗可再生资源的速率开始超过其再生能力,出现生态赤字。,一、项目研究背景,现实背景:,3环境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到青岛看望慰问黄潍输油管线泄漏爆燃事故伤员时强调,这次事故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项目研究背景,现实背景:,4外部压力不断增大。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单纯的环境问题范畴,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等利益博弈的焦点。,一、项目研究背景,现实背景:,5.中央整治环境力度进一步加强。2013年,中央预算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治理华北六省市大气污染。作为审计机关,要顺势而为,尽快构建起生态文建设审计方法体系。,一、项目研究背景,现实背景:,1省审计厅将国家审计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纳入2013至2014年度审计招标科研课题项目。我局申请了此项课题的研究,作为国家审计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子产品,我们开展了数据挖掘在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中的作用研究。2省审计厅2013年组织开展的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为我们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切入点。32013年许昌市政府启动了“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市”建设,为我们开展的此项审计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一、项目研究背景,直接动因:,二、项目研究的切入点,(一)顺环境监测业务流程,查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效益性。,切入点选择:通过对环保监测信息系产生数据异常值的分析,检查环保部门应对环保事件的反应能力,从而评估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效益性。,二、项目研究的切入点,(二)顺专项资金流向,查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的合规性。,切入点选择:通过对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的审计,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效益、查环保设施建设目标是否完成,从而评估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效益性。,三、项目研究方法,(一)环保监测信息系统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方法。,(一)环保监测信息系统及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方法。,一是对地表水监测系统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建立审计模型,分析地表水主要监测指标COD和氨氮严重超标值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年度内的监测频率,进而检查环保部门的应对措施,从而评估在“水生态系统”方面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发挥的程度。,二是对空气监测系统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建立审计模型,分析空气主要监测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严重超标值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年度内的监测频率,进而检查环保部门的应对措施,从而评估在“空气生态系统”方面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发挥的程度。,审计方法:,(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确定审计流程,(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A监测站,C监测站,B监测站,环保监测中心,环保局,上级环保部门,本级人民政府,采取应对措施,(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目标。,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目标。,环保部门是否发挥应有的监管能力,监管能力的效益性如何?,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是否稳定性?是否常常发生故障?是否形同虚设?,(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目标。,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目标。,(1)环保监测站是否不间断进行环保监测;(2)环保监测站是否按规定程序上报数据;,(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目标。,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目标。,(1)环保监测站是否不间断进行环保监测;(2)环保监测站是否按规定程序上报数据;,(3)环保监测中心是否及时监控和上报数据;,(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目标。,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目标。,(1)环保监测站是否不间断进行环保监测;(2)环保监测站是否按规定程序上报数据;,(3)环保监测中心是否及时监控和上报数据;,(4)环保局是否及时接收和上报数据;,(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目标。,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目标。,(1)环保监测站是否不间断进行环保监测;(2)环保监测站是否按规定程序上报数据;,(3)环保监测中心是否及时监控和上报数据;,(4)环保局是否及时接收和上报数据;,(5)环保局是否建立环境问题应急预案。,(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目标。,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目标。,(1)环保监测信息系统是否因系统不稳定产生异常数据;(2)在系统异常时是否有报警设置并及时报警。从而评价其信息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思路。,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思路。,(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思路。,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思路。,一是通过对地表水的监测指标COD、氨氮,空气的监测指标二氧批硫、二氧化氮、可吸收颗粒物实际监测值与标准值的比对分析及监测频率的分析,检查异常值产生的原因,顺环保监管业务流程检查环保监管工作实效,评估监管效益。,标准值,现值,超标值,(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思路。,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思路。,一是通过对地表水的监测指标COD、氨氮,空气的监测指标二氧批硫、二氧化氮、可吸收颗粒物实际监测值与标准值的比对分析及监测频率的分析,检查异常值产生的原因,顺环保监管业务流程检查环保监管工作实效,评估监管效益。,(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思路。,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思路。,一是通过对地表水的监测指标COD、氨氮,空气的监测指标二氧批硫、二氧化氮、可吸收颗粒物实际监测值与标准值的比对分析及监测频率的分析,检查异常值产生的原因,顺环保监管业务流程检查环保监管工作实效,评估监管效益。,(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思路。,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思路。,二是检查是否因系统异常而产生的异常数据,是否在系统异常时采取替代方式进行水质监测。从而揭示环保监管理能力及绩效。,(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监管能力建设效益性审计思路。,2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审计思路。,一是通过对监测频率的分析,检查监测频率偏低时段相关记录,查明是否因监测设备停止运行产生异常数据,在设备停止运行时是否有报警设置和及时报警。二是通过对超标极大值的分析,检查发生严重超标数据是否因设备异常产生的。从而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检测和审计。,(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本过程的实现方法是:检查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异常数据发生的时间和反映的地点,检查相关单位在污染事件发生时是否建立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并及时处理,信息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生成氨氮超标平均值、超标次数、最大超标值ASL语言。,varSqlStr;beginSqlStr:=select监测站名,sum(超标值)/count(超标值)as平均超标值,count(监测站名)as超标次数,MAX(超标值)as最大超标值from各监测点氨氮超标值及超标次数明细表GROUPBY监测站名;createtemptable(各监测点氨氮超标平均值和超标次数及最大超标值,SqlStr);AddTable(各监测点氨氮超标平均值和超标次数及最大超标值);end.,平均超标值超标值总数/超标次数,超标次数count(超标值),最大超标值MAX(超标值),超标次数SUM(超标值),(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生成的各监测点氨氮超标平均值对比图,上图显示:超标平均值最大的出现在白沙水库,超标均值为100,其次是禄马桥,超标均值为49。将这两个监测点作为下一步审计的重点。,(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生成的各监测点氨氮超标次数对比图,上图显示:超标次数最多的出现在禄马桥,超标次数为27次,而白沙水库则仅仅超标1次,结合平均超值图,可以判断白沙水库污染虽然平均值最高,但仅一次,说明有可能是系统异常产生的异常数据。,(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生成的各监测点氨氮最大超标值对比图,上图显示:禄马桥监测点,超标最大值最大,600;而且超标次数最多,27次;平均超标值最多,49。判断禄马桥的污染严重。选择禄马桥监测点作为下一步审计重点。,(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生成各监测点少监测次数的ASL语言,varSqlStr;beginSqlStr:=select监测站名,count(监测站名)as监测次数,365*6-count(监测站名)as年度少监测次数from水监测数据表groupby监测站名;createtemptable(各监测点2012年度实际监测次数和少监测次数对比表,SqlStr);AddTable(各监测点2012年度实际监测次数和少监测次数对比表);end.,全年应当监测次数,全年实际监测次数,全年少监测次数,(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生成的各监测点2012年度少监测次数对比图,上图显示:禄马桥的监测次数最少,少监测305次,当年应当监测2190次,实际监测1885次。因此,选择禄马桥监测点作为下一步审计重点。,(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审计结果一:禄马桥监测点5月4日至19日,7月30日、31日COD、氨氮连续严重超标,经检查,环保部门没能提供出相关应对措施的工作记录,据此,审计组认为环保部门应对环境污染措施不及时,没有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环保监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审计结果二:禄马桥监测点4月19日,6月15至18日连续无监测数据,又无应对措施,信息系统也没有警示,因此,审计组认为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缺陷,需与开发商沟通进一步测试并完善系统。,(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本过程的实现方法是:查询空气监测数据,查找异常数据发生的时间和反映的地点,分析信息系统的监测频率。检查环保部门在空气重度污染事件发生时是否建立了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并及时处理,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在AO中生成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三类指标7天均值、最大值、监测次数表如上图所示。,(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在AO中生成的二氧化氮天最大值时点明细数据表如上图所示。,(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在AO中生成的二氧化硫天最大值时点明细数据表如上图所示。,(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在AO中生成的可吸入颗粒物天最大值时点明细数据表如上图所示。,(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在AO中生成的环保局监测点空气监测频率分析数据如上图所示。,(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审计结果之一:将空气监测系统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天最大值时点明细表,空气监测频率较低的10日、11日、14日数据表与被审计单位核对。取得的审计证据,三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超标平均值与最大值情况,被审计单位认可。,(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环保局称:他们已经及时将监测情况上报了市政府、上级部门,也在网上进行了时实公布。但是大气质量是一个区堿性问题,小范围不好控制,应上升到国家层面。,(一)通过对地表水监测数据分析,评估环保监管能力效益性。,理清业务流程,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地表水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以氨氮指标为例),2空气监测系统的审计过程,审计结果之二:对于10日、11日、14日环保局监测点频率低的问题,相关单位人员认为是系统异常说明信息系统运行不稳定。,项目研究的切入点,二、顺专项资金流向,查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的合规性。,(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我们确定的环保专项资审计计算机审计目标是:一是检查各级安排(配套)的专项资金是否到位;二是专项资金是否滞留棚架;三是专项资金是否挤占挪用;四是专项资金是否损失浪费;五是环保项目建设目标是否完成。,(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的审计思路,2环保部门管理使用环保资金合规性的审计思路,3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环保部门的审计思路,4环保资金建设目标是否完成的审计思路,(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的审计思路,2环保部门管理使用环保资金合规性的审计思路,3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环保部门的审计思路,4环保资金建设目标是否完成的审计思路,上级环保部门的专项资金指标额,本级财政部门的专项资金拨款额,是否等于0?,(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的审计思路,2环保部门管理使用环保资金合规性的审计思路,3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环保部门的审计思路,4环保资金建设目标是否完成的审计思路,(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的审计思路,2环保部门管理使用环保资金合规性的审计思路,3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环保部门的审计思路,4环保资金建设目标是否完成的审计思路,本级财政部门的专项资金拨款额,本级环保部门的专项资金收入额,是否等于0?,(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的审计思路,2环保部门管理使用环保资金合规性的审计思路,3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环保部门的审计思路,4环保资金建设目标是否完成的审计思路,(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的审计思路,2环保部门管理使用环保资金合规性的审计思路,3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环保部门的审计思路,4环保资金建设目标是否完成的审计思路,本级环保部门的专项资金收入额,本级环保部门的专项资金支出额,是否等于0?,(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的审计思路,2环保部门管理使用环保资金合规性的审计思路,3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环保部门的审计思路,4环保资金建设目标是否完成的审计思路,(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的审计思路,2环保部门管理使用环保资金合规性的审计思路,3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环保部门的审计思路,4环保资金建设目标是否完成的审计思路,上级环保部门的专项资金指标额,本级环保部门的专项资金支出额,是否等于0?,(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1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的审计思路,2环保部门管理使用环保资金合规性的审计思路,3环保资金是否棚架滞留在环保部门的审计思路,4环保资金建设目标是否完成的审计思路,(二)环保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合规性审计。,理清资金流向,明确审计目标,采集电子数据,确定审计思路,实现审计目标,审计结果,右图:环保专项资金建设目标482万元,财政部门显示拨出482万元,环保部门显示收到330万元(差152万元),应进一步检查资金是棚架滞留在财政部门还是环保部门。环保部门支出18万元,说明在这一环节资金已滞留在环保部门,同时年度环保建设目标没有完成。应当进一步检查资金的闲置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2,1审计揭示了被审计单位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被审计单位积极积极整改。,四、项目研究成果,2,2审计结果在新闻媒体公布。审计结束后,以市审计局对全市两种涉及环保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为题,在许昌日报上进行了公开和宣传.,四、项目研究成果,2,3审计方法和成效得到省审计厅领导肯定。许昌市审计局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环保监测信息系统审计和环保监测能力审计的作法得到了省审计厅领导的肯定。,四、项目研究成果,2,4审计结果促进许昌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的出台。许昌市人民政府在环保审计结束后,充分吸纳审计意见后,经过反复研究,于2013年10月28日出台了许昌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许政201350号)(见图)。,四、项目研究成果,5审计结果升华为国家审计署立项的审计科研课题。许昌市审计局以环保监测信息系统运行及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审计实践为基础开展了国家审计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课题研究,该课题于2013年6月在河南审计厅的招标课题中中标,作为协作课题,2013年10月在国家审计署的招标课题中中标。,2,四、项目研究成果,五、科研课题创作体会,通过撰写科研课题,我觉得,要想将一个科研项目作成精品,有三个必要条件,即: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上级部门相结合,把握课题风向标。,二是要与审计项目相结合,找准研究切入点。,三是要与人力资源相结合,确保科研出成果。,五、科研课题创作体会,(一)与上级部门相结合,把握科研风向标。主要是确保科研方向的正确性和科研内容的前瞻性。,如:2007年,我局研究的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课题获省厅审计技术方法一等奖。就是在省厅国家审计项目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大课题背景下开展的。并纳入了该课题的一部分。2008年,我局研究的数据式模式审计方法课题获省厅审计技术方法一等奖。就是在石爱中副审计长大力推行数据式审计这一大背景下开展的,并最终纳入国家审计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五、科研课题创作体会,2009年,我局研究的信息系统审计方法课题获省厅审计技术方法一等奖。就是在审计署大力宣传和探索信息系统审计方法这一大背景下开展的,并最终纳入省厅在审计署中标课题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之中。,(一)与上级部门相结合,把握科研风向标。主要是确保科研方向的正确性和科研内容的前瞻性。,五、科研课题创作体会,2011年,我局研究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管理课题获省厅审计技术方法一等奖。就是在省厅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这一大课题背景下开展的。并最终成为该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与上级部门相结合,把握科研风向标。主要是确保科研方向的正确性和科研内容的前瞻性。,五、科研课题创作体会,今年,我局完成的数据挖掘技术在环保监管能力审计中的运用课题及我局正在开展的国家审计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课题,就是在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背景下开展的。,(一)与上级部门相结合,把握科研风向标。主要是确保科研方向的正确性和科研内容的前瞻性。,2,五、科研课题创作体会,(二)与审计项目相结合,主要是找准研究的切入点,为审计理论研究提供试验平台。,如:2007年,我局研究的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课题就是在我局2003至2006年开发使用的审计质量控制软件的基础上完成的。,2,五、科研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