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旅游地理选修Ⅲ_第1页
第二章旅游地理选修Ⅲ_第2页
第二章旅游地理选修Ⅲ_第3页
第二章旅游地理选修Ⅲ_第4页
第二章旅游地理选修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选修地理,第二章旅游地理(选修),一、旅游和旅游资源,1.旅游概述,旅游者,旅游资源,公务,2.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文化,文化,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社会认知,东南,交通,二、旅游景观的欣赏,观赏,峨眉山,武当山,颐和园,3国外名景欣赏(1)亚洲名景:泰姬陵、吴哥窟、特洛伊考古遗址(2)非洲名胜:孟斐斯、_、肯尼亚国家公园,金字塔,地中海,阿尔卑斯山,意大利,法国,大堡礁,三、旅游规划,1.旅游规划概述,就业,文化,开发建设,2.旅游资源评价,文物古迹,环境,客源,3.旅游规划,持续,个性,交通,保障,四、文明旅游,1.做合格的旅游者,(2)中国古代著名旅游者:汉代张骞、北魏郦道元、唐代玄奘、宋代沈括、明代郑和和徐霞客,闲暇,路线,3.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4.旅游安全,食品,考点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3.影响区域环境,学法指导,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淡季时会出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闲置,旅游市场会受到旅游地的环境状况、客源地经济状况、政治原因、时尚等因素影响,表现出不稳定性,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针对训练,1(2008广东地理)2008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内容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资料一见右图。,资料二见右图。,(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淡季为_(填图中的数字代码)。(2)自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填正确项字母)。A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B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C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D服务质量下降E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ABD,(3)2005年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_。分析原因。_(4)分析2008年国家新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积极意义。_,距离北京近人数多,距离北京远人数少(客源地人数随距北京的远近而变化),原因:距离北京越近,旅游成本越低(距离北京越近,旅游费用越低,时间花费越少)。,积极意义: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减轻了节假日期间交通压力;减少了对日常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平衡游客量的季节分布。,解析:本题以2008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为切入点,以北京某景点各月游客量图、北京某景点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图为背景材料,侧重考查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题,从折线图中可直接读出答案,时段游客人数最多,时段游客人数少。第(2)题,注意题干中的“不利影响”,而C、E两项都是有利影响。第(3)题,该景点位于北京,从柱状图上可以看出,客源地人数随距北京的远近而变化。第(4)题,属于“意义类”的简答题,一般从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环境意义三个方面作答,本题答案应侧重于社会意义,特别是民族节日对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构建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积极意义。,考点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资源价值资源是否值得开发,如何开发,必须先分析其具有的价值。表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及表现,考点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资源价值资源是否值得开发,如何开发,必须先分析其具有的价值。表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及表现,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学法指导,在对某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分析评价时,必须对该区的交通信息、旅游方向以及景区吸引范围等进行综合分析,并注意探讨该区域内的旅游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等。结合下图某地三个风景旅游区及吸引范围示意图分析解题时应把握的四个要点:,(1)获取和解读信息:交通信息;旅游方向;B景区吸引范围最大,C景区次之,A景区最小。(2)调动和运用知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3)描述和阐释事物:三地皆是山地景观,B景区距离市场比较远,交通通达性也没有其他两个景区好,但吸引范围最大,这说明其资源质量一定很高。该地区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状况相对较差,旅游资源特性相似。(4)论证和探讨问题: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改善B景区的交通状况;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开发旅游资源要与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承载量相结合。,针对训练,2(2008海南地理)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下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下表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完成下列要求。,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表,(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解析:从表中的客源地名称和所占的游客比例可看出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省区,如广东、上海等地区,还有邻近的省区,如浙江、山东、江西、江苏等。黄山地处偏远的山区,地势起伏大,旅游配套设施不足,旅游承载量小。游客在黄山旅游区外的屯溪区住宿,因为该区到黄山区的交通便捷,且到其他景区的距离较均衡,旅游配套设施较齐全等。答案:(1)(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省市区)。(2)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考点3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选择观赏位置(1)观赏距离的选择,(2)观赏角度的选择,2.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当然,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3抓住景观特色(1)全面了解景观特点。(2)抓住园林建筑等景区结构布局的节奏韵律。(3)抓住园林等景区的构景手法,园林构景手法有主配、层次、框景、借景。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1)“深山藏古寺”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2)人文景观建设要求再现自然,如北方皇家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南方私家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3)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类活动与自然协调的结果。,5以情观景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领悟自然的美。,针对训练,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山在全国的位置图。,材料二黄山雄踞于安徽南部,南北约40千米,东西约30千米,风景区方圆154平方千米,号称五百里黄山。黄山风景区被誉为“国之瑰宝”、“世界奇观”,已成为中华民族壮丽山河的象征。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秀丽于一体,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天下,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亦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2000年被评为AAAA级旅游区,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1)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和天气应如何选择?_(2)黄山四绝之一是“怪石”,在游览时怎样欣赏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_(3)黄山景观中,地貌的逼真造型构成_美;蓝天、白云、金灿灿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_美;流云飘烟、海浪波涛构成_美和_美。其中_是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夏季,雨过天晴。,选择好观赏位置,充分发挥想象。,形象,色彩,形象,听觉,形象美,解析:无论自然奇景还是人文胜迹,无不蕴涵着美。在旅游过程中,人们的审美体验是丰富多彩的。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它集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之大成,具有形象美、动态美、色彩美、朦胧美、听觉美等多种美感类型。作答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判断。以情观景体现旅游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4)听松涛,看云海,赏怪石,浴温泉,从不同侧面体会黄山之美,这属于旅游景观欣赏方法中的_,是旅游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以情观景,考点4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特别提醒】认为旅游活动是“无烟工业”,不可能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错误观点。而认为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因而必须限制其发展,同样也是错误的观点。旅游业对环境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主要还是人类旅游活动中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2旅游环境容量(1)分类: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2)作用:它是旅游景区规划的科学依据,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3旅游环境保护策略具体表现为以下环境保护策略:,针对训练,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诺平常只有31000人生活,但夏天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飞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1)环北冰洋地区发展旅游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加以分析。(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环境容量是什么关系?试结合材料分析。(3)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旅游环境问题包括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强力冲击。旅游业的发展要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答案:(1)自然环境:破坏地表环境、动物栖息地被挤占等。社会环境:对当地文化产生冲击。(2)环北冰洋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游客流量在有些地区超过环境容量,易产生旅游环境问题。(3)环境立法,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环保教育,禁止违法建筑等。,命题视角1主要考查旅游业对经济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例1】(2009广东地理)张家界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材料一见表。表张家界市旅游和GDP发展指标,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后期,张家界修建了号称“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户外观光电梯”等人工设施,旅游接待区遍布宾馆酒店,对景区的美学价值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当地政府启动拆迁工程,拟恢复核心景区原始风貌并控制游客数量。,(1)游客的旅游花费用于食、宿、行、娱、_、_等方面。(2)关于张家界市的旅游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旅游收入持续增长B游客人均花费逐年增加C人均旅游收入与GDP呈正相关D旅游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总量快速增加E游客人均花费比人均旅游收入增长快,游,购,A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地理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旅游问题的能力。回忆教材知识,可解答(1)题。根据表格材料,挖掘各指标的要素及其之间关联性,可以判断(2)、(3)题。在(2)题分析出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总背景下,结合材料二可以看出,人工设施建设破坏了原始古朴的旅游资源景观,也是整治的方向之一。,(3)分析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_(4)提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_,有利影响:改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合理建议: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等);控制游客数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规律方法总结:做材料分析型非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目所给材料,正确理解其含义,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以及相关图表中准确把握有用信息,根据要求分析材料,并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找准和课本知识的结合点,进行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然后进行归纳整理,力求以简练准确的文字来进行表述,答题要求运用学科语言,按顺序完整地回答。防止漏答,答案要序号化、段落化、整齐化。,命题视角2主要考查九寨沟深秋景观特征和形成,【例2】(2009海南单科)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如右图。第四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形)景观。景区海拔2000到4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对九寨沟进行区域定位后,据位置可推测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为山高谷深的青藏高原东缘,进而推测景观。答案:(1)景观: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湖泊景色各异,泉瀑水量丰盈等。(2)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和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湖水清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规律方法总结:特征描述型非选择题的答题步骤如下:(1)要全面、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2)认真领悟设问的角度,针对具体区域具体描述,描述时要结合该区域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用原理代替;(3)充分利用题中已有信息获取答案,高考题所提供的一般是课本以外或陌生的情境,要充分挖掘材料或图中的有效信息,从中获取答案,还要注意题目有没有“依据材料”或“据图示条件”等限定语;(4)运用地理术语回答问题。,1(2010广东佛山模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开幕,经过16天的精彩角逐,圆满完成各项赛事,于8月24日晚胜利闭幕。此次奥运会各项工作获得世界各国一致好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等成为北京的新地标。北京现已进入后奥运时代,正在享受奥运带来的精彩。,材料二下面为北京奥运会奥运场馆图。,(1)材料二中的奥运场馆成为北京新的旅游景点、旅游热点,游客络绎不绝,这体现出旅游资源的_、_、_等特性。(2)为主办奥运会而修建的京津城际铁路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奥运会为京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非凡性,可创造性,多样性,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更加便利;创造了一些新的旅游资源;地区接待能力增强;旅游资源地域组合条件更好等。,2下图为泰山旅游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泰山属于_。(2)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山上修建了多条登山索道。然而这一工程却引发了诸多争议,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_(3)试分析泰山所在省区发展“山水圣人”旅游的有利条件。_,自然景观,优点:方便了人们登山,特别是体力较弱的儿童和老人,也可享受到山川的壮美;缺点:对自然景观具有破坏作用。,“山”指泰山,“水”指济南泉水,“圣人”指孔子。该旅游线路的旅游资源具有非凡的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接近,景观各具特色,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好;此旅游线路北接京津唐,南连沪宁杭,市场距离短,沿线有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铁路通过,交通便利;旅游服务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区开发程度高,景区面积大,环境承载量大。(3点即可),解析:山岳景观属于自然景观。修建登山索道引发争议的原因主要考虑其相对高度大和破坏自然景观。旅游的有利条件要从具体的旅游资源、集群性、通达性,接待地的具体条件等方面分析。,3(2010江苏盐城)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中信息,简述西藏旅游资源的特色。_(2)图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是_,该景点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是_。(3)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拉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_,高原风光;历史文化遗存;宗教艺术;民俗风情。,布达拉宫,人文景观,从区位条件看:地处青藏高原,位置偏僻;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游客可通过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不同方式进入旅游地。从客源市场条件看:市场潜力巨大;但市场距离较远,冬季游客少。,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第(2)题,要熟记我国的自然特征和人文景观。第(3)题,评价的是区位条件,从拉萨所在的位置、与祖国其他地区的关系来分析。而客源市场从经济距离看不利,也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市场潜力巨大。第(4)题,旅游资源的利用要考虑其环境承载力,防止出现人为的破坏,在该地民族问题很敏感的情况下尤为重要。,(4)面对“西藏热”,布达拉宫景区已严格限制游客人数。试分析这样做的原因。_,保护景区文物和环境,缓解社会矛盾,加强民族团结。,4(2010江苏扬州期末)图1是“四幅旅游资源示意图”,图2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四幅景观图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是_,位于图2所示区域的有_。(填字母)(2)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试分析大桥建成后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_,b,cd,增加交通通达度,可进入性增强;扩大旅游的客源市场;增加新的人文景观,增加吸引力;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解析:第(1)题,a图为桂林山水,b图为黄山,c图为苏州园林,d图为上海浦东新区的明珠电视塔。第(2)题,可从交通通达度、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第(3)题,a图位于广西,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3)a图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请简要分析该省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原因。_,旅游业投入少,是无烟工业;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等。,5(2010安徽淮北)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008年北京奥运会客源地的分布有何特点?试解释其原因。(2)“人文奥运”是2008年奥运主题之一,长城和故宫是我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从旅游安全角度考虑,北京奥运会期间,游客游览长城时自身应采取哪些措施?(3)有一批美国游客观看完奥运赛事后,想乘火车陆续游览西安和昆明,然后从昆明坐飞机离开中国。请你为他们设计最佳的铁路线。,解析:第(1)题,从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奥运会客源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为主,原因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距离有关。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题,可以结合地图(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设计最佳铁路线。答案:(1)受居民收入和市场距离的影响,北京奥运会游客主要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2)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防暑降温的药品和物品;选择安全的游览线路和观景位置,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讲究饮食卫生;遵守法律法规。陇海线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6(2010江苏徐州二模)杭州市政府2009年3月1日在上海举行“杭州旅游消费券”首发仪式,以吸引更多的国内游客来杭州旅游。杭州旅游消费券发往几乎所有国内(含港、澳、台)旅游市场,重点区域及发放数量见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的目的是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响应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请简述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具体表现。_(2)杭州发放旅游消费券最多的地区是_,这是因为旅游资源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_越短,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就越高。发放消费券次多的地区是_,这表明_地区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回笼货币资金,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上海,经济距离,北京(或台湾),经济发达,解析:第(1)题,发放旅游消费券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外出旅游。第(2)题,据图可分析回答。第(3)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3)某游客打算去杭州游西湖,以_(季节)最好,欣赏西湖的“平湖秋月”观景角度是_。,春季,平视,7(2010江苏南京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年杭州国内游客统计,材料二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邻市区。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材料三自驾旅游是彰显个性、时尚的旅游方式,自由、随意的旅行安排,近几年来在长三角地区日益盛行。,(1)“自驾游”在我国长三角地区迅速兴起的原因是()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B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