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相比于其前版《GB 11562-1989》,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
视野范围的细化与扩展:1994版标准对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包括直接视野、间接视野以及通过后视镜获得的视野等,并明确了各类车辆应达到的最小视野范围,相比1989版标准,这些要求更为严格和具体。
-
测量方法的改进:新标准引入了更科学、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来评估驾驶员视野,包括使用先进的光学仪器和三维坐标系统来定位视野边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这有助于制造商在设计阶段就能更好地满足视野要求。
-
适应性增强:考虑到技术进步和车辆类型的发展,1994版标准对不同类别车辆(如轿车、客车、货车等)的视野需求进行了分类规定,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汽车类型。
-
安全标准提升:新标准在制定时考虑了更多安全因素,强调了视野对于预防交通事故、保障行人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提高了对驾驶员前方视野的总体要求,以促进道路交通安全。
-
法规协调性:为了与国际通行标准和法规保持一致,1994版标准还参考并采纳了一些国际上的先进标准和研究成果,增强了我国汽车行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
术语定义的明确:对关键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和明确,使得标准内容更加清晰易懂,便于行业内的统一理解和执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 GB 11562 一 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 GB 11562 一 94 要求及测量方法 要求及测量方法 代替 GB 11562 一 89 Motor vehiclesForward visibility for drivers Motor vehiclesForward visibility for drivers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驾驶员前方 180范围内直接视野的要求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M1类汽车。 2 引用标准2 引用标准 GB 11555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1563 汽车 H 点确定程序 GBT 11559 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 H 点装置 3 术语3 术语 31 31 三维坐标系 指汽车制造厂在最初设计阶段确定的由三个正交的基准平面组成的坐标系统 (见附录 A(补充件)图 1。这三个基准平面是: X基准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的铅垂平面,通常规定通过左右前轮中心; Y基准平面汽车纵向对称平面; Z基准平面垂直于Y和X基准平面的水平面。 三维坐标系用来决定图样上设计点的位置和实车上这些点位置之间的尺寸关 系。 32 32 主要基准标记 指车体上的孔、表面上的标记符号。所使用的基准标记在三维坐标系的X、 Y、Z坐标和相对设计地平面的位置,由汽车制造厂规定。这些基准标记可以用作 车身总成的控制点。 33 33 汽车测量状态 指由各标记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所决定的汽车位置。 34 34 座椅靠背角 指座椅靠背与铅垂线的夹角。 341 341 设计座椅靠背角 指通过 R 点的铅垂线与由汽车制造厂规定的靠背位置上的三维 H 点装置躯干线 之间的夹角。 342 342 实际座椅靠背角 指座椅处于最低和最后位置时,通过 H 点的铅垂线与三维 H 点装置躯干线之间 形成的夹角。实际靠背角理论上相当于设计靠背角。 35 35 坐标参考点 351 V351 V 点 V 点是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它与通过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线的纵向铅 垂平面、R 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有关。此点用于检查汽车视野是否符合要求。通 常用 V1,V2两点表示 V 点的不同位置(见图 1)。 352 352 H 点、R 点定义及 H 点确定程序按 GBT 11563 规定。所用装置按 GBT 11559 规定。 353 353 风窗玻璃基准点 指从 V 点向前的射线与风窗玻璃外表面的交点(见图 1)。 354 354 P 点 指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以 P1,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 察物体时 P 点的不同位置(见图 2,图 3)。 355 355 Pm点 指通过 R 点的纵向铅垂面与 P1、P2连线的交点(见图 2,图 3)。 356 356 E 点 指驾驶员眼睛的中心(简称“眼点”),E1,E2(E3,E4)分别为头部中 心点 P 在 P1(P2)位置时的左右两只眼点,它们用于评价 A 柱视野障碍(见图 3)。 36 36 透明区 指汽车风窗玻璃或其它透明表面的透光率(当光线与表面成直角测量时)不 小于 70的区域。 37 37 A 柱 指位于 V 点前 68mm 处横向铅垂平面以前的任何车顶支撑(不透明的零件), 如门框、风窗玻璃镶条、支撑附件等。 38 38 座椅前后调节范围 指汽车制造厂规定的沿X轴方向上调节驾驶员座椅的范围。 4 技术要求4 技术要求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必须满足下述要求。 41 41 风窗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面积。这些基准 点是: a aV1点水平向前偏左 17的基准点 a; b bV1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 7的基准点 b; c cV2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 5的基准点 c; d d在汽车纵向对称平面另一侧,应增加 3 个辅助基准点 a,b,c,它们 与 a,b,c 三个基准点相对称。 42 42 按 6.4 的规定测量,每根 A 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 6(见图 3)。若两柱相 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 43 43 汽车不得有两根以上的 A 柱。 44 44 在驾驶员前视野 180范围内,在通过儿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 V2的三个平 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 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 Y 基准平面,另两 个平面垂直于调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 A 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 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见图 4)。但 是以下情况除外: a a直径小于 0.5mm 的嵌入式天线,或小于 1.0mm 的印刷式天线,不认为是视 野障碍; b b无线电天线的导线一般不得进入 5.4 规定的 A 区,但是导线直径小于 0.5mm 时,可允许三根导线进入,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c c最大直径为 0.03mm,导线是竖直的,最小间距 1.25mm,或导线是水平的, 最小间距 2.0mm 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45 45 通过 V2 垂直于Y基准平面且与转向盘上边缘相切的平面,如该平面相对水 平面至少后下倾斜 1时,则转向盘上边缘以下的仪表板所构成的障碍是允许的。 5 测量条件5 测量条件 51 51 V 点位置 V 点相对 R 点位置,由三维坐标系的X、Y、Z坐标确定,如表 1 所示。 表 1 给出的是设计靠背角 25时的基本坐标,坐标的正方向如图 1 所示。若 设计座椅靠背角不是 25时,则按表 4 对 X,Z 坐标进行修正。 52 52 P 点位置 P 点相对 R 点的位置由三维坐标系 X、Y、Z 坐标确定,如表 2 和表 3 所示。 表 2 给出的是设计座椅靠背角 25时的基本坐标,坐标的正方向如图 1 所示。 表 3 给出的是座椅水平调节范围超过 108mm 时 P 点的校正值。当设计座椅靠背角 不是 25时,各 P 点的X,Z坐标须按表 4 进行修正。 53 53 E 点位置 E 点和 P 点在同一水平面内。 531 531 E1 和E2距 P1 各为 104mm, E1距 E2为 65mm (见图 5)。 532 532 E3 和E4距 P2 各为 104mm,E3距 E4为 65mm (见图 5)。 54 54 A 区的确定 按 GB 11555 中 5.1 规定。 6 驾驶员视野的测定方法6 驾驶员视野的测定方法 61 61 汽车主要基准标记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尺寸关系,按附录 A(补充件)规定 程序确定。 62 62 用三维坐标系表示的 R 点来确定 V 点(V1,V2)的位置,然后按 4.1 规定 找出风窗玻璃基准点。 63 63 用三维坐标系表示的 R 点来确定 P 点(P1,P2),如表 2 和表 3 所示。25 以外的设计靠背角的修正值如表 4 所示。 64 64 按图 2 所示在 A 柱上做两个水平截面,即: a aA 柱 S1截面:从 Pm点向前作与水平面向上成 2的平面,过此平面与 A 柱 相交的最前点作水平截面; b bA 柱 S2截面:从 Pm点向前作与水平面向下成 5的平面,过此平面与 A 柱 相交的最前点作水平裁面。 将 S1、S2截面投影在 P 点所在的水平面内,双目障碍角在该平面内测量,如 图 3 所示。 641 641 E1和 E2的连接线绕 P1旋转,使 E1至左 A 柱的 S2截面外侧的切线与 E1, E2连线成直角,从 E1向左 A 柱的 S2截面外侧作切线和从 E2向左 A 柱 S1截面内侧 作切线,从 E2点作前一切线平行线,与后一切线所成的平面视野角度即为驾驶 员(左)侧的 A 柱双目障碍角(见图 3)。 642 642 E3和 E4的连接线绕 P2旋转,使 E4至右 A 柱 S2截面外侧的切线与 E3, E4连线成直角,从 E3向右 A 柱 S1截面内侧做切线和从风 E4向右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水务公司读书活动方案
- 民生活动游戏活动方案
- 桂北助教活动方案
- 森林涂鸦活动方案
- 江苏招商活动方案
- 汉服宿舍活动方案
- 流态固化土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 在地化资本流动与资本在地化转型研究
-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驱动下的智能机器人控制策略演进
- 财务透明度对企业经济可持续性的影响
- 山西省孝义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作家明前茶及梁晓声相关阅读训练
- 2024-2029年中国管道运输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3-2024学年杂多县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数字货币稳定币研究
- 泰文租房合同
- 基于任务引领的小学语文阅读思维层级发展与实践研究-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为例
- eps泡沫生产工艺技术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升措施
- 开封网约车考试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3版)电子素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