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标准)_第1页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标准)_第2页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标准)_第3页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标准)_第4页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标准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urban distribution network operation and power supply前 言为合理评估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指导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和优化运行,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制定了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标准。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电力公司、天津电力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目 录1 总则42 规范性引用文件43 术语和定义53.1 配变装见容量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Installed Capacity)53.2 运行年限 (Operating Years)54 评估内容和方法54.1 评估指标体系54.2评估方法64.3 评估周期75 评估指标体系75.1 评估指标内容75.2 评估指标得分计算95.3 评估指标权重10附录 A 指标评分公式及说明121.1 供电可靠率RS1(%)121.2 供电可靠率RS3(%)121.3 综合电压合格率(%)121.4 10kV线损率(%)132.1 架空线路故障次数(次/百公里年)132.2 电缆线路故障率(次/百公里年)132.3 线路轻载比例(%)132.4 线路重载比例(%)142.5 运行超30年的线路比例(%)142.6 线路绝缘化率(%)143.1 配变故障率(次/百台年)143.2 高损耗配变比例(%)153.3 运行超30年的配变比例(%)153.4 配变轻载的线路比例(%)153.5 配变重载的线路比例(%)153.6 配变信息采集率164.1 开关故障率(次/百台年)164.2 运行超20年的开关所占比例(%)164.3 无油化率(%)164.4 开关“两遥”率(%)165.1 容载比175.2 主变满足N-1比例(%)175.3 供电能力与传输能力匹配率176.1 线路满足N-1比例(%)176.2线路联络率(%)176.3 不同变电站有联络的线路比例(%)186.4 配变负载率过载的线路比例(%)186.5 过载线路比例(%)186.6 平均分段容量超标的架空线路比例(%)186.7 装见容量超标线路比例(%)181 总则1为合理评估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指导城市配电网规划、改造和优化运行,特制订本评估标准。2.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现行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并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配电网运行情况及运行经验而制定的。3本标准从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两个方面对配网电源点、配电网络、配电设备的评估进行了规定,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指标及权重。4. 本评估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区域电网公司、省(区、市)公司及下属供电公司10(20)kV配电网(以下简称配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的评估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5029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DL/T599城市中低压配网改造技术导则DL/T836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Q/GDW 1562006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3 术语和定义3.1 配变装见容量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Installed Capacity)配电线路上装接所有配电变压器(包括用户专变)的容量之和。3.2 运行年限 (Operating Years)配网设备从投入使用到评估时间的使用年限。4 评估内容和方法4.1 评估指标体系本标准采用了30个评估指标综合反映评估区域配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的整体情况,其中20个指标重点反映配网运行水平,10个指标重点反映配网供电能力。评估指标总体分为4层,第一层为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总体水平;第二层分别为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第三层分别为综合运行、线路、配变、开关、配网电源点、配电网络6个部分,其中综合运行、线路、配变、开关4个部分隶属于运行水平的评估,配网电源点、配电网络两个部分隶属于供电能力的评估;第四层为各项具体评估指标,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图1 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图4.2评估方法本标准采用评分的方法对各项评估内容及指标进行量化的评估,评估方法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评估指标计算通过评估区域配网基础数据收集,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包括查阅和分析资料记录、手工计算、计算机软件分析等,依据本标准中各评估指标的含义,得到评估指标的具体数值。2 评估指标评分(1)各单项评估指标均采取满分为100分的固定分值,所有评估指标按照标准给定的评分计算公式进行评分(计算公式参见附录A)。(2)根据指标分类,每层指标综合得分由其下层得分加权后求和得到,将所有指标进行逐层加权求和后,最终得到评估区域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综合得分。(3)各个地市级供电公司进行评估计分,网省公司对所属地市公司进行加权计算后(加权权重为地区配网评价年售电量占全省配网评价年总售电量的比例),汇总得到网省公司的评估得分。3 评估结果(1)通过本标准对配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的评估,最终将得到不同层次评估内容的评估分值。(2)评估结束后,应根据评估结果,分析评估区域配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的配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技术改造等工作中逐步完善,实现闭环动态管理、滚动提高。4.3 评估周期每1年进行一次评估。5 评估指标体系5.1 评估指标内容评估指标整体分为4层,共涉及30个具体的评估指标,各评估指标的内容及指标计算说明如表1所示:表1 评估指标体系表序号评估指标指标计算说明一运行水平1综合运行1.1供电可靠率RS11.2供电可靠率RS31.3综合电压合格率1.410(20)kV线损率2线路不含用户专线2.1架空线路故障率每年每百公里架空及混合线路的故障次数。发生一次故障跳闸统计为一次故障,不考虑重合成功与否。2.2电缆线路故障率每年每百公里电缆线路的故障次数。发生一次故障跳闸统计为一次故障。2.3线路轻载比例线路全年最大负荷典型日负载率小于10%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2.4线路重载比例线路全年最大负荷典型日负载率持续1小时超过70%的线路条数/总线路条数*100%。2.5运行超30年的线路比例运行年限超过30年配电线路长度/线路总长度*100%。2.6线路绝缘化率架空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长度之和/线路总长度*100%。3配变不含用户专变3.1配变故障率评估年平均每百台配变及其附属设备的年故障次数。3.2高损耗配变比例S7(含S8)及以下型号的变压器台数/配变总台数*100%。3.3运行超30年的配变比例运行年限超过30年配变台数/配变总台数*100%。3.4配变轻载的线路比例配变轻载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配变轻载的线路指线路全年最大负荷典型日负载小于线路配变装见容量30%的线路。3.5配变重载的线路比例配变重载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配变重载的线路指线路全年最大负荷典型日负载持续1小时大于线路配变装见容量80%的线路。3.6配变信息采集率能够上传运行状态的配变台数/配变总台数*100%。4开关不含用户开关4.1开关故障率评估年平均每百台开关及其附属设备的年故障次数。4.2运行超20年的开关比例运行年限超过20年开关台数/开关总台数*100%。4.3开关无油化率非油开关台数/开关总台数*100%。4.4开关“两遥”率具有“两遥”或“三遥”功能的开关台数/开关总台数*100%。“两遥”指遥测、遥信;“三遥”指遥测、遥信、遥控。二供电能力5配网电源点5.1容载比评估区域变电站10(20)kV侧变电容量(kVA)/对应的最大负荷(kW)5.2主变满足N-1比例满足主变(10(20)kV上一级主变)N-1安全准则的主变台数/主变总台数*100%。5.3供电能力与传输能力匹配率变电站的负载率/变电站10(20)kV间隔利用率*100%。6配电网络6.1线路满足N-1比例满足供电安全N-1准则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6.2线路联络率有联络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6.3与不同变电站有联络的线路比例与不同变电站有联络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6.4配变过载的线路比例配变过载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配变过载线路为全年中线路负载大于线路配变装见容量的时间曾持续超过1小时,且全年累计超过100小时的线路。6.5过载线路比例过载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过载线路为全年线路负载率曾持续1小时超过100%,且全年累计超过50小时的线路。6.6平均分段容量超标的架空线路比例平均分段容量超标的架空线路条数/架空线路总条数*100%。平均分段容量超标的架空线路指平均每段线路配变装见容量大于2000kVA(10kV)或4000kVA(20kV)的架空线路。6.7装见容量超标线路比例配变装见容量超标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100%。装见容量超标线路指线路配变装见容量(考虑同时率)大于线路额定传输容量的线路。同时率根据评估区域实际情况自行选取。5.2 评估指标得分计算对应 5.1 中各项评估指标,表 2 给出了各个指标值的评分范围,各指标具体评分计算参见附录A中的指标评分公式。表2 评估指标评分标准评估指标指标评分100分90分80分70分60分40分0分供电可靠率RS1(%)100.00 99.97 99.94 99.91 99.88 99.82 99.70 供电可靠率RS3(%)99.990 99.981 99.972 99.963 99.954 99.936 99.900 综合电压合格率(%)100.00 99.80 99.60 99.40 99.20 98.80 98.00 10kV线损率(%)0 1 2 3 4 6 10 架空线路故障率(次/百公里年)0.00 0.68 1.36 2.04 2.73 4.09 6.82 电缆线路故障率(次/百公里年)0.00 1.02 2.04 3.06 4.09 6.13 10.22 轻载线路比例(%)20 24 28 32 36 44 60 重载线路比例(%)20 24 28 32 36 44 60 运行超30年的线路比例(%)0 6 12 18 24 36 60 线路绝缘化率(%)100 92 84 76 68 52 20 配变故障率(次/百公里年)0.04 0.07 0.10 0.13 0.16 0.22 0.34 高损耗配变比例(%)0 3 6 9 12 18 30 运行超 30 年的配变比例(%)0 4 8 12 16 24 40 配变轻载的线路比例(%)0 4 8 12 16 24 40 配变重载的线路比例(%)0 4 8 12 16 24 40 配变信息采集率(%)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8.00 0.00 开关故障率(次/百公里年)0.04 0.07 0.10 0.13 0.16 0.22 0.34 运行超20年的开关比例(%)0 6 12 18 24 36 60 开关无油化率(%)100 96 92 88 84 76 60 开关“两遥”率(%)20 18 16 14 12 8 0 容载比(%)1.90 1.80 1.70 1.60 1.50 1.30 0.90 主变满足N-1比例(%)0 8 16 24 32 48 80 供电能力与传输能力匹配率(%)100 92 84 76 68 52 20 线路满足N-1比例(%)100 92 84 76 68 52 20 线路联络线路率(%)100 92 84 76 68 52 20 与不同变电站有联络的线路比例(%)100 92 84 76 68 52 20 配变过载的线路比例(%)0 4 8 12 16 24 40 过载线路比例(%)20 24 28 32 36 44 60 平均分段容量超标的架空线路比例(%)100 92 84 76 68 52 20 装见容量超标线路比例(%)0 6 12 18 24 36 60 5.3 评估指标权重评估指标总体可分为 4 层,每层中包含若干个评估单元,每个评估单元中所包含评估内容的权值总和均为1。各项评估内容的权重如表3所示:表3 评估指标权重表第一层权重第二层权重第三层权重第四层指标权重综合得分1 运行水平0.4 综合运行0.40 供电可靠率RS10.40 供电可靠率RS30.05 综合电压合格率0.40 中压综合线损率0.15 线路0.25 架空线路故障率0.30 电缆线路故障率0.30 线路轻载比例0.10 线路重载比例0.10 运行超过30年的线路比例0.10 线路绝缘化率0.10 配变0.20 配变故障率0.40 高损耗配变所占比例0.20 运行超过30年的配变所占比例0.15 配变轻载的线路比例0.10 配变重载的线路比例0.10 配变信息采集率0.05 开关0.15 开关故障率0.40 运行超过18年的开关所占比例0.30 无油化率0.20 开关“两遥”率0.10 供电能力0.6 配网电源点0.30 容载比0.40 主变N-10.40 供电能力与传输能力匹配率0.20 配电网络0.70 线路满足N-1比例0.20 线路联络率0.30 与不同变电站有联络的线路比例0.10 配变过载的线路比例0.10 过载线路比例0.10 架空线路平均分段容量0.10 装见容量超标线路比例0.10 附录 A 指标评分公式及说明 以下为30个评估指标的指标评分公式及说明,评分公式中的x为各指标值,y为该指标的得分,指标得分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各指标的编号与表1评估指标体系表的指标编号相同。1.1 供电可靠率RS1(%)注:闰年为8784h指标得分计算公式:1.2 供电可靠率RS3(%)指标得分计算公式:1.3 综合电压合格率(%)指标得分计算公式: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