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最爱100个小实验【街头文字与文字设计实验】_第1页
小学生最爱100个小实验【街头文字与文字设计实验】_第2页
小学生最爱100个小实验【街头文字与文字设计实验】_第3页
小学生最爱100个小实验【街头文字与文字设计实验】_第4页
小学生最爱100个小实验【街头文字与文字设计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最爱100个小实验【街头文字与文字设计实验】 内容摘要:文章以城市街头文字为研究着眼点,通过对街头文字呈现的偶然形态与一些文字设计实验作品做比较性的研究,发现城市街头文字所处的特殊环境,在受到自然力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时,其视觉形态与一些设计师的作品呈现很强的相似性。这种现象启发我们应该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去关注和记录这些存在于街头的文字形态,为文字设计提供可参考的丰富的视觉语言形式。 关键词:街头文字 文字设计实验 视觉形态重合 一、关于街头文字 “街头文字”包括所有出现在城市街头巷尾的文字。它们有的是政府单位颁布政令法规而张贴的告示,有的是民间自发组织团体的规约和社会教化,有的是民众的日常生活信息,还有的是一些人无目的的随意涂画。这些文字的书写材料、书写工具、字体样式、字号的大小都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规律可循,它们散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本文暂以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街头”为这些文字命名。笔者从视觉形态的研究角度出发,关注的不是这些文字本身传递出的信息内容,而是把这些文字当作视觉造型,通过解构它们的表象,来探索这些文字所呈现出来的特殊的视觉形态。 二、文字设计实验 真正的文字设计实验始于20世纪初期。前卫的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不同风格艺术运动狂潮对当今的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文字设计的方式。文字不再单纯是可供识别的符号,而成了某种情绪的代言物,它们被任意组合、编排,作为造型元素成为设计的主角。“所谓的文字设计实验,就是颠覆文字识别内容的功能性,将文字作为视觉的元素,成为类似绘画图形的一种结构材料,作为艺术家反映自我意识的工具被自由安排,自由布局。” 三、解读街头文字与文字设计实验作品的形态重合 街头文字本身是不具备实验性的。文字是人们为了传递生活信息的日常书写,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书写者没有以探索文字设计为目的,自然也谈不上以实验的精神去探索文字的表达方式。然而,街头文字随意的书写,或文字在户外被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破坏造成的偶然书写效果,与一些艺术家或设计师的实验作品或多或少的相似性,激发了我们去探索和关注街头文字视觉形态的兴趣。 1.文字的可读性 “可读性是文字呈现的新颖形态对读者的吸引力,高度的可读性使一些作品引人关注,充满趣味;易读性则是正常阅读条件下被理解的能力,文字越容易辨认阅读,就越具有易读性。”沃尔夫冈?魏因加特是20世纪伟大的平面设计师,其实验性的文字设计作品影响了20世纪后期长达数十年的设计课程,其中包括文字的可读性实验。像蚕吃桑叶一样,这些文字的笔画(图1)渐渐被一点点删除吞噬,开始能看清断断续续的笔画,后来凭着残存的部分能猜出文字,到最后就只剩下零星的墨点,像是难以解读的密码。在这一过程中,文字的可读性与易读性的平衡点在逐渐移动,由易读到可读,到最后的不能识别,艺术家将文字的可读性和不可易读性推向了极端。街头文字从被放置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它另一段生命的生长期:经历自然风雨的考验或被人为撕扯或涂抹,文字的可读性和易读性也在发生改变。家政公司张贴的广告(图2),文字的一些部分正逐渐脱落,我们需要通过前后文字的意义去推测其中的文字到底是什么。这种笔画残缺的文字易读性降低了,但在视觉形态上却呈现出不同于笔画完整文字的特殊状态。 2.文字的四维空间 “四维空间是由长度、宽度、高度及时间四个维度构成。形态的四维空间试图将时间与空间相结合,使用视觉手段将不可视的时间转化为可视的空间形象。”四维空间的概念是由20世纪初的前卫画派未来派提出的。“未来派的艺术家们将目光投向对象的震动感、移动感,趋向表达速度和力量,他们的绘画就像慢镜头在底片上感光快动作的影像一样,靠形象的重叠与模糊来造成动感。”文字的四维空间是将文字作为设计的基础元素点,点移动产生线,线移动产生面,面的汇聚产生体,文字重叠排列形成的模糊视觉形态就像是文字在版面上轻微移动的时间轨迹。彼得?托伊布纳为CarandAche彩色铅笔广告(图3)所做的四个研究方案,因重复公司名字得到的方形文本块,向角线、垂直线和水平的方向移动,文字在每个时间点上移动的位置显示在画面中,时间的概念被视觉化了。在街头文字中,也发现了类似四维空间形态的文字。如拍摄于重庆沙坪坝区双碑居民区的墙壁上,“父”字(图4)在垂直方向上不断的重复形成线,线水平移动形成面,文字的书写时间在笔画交叉、重复的延续中得到体现。虽然,街头文字的视觉效果不能像实验作品一样将版面和布局安排得周到细致,但是这种无意识的重复文字笔画确实将书写文字的时间转化为了可视的空间形象。 结语 文字设计实验是设计师通过尝试各种特殊文字造型手段塑造文字的新形态,从而达到宣泄作者情绪的目的,或者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表达方式寻找出路。街头文字是一些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常态文字,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视觉形态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出不同常态的新面孔。街头文字形成的目的和方式可能与文字设计实验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视觉形态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笔者通过对市区街头文字与一些文字设计实验作品视觉形态做比较性研究,启发人们可从街头文字中提炼设计因素;借鉴街头文字视觉形式来丰富文字设计创作的领域。街头文字与文字设计作品相互影响,互为依托,关注街头文字视觉形态对丰富文字设计表现形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注释: 辛德勇.清代城镇的街头的公众文字信息R.日本大阪市立大学“都市文化理论的构筑”国际学术讨论会,xx. .zggds.pku.省略/004/001/086.pdf. 赫尔穆特?施密德.今日文字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xx. 阿历克斯?伍?怀特.字体设计原理M.徐玲,尚娜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