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上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ppt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ppt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ppt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ppt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联六副,滑县实验学校康磊,诵读欣赏,1,2,趣对联,从前有个贪财的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你写的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兴旺,店里还没有老鼠。”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下联是:酿酒多似水陈醋坛坛酸。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财主很高兴,连声说道“好对联,好对联,吉利、吉利!”。请问:财主是怎样断句的?,3,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下联是: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这时候,财主的老婆出来了,一看对联,大骂道,“什么鬼对联,晦气、晦气!”。请问:财主的老婆又是怎样断句的?,4,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下联: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横幅:人多病,少财富。,你看,一副对联,却可以读出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境,你说对联“奇妙”不“奇妙”!,5,6,知对联,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7,对联的起源,对联作为春联出现在门上是在公元959年的除夕,后蜀主孟昶(chng)曾亲自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挂在寝门的两边,称为“题桃符”,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上。后至明代,经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方成为我国民间的一大习俗。这一习俗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并由华侨带到欧洲、美洲及大洋州。,8,最早的对联,嘉节号长春,后蜀孟昶,新年纳余庆,9,书对联,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10,贴对联,张贴时,一般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11,辨对联,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草庐中门联)婚联:互敬互重,红莲并蒂相亲相爱,比翼齐飞寿联:颜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挽联: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12,名胜联: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湖南长沙屈原祠)集句联:桃花尽日随流水(上联:张旭桃花溪)江月何年初照人(下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行业联:但愿世间人常健何愁架上药生尘,13,14,赏对联,请同学们反复放声诵读对联六副,从中找一副你最喜欢的对联,运用之前的对联知识,谈谈自己的认识。,15,湖南岳阳楼对联杭州岳墓对联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山海关孟姜女庙联集句联方志敏卧室联,16,岳阳楼,17,岳墓,18,林则徐像,19,孟姜女庙,20,方志敏手稿可爱的中国和清贫。,方志敏(1899-1935)在狱中。,21,析对联,对联要求:1、字数相同,断句一致2、内容相关,上下衔接3、词性相对,结构相同4、平仄相反,音调和谐,2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23,写对联,眼观群鹤舞空,郑人度足买履,度忘失履,一、耳闻夏蚊如雷,二、楚子刻舟求剑,舟行丢剑,24,班级绝对,三、李响读书为理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