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濒危失传的僰人民间文化 管鹏僰人是中国西南的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曾聚居川、滇、黔接壤的一带。他们创造了璀璨夺目、底蕴丰厚的僰人文化,在西南民族的历史舞台上名震一时。然而,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一场惨烈的平蛮战争之后,僰人几乎被明王朝赶尽杀绝。残留的部分僰人被逐出历史,开始了长达400余年的逃亡历史。四川宜宾的珙县、兴文和云南昭通的镇雄、盐津一带曾是僰人的聚居地,但早已不见僰人的踪迹,僰人只留下悬棺、崖画、铜鼓等文化遗迹让人追思。据丘北僰人迁徙歌显示,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民族,途经清水河、核桃寨、罗平白腊山、泸西锁密洛,几经周折之后于清雍正年间落籍丘北境内。僰人自战败之后,逃到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土地,最后逃到人迹罕至、条件恶劣的地方才居住下来。长期以来,丘北僰人由于受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经济十分落后,是众多民族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僰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僰人文化特征保留的还相对完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速度的加快,丘北僰人的民族民间文化濒危失传。一、逐渐消逝的僰人语言僰人迁入丘北境内后,主要分布在双龙营、舍得、树皮等乡镇的彝族村落附近,或与彝族杂居。现在,僰语和彝语相同、相通或相互理解的占40左右。据僰人村寨的老人讲,共和国建国以前,僰人不与其他民族交往,不与其他民族通婚,自己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不能互通。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僰人加强了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僰人逐渐通汉语,并借鉴了部分彝语的词汇。其他彝族支系无法听懂僰人的民歌,部分僰人古歌,就算是僰人也不一定听得懂,要经过歌师翻译讲解才能知晓其中含义。舍得白泥塘的朱映昌老人,可谓是演唱丘北僰人古歌的佼佼者,但古歌中的部分词句他都无法翻译。据朱映昌介绍,现在僰人村寨中普遍使用的语言,那是被彝化了的语言,真正的僰人语言保留于僰人古歌之中,他们先辈使用的语言就是古歌中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2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警告说,全世界大约2500种语言面临灭绝。这一数目超过了世界语言总数的1/3,也比2001年发布的濒危语言数量增加了好几倍。弱势族群的语言是受到冲击最早、流失最快的一环。落后地区要融入全球化,首先就要开放,要与外界沟通。语言是沟通的最便利、最主要的工具。因此,学习并掌握通用语言就成为僰人最迫切的需要。随着通用语言传播力度的加强,特别是以通用语为依托的新传播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日益深入僰人的日常生活,僰人土著语言的交流功能将陆续减弱,甚至在同族群中出现了通用语替代母语的结果,从而加速了僰人母语的消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僰语作为一种较小的语种,难免被异化,真正真的僰语濒危失传。多渠道地保护僰人语言,最大限度地延缓僰人母语的流失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二、内涵丰富的服饰文化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有精神文明的内涵。丘北僰人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展示着他们从古至今的传统、生活习俗、文化心态及宗教信仰等,至今仍然光彩照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科考价值。丘北僰人男子传统的服饰是棕麻鞋,白色麻布裤,立领对襟,领口及衣角绣有花边的麻布褂。僰人妇女头戴麻布制套头,从头顶至下颚有一条宽约6厘米,长约50厘米的帽箍,上面坠满白色带横齿的海贝及彩色料珠,整个头饰形似鸡冠,十分鲜艳夺目。上衣前短而后长,衣袖、衣领、衣肩、衣尾皆有刺绣,前配一块与衣尾同长的围腰,腰系一条15-20厘米宽、长约1.2米的绣花腰带,节日喜庆时脚穿翘头的绣花鞋。僰人服饰有两种格调,一是白色麻布作衣料,缀以红、绿、蓝、黑四色丝线的刺绣;二是蓝色卡子布,缀以红、绿、黑、白四色丝线的刺绣;丘北僰人服饰的总体格调偏白,偏红,其他颜色仅为点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丘北僰人的服饰在不断演变。直至解放初期,丘北僰人男子穿的是半截麻布裤,女子穿齐膝半截裙(俗称四块瓦),男女都打绑腿。现在僰人男子的服饰除了立领对襟麻布褂外基本与汉族的无异,女子服饰还保留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但都是逢重大节日或婚丧嫁娶时才穿,在全县范围内,妇女的四块瓦半截裙基本消失。丘北僰人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子的头饰,女子头饰俗称马龙套,其形制及上面色泽如玉的海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海贝是海洋中一种生物的外壳,云南不产贝,云南地区出土或现存的海贝是从我国东南沿海或东南亚、南亚沿海国家流入的。对于地处内陆的丘北僰人来说,他们缘何以海贝为饰?海贝曾是一种古老的货币,在中原地区盛行于商周时期,在春秋时期衰落,秦统一后被彻底废除;但在云南地区,贝币却长时间作为主要货币流通,直至明清之际。僰人以海贝为饰,是对族群发源地海洋的记忆,还是将贝币置于头上以示富贵?其中充满种种难解的谜团。无独有偶,丘北僰人以海贝为饰,川南僰人悬棺内发掘出的衣物也有海贝作装饰的现象。僰语称海贝为涅目渣,僰人民间还流传着捕获海贝的方法。据介绍,僰人的祖先是这样捕获海贝的:将带肉的狗骨丢于大海浅滩,几个小时后将狗骨捞起,狗骨上自然就会粘满海贝。僰人服饰上的海贝似乎说明了,这个颠沛流离的民族曾居于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三、石头垒成的僰人民居丘北僰人多居于偏僻边远的高寒石山区,其石头垒成的民居,鲜明体现出僰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风格,同时,它也强烈表达出僰人对石头的敬畏和热爱。他们用石头垒砌的栖居住所,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舍得白泥塘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村寨。传统的僰人民居向阳而建,一般比较低矮,墙体是石头,中间是简单的人字形木头框架,房顶是茅草,僰人称其为蘑菇房。僰人民居分主屋和小屋,主屋集做饭、吃饭、烤火、待客、家人休息等多功能于一体,小房或作厨房或关养牲畜。由于僰人没有多少粮食储备,二楼比较低矮,通风较差。僰人居住区风大,其民居四周所置的窗户比较小,比较少,采光很差。这充分体现了僰人民居只求经济、坚固、温暖、实用的建筑心态,同时也表现僰人经济收入少、建盖房屋的经济能力低等现实。僰人旧时的民居来看,仅是主人避风、避雨、居住简单住所而已,有人对僰人旧时的民居作过估价,僰人普通的一间民居造价不会超过10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尤其是丘北僰人发展扶持项目实施以来,僰人民居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茅草房变瓦房,有条件的还盖钢筋混凝土房,唯一没变的是,墙体依旧是石头墙,那成片的石头房彰显着僰人和石头不解的情结。僰人的民居不断得到发展、丰富和完善,并带着厚重的时代烙印。四、原始古朴的僰人民间歌舞对于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可以用能歌善舞来形容,丘北僰人也不例外。丘北僰人的民间歌舞,是僰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1、调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僰人民歌僰人民歌可分为迁徙歌、祭祀歌、情歌、酒歌4大类,曲调不同,各有特点。古老的僰人民歌以三言、四言以至十余言不等的长短句组成,唱如说的特点较浓。僰人民歌多为角调式和羽调式,其节奏比较自由,曲调古朴沧桑,句尾出现的下滑音较多。不论是迁徙歌、祭祀歌还是情歌、酒歌,听起来都是哀婉凄凉、低沉忧郁、如泣如诉的,和其他民族的音乐风格有较大的区别。同样的曲调,可填入内容不同的歌词演唱,内容十分丰富。僰人民歌有独唱、对唱、合唱三种形式,有较强的抒情功能和叙事功能。独唱主要于用个人抒发情感,讲述故事,对唱主要用于谈情说爱和礼仪交往,合唱主要用于集体歌舞娱乐。僰人民间只要逢人就有歌,逢事就有歌,用歌讲僰人的历史,用歌表意传情,用歌阐述人间交往礼仪。例如僰人办婚事时,邻村的青年十分流行找淡酒吃,对于主人家来说,有人来是好事,但要喝酒要吃饭是有条件的,必须先对歌。对歌的开篇一般是这样的,问:你是哪儿的?你是什么民族?你到我们村干什么?对方答:我是来自某某村的,是僰人,听说你们村办婚事,我们来找淡酒吃,来祝贺的。问:你说你是僰人,你说说,僰人起源于哪儿?迁徙时经历了哪些地方?最后在什么地方落脚(定居)?如果来者答对了,主人家就会摆出酒肉热情款待。僰人与僰人的交往,对歌贯穿始终。恋爱要对歌,喝酒要对歌,娶亲要对歌,交友要对歌。在僰人不喜欢和外族交往的年代,不懂僰人语言的人找不到水喝,不会唱僰人歌曲的找不到酒喝。对歌,是僰人相互交往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礼仪。2、僰人流传至今最古老的舞蹈-跳乐跳乐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欢乐地跳的意思,是僰人流传至今最古老的舞蹈,也是僰人村寨现存的唯一一个舞蹈。跳乐时,在中间燃一堆篝火,由手持月琴或笛子的男青年引导,众人围成圆圈踏足击掌,边唱边舞。僰人跳乐的动作十分简单,仅有右斜跨步,由上至下击掌两个动作构成,似乎自形成之日就没发生过多大的变化。尤其奇怪的是,月琴所弹奏的旋律和笛子、人声的旋律是不一样的,但十分协和。丘北僰人跳乐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参与,跳乐过程中,由一男和一女领唱,众人配以啊滋呀滋,啊火呀火的合声,整个场面极为热烈和欢快。僰人跳乐场是僰人社交的圣地,僰人男女青年在跳乐的过程中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加深情感,自由恋爱。五、僰人民间故事和其他民族一样,僰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内容涉及到僰人的源流、迁徙过程、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僰人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代代相传下来的,以散文形式叙事,有人物、有情节,有很重要的幻想成份,故事情节单一完整,有头有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它同其它文化一样,深深植根于僰人的生活之中,是僰人悠久丰富的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地的由来、祖先的由来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人类洪荒时代的记忆;祭祖节的故事、灵魂洞穴葬的来历、为什么供奉青钢树枝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与其他部族的斗争和融合的记忆;僰人为什么不砍老鸦藤、僰人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地盘、僰人为什么不过七月半和八月十五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祖先迁徙历史的记忆;僰人妇女为什么不下跪、僰人妇女头饰的来历等故事,体现了僰人对生活习俗的解释。六、僰人奇异的风俗习惯1、最古老的离婚证-僰人木刻丘北僰人的婚姻家庭一般很稳定,但如果出现离婚,则要请来中间人,刻木为证。僰人的木刻是一块木板,上面刻或削成一对夫妻的样子,男左女右,孩子如果判给男方就刻或削在左边,如果判给女方则刻或削在右边。然后从中间破开,夫妻各执一块,这就是僰人民间最古老的离婚证书。如果离了婚的僰人要再婚,必须出示自己已离婚的木刻凭证,人们一看就知道持证人已离婚,面下有几个小孩。离了婚的僰人再婚,如果不能出示自己已离婚的木刻凭证,那没有人敢娶也没有人敢嫁。僰人离婚刻木为证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考古学家在川南僰人悬棺的棺头上曾发现钉有一块形似手掌的木块,专家将其称为火焰板,并推测该物是僰人崇拜的图腾,钉于棺头,用于驱邪镇魔。丘北上年纪的僰人则认为,那就是僰人过去的离婚证书,并能指出该持证人离婚时面下有几个孩子。2、新郎不入洞房的婚俗僰人的婚姻属自由恋爱婚姻,父母不会过多干涉。但其婚俗很有特点,一是娶亲时新郎不参加,二是办喜事的3天不准新郎入洞房,三是不拜堂,不拜天地,不拜祖宗。据新编丘北县志记载:僰人娶亲那天,由媒人领着6-8个青年小伙子与唢呐组成的迎亲队带着礼品去娶亲。女方家安排歌手2-4人把门,迎亲队到达时,先由把门人与媒人对唱迎亲调并与送亲男子陪媒人入席。启程时也要对唱送亲调。女方送亲人有伴娘和本村的未婚青年女子,最少8人,多者百余人。新娘到男家时,由新郎之妹领进堂内从右至左绕堂3圈,再到灶房作形式上的洗锅烧火,然后进洞房。不拜堂,不拜天地,不拜祖宗。办喜事的3天,3个送亲女性及正式伴娘同新娘食宿洞房,新郎不得人内。正堂设一酒席,由长者和媒人陪同送亲男子入席,边吃,边喝,边对歌。先唱起身调,后唱蜜蜂调,最后唱分别调。夜间青年男女跳乐,边唱,边跳,边对歌,直到天边发白方散。热闹3天3夜后,新娘随送亲队回娘家住3天,后由新郎接回。3、见了皇帝不磕头的僰人妇女不论是何时何地,僰人妇女都不行下跪之礼,就算是见了皇帝也不下跪。原因传说有三:一是一位僰人妇女曾救了一位太子,把他抚养成人,太子后来做了皇帝,特许她不行下跪之礼,再后推而广之,所有僰人妇女都不下跪。二是有一次僰人修庙,塑了菩萨,僰人妇女去磕头,菩萨轰然倒下。大家说,僰人妇女的头太大了,连菩萨都不敢接受,后来便逐渐形成僰人妇女不下跪的传统。三是僰人妇女的头饰太大,一磕头头饰就会碰到祭品,常被误认为是和老祖先抢饭吃,所以,僰人不许妇女磕头。几种说法,不知孰是孰非,但僰人妇女何时何地都不行下跪之礼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4、僰人的灵魂洞穴葬丘北僰人历史上死人不用棺木,不看坟地,不择吉日,在2-3天内,由村里人相帮,以木架送往野外实行土葬,不筑坟堆。而对于60岁以上死者要用铜片作灵魂化身,实行灵魂洞穴葬,近代实行棺木土葬。灵魂洞穴葬的程序有取灵、入祖棺、祭祖棺等。当死者停止呼吸后,族长依据死者的脸型,用薄铜片(有的村寨用薄铁片,各家可形状不一,有的制成三角形,有的制成长方形,有的制成人像形)迅速剪一张死者的半身侧像,这个过程即为取灵。半身侧像即代表死者的灵魂,俗称灵魂片。为了表明死者与后代血缘相传的关系,灵魂片要醮染孝子的指血。灵魂片由孝子妥善保管,待到祭祖时交给族长入祖,实行洞穴葬。至于死者的尸体,僰人认为他(她)的灵魂已被取去,不再重要,于死后的2-3天内抬到野外土葬,不再祭扫。解放前,丘北僰人每个家庭都有一具祖棺(舍得乡白泥塘村叫家谱筒,树皮乡倮子地村的僰人称祠堂)。祖棺用樱桃树或桦桃树凿制而成。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李自华说,他家祖上的祖灵筒原为铜鼓,后因铜鼓被盗,才改用木祖灵筒。祖棺形如筒状,一般高约30厘米,直径约40厘米左右。祖棺从砍树取材到凿制成形的整个过程十分讲究,最主要的特征是不能让祖棺接触到大地和土壤,更不能轻易让外人观赏和移动。祖棺由家庭中比较有威望的族长专人负责管理,存放祖棺的地点也只能是族长一人知道的高级机密,就算是家庭中人,也不可能随意打听存放祖棺的洞穴。存放祖棺的地点是天然的崖穴,离地面越高越好,洞口越隐蔽越好。存放祖棺之前,崖穴内土嚷要全部掏干净,安放好祖棺后,洞口要封好,以免被外人发现和破坏。祖棺还不能遭雨淋日晒,不能接触土壤和大地,丘北僰人认为:祖先的灵魂只有不遭雨淋日晒,才能安宁。祖先的灵魂只有脱离大地和土壤,才能顺利地进入天堂。僰人的祭祖不在清明节,而是农历十月初十,有的是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蛇日,舍得乡昂永明说这是为了纪念僰人历史上战死的首领和失败的战争。僰人祭祖一般是一年一祭,经济实力不强的家庭两年一祭,甚至是三年一祭。祭祖日临近之时,族长要召开家庭会议,商议祭祖的有关事宜,组织家族按户凑钱买供品。祭祖之日,全家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杀猪宰羊,然后在族长的带领下带上供品前往藏祖棺的地点。族长从洞穴中取出祖棺,在地上铺一块白色麻布,然后唱诵祭辞,诚邀祖先的灵魂出来晒太阳,族长小心翼翼地从祖棺内取出灵魂片,按不同辈分整齐排列在麻布上,然后当众清点棺内灵魂片的数目。如果灵魂片的数目增多,则证明族中有人私自入祖,如果灵魂片数目减少,则说明有人盗祖,族人当众查明原因后,由族长当场减少或复制灵魂片,直到众族人没有异议,才用清酒洗灵(即清洗灵魂片),然后才摆上供品祭献。在加工祭品期间,僰人男女青年聚在一起跳舞(彝语为跳乐)。祭品煮熟之后,摆到祭台上祭献。自上届祭祖以来,如果家庭中有符合入祖资格的死者灵魂片,需要举行入祖议式,则由族长将灵魂片统一放入祖棺,同时放入一定数量的铜钱。所有仪式全部结束,族长将再次宣布祖棺内灵魂片的具体数目,供下届祭祖时家庭共同核实。最后,用新的白色麻布包裹好灵魂片放入祖棺,族长独自抱着祖棺,选择另外的洞穴秘密安放。洞穴葬是一种古老而奇特的葬法,解放初期,在丘北的僰人村寨都还广泛流行,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破四旧以来,多数家族中断了这种葬俗,转为汉俗。直到今日,部分僰人村寨仍沿袭着这种古老的葬俗。关于洞穴葬的来历,僰人村寨主要有两种说法:舍得乡白泥塘村的僰人说,以前他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酒店保安人员劳务及礼仪培训合同
- 2025年新媒体运营专家招聘考试试题及解析
- 2025国际汽车展览会现场交通导引与装饰美化服务合同
- 2025版矿业设备租赁与安全监管合同
- 2025版金融衍生品交易合同风险控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铝合金天花吊顶工程安装及维护合同
- 2025版房地产交易资金第三方担保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职业健康安全评价与整改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交通协管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服务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房地产策划专项合同
- 2025湖南湘潭湘乡市融媒体中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婚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化学中毒)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安徽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高校机房管理试题及答案
- ESG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科普讲座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的策略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