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培根,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文化传播的途径,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徽派建筑西递宏村,徽菜青炖石鸡,徽菜葫芦鸭,安徽戏曲庐剧,安徽戏曲黄梅戏,安徽花鼓灯,安徽齐云山,合作探究一:,请你出谋划策: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将安徽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等)传播到外省市以扩大其影响?,政府开辟网站介绍安徽文化,鼓励企业开发包含安徽文化元素的工艺品,让游客宣传,高州旅游文化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宣传,发动外地的安徽老乡宣传,到外地读书的大学生宣传,挖掘安徽文化,在中小学开始相关校本教材,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丝绸茶叶瓷器,骏马、葡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当今世界的商业活动进行文化传播是其重要的功能。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当今频繁的经济贸易中,文化传播的内容也更广泛。,商业广告,就是最好的例证!,2)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交流探究: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它们对文化的变迁有什么影响?,1.西晋永嘉之乱后2.唐朝安史之乱后3.宋朝靖康之乱后,“永嘉”之乱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江淮流域(主要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向江南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后,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靖康”之乱发生在北宋,战争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徙。,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客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从而形成客家文化。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湖广填四川”后,闽、粤、赣等地的客家人将客家文化播迁到四川。,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当代中国人口迁徙“民工潮”,“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推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迁。,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国学经典进课堂,为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教育部决定设立海外孔子学院,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4)其它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中法互办文化年,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徽商、晋商、印度古希腊商人等,我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三峡移民、民工潮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互派留学生、孔子学院等,练一练,【探究二】将安徽文化传播到外省市可以通过哪些传播媒介?,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政府开辟网站传递安徽文化,开发包涵安徽文化元素的工艺品,让游客宣传,举办安徽文化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宣传,发动外地的安徽老乡宣传,到外地读书的安徽宣传,挖掘安徽文化,在中小学开始相关校本教材,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网络,电视、报纸、网络,口语、印刷,口语,口语,文字、印刷、口语,二、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发展,1)传媒:即传播媒介,2)发展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吗?,3)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媒的过程不是一种替代另一种的过程,而是传媒种类不断丰富的过程,比较下列几种传媒的优点,最常见、最直观、最丰富的传媒,渠道多、方法灵,意义丰富反馈及时,图文并茂、易保存、可重复使用、阅读方便,对信息理解更生动、形象和真实,全球性互动性主动性,内容丰富,富有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哲理性,是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1)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2、大众传媒,优点:(作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地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知识拓展: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的区别(1)区别:内容及侧重点不同: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传播的手段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具体的形式不同:传播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形式;传播手段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2)联系: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传播,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你能列举出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吗?,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班超遣使通大秦,马可波罗撰写东方见闻录,利玛窦献坤舆万国全图,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派张骞率几百人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等国。,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文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明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1271年起,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从意大利骑马旅行到中国。之后著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中国。,1、文化为什么需要交流和传播,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原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需要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开展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有利于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2)、意义:,3)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有利于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构建和谐世界。5)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1)进行文化交流,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相互借鉴。2)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4)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中国文化对亚洲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儒家文化圈”。西方文化中也有中国文化的痕迹: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中国的学术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的艺术,影响了西方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更使西方人受益无穷。,吴建民(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外交学院院长),文化的交流是思想的交流,感情的交流,心灵的交流。只有了解人家文化,才能了解人家行为,反之亦然。交流也是生产力。文化通,一通百通。,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借助,作用: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知识体系,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及形式、作用和地位,1.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B.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D.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C,课堂演练:,2.体验高考:(2010浙江)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C,3.邮票不仅是一国的“艺术名片”,也是文化交流的手段,其作为文化交流手段()属于商业活动方式属于教育方式属于人口迁徙处于印刷阶段,D,注意: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的手段,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4.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D古代商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C,6.下列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玄奘西行明代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开通胡锦涛主席访问北美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A、B、C、D、,D,5.“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C、广播的出现D、网络技术的推广,B,D,8.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9.材料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材料二: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根据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1)中外商人的贸易活动对中外文化传播起了什么作用?(2)当代社会为我们进行文化传播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3)我们应如何进行中外文化的传播?,(1)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股票池维护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带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a4版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含答案详解(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水文环境要素的无人同步实时测量技术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预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 眼睛保健操教学课件
- “时空对话”朗诵剧剧本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标准解读
- 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挑战
- 2025年辅警笔试考试题库题库与答案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VTE的预防与治疗(课堂PPT)
- 第五章 新型化学纤维
- 100关键字写字要诀(动画_mp3配音)2(1)
- 发电厂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