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会考模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宁夏育才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会考模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宁夏育才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会考模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宁夏育才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会考模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宁夏育才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会考模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会考模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市(县、区)、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条形码不得撕下重新粘贴。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在草稿纸、答题卡规定区域外、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A127 C135.5 Cu64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1.常温常压下,下列有机物为气体的是( )A. CH2=CH2 B. C5H12 C. CH3OH D. CH3COOC2H5【答案】A【解析】分析:常温常压下,烃类物质中,含1至4个碳的化合物是气体,卤代烃中,一氯甲烷、一氯乙烷是气体,其余都不是气体,烃的含氧衍生物中只有甲醛是气体,其余都不是气体;详解:A.甲常温常压下是乙烯为气体,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 C5H12是大于4个碳原子的烃,常温常压下为液体,故B错误;C. CH3OH是甲醇,常温常压下为液体,故C错误;D. CH3COOC2H5是乙酸乙酯,常温常压下为液体,故D错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2.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饱和食盐水 B. 浓硫酸 C. 水 D. 氢氧化铁胶体【答案】D【解析】分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详解:A、B属于溶液;C是水,属于纯净物;D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D。点睛: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经常采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判断胶体的存在。3.常温常压下,下列气体能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 CO2 B. NH3 C. C12 D. SO2【答案】B【解析】分析:能采用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应该满足密度比空气小,然后分析四个选项中各个气体的性质,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故A错误;B、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故B正确;C、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故C错误;D、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是关于常见气体收集方法的常见考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掌握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应该满足密度比空气小,然后分析四个选项中各个气体的化学性质。4.下列金属单质,活泼性最强的是( )A. Na B. K C. Cu D. Zn【答案】B【解析】分析: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解答。详解:Na、Mg、Al位于同周期,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知道,金属性为KNaZnCu,则金属性最强的为K,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5.下列气体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 NH3 B. CO2 C. SO2 D. C12【答案】A【解析】分析:碱石灰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可与酸性氧化物、氯化氢、氯气等气体反应,则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应为碱性或中性气体,以此解答。详解:ANH3与碱石灰不反应,可用碱石灰干燥,故A正确;BCO2可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所以B错误;CSO2可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C错误;DC12可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6.下列仪器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锥形瓶 B. 试管 C. 烧杯 D. 量筒【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室仪器使用规则去回答本题。能直接加热的仪器:坩埚、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等。详解:A. 锥形瓶能加热,但不能直接能加热必须垫石棉网,否则会由于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故故A错误;B.试管能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故B正确;C. 烧杯能加热,但不能直接能加热必须垫石棉网,否则会由于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故故C错误;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体积,不能用来加热,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实验室中有一些仪器可以直接加热,有些需垫石棉网,有些根本就不能被加热。烧杯、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7.HNO3中N的化合价为( )A. + 2 B. + 4 C. + 5 D. + 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详解: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C。8.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A. 千克 B. 升 C. 秒 D. 摩尔【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的量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一个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符号为n,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据此进行判断。详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一个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9.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H3 + HC1 = NH4C1 B. C12 + H2O = HC1 + HC1OC.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D. H2CO3 = CO2 + H2O【答案】B【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转移、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所以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 NH3 + HC1 = NH4C1为化合反应,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 C12 + H2O = HC1 + HC1O反应中存在Cl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 H2CO3 = CO2 + H2O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放热反应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甲烷和乙烷 B. 35C1和37C1 C. 红磷和白磷 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判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首先应该是指单质,其次要强调是同种元素,利用该知识分析判断即可。详解: A. 甲烷和乙烷都是化合物,属于同系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 35C1和37C1是原子,不是单质,故B错误;C. 红磷和白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是化合物,是两种不同的碱,不是单质,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素异形体的定义,掌握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是解题的前提条件。11.用0.2mol的氯化钠固体配成溶液50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1 mol/L B. 0.2 mol/L C. 0.3mol/L D. 0.4mol/L【答案】D【解析】分析:用0.2mol的氯化钠固体配成溶液500m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c=计算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 用0.2mol的氯化钠固体配成溶液50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Cl)=0.4mol/L,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12.下列物质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 KOH B. NO2 C. H2O2 D. MgC12【答案】D【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第IIA族元素和第VIA、第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详解:A.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B. NO2中N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C.过氧化氢中H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O原子和O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故C错误;D.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13.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乙烷 B. 乙烯 C. 苯 D. 四氯化碳【答案】B【解析】分析:烷烃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烯烃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卤代烷烃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详解:乙烷、苯、四氯化碳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使之褪色,所以选B,故答案为:B。点睛:考查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涉及到烷烃、烯烃、苯、卤代烃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掌握烯烃由于含有碳碳双键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本题难度较小。14.下列反应中,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C2H5OH C2H4 H2O B. CH2CH2 Br2 CH2BrCH2BrC. D. 2CH3CHO O2 2CH3COOH【答案】C【解析】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根据定义进行判断。详解:A. C2H5OH C2H4 H2O 属于消去反应,故A错误;B. CH2CH2 Br2 CH2BrCH2Br属于加成反应,故B错误;C. 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D. 2CH3CHO O2 2CH3COOH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取代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的类型、概念及判断方法,明确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之间的反应原理及区别。15.在实验室里,下列药品放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A. 硫酸钠 B. 浓硝酸 C. 过氧化钠 D. 氢氧化钠【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不变即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不吸水,据此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 硫酸钠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B.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C. 过氧化钠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碳酸钠,导致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D. NaOH固体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本试题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常见的酸、碱、盐和氧化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已知Na、Mg、A1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碱性:NaOHMg(OH)2A1(OH)3 B. 金属活泼性:NaMgA1C. 原子半径:Na A1 Mg D. 原子序数:Na A1Mg(OH)2A1(OH)3;B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活泼性:NaMgA1;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NaMgA1;D项,Na、Mg、A1分别是11、12、13号元素,故原子序数:NaMgMg(OH)2A1(OH)3,故A项正确;B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活泼性:NaMgA1,故B项错误;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NaMgA1,故C项错误;D项,Na、Mg、A1分别是11、12、13号元素,故原子序数:NaMgA1,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 NO所含有的原子数为2NAB. 标准状况下,22.4 LH20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22.4 LCC14所含的分子数为NAD. 1L0.2 mol/LKC1溶液中所含的K+为2NA【答案】A【解析】分析:A、NO为双原子分子;B、标况下水为液态;C、标况下CC14为液态;D、根据N=nNA,n=cV计算。详解:A、NO为双原子分子,故1 mol NO含有2NA个原子,故A正确;B、标况下水为液态,故22.4 LH20的物质的量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B错误;C、标况下CC14为液态,故22.4 LCC14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则分子个数多于NA个,故C错误;D、1L0.2 mol/LKC1,n(K+)=n(KCl)=0.2 mol/L1L=0.2mol, 含的K+为0.2NA,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18.有NaCl、KSCN、NaOH、AgNO3四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 盐酸 B. Na2CO3溶液 C. 氯水 D. FeCl3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与氯化钠、KSCN均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A错误;B、碳酸钠与NaCl、KSCN、NaOH均不反应,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B错误;C、氯水与氯化钠、KSCN均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氯水颜色消失,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C错误;D、氯化铁与氯化钠不反应,与KSCN溶液反应,溶液显红色,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19.已知硒元素的核电荷数为34,下列关于78Se的说法正确的是( )A. 78Se的核内有78个质子 B. 78Se的质量数是44C. 78Se的核内有34个中子 D. 78Se的核外有34个电子【答案】D【解析】分析:元素符号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硒元素的核电荷数为34, 78Se的质量数为78,则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34, 78Se的质量数为78,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78-34=44,所以A、B、C错误,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20.反应N2 (g) + 3H2(g) 2NH3(g),2 min内N2浓度减少了0.6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2min内H2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B. 2 min内N2、H2、NH3的反应速率之比是123C. 在2min内,N2的反应速率是0.3 mol(Lmin)D. 在2min末NH3的反应速率是0.2 mol(Lmin)【答案】C【解析】分析:经2 min内N2浓度减少了0.6 molL1,v(N2)=0.3 mol(Lmin),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分析。详解: 经2 min内N2浓度减少了0.6 molL1,v(N2)=0.3 mol(Lmin),A. 2min内H2的反应速率=3 v(N2)= 0.3 mol(Lmin)3=0.9mol(Lmin),故A错误;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2 min内N2、H2、NH3的反应速率之比是132,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C.根据以上分析,在2min内,N2的反应速率是0.3 mol(Lmin),故C正确;D.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之一,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学生只要记住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直接列式计算即可。21.反应2A(g) + B(g) C(g) + 3D(g),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全部变成了C和DB. A、B、C、D四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C. 反应速率为零D. 单位时间内B消耗的物质的量和B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A.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B. 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难度不变始平衡标志,但浓度相同和起始量、变化量有关;C.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同且不是0;D. 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详解:A.反应2A(g) + B(g) C(g) + 3D(g),达到平衡时,各组成含量保持不变,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A错误;B. 物质浓度和起始量、变化量有关,平衡状态下A、B、C、D四种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V正=V逆0,反应仍在进行,反应未停止,故C错误;D. 单位时间内B消耗的物质的量和B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2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反应:H+ + OH- H2OB. 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O32- + 2H+ H2O + CO2C. 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 + 2OH + H2D.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HCO3 + OH = CO32 + H2O【答案】B【解析】分析:A. 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C.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D. NaHCO3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A. 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 OH- H2O,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 + 2H+Ca2+ H2O + CO2,故B错误;C.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 2H2O = 2Na+ + 2OH + H2,故C正确;D. NaHCO3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 + OH = CO32 + H2O,故D正确;所以本题答案选B。23.标况下,某气体的质量为2.8克,体积为2.24L,其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8 B. 56 C. 112 D. 28g/mol【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n=计算相关物理量,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以此解答。详解: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其质量为2.8克,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M=28g/mol,所以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24.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Zn是负极 Cu是正极Zn - 2e-=Zn2+ 2H+ + 2e-= H2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解方程式为2H+ + 2e-= H2,以此解答该题。详解:锌比铜活泼,锌为负极,铜为正极,负极电极方程式为Zn-2e-=Zn2+,正极为2H+ + 2e-= H2,则正确的为,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25.下列各项表示中正确的是( )A. HCl的电子式: B. A13+的结构示意图:C. 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 D. 乙烯的结构式:HCCH【答案】C【解析】分析:A.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用圆圈表示原子核;C.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乙醇的官能团;D.用短线代替所有的共用电子对即为结构式.详解:A.HCl为共价化合物,组成原子最外层满足稳定结构,电子式为,故A错误;B.铝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电子数为10,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C正确;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式为:,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26.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化合物是( )A. NO2 B. FeC12 C. FeC13 D. CuS【答案】C【解析】分析:A.氮气与氧气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B.铁与氯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C. 铁与氯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D. 铜与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详解: A.氮气与氧气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故A不选;B. 铁与氯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不生成氯化亚铁,故B不选;C. 铁与氯气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故选C;D. 铜与硫反应生成Cu2S,故D不选。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B. 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 二氧化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D.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答案】C【解析】分析:A.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B.盐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C.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全反射性;D.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详解:A.水晶项链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A错误;B.盐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应用氢氟酸,故B错误;C.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全反射性,可用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 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28.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因为它杀菌能力强又不影响水质B. 回收废旧电池,主要是为了提取贵重金属C. 食品包装袋中常放人小袋的铁粉,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D. 提倡使用无氟冰箱,主要是为了保护大气臭氧层【答案】B【解析】分析:A.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回收废旧电池,主要是为了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C.铁粉具有还原性;D.含氟物质导致臭氧空洞。详解:A.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与水不反应,且无残留,不影响水质,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回收废旧电池,主要是为了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C. 铁粉具有还原性,能防止食品氧化而腐蚀,故C正确;D.含氟物质导致臭氧空洞,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答案选C。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了使婴儿对食品有更浓厚的兴趣,应在婴儿食品中加入大量的着色剂B. 为了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入一些亚硝酸钠C. 豆腐的制作,涉及到了胶体的性质D. 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A.婴儿食品安全第一,不能添加着色剂;B.亚硝酸钠有毒,食入0.30.5克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C. 豆浆属于胶体;D. 水也是化学物质。详解:A.使用着色剂的作用是为了使食品的色泽更加诱人,如柠檬黄能使食品变黄,婴儿抵抗力弱,不易在婴儿食品中加少量着色剂,故A错误;B.亚硝酸钠有毒,食入0.30.5克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应按国家规定添加,故B错误;C. 豆浆属于胶体,用卤水点豆腐,胶体发生聚沉,所以豆腐的制作,涉及到了胶体的性质,故C选项是正确的;D. 水也是化学物质,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3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l3、K、 NO3、Ca2+ B. Ca2、Na、CO32、K+C. OH、Cl、NH4、SO42- D. H、HCO3、Cl、NH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详解:A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A正确;BCa2和CO32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C因OH、NH4结合生成NH3H2O,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因H、HCO3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侧重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考查,熟悉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及物质的溶解性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第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3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表中的元素符号是_;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2)氮元素的最低价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该氢化物属于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3)某同学为了比较氯气和硫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收集到下列三条信息:Cl2 + H2S(溶液)= S + 2HCl;Cl2比S更容易跟H2反应生成氢化物;在加热条件(相同温度)下,铁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铁,而铁与硫反应的产物是硫化亚铁。根据以上信息可知:氯气的氧化性_硫单质的氧化性(填“强于”或“弱于”);在加热条件下,铜与足量的氯气反应的产物是_(填化学式)、铜与足量的硫反应的产物是_(填化学式)。【答案】 (1). S (2). 7 (3). NH3 (4). 共价 (5). (6). 强于 (7). CuC12 (8). Cu2S【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及同周期的元素,可以判断出两种元素;(2)氮元素位于VA族, 最低价为-3价;氢化物的化学式为NH3, 该氢化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元素为Si,位于第三周期IVA族,以此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3)根据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可以得出答案;根据反应获知,金属与Cl2反应生成最高价氯化物,与S反应得到低价硫化物,故可以得出答案。详解:(1)元素为第三周期VIA族元素,不难得出元素符号为S元素;元素位于VIIA族,所以其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答案为:S ; 7;(2)氮元素位于VA族, 最低价为-3价,则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NH3, 该氢化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元素为Si,位于第三周期IVA族,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NH3 ;共价;(3)根据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可以得出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硫单质的氧化性;根据反应获知,金属与Cl2反应生成CuC12,与S反应得到Cu2S,故答案为:强于;CuC12;Cu2S。三、计算题(共6分,各3分)32.将9.4克的铜铝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6.72升,计算:(1)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2)合金中金属铜的质量。【答案】(1)0.3 mol;(2)4g【解析】分析:发生2Al+3H2SO4=Al2(SO4)3+3H2,n(H2)=0.3mol,结合反应及m=nM计算。详解:Cu与稀盐酸不反应,只发生发生2Al+3H2SO4=Al2(SO4)3+3H2,n(H2)=0.3mol,(1)由反应可以知道,n(H2SO4)=n(H2SO4)= 0.3mol,答案为: 参加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3mol;(2)Al的质量为0.3mol27g/mol=5.4g,则Cu的质量为9.4g-5.4g=4g,答案为:金属Cu的质量为4g。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33.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55SO2II良该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探究。实验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A装置的作用是_(填“干燥”或“氧化”)SO2气体。(2)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_色(填“蓝色”或“红色”或“不变色”),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3)D装置的作用是_ ,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实验二: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入SO2气体,测得所得溶液的pH_7(填“”“”或“”),然后每隔1 h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变小,直至恒定。说明烧杯中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最终生成H2SO4。【查阅资料】 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在此过程中飘尘作_(填“催化剂”或“氧化剂”)。【探究结论】SO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该市可能易出现酸雨。【知识联想】(1)酸雨造成的危害是:_(举一例)。(2)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化肥等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_,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提出建议】该市汽车数量剧增,为了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建议市政府推广使用混合型汽油,即往汽油中按一定比例加人_(填“水”或“乙醇”)。【答案】 (1). 干燥 (2). 红色 (3). 吸收SO2 气体 (4). SO2 + 2NaOH=Na2SO3 + H2O (5). (6). 催化剂 (7). 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等 (8). HNO3 (硝酸) (9). 乙醇【解析】分析:实验一:(1)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2)二氧化硫气体不能使干燥的蓝色试纸变色;C由于生成了亚硫酸,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3)二氧化硫是有毒的气体,可被氢氧化钠吸收; 实验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1)从酸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2)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按一定比例混合一氧化氮氧气和水,或二氧化氮和氧气和水可几乎完全转化为硝酸;目前既能节省石油资源,又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办法之一,是使用乙醇汽油。详解:实验一:(1)二氧化硫与浓硫酸不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中的水蒸气,所以浓硫酸的作用为:干燥二氧化硫气体,故答案为:干燥;(2)装置B内蓝色石蕊试纸虽然与二氧化硫气体接触,但却不变色,可以说明二氧化硫气体不能使干燥的蓝色试纸变色;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试纸遇到了酸性物质,而二氧化硫并不能使试纸变红,因此,可推断二氧化硫与水作用形成了酸而使试纸变红,二氧化硫与水形成亚硫酸,故答案为:红;(3)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2NaOH=Na2SO3 + H2O, 故答案为:吸收SO2 气体;SO2 + 2NaOH=Na2SO3 + H2O;实验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呈酸性,pH7;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在此过程中飘尘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