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_第1页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_第2页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_第3页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_第4页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人文、审美、语言等各个方面知识的课程。语文课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好的语文课给学生创造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激荡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同样,审美教育应该永远存在于每一堂语文课上。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构思、意境,要通过朗读、分析,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丰富的美学内容中感觉自然的美,鉴赏社会的美。 1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语言美表现在遣词造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即能够妥帖地描摹形象,传达思想感情。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的开头,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有一段精彩的描写:“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反感以及无情的嘲讽通过“油光可鉴”、“标致”等词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乍看却尽是赞美之词,经过反复的朗读,细细的咀嚼,学生不但领会了作者的用意,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高妙之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妙。此外,李清照声声慢中开头3句14个叠字的创意,鲁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排出9文大钱的“排”,都是用词的经典。 又如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花图”,那段景色描写非常美!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态,用词准确,比喻贴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理解这些词的含义,让作品中描写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也构成一幅春天的图画,使他们有一种美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和联想,体会课文内的意境 联想和想像是读者进入作品意境的必经之路,脱离了这两者,就不是文学欣赏的阅读了。学生往往通过直观的思维深入课文的意境中,真切地感受,尽情地体验。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上老界山时,我让学生想像一下,当满天的星星与红军的火把连在一起是多么壮观的奇景;当红军夜里睡在狭窄的山腰上醒来时看到的夜景是多么迷人;想像红军在下山时的喜悦心情。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述大自然的文章,例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描写北平的秋天,创设了一种萧瑟清冷的意境;朱自清在春中描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创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意境。我在教这类文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听、看、感受的机会,并引导他们多想像、多思考。同时还要教给他们想像的方法,在想像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充分发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像;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再如品读周敦颐的爱莲说,除了让学生想像莲的形象美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社会生活中具有莲一样高尚品质的人。这是美感的加深,想像、联想愈丰富,感受也就愈深刻,受到的美感教育也就更有价值。 3 培养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体验真情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体验文章的真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范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这里还需特别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朗读。 学朱自清的春,学生通过诵读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春花的绚丽、春风的和煦、春雨的温馨,品味春天特有的气味,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饱含感情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找到春天的感觉,有身临其境之感:躺在软软的草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暖风吹过,花香扑鼻;站在满目新绿的田野上,感受绵绵春雨的滋润,同学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春天。例如在学再给我十年一文时,我让同学们反复朗诵文章中描写景物和人物心理的语句。读得多了,自然能体会作者在绝症来临时的那种恐惧、绝望心情,也能体会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之情和与病魔作斗争的坚强毅力。这篇文章告诉学生的不仅是与绝症战斗的勇气,更有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因而,学完这篇文章,同学们都深有感触。 新世纪的课堂,应当是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演课本剧。例如教学美猴王时,课文中有一段关于孙悟空的动作和神态描写,教学时可以在细细体会句子后,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帮助其他学生体会孙悟空活灵活现的个性。我在上小巷深处时,要求学生表演母女相见时的那个场景,当其中扮演养女的一名学生充满愧疚、充满感激的一声“妈”的喊声之后,全场听课的学生和老师无不动容,其情感体验不言而喻。 4 运用多媒体技术,落实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它给学生们创设了一个融声、像、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它把枯燥的文字演绎成精美的画面,它让无声的作品显得更为多姿,更能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美。 如在讲授瑞雪时,如果单纯靠老师用嘴来描述北国下雪时的景色,就显得太苍白无力,而将关于北国雪景图画一一展示出来,就会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美丽的雪景特点。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资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淡淡的月光、亭亭的荷叶、袅娜的白花、脉脉的流水,作者笔下那清晰美丽的荷塘景色细致入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荷塘,完全融入了诗情画意之中。作者那淡淡的忧愁交织淡淡的喜悦的情绪也感染了学生。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的这种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更有效地融入审美教育。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条件、自身的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