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酱油概念是利用曲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等酶类在长期的发酵过程中,将大豆,小麦等蛋白质原料和淀粉质原料水解生产各种氨基酸、糖类,并经细菌、酵母等进一步发酵而成的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2起源起源于我国,唐鉴真和尚东渡传至日本而遍及全球。2.3现状,第八章:酱油生产技术与工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酱油的组成,酱油的组成水(65%)食盐(18%)总固形物含氮化合物:AA(鲜、苦)无盐碳水化合物:糖(甜)固形物有机酸:乳酸(酸)香味物质:酯(香)色素成分:色(红棕褐色),1含氮化合物(1)氨基酸态氮:主要指AA,有18中左右,包括八种必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最多,有鲜味;重要标致:鲜味程度和营养化价值的高低。占全氮的50%以上。(2)非氨基酸态氮:铵态氮(占全氮5-10%)、肽态氮(占全氮15-35%)、核酸水解氮(较少)。,2碳水化合物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是甜味的来源,还可使酱油醇厚、适口,并缓解食盐的咸味。,3有机酸(1)种类:挥发性(乙、丙、丁酸等)、不挥发性(己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等,其中乳酸最多80%左右);(2)来源:发酵过程产生;(3)作用:是产品有爽口的微酸味(pH4.6-4.8);可形成酯。,4香味物质有近300种,主要有:(1)焙炒香:主要是a-羟基异己醛二缩醛、安息香酸乙酯等。(2)加热香:醛类(Mailard反应中产物)、酚香(麦芽酚-典型水果香);(3)酱香:酚类(4-乙基愈创木酚、4-乙基苯酚);呋喃酮类(HEMF-公认的基本物质、HMMF、HDMF);(4)其他:醇香、酯香、,5色素物质(1)黑色素(棕色)酶促褐变反应:酱油中的络氨酸在酚羟基酶、多酚氧化酶作用下,发生褐变反应,形成黑色素。(2)焦糖(黑褐色)非酶促褐变反应(焦糖化褐变反应):糖类在无氨基化合物存在时,加热至熔点以上逐步脱水形成焦糖的反应。(3)类黑色素(红棕色)非酶促褐变反应(MailardReaction迈拉德反应):1912,法科学家发现,氨基化合物(如AA)和葡萄糖等还原性躺在受热后发生褐变成类黑色素的反应。,第三节酱油生产的工艺流程,3.1原料(1)蛋白质原料:大豆、豆饼等;(2)淀粉质原料:小麦、麸皮等;(3)食盐:要求-含卤质(KCL、MgCL、MgSO4,味苦,)少,可以不是食用精盐。(4)水3.2原料的处理原料的粉碎-加水润料-蒸煮-冷却,3.3制曲3.3.1微生物菌种适合于酱油酿造的特点(1)不产黄曲霉毒素及其他真菌毒素(木霉毒素、桔青霉素);(2)酶系完全,活力高,尤其是蛋白酶;(3)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4)产品风味好。优良菌株米曲霉沪酿3.042(As3.951)、黑曲霉F27、As3.350等。,3.3.2工艺流程斜面菌种三角瓶菌种制成曲盒曲、帘子曲深层通风制曲3条件控制控制湿度90%,水分含量48-50%,30度。4设备曲室:大小:10-12m8m3m,可保温湿;曲池:木材、钢板、水泥、等,8-10m1.5m0.5m,用木条、竹子等做假底。,3.4发酵,3.4.1发酵成曲中拌入一定量的(盐)水,制成酱醅(醪),装入发酵容器中,保温或不保温,利用其中的各种酶类和微生物等作用,形成酱油主成分的过程。2发酵原理(1)酶反应: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等-糖类等;(2)微生物作用:耐盐酵母菌(耐5-15%盐,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先产乙醇,后产生香味物质,又称生香酵母);耐盐性乳酸菌(嗜盐片球菌、酱油足球菌18%盐、酱油四联球菌等);其他微生物(腐败菌,如枯草杆菌、马铃薯杆菌等,水解蛋白质成氨基酸后最终形成胺)。,3发酵条件(1)盐浓度作用-防腐,但过大会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和一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20%,蛋白酶活力下降50%;10%,影响不大,但发酵周期长);,(2)温度高温型(50-55度)、中温型(40-45度)、低温型(26-35度);(3)pH6-7;(4)曲的质量;(5)周期10d-6个月。4发酵设备见下页5工艺固态低盐工艺固态无盐工艺分酿固稀工艺稀醪发酵工艺天然日晒夜露发酵工艺,3.5酱油的提取和后处理,3.5.1酱油的提取(1)浸出法:浸泡和淋油(2)榨出法,浸出法提取酱油的工艺流程,榨出法提取酱油的设备,杠杆式木制压榨机,螺旋式压榨机,3.5.2酱油的后处理(1)加热目的:灭菌、灭酶活;调和香气和风味;增加色泽(Mailard反应);除去悬浮物,使产品稳定;方法:间歇灭菌-夹层锅,65-70度,30min;连续灭菌-列管式,出口温度80-90度。(2)配制(拼格)在达标和本厂风格基础上,加一些助鲜剂、甜味剂、香辛料等使产品质量稳定、合格。,(3)防腐处理目的:防生霉(生花、生白花),主要是产膜性酵母(粉状毕赤氏酵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件
- 《谁藏起来了》课件
- 急诊进修生汇报
- 护理紧急状态下人员调配
- 公司职代会安全培训提案课件
- 《诗经·摽有梅》课件
- 公司组织安全生产培训会课件
- 护理专业求职方向
- 亮化工程安全培训课件
- 蓝色商务财务汇报
- 贵州省2025年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英语试题答案
- 工地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 QGDW12497-2025架空输电线路装配式基础设计规范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启动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
- 配餐公司库房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农村住宅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慕课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 中建八局三亚喜来登主体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157P)
- 2025年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毕节辅警考试题库
- 采血后预防淤青的按压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