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178774目录1总则2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给水3.1 用水定额和水压3.2 水质和防水质污染3.3 系统选择3.4 管材、附件和水表3.5 管道布置和敷设3.6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3.7 水塔、水箱、贮水池3.8 增压设备、泵房3.9 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3.10 循环冷却水及冷却塔3.11 水景4排水4.1 系统选择4.2 卫生器具及存水弯4.3 管道布置和敷设4.4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4.5 管材、附件和检查井4.6 通气管4.7 污水泵和集水池4.8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4.9 雨水5热水及饮水供应5.1 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5.2 热水供应系统选择5.3 耗热量、热水量和加热设备供热量的计算5.4 水的加热和贮存5.5 管网计算5.6 管材、附件和管道敷设5.7 饮水供应附录A 回流污染的危害程度及防回流设施的选择附录B 居住小区地下管线(构筑物)间最小净距附录C 给水管段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计算式ac系数取值表附录D 阀门和螺纹管件的摩阻损失的折算补偿长度附录E 给水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表附录F 饮用水嘴同时使用数量计算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总则1.0.1 为保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但设计下列工程时,还应按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或规定执行: 1 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和胀缩土等地区的建筑物; 2 抗震设防烈度超过9度的建筑物; 3 矿泉水疗、人防建筑; 4 工业生产给水排水; 5 建筑中水和雨水利用。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1.0.2 本条是原规范条文的修改,明确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随着我国诸如会展区、金融区、高新科技开发区、大学城等兴建,形成以展馆、办公楼、教学楼等为主体,以为其配套的服务行业建筑为辅的公建区。公建小区给排水设计属于建筑给排水设计范畴,公建小区给排水没计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为此,在规范局部修订之际,将公建小区给排水设计主要内容列入本规范。另雨水利用已有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技术规范GB 50400,本规范不重复其相关内容。 1.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1.0.4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2术语、符号2.1 术语2.1 术语 2.1.1 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 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1.2 生活杂用水 non-dinking water 用于冲洗便器、汽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补充空调循环用水的非饮用水。 2.1.3 小时变化系数 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 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2.1.4 最大时用水量 maximum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 最高日最大用水时段内的小时用水量。 2.1.4A 平均时用水量 average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 最高日用水时段内的平均小时用水量。 2.1.5 回流污染 backflow pollution 由虹吸回流或背压回流对生活给水系统造成的污染。 2.1.5A 背压回流 back-pressure back flow 给水管道内上游失压导致下游有压的非饮用水或其他液体、混合物进入生活给水管道系统的现象。 2.1.5B 虹吸回流 siphonage back flow 给水管道内负压引起卫生器具、受水容器中的水或液体混合物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的现象。 2.1.6 空气间隙 air gap 在给水系统中,管道出水口或水嘴口的最低点与用水设备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在排水系统中,间接排水的设备或容器的排出管口最低点与受水器溢流水位间的垂直空间距离。 2.1.7 溢流边缘 flood-level rim 指由此溢流的容器上边缘。 2.1.7A 倒流防止器 backflow preventer 一种采用止回部件组成的可防止给水管道水流倒流的装置。 2.1.7B 真空破坏器 vacuum breaker 一种可导入大气压消除给水管道内水流因虹吸而倒流的装置。 2.1.8 引入管 service pipe 将室外给水管引入建筑物或由市政管道引入至小区给水管网的管段。 2.1.9 接户管 inter-building pipe 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直接与建筑物引入管和排出管相接的给水排水管道。 2.1.10 入户管(进户管) inlet pipe 住宅内生活给水管道进入住户至水表的管段。 2.1.11 竖向分区 vertical division zone 建筑给水系统中,在垂直向分成若干供水区。 2.1.12 并联供水 parallel water supply 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有独立增(减)压系统供水的方式。 2.1.13 串联供水 series water supply 建筑物各竖向给水分区,逐区串级增(减)压供水的方式。 2.1.13A 叠压供水 pressure superposed water supply 利用室外给水管网余压直接抽水再增压的二次供水方式。 2.1.14 明设 exposed installation 室内管道明露布置的方法。 2.1.15 暗设 concealed installation,embedded installation 室内管道布置在墙体管槽、管道井或管沟内,或者由建筑装饰隐蔽的敷设方法。 2.1.16 分水器 manifold 集中控制多支路供水的管道附件。 2.1.17 (此条删除) 2.1.18 (此条删除) 2.1.19 线胀系数 coefficient of line-expansion 温度每增加1时,管线单位长度的增量。 2.1.20 卫生器具 plumbing fixture,fixture 供水并接受、排出污废水或污物的容器或装置。 2.1.21 卫生器具当量 fixture unit 以某一卫生器具流量(给水流量或排水流量)值为基数,其他卫生器具的流量(给水流量或排水流量)值与其的比值。 2.1.22 额定流量 ominal flow 卫生器具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水量。 2.1.23 设计流量 design flow 给水或排水某种时段的平均流量作为建筑给排水管道系统设计依据。 2.1.24 水头损失 head loss 水通过管渠、设备、构筑物等引起的能耗。 2.1.25 气压给水 pneumatic water supply 由水泵和压力罐以及一些附件组成,水泵将水压入压力罐,依靠罐内的压缩空气压力,自动调节供水流量和保持供水压力的供水方式。 2.1.26 配水点 points of distribution 给水系统中的用水点。 2.1.27 循环周期 circulating period 循环水系统构筑物和输水管道内的有效水容积与单位时间内循环量的比值。 2.1.28 反冲洗 backwash 当滤料层截污到一定程度时,用较强的水流逆向对滤料进行冲洗。 2.1.29 历年平均不保证时 unassured hour for average year 累计历年不保证总小时数的年平均值。 2.1.30 水质稳定处理 stabilization treatment of water quality 为保持循环冷却水中的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平衡状态(既不产生碳酸钙沉淀而结垢,也不因其溶解而腐蚀),并抑制微生物生长而采用的水处理工艺。 2.1.31 浓缩倍数 cycle of concentration 循环冷却水的含盐浓度与补充水的含盐浓度的比值。 2.1.32 自灌 self-priming 水泵启动时水靠重力充入泵体的引水方式。 2.1.33 水景 waterscape,fountain 人工建造的水体景观。 2.1.34 生活污水 domestic sewage 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 2.1.35 生活废水 domestic wastewater 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洗涤水。 2.1.36 生活排水 domestic drainage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的总称。 2.1.37 排出管 building drain,outlet pipe 从建筑物内至室外检查井的排水横管段。 2.1.38 立管 vertical pipe,riser,stack 呈垂直或与垂线夹角小于45的管道。 2.1.39 横管 horizontal pipe 呈水平或与水平线夹角小于45的管道。其中连接器具排水管至排水立管的横管段称横支管;连接若干根排水立管至排出管的横管段称横干管。 2.1.40 清扫 cleanout 装在排水横管上,用于清扫排水管的配件。 2.1.41 检查口 check hole,check pipe 带有可开启检查盖的配件,装设在排水立管及较长横管段上,作检查和清通之用。 2.1.42 存水弯 trap 在卫生器具内部或器具排水管段上设置的一种内有水封的配件。 2.1.43 水封 waterseal 在装置中有一定高度的水柱,防止排水管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 2.1.44 H管 H pipe 连接排水立管与通气立管形如H的专用配件。 2.1.45 通气管 vent pipe,vent 为使排水系统内空气流通,压力稳定,防止水封破坏而设置的与大气相通的管道。 2.1.46 伸顶通气管 stack vent 排水立管与最上层排水横支管连接处向上垂直延伸至室外通气用的管道。 2.1.47 专用通气立管 specific vent stack 仅与排水立管连接,为排水立管内空气流通而设置的垂直通气管道。 2.1.48 汇合通气管 vent headers 连接数根通气立管或排水立管顶端通气部分,并延伸至室外接通大气的通气管段。 2.1.49 主通气立管 main vent stack 连接环形通气管和排水立管,为排水横支管和排水立管内空气流通而设置的垂直管道。 2.1.50 副通气立管 secondary vent stack,assistant vent stack 仅与环形通气管连接,为使排水横支管内空气流通而设置的通气立管。 2.1.51 环形通气管 loop vent 在多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横支管上,从最始端的两个卫生器具之间接出至主通气立管或副通气立管的通气管段。 2.1.52 器具通气管 fuxture vent 卫生器具存水弯出口端接至主通气管的管段。 2.1.53 结合通气管 yoke vent 排水立管与通气立管的连接管段。 2.1.53A 自循环通气 self-circulation venting 通气立管在顶端、层间和排水立管相连,在底端与排出管连接,排水时在管道内产生的正负压通过连接的通气管道迂回补气而达到平衡的通气方式。 2.1.54 间接排水 indirect drain 设备或容器的排水管道与排水系统非直接连接,其间留有空气间隙。 2.1.54A 真空排水 vacuum drain 利用真空设备使排水管道内产生一定真空度,利用空气输送介质的排水方式。 2.1.54B 同层排水 same-floor drain 排水横支管布置在排水层或室外,器具排水管不穿楼层的排水方式。 2.1.55 覆土深度 covered depth 埋地管道管顶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2.1.55A 埋设深度 buried depth 埋地排水管道内底至地表面的垂直距离。 2.1.56 水流偏转角 angle of turning flow 水流原来的流向与其改变后的流向之间的夹角。 2.1.57 充满度 depth ratio 水流在管渠中的充满程度,管道以水深与管径之比值表示,渠道以水深与渠高之比值表示。 2.1.58 隔油池 grease tank 分隔、拦集生活废水中油脂物质的小型处理构筑物。 2.1.58A 隔油器 grease interceptor 分隔、拦集生活废水中油脂的装置。 2.1.59 降温池 cooling tank 降低排水温度的小型处理构筑物。 2.1.60 化粪池 septic tank 将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并对污泥进行厌氧消化的小型处理构筑物。 2.1.61 中水 reclaimed water 各种排水经适当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的水。 2.1.62 医院污水 hospital sewage 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中被病原体污染了的水。 2.1.63 一级处理 primary treatment 又称机械处理。采用机械方法对污水进行初级处理。 2.1.64 二级处理 secondary treatment 由机械处理和生物化学或化学处理组成的污水处理过程。 2.1.65 换气次数 time of air change 通风系统单位时间内送风或排风体积与室内空间体积之比。 2.1.66 暴雨强度 rainfall intensity 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 2.1.67 重现期 recurrence interval 经一定长的雨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等于或大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其单位通常以年表示。 2.1.68 降雨历时 duration of rainfall 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 2.1.69 地面集水时间 inlet time 雨水从相应汇水面积的最远点地表径流到雨水管渠入口的时间。简称集水时间。 2.1.70 管内流行时间 time of flow 雨水在管渠中流行的时间。简称流行时间。 2.1.71 汇水面积 catchment area 雨水管渠汇集降雨的面积。 2.1.72 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gravity building drainage system 按重力流设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2.1.73 满管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full pressure storm system 按满管压力流原理设计管道内雨水流量、压力等可得到有效控制和平衡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2.1.74 雨水口 gulley,gutterinlet 将地面雨水导入雨水管渠的带格栅的集水口。 2.1.75 雨落水管 downspout,leader 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用于排除屋面雨水的排水立管。 2.1.76 悬吊管 hung pipe 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上的雨水横管。 2.1.77 雨水斗 roof drain 将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导入雨水立管的装置。 2.1.78 径流系数 run-off coefficient 一定汇水面积的径流雨水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2.1.79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central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供给一幢(不含单幢别墅)或数幢建筑物所需热水的系统。 2.1.79A 全日热水供应系统 all day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在全日、工作班或营业时间内不间断供应热水的系统。 2.1.79B 定时热水供应系统 fixed time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在全日、工作班或营业时间内某一时段供应热水的系统。 2.1.80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local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供给单个或数个配水点所需热水的供应系统。 2.1.81 开式热水供应系统 open hot water system 热水管系与大气相通的热水供应系统。 2.1.82 闭式热水供应系统 closed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热水管系不与大气相通的热水供应系统。 2.1.83 单管热水供应系统 single line hot water system,tempered water system 用一根管道供单一温度,用水点不再调节水温的热水系统。 2.1.83A 热泵热水供应系统 heat pump hot water system 通过热泵机组运行吸收环境低温热能制备和供应热水的系统。 2.1.83B 水源热泵 water-source heat pump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2.1.83C 空气源热泵 air-source heat pump 以环境空气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2.1.84 热源 heat source 用以制取热水的能源。 2.1.85 热媒 heat medium 热传递载体。常为热水、蒸汽、烟气。 2.1.86 废热 waste heat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带有热量的废弃物质,如废蒸汽、高温废水(液)、高温烟气等。 2.1.86A 太阳能保证率 solar fraction 系统中由太阳能部分提供的热量除以系统总负荷。 2.1.86B 太阳辐照量 solar irradiation 接收到太阳辐射能的面密度。 2.1.86C 燃油(气)热水机组 fuel oil(gas) hot water heaters 由燃烧器、水加热炉体(炉体水套与大气相通,呈常压状态)和燃油(气)供应系统等组成的设备组合体。 2.1.87 设计小时耗热量 design heat consumption of maximum hour 热水供应系统中用水设备、器具最大时段内的小时耗热量。 2.1.87A 设计小时供热量 design heat supply of maximum hour 热水供应系统中加热设备最大时段内的小时产热量。 2.1.88 同程热水供应系统 reversed return hot water system 对应每个配水点的供水与回水管路长度之和基本相等的热水供应系统。 2.1.89 第一循环系统 heat carrier circulation system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锅炉与水加热器或热水机组与热水贮水器之间组成的热媒循环系统。 2.1.89A 第二循环系统 hot 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水加热器或热水贮水器与热水配水点之间组成的热水循环系统。 2.1.90 上行下给式 downfeed system 给水横干管位于配水管网的上部,通过立管向下给水的方式。 2.1.91 下行上给式 upfeed system 给水横于管位于配水管网的下部,通过立管向上给水的方式。 2.1.92 回水管 return pipe 在热水循环管系中仅通过循环流量的管段。 2.1.93 管道直饮水系统 pipe portable water system 水经深度净化处理,通过管道输送,供人们直接饮用的供水系统。 2.1.94 水质阻垢缓蚀处理 water quality treatment of scaleinhibitor & corrosion-delay 采用电、磁、化学稳定剂等物理、化学方法稳定水中钙、镁离子,使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形成水垢,延缓对加热设备或管道的腐蚀的水质处理。 2.2 符号2.2 符号2.2.1 流量、流速2.2.2 水压、水头损失2.2.3 几何特征3给水3.1 用水定额和水压3.1.1 小区给水设计用水量,应根据下列用水量确定: 1 居民生活用水量; 2 公共建筑用水量; 3 绿化用水量; 4 水景、娱乐设施用水量; 5 道路、广场用水量; 6 公用设施用水量; 7 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8 消防用水量。注: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计入正常用水量。3.1.2 居住小区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应按小区人口和本规范表3.1.9规定的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3.1.3 居住小区内的公共建筑用水量,应按其使用性质、规模采用本规范表3.1.10中的用水定额经计算确定。3.1.4绿化浇灌用水定额应根据气候条件、植物种类、土壤理化性状、浇灌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当无相关资料时,小区绿化浇灌用水定额可按浇灌面积1.0Lm2d3.0Lm2d计算,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加。公共游泳池、水上游乐池和水景用水量可按本规范第3.9.17、3.9.18、3.11.2条的规定确定。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1.4 目前各地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以种植树木和植物造景为主,努力建成景观优美的绿地,建设山清水秀、自然和谐的山水园林城市。在各工程项目的设计中绿化浇灌用水量占有一定的比重。充分利用当地降水、采用节水浇灌技术是绿化浇灌节水的重要措施。确定绿化浇灌用水定额涉及的因素较多,本条提供的数据仅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提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应根据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种植的植物种类、土壤理化性状、浇灌方式和制度等因素综合确定。3.1.5 小区道路、广场的浇洒用水定额可按浇洒面积2.0Lm2d3.0Lm2d计算。3.1.6 小区消防用水量和水压及火灾延续时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确定。3.1.7 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15计。3.1.8 居住小区内的公用设施用水量,应由该设施的管理部门提供用水量计算参数,当无重大公用设施时,不另计用水量。3.1.9 住宅的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可根据住宅类别、建筑标准、卫生器具设置标准按表3.1.9确定。注:1 当地主管部门对住宅生活用水定额有具体规定时,应按当地规定执行。 2 别墅用水定额中含庭院绿化用水和汽车洗车用水。3.1.10 宿舍、旅馆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区域条件,可按表3.1.10确定。注:1 除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用水定额中含食堂用水,其它均不含食堂用水。 2 除注明外,均不含员工生活用水,员工用水定额为每人每班4060L。 3 医疗建筑用水中已含医疗用水。 4 空调用水应另计。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1.10 表3.1.10中将宿舍单列。根据工程反馈的信息,宿舍用水时间特别集中,经收集到的论文和测试资料分析,供水不足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宿舍设置集中或相对集中的盥洗间和卫生间,并且供水不足的原因不仅采用用水疏散型平方根法流量计算公式,其用水定额qL、小时变化系数Kh偏小也是原因之一,为此作如下修订:1 宿舍用水定额单列,并适当提高用水量标准和Kh值系数;2 宿舍分类按国家现行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进行分类:类博士研究生、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每居室1人,有单独卫生间;类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每居室2人,有单独卫生间;类高等院校的本、专科学生,每居室3人4人,有相对集中卫生间;类中等院校的学生和工厂企业的职工,每居室6人8人,集中盥洗卫生间。根据反馈意见在表3.1.10中增列了酒店式公寓、图书馆、书店、会展中心的用水定额。3.1.11 建筑物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供水延续时间,供水水压等,应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消防规范执行。3.1.12 工业企业建筑时,管理人员的生活用水定额可取30L/人班50L/人班;车间工人的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宜采用30L/人次50L/人班;用水时间宜取8h,小时变化系数宜取2.5 1.5 。工业企业建筑淋浴用水定额,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中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确定,可采用40L/人次60L/人次,延续供水时间宜取1h。3.1.13 汽车冲洗用水定额,应根据采用的冲洗方式,以及车辆用途,道路路面等级和沾污程度等确定,按表3.1.13计算。注:当汽车冲洗设备用水定额有特殊要求时,其值应按产品要求确定。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1.13 传统的洗车方法用清水冲洗后,水就排入排水管道,既增加了洗车成本,又大量浪费水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车辆的家庭普及,以及各地政府加强了节约用水管理,一些既节水又环保的洗车方式纷纷出现。表3.1.13删除了消耗水量大的软管冲洗方式的用水定额,补充了微水冲洗、蒸汽冲洗等节水型冲洗方式的用水定额。3.1.14 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当量、连接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应按表3.1.14 确定。注:1 表中括弧内的数值系在有热水供应时,单独计算冷水或热水时使用; 2 当浴盆上附设淋浴器时,或混合水嘴有淋浴器转换开关时,其额定流量和当量只计水嘴,不计淋浴器。但水压应按淋浴器计; 3 家用燃气热水器,所需水压按产品要求和热水供应系统最不利配水点所需工作压力确定; 4 绿地的自动喷灌应按产品要求设计; 5 当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所需额定流量和最低工作压力有特殊要求时,其值应按产品要求确定。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1.14 由于给水配件构造的改进与更新,出现了更舒适、更节水的卫生器具。当选用的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和最低工作压力与本表不相符时,可按产品要求设计。故增加了表3.1.14注5。3.1.14A 卫生器具和配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的有关规定。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1.14A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2002已于200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是指“满足相同的饮用、厨用、洁厕、洗浴、洗衣等用水功能的前提下,较同类常规产品能减少用水量的器件、用具”。针对水嘴(水龙头)、便器及便器系统、便器冲洗阀、淋浴器、家用洗衣机等五种常用的生活用水器具的流量(或用水量)的上限作出了相应的规定。3.1.14B 公共场所的卫生间洗手盆宜采用感应式水嘴或自闭式水嘴等限流节水装置。3.1.14C 公共场所的卫生间的小便器宜采用感应式或延时自闭式冲洗阀。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1.14B、3.1.14C 洗手盆感应式水嘴和小便器感应式冲洗阀在离开使用状态后,在一定时间内会自动断水,用于公共场所的卫生间时不仅节水,而且卫生。洗手盆自闭式水嘴和小便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可限定每次给水量和给水时间的功能具有较好的节水性能。3.2 水质和防水质污染3.2.1 生活给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3.2.2 当采用中水为生活杂用水时,生活杂用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的要求。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2 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是在原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的基础上制定的,并在该标准实施之日起将原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48-1999同时废止。本条作相应修改。3.2.3 城镇给水管道严禁与自备水源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3 所谓自备水源供水管道,即设计工程基地内设有一套从水源(非城镇给水管网,可以是地表水或地下水)取水,经水质处理后供基地内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的供水系统。城市给水管道(即城市自来水管道)严禁与用户的自备水源的供水管道直接连接,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规定。当用户需要将城市给水作为自备水源的备用水或补充水时,只能将城市给水管道的水放入自备水源的贮水(或调节)池,经自备系统加压后使用。放水口与水池溢流水位之间必须有有效的空气隔断。本规定与自备水源水质是否符合或优于城市给水水质无关。3.2.3A 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3A 用生活饮用水作为中水、回用雨水补充水时,不应用管道连接(即使装倒流防止器也不允许),应补入中水、回用雨水贮存池内,且应有本规范第3.2.4C条规定的空气间隙。3.2.4 生活饮用水不得因管道产生虹吸、背压回流而受污染。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4 造成生活饮用水管内回流的原因具体可分为虹吸回流和背压回流两种情况。虹吸回流是由于供水系统供水端压力降低或产生负压(真空或部分真空)而引起的回流。例如,由于附近管网救火、爆管、修理造成的供水中断。背压回流是由于供水系统的下游压力变化,用水端的水压高于供水端的水压,出现大于上游压力而引起的回流,可能出现在热水或压力供水等系统中。例如,锅炉的供水压力低于锅炉的运行压力时,锅炉内的水会回流入供水管道。因为回流现象的产生而造成生活饮用水系统的水质劣化,称之为回流污染,也称倒流污染。防止回流污染产生的技术措施一般可采用空气隔断、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坏器等措施和装置。3.2.4A 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构筑物等的生活饮用水管配水件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 2 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4A 本条文明确对于卫生器具或用水设备的防止回流污染要求。已经从配水口流出的并经洗涤过的污废水,不得因生活饮用水水管产生负压而被吸回生活饮用水管道,使生活饮用水水质 受到严重污染,这种事故是必须严格防止的。3.2.4B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小不应小于25mm,最大可不大于150mm。当进水管从最高水位以上进入水池(箱),管口为淹没出流时应采取真空破坏器等防虹吸回流措施。注:不存在虹吸回流的低位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其进水管不受本条限制,但进水管仍宜从最高水面以上进入水池。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4B 本条文明确了生活饮用水水池(箱)补水时的防止回流污染要求。本条文空气间隙仍以高出溢流边缘的高度来控制。对于管径小于25mm的进水管,空气间隙不能小于25mm;对于管径在25mm150mm的进水管,空气间隙等于管径;管径大于150mm的进水管,空气间隙可取150mm,这是经过测算的,当进水管径为350mm时,喇叭口上的溢流水深约为149mm。而建筑给水水池(箱)进水管管径大于200mm者已少见。生活饮用水水池(箱)进水管采用淹没出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进水的噪声,但如果进水管不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会产生虹吸回流。如在进水管顶安装真空破坏器。3.2.4C 从生活饮用水管网向消防、中水和雨水回用等其他用水的贮水池(箱)补水时,其进水管口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150mm。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4C 本条文明确了消防水、中水和雨水回用水池(箱)补水时的防止回流污染要求。贮存消防用水的贮水池(箱)内贮水的水质虽低于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但与本规范第3.2.4A条中“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内的“液体”或“杂质”是有区别的,同时消防水池补水管的管径较大,因此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高度控制在不小于150mm。3.2.5 从给水饮用水管道上直接供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的下列部位设置倒流防止器:1 从城镇给水管网的不同管段接出两路及两路以上的引入管,且与城镇给水管形成环状管网的小区或建筑物,在其引入管上;2 从城镇生活给水管网直接抽水的水泵的吸水管上;3 利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且小区引入管无倒流防止设施时,向商用的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注水的进水管上;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5 本条的规定属城镇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小区或建筑物的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第1款补充了有两路进水的建筑物。第2款系针对叠压供水系统。第3款针对商用有温有压容器设备的,住宅户内使用的热水机组(含热水器、热水炉)不受本条款约束。如果建筑小区引入管上已设置了防回流设施(即空气间隙、倒流防止器),可不在小区内商用有温有压容器设备的进水管上重复设置。3.2.5A 从小区或建筑物内生活饮用水管道系统上接至下列用水管道或设备时应设置倒流防止器:1 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在消防用水管道的起端;2 从生活饮用水贮水池抽水的消防水泵出水管上。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5A 本条规定属于生活饮用水与消防用水管道的连接。第1款中接出消防管道不含室外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接出的室外消火栓那一段短管。第2款是对小区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贮水池中抽水的消防水泵,由于倒流防止器阻力较大,水泵吸程有限,故倒流防止器可装在水泵的出水管上。3.2.5B 生活饮用水管道系统上接至下列含有对健康有危害物质等有害有毒场所或设备时,应设置倒流防止设备:1贮存池(罐)、装置、设备的连接管上;2化工剂罐区、化工车间、实验楼(医药、病理、生化)等除按本条第1款设置外,还应在其引入管上设置空气间隙。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5B 本条为新增条文。属于生活饮用水与有害有毒污染的场所和设备的连接。第1款是关于与设备、设施的连接;第2款是关于有害有毒污染的场所。实施双重设防要求,目的是防止防护区域内交叉污染。3.2.5C 从小区或建筑物内生活饮用水管道上直接接出下列用水管道时,应在这些用水管道上设置真空破坏器:1 当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按摩池、水景池、循环冷却水集水池等的充水或补水管道出口与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出口管径2.5倍时,在其充(补)水管上;2 不含有化学药剂的绿地等喷灌系统,当喷头为地下式或自动升降式时,在其管道起端;3 消防(软管)卷盘;4 出口接软管的冲洗水嘴与给水管道连接处。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5C 本条为新增条文。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中存在负压虹吸回流的可能,而解决方法就是设真空破坏器,消除管道内真空度而使其断流。在本条第1款第4款所提到的场合中均存在负压虹吸回流的可能性。3.2.5D 空气间隙、导流防止器和真空破坏器的选择,应根据回流性质、回流污染的危害程度按本规范附录A确定。注:在给水管道防回流设施的设置点,不应重复设置。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5D 本条规定了倒流防止设施选择原则,系参考了国外回流污染危险等级,根据我国倒流防止器产品市场供应情况确定。防止回流污染可采取空气间隙、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坏器等措施和装置。选择防回流设施要考虑的因素有: 1 回流性质:1) 虹吸回流,系正常供水出口端为自由出流(或末端有控制调节阀),由于供水端突然失压等原因产生一定真空度,使下游端的卫生器具或容器等使用过的水或被污染了的水回流到供水管道系统;2) 背压回流,由于水泵、锅炉、压力罐等增压设施或高位水箱等末端水压超过供水管道压力时产生的回流。 2 回流而造成危害程度。本规范参照国内外标准基础上确定低、中、高三档:1) 低危险级:回流造成损害不至于危害公众健康,对生活饮用水在感官上造成不利影响;2) 中危险级:回流造成对公众健康有潜在损害;3) 高危险级:回流造成对公众生命和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生活饮用水回流污染危害程度划分和倒流防止设施的选择详见本规范附录表A.0.1、A.0.2。3.2.6 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小便斗(槽)采用非专用冲洗阀直接连接冲洗。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6 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1997第5.2条规定:“二次供水设施管道不得与大便器(槽)、小便斗直接连接,须采用冲洗水箱或用空气隔断冲洗阀。”本条文与该标准协调一致,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采用普通阀门直接连接冲洗。3.2.7 生活饮用水管道应避开毒物污染区,当条件限制不能避开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7 主要针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性而提出的规定。由于有毒污染的危害性较大,有毒污染区域内的环境情况较为复杂,一旦穿越有毒污染区域内的生活饮用水管道产生爆管、维修等情况,极有可能会影响与之连接的其他生活饮用水管道内的水质安全,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当无法避免时,可采用独立明管铺设,加强管材强度和防腐蚀、防冻等级,避开道路设置等减少管道损坏和便于管理的措施;重点管理和监护。3.2.8 供单体建筑的生活饮用水池(箱)应与其它用水的水池(箱)分开设置。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8 本条局部修订只局限于供单体建筑生活水箱(池)与消防水箱(池)必须分开设置。3.2.8A 当小区的生活贮水量大于消防贮水量,小区的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可合并设置,合并贮水池有效容积贮水设计更新周期不得大于48h时。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8A 本条为新增条文。规定了小区生活贮水池与消防贮水池合并设置的条件,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方能合并。小区生活贮水池有效容积按本规范第3.7.2条第1款的要求确定。3.2.9 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周围2m以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采取防污染的措施。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9 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17051-1997第5.5条规定:“蓄水池周围10m以内不得有渗水坑和堆放的垃圾等污染源。水箱周围2m内不应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本条文与该标准协调一致。3.2.10 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应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顶盖。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与其它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分隔墙。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10 本条对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结构要求:明确与建筑本体结构完全脱开,生活饮用水水池(箱)体不论什么材质均应与其他用水水池(箱)不共用分隔墙。本次局部修订删除了“隔墙与隔墙之间应有排水措施”的要求。3.2.11 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宜设在专用房间内,其上层的房间不应有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11 位于地下室的生活饮用水池设在专用房间内,有利于水池配管及仪表的保护,防止非管理人员误操作而引发事故。生活饮用水贮水池上方,应是洁净且干燥的用房,不应设置厕所、浴室、盥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需经常冲洗地面的用房,以免楼板产生渗漏时污染生活饮用水水质。3.2.12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的构造和配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孔、通气管、溢流管应有防止生物进入水池(箱)的措施;2 进水管宜在水池(箱)的溢流水位以上接入;3 进出水管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4 不得接纳消防管道试压水、泄压水等回流水或溢流水;5 泄水管和溢流管的排水应符合本规范第4.3.13条的规定;6 水池(箱)材质、衬砌材料和内壁涂料,不得影响水质。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12 本条贯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规定给水配件取水达标的要求。加强二次供水防污染措施, 将水池(箱)的构造和配管的有关要求归纳后分别列出。1 人孔的盖与盖座之间的缝隙是昆虫进入水池(箱)的主要通道,人孔盖与盖座要吻合和紧密,并用富有弹性的无毒发泡材料嵌在接缝处。暴露在外的人孔盖要有锁(外围有围护措施,已能防止非管理人员进入者除外)。通气管口和溢流管是外界生物入侵的通道,所谓生物指由空气中灰尘携带(细菌、病毒、孢子)、蚊子、爬虫、老鼠、麻雀等,这些是造成水箱(池)的水质污染因素之一,所以要采取过滤、隔断等防生物入侵的措施。2 进水管要在高出水池(箱)溢流水位以上进入水池(箱),是为了防止进水管出现压力倒流或破坏进水管可能出现虹吸倒流时管内真空的需要。以城市给水作为水源的消防贮水池(箱),除本条第1款只需防昆虫、老鼠等入侵外,第2、3、5款的规定也可适用。 设置在地下室中的水池,尤其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以下的水池,当池中的最高水位比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管底低300mm以上时,此水池可被认为不会产生虹吸倒流。3.2.13 当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内的贮水48h内不能得到更新时,应设置水消毒处理装置。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13 水池(箱)内的水停留时间超过48h,一般被认为水中的余氯已挥发完了,故应进行再消毒。本规范与现行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的要求一致。3.2.14 在非饮用水管道上接出水嘴或取水短管时,应采取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2.14 这是为了防止误饮误用,国内外相关法规中都有此规定。一般做法是挂牌,牌上写上“非饮用水”、“此水不能喝”等字样,还应配有英文,如“No Drinking”或“Cant Drinking Water”。3.3 系统选择3.3.1 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其水量应满足小区内全部用水的要求,其水压应满足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要求。小区的室外给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城镇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3.3.1A 小区给水系统设计应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宜实行分质供水,充分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优先采用循环和重复利用给水系统。 点击展开条文说明3.3.1A 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避免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T运维服务目录与SLA设计规范
-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设计计划
- 物流仓储操作规范与管理要点
- 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与案例解析
- 业务合同签订流程及注意事项
- 项目经理工程进度控制手册
- 模板元编程多态应用-洞察及研究
- 城市生态网络模拟-洞察及研究
- 跨国生产流程优化-洞察及研究
- 二次电池回收与再利用-洞察及研究
- 2025 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应对护理课件
- 《物联网技术》课件-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 匹克球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煤矿机电专业培训知识课件
- GB/T 23987.3-2025色漆和清漆实验室光源曝露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工业机器人基础课件: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
- TCRHA-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技术规范
-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专题8平面向量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
- 激素与肥胖的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