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万全区第一初级中学秦琰荣,1,考情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全国各地中考常考的考点,题型在选择题、填空题及实验探究题中均有出现,河北省中考经常出在18题、20题、25题。考查的知识主要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3,考点一透镜1.透镜有两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_,它对光线有_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它对光线有_作用.2.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_,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3.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它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凸透镜,会聚,凹透镜,发散,不变,焦点,焦距,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_、_和_,并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_或_上,目的是_.2.由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叫_像,成实像时物体和实像位于凸透镜的_(填“同”或“异”)侧;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像,成虚像时物体和像位于凸透镜的_(填“同”或“异”)侧.,蜡烛,凸透镜,光屏,平行于主光轴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实,异,虚,同,3.凸透镜成像规律,f2f),像距为v=12cm(2fvf),代人四个选项中的值可知,符合要求的只有9cm,故应选C。,【答案】C,18,例6(2016威海)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选填“增大”“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靠近,增大,19,例8.(多选)蒙蒙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等原因造成很多中学生患了近视,为了矫正近视而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生物课上用来观察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C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画面,手机应远离同学D教室里用的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ABC,20,例1、(2016泰州)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类型1:已知物距和焦距,分析成像的特点,预测题型分析,21,类型2:已知成像的特点,确定焦距或物距,例2(2016黔南州)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cmB.6cmC.9cmD.20cm,22,21.(原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刻度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条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如图所示.,类型3: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30cm处时,沿直线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像,原因可能是_.(2)重新调整后,当把光屏放到80cm处时,移动蜡烛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填“正立”或“倒立”)、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当把蜡烛移到10cm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_的像(填“放大”或“缩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1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1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2中的哪一个(),图1,D,2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BD,课堂拓展,26,OK,27,(河北2015)25.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9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凸透镜。,真题再现,28,THANKYOU!,29,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0,照相机的原理,A,B,A,B,镜头-凸透镜,胶卷-光屏,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屏幕。,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B,A,B,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放大镜成像的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实质就是一个凸透镜,、平行主光轴:、通过焦点:、通过光心:,O,F,F,O,三条特殊光线,通过焦点,平行主光轴,方向不变,34,(3)当把蜡烛移到10cm处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4)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选D.答案:(1)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倒立放大(3)缩小照相机(4)D,二、规律再集结,u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2f=v,找焦距,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u=f,uuf),像在外(v2f);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3)成实像时,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成虚像时,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37,(变式提升)(2016.成都)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三、题源精讲,38,类型3: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例4(2016.南充)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20cm,如图所示:(1)小明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在图示中,只需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个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填一种光学器材)。,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缩小,照相机,39,(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了一副眼镜,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当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又可得一清晰的像则这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类型3: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近视,40,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四、同步提升,41,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蜡烛右移,光屏右移B蜡烛左移,光屏左移C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蜡烛左移,光屏右移,A,四、同步提升,42,【解析】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30cm处,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答案】A,43,【解析】“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说明像太大,应让像变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应增大镜头到影片的距离,减小镜头到幕布的距离,第一空填靠近;第二空填减小。,【答案】靠近;减小,44,河北预测题型分析,类型1:已知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分析成像的特点。,类型2:已知成像的特点,确定焦距或者物距。,类型3: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45,例4(2013杭州)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凸透镜前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与它同侧的距离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所成的像()A.变大B.变小C.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移动应用项目经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航空安全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屋宇科技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购物体验专家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企业推广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电影网站运营专员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企业咨询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文化艺术策划专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发展顾问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销售网络协调员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及产业布局研究报告
- 高性能纸浆改性方法-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江苏省中职职教高考统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龙江森工历年考试题库及答案
- “湖北工匠杯”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员赛项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世界遗产影响评估指南与工具手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 妇科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 国家开放大学 沧州开大行政管理专科案例分析报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研究的案例分析报告》
- 征信培训课件
- 粉末喷塑工艺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