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对xx3所高校2013级新生学习适应情况调查和部分学生访谈,从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态度等维度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二级新生学业指导机制,广泛发动专业教师、各职能部门教师、高年级优秀学生等,分阶段、分类别、分专题对新生提供指导,以便更好地帮助新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顺利度过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适应期,为大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词】大学新生 学习适应 适应问题 学业指导一、引言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美国ACT的统计发现,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情况(特别是新生适应期的情况)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工作成就及以后的差异分化影响巨大,其贡献率占了整个大学影响的53%。但是现有的高校新生教育着重于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各类校纪校规、资源情况等,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管理学生。由于我国高中教育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加上高中学习和大学学习之间的巨大差异,很多新生进入大学后都会经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了解当今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适应问题,厘清影响新生适应困难的因素,建立有效的学业指导体制机制,以便更有效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这些都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对xx3所高校2013级新生适应情况调查和部分学生访谈,从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态度等维度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提出了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二级新生学业指导机制,广泛发动专业教师、各职能部门教师、高年级优秀学生等,分阶段、分类别、分专题对新生提供指导,以便更好地帮助新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顺利度过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适应期,为大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二、调查概况本次调查基于冯廷勇等人开发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开发了针对本研究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学生基本情况、高中学习状况、学习适应情况等。本次调查由各班辅导员组织学生填写,总共回收1026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有效样本835份。从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特征来看,以男生、独生子女、汉族和城市学生为主。其中女生556人,占66.6%,男生279人,占33.4%;独生子女579人,占69.3%,非独生子女256人,占30.7%为;根据民族划分,汉族学生759人,占90.9%,少数民族学生76人,占9.1%;根据生源地划分,617人来自城市,占73.9%,218人来自农村,占26.1%。三、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现状分析(一)学习适应总体情况本次调研的重点之一是考察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情况,对29个问题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到5个因子: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有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状态。根据被调查者的自我报告显示,经过两个月的学习生活适应阶段后,仍有20.9%的学生表示尚未适应大学的学习,具体表现在学习目标缺失或不明确、缺少学习规划、不会管理时间、学习效率低等方面,如仅有3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很有效,34.7%的说“我不会安排时间,学习无急迫感”;24%的学生“觉得失去了学习目标”,仅有34.2%的学生表示“上大学后,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包括学校教学内容的设置,作息时间的安排以及教师的教育风格等。在教学模式方面,约有22.2%的学生表示不适应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大学作息时间;36.8%的学生赞同“大学对学生的管理过于轻松,不如中学”。学习能力主要是指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等,也包括方法学习的能力,被调查学生中表示学习独立性增强的学生比例最高,达83.8%,其次是灵活性的增强,有74.1%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后,自己更具灵活性。对于思维方式的发展、实践能力的提高、视野的拓展等方面,约20%的学生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是否有改变,由于这些方面的能力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对比才能展现效果,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不确定也比较正常。学习态度是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习得的对待学习活动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大部分学生持有较为正面的学习态度,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兴趣的影响较大,13.4%的学生表示“由于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影响”,此外,还有19.8%的学生表示无所谓。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社交因素和家庭因素,61.6%的新生认为“大学人际关系处理得如何,对学习影响很大”,除此之外,23.6%的学生表示“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有较大影响”。表1新生适应情况统计表 非常不符合 比较不符合 无所谓符合不符合 比较符合 非常符合 非常不/比较不符合 非常/比较符合 我感觉我适应大学的学习 1.6 19.3 9.9 58.8 10.4 20.9 69.2 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并能付诸实践 3.5 24.9 12.6 50.8 8.3 28.4 9.1 我的学习很有效 4.2 32.9 31 28.3 3.6 37.1 31.9 我不会安排时间,学习无紧迫感 13.8 38.4 13.1 27.4 7.3 52.2 34.7 我觉得失去了学习目标 24.8 39.4 11.7 20.2 3.8 64.2 24 上大学后,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6.2 34.9 24.7 26.8 7.4 41.1 34.2 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让我觉得不舒服 15.1 38.3 24.3 17.8 4.4 53.4 22.2 我不适应大学的作息时间 21.4 41.6 14.6 18 4.4 63 22.4 大学学习与中学脱节,我感到很不适应 27.5 36 14.5 17.7 4.2 63.5 21.9 大学对学生管理过于轻松不如中学 18.3 26.5 18.3 28.1 8.7 44.8 36.8 上大学后,我的思维方式更成熟了 101 8.7 23.4 53.9 12.9 9.8 66.8 我认为大学后自己更具灵活性 1 7.3 17.6 55.9 18.2 8.3 74.1 上大学后,我的独立性显著增强 0.6 4.3 11.3 56.6 27.2 4.9 83.8 我觉得上大学后,认识更加宽广,前途更加清晰 1.9 15.1 19.8 45.5 17.7 17 63.2 上大学后,我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1.3 11.5 20.8 51.3 15.1 12.8 66.4 由于对专业课没有兴趣,我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22.6 44.2 19.8 11.1 2.3 61.8 13.4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有较大的影响 17.7 38.3 20.4 20.8 2.8 56 23.6 大学生活条件对学习有较大影响 12.2 33.4 20.2 30.5 3.6 45.6 34.1 将来就业情况严重影响到我学习 16.4 37.6 23.5 18.3 4.2 54 22.5 大学人际关系处理得如何,对学习影响很大 4.8 15.1 18.6 48.1 13.4 19.9 61.6 (二)不同群体适应情况(1)不同性别新生的适应状况分析通过对不同性别学生的适应情况分析表明,男生的学习适应情况优于女生。对“性别”与“我觉得我适应大学的学习”交叉制表发现,男生表示适应了大学学习的比例(71.7%)高于女生(68%)。进一步做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见表2),在学习适应的五个因子中,学习动机、学习能力这两个因子男生得分比较高,并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男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两个维度上的适应情况较好。但是女生学习态度比男生学习态度好,且达到显著性差异。而在教学模式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男女生无显著差异。表2 不同性别的适应状况比较 男 女 F值 Sig 学习动机 0. -0. 5.113 0.024 学习能力 0. -0. 15.405 0.000 学习态度 -0. 0. 15.829 0.000 教学模式 0. -0. 0.166 0.684 环境因素 0. -0. 0.916 0.339 (2)城乡学生的适应状况分析对城乡学生适应情况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见表3),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教学模式方面,城市户籍学生比农村户籍学生适应性强,二者有显著差异。在环境因素方面,农村户籍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外部环境(如家庭经济条件、人际关系等)影响学习。表3 不同户籍类型的适应状况比较因子得分 城市户籍 农村户籍 F值 Sig 学习动机 -0. 0. 1.485 0.223 学习能力 0. -0. 0.134 0.714 学习态度 -0. 0. 2.796 0.095 教学模式 0. -0. 9.124 0.003 环境因素 -0. 0. 4.480 0.035 (3)不同地区新生适应情况分析通过对不同地区新生的适应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新生的适应情况最好,其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新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东部地区新生适应性较强,西部地区新生适应性较弱。而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各地区新生的适应性无显著差异。 表4 不同地区新生的适应状况比较 东部 中部 西部 F值 Sig 学习动机 -0. -0. 0. 0.448 0.639 学习能力 0. 0. -0. 3.268 0.039 学习态度 0. 0. -0. 1.100 0.333 教学模式 0. -0. -0. 0.131 0.877 环境因素 0. -0. -0. 0.282 0.754 四、大学生学习适应困难原因分析:以个案学生为例大学新生在入学第一年的适应情况对后续的学习有着长久的影响,在对学业困难学生的访谈和辅导过程中发现,新生过渡时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基础较差等因素,构成了大学生学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一)规划不清晰,缺乏追求卓越的学习目标Chartrand对大学生个性因素对其其学习适应影响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的责任感和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期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在第一学年的学习适应性,并进一步影响其以后的学习适应状况和学业成就。大学通过学分制、选修制、模块化课程等一系列制度给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自我能动性、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大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与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定位不清晰、缺乏追求卓越的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在学生访谈中,明珠这样回顾自己刚进大学时的想法“我当时觉得大学学习不用那么努力,做一个普通的学生就可以了,自己感觉高数学习还不错,不知道怎么就挂科了,现在想着考试就很有压力”。小芳经过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后,不及格学分累积到了17个,直接受到学业试读处理。她对自己的问题这样分析道:“我对自己的定位不准,没有形成学习的习惯,高中毕业之后对自己太放松对自己定制的目标总是不能及时实践”。由于高考的过度压力,很多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就是解脱,并不需要全身心投入学习,在大学中也没有得到严格要求,错失了第一年确立卓越发展目标、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造成学业适应困难。(二)基础较薄弱,缺乏完成大学学习的基本技能高中与大学在教学、学习和评价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大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缺少完成大学课程的基本技能等因素是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大学环境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极大差异,很多西部来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上非常吃力。访谈中,敏敏对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月这样描述到“我很想能够听进老师的课,很想能够在图书馆看进去书,但是,我的心就是不听话,就是什么也听不进去,什么也看不进去”。初次离家的阵痛,从高中到大学的落差,以及大学学习方法不当,给这个来自西部某地的女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她在新学期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一直难以适应大学生活。(三)大学环境与学生期望之间存在落差新生对就读大学的满意程度会对此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新生带着对大学的种种期望进入学校,他们对于自己在大学中学术能力和智力能力发展的期望得到满足的程度越高,融入高校学术环境的程度也就越高。来自东部某地的阿凯这样形容他对大学的第一印象:“刚到大学时,我觉得很奇怪,这里竟然没有地铁,去市区找我哥,要换三次车,来回至少四个小时”。从此,阿凯他开始对大学失望,然后开始逃课,开始玩电脑,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开始逃避学习。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让来自西部的学生经历强烈的自我怀疑,自信心受挫;同时也让来自东部的学生经历失落。这种入学阶段的适应性不良,为以后的学业困难埋下了隐患。五、促进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对策思考(一)理念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涯发展指导理念入学管理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是高等教育机构有能力对新生产生更多的影响。目前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侧重于学校管理规范的普及,立足于学校管理的视角,将学生置于被管理的位置,对学习方面的适应性指导较弱。创新高校新生适应教育,首先需要理念的更新,将新生教育定位为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独立生活、转变学习范式,树立主动学习观、终身学习观和协作学习观。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指导不仅要培育优秀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学生提供重点帮扶。由于不同群体新生在大学适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城市学生在适应大学教学管理和交往能力方面要好于农村学生,来自东部省份学生在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好于中部和西部省份学生,在对大学新生提供学业指导过程中,要重视不同社会背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特别是对来自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结合不同群体特点和学生个人特点,将学习适应与文化适应相结合,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二) 机制上,构建以院为主的校院二级学业指导机制建立以学院为主体的校院二级学业指导机制,在学校层面,成立学业指导中心,负责总体设计新生学业适应指导项目,协调各学院和各部门的学业指导资源,组织开展跨学院的学业指导咨询和活动,监测学院学业指导工作。建立“调查反馈-咨询帮扶-建档跟踪”的长效机制,对学业适应困难的重点对象提供定向的持续性帮扶,并为学院学业困难学生指导提供建议与支持;整合学校资源,建立多种专家资源库,搭建跨学院、跨部门咨询、服务平台。在学院层面,建立学业指导分中心,确定学生学业指导联络人,筹建学业指导教师团队和学长团队,通过专题讲座、小型沙龙、朋辈互助等形式,落实学业指导工作。(三)模式上,因势利导创新契合学生特点的工作模式依托学院的主体作用,结合各学院特殊学情与教情,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新生学业指导模式,如以专业教师为主力的定时定点坐班问诊式咨询,以优秀学生为核心的自组织成长团体,以高年级学长为主体的传帮带模式。活动形式上,也可以根据各院系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模式,如个体咨询式、主题沙龙式、环境陶冶式、榜样示范式等形式,围绕新生适应、学业指导开展工作。(四)内容上,分层分类搭建学业指导内容体系大学的学习模式具有明显的自主性、阶段性、专业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大学的教学模式呈现进度快、信息量大、自由支配时间多等特点,但是调查发现,不同群体的新生在适应问题上存在差异,有必要在为所有学生提供生涯规划指导和过程性学习指导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提供各有侧重的学业指导体系,如:在大学入学前两周,提供生活适应、大学学习管理规范和学习资源使用等指导;在第一学期期中两周,提供学习策略与方法、人际关系与心理适应、个人时间管理等指导;在第二学期,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大学发展规划指导。通过分阶段、分模块的学业指导内容,帮助新生了解大学运作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范式的转变,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扭转学生“背多分”、“考前突击”等不良学习习惯。 注释: 宇:专业满意度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9期第102-104页。 廷勇,苏缇,胡兴旺,李红: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6年第5期第762-769页。各维度包含的项目具体如下:学习动机: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并能付诸实践;上大学后,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我不会安排时间,学习无急迫感;我觉得失去了学习目标;我感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因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我的学习很有效。上大学后,我明显变懒了;面对大学里激烈的竞争,我总是不懈地努力提高自己;我感觉我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能力:我认为上大学后自己更具灵活性;上大学后,我的独立性显著增强;上大学后,我的思维方式更成熟了;上大学后,我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我觉得上大学后,认识更加宽广,前途更加清晰。学习态度:要不是为了学分、毕业证,我早就不学了;何必太认真呢!睁只眼,闭只眼,你就适应了;大学学习只凭个人兴趣,不需要什么方法;社会上对大学生的不良看法(如“读书无用”等)导致我荒废学业;由于对专业课不感兴趣,我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影响;我上大学后,染上了不少不良嗜好;等6个项目。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包括学校教学内容的设置,作息时间的安排以及教师的教育风格等。教学模式:我不适应大学的作息时间;大学学习与中学脱节,我感到很不适应;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总让我觉得不舒服;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如中学;我常怀念以前的同学和事而不能自拔。环境因素:大学生活条件对学习有较大影响;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有较大影响;大学人际关系处理的如何,对学习影响很大;将来就业情况严重影响我的学习。冯廷勇,刘雁飞,易阳,张娅玲: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进展与教育对策,xx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本研究中西部地区所含省份包括:xx、贵州、云南、xz、陕西、甘肃、宁夏、青海、xq、重庆10个省、自治区;中部地区所含省份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东部地区所含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冯廷勇,苏缇,胡兴旺,李红: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6年第5期第762-769页。文中涉及到的人名、校名均为化名。Ayman M. Awad, Abdulhadi A. AlAmodi, Mohammad A. Shareef, Ammar J. Alsheikh, Asim I. Mahmod, Asem O. Daghistany, Mohammed M. Hijazi, Ahmed Abu-Zaid, Mohamed Alsadoon, Mohamed Shabllout, AbduljabarRasool, Ahmed Yaqinuddin(2014)The summer premedical program for matriculating medical students: a student-led initiative,Advances in Physiology Education,38(1)56-61;DOI: 10.1152/advan.00085.2013Braxton, JM; Vesper, N; Hossler, D(1995)Expectation for College and Student Persistence,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vol 36(5),p.595-612Hossler, D., and J. P. Bean (1990).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In Don Hossler and John P.Bean (eds.),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College Enrollments, pp. 3-20. San Francisco:Jossey-Bass.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2-169页。冯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快递行业特许经营(加盟)合同范本
- 中招历史政治试卷及答案
-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正式版本)共12份
- 讲解教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区安全培训计划表内容课件
- 2025河南中招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上海某商品房买卖合同附加协议
- 广播安装合同书模板(3篇)
-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单选题含答案
- 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
- CNAS-CC175-2017 基于ISOIEC 20000-1的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 创新创业甜品店计划书
- 2025年印刷行业趋势分析报告
- 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
- 2025年中考英语高频词汇表
- 《钠离子电池简介》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情商与领导力课件
- 幼儿园保育员安全培训内容
- 《拒绝服务攻击》课件
- 理疗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