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记得我在上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的时候,心里在想:“这课的内容很简单,学生会在我的点拨和指导下,很快就掌握它的意义以及会运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是,实际上通过第一次练习后,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会简算;于是我针对问题又讲解一遍后,又再进行第二次练习。结果检查下来,还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懂。这样的结果使我感到了问题并不简单,心里很困惑。为什么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学生那么难以掌握呢?到底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从学生的反馈中分析得出,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不会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二是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混淆;三是不会拆分一个数来进行简便计算。那么乘法分配律,如何教学才是有效呢?下面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供大家参考。一、 通过复习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乘法分配律是学生在学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我们都知道,简便运算目的就是想办法怎么算出又快又对的答案。而运用定律计算,一般情况下计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等等。教学“运算定律”这一章节,老师需要先熟悉教材的用意,要把握好教材,为学生能简便计算打好基础。例:254100、258200、12581000、35270、25250、502100等等,以上这些算式在乘法结合律已经运用了,在乘法分配律同样可以运用。但在这里,我们教师首先要设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意义。如:252表示2个25相加,25225要求学生理解有几个25,学生很快看出有3个25,根据乘法意义253即25(21),两个算式可以写成25(21)25225,让学生观察把第一个算式改写成第二个算式,有什么规律?老师要求学生首先个人思考,其次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归纳,得出: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和这两个加数相乘,再相加。此时老师揭示,这就是我们所学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二、用不同的情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1、借助课文例题情景图理解意义。例如:课文中33页例3:首先,让学生分析图意,找出已知条件:每一组有4人负责挖坑、种树和两人抬水、浇树,共有5个小组。所求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植树活动?学生根据他们的思维列出不同的算式:方法一:(42)530(人);方法二:452530(人)。接着要求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发现,这两算式结果相等,就是解题的思路不同,计算方法不同。那么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了相等关系是(42)54525。此时我提问学生,把第一个算式改写成第二个算式,运用了什么定律来解决呢?这就是我们所学的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又要求学生根据模仿前面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了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是:a(bc) abac,这样又一次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2、 从实际生活的情景理解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我们教数学不能始终停留在书面上,更不能纸上谈兵,特别是定义方面。我们要从理论中去分析,思考,从而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王老师在书店买了8本大词典,每本125元钱,又买了8本故事书,每本6元钱。王老师买书一共用去了多少钱?通过前面的几次练习,学生又经过思考、讨论后,大部分的学生很快列出算式,(1256)81258681000481048(元)。这样学生就学会了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就比一般的算法简便多了。三、通过观察数的特点,教学生拆分数。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们一般做法是根据定律a(bc) abac的形式练习的。但是这样的效果不好,我们必须要反复出多样的算式,告诉学生注意观察数的特点,认真地分析,应怎样计算才简便呢?如:教学算式10235时。首先让学生理解102个35是多少,观察102最接近100,但比100又多了2个。那么10235我们就102拆成“1002”,(1002)35这个算式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这样中等生就能很快口算出答案了。又如:9917这个算式,怎样把这算式转换,计算才比较简便?教师首先让学生个人去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有些学生回答:“把99看成100,然后减去1,”那么算式写成了“100171”。另一个学生举手说 “100171”这样计算是错误的。这时老师说:“既然这个算式是错的,那么大家找出错误的原因”。通过交流后,大家都理解了9917表示99个17相加,把99看成100,用10017,表示100个17相加,但100比99多了一个“1”即多了一个“17”,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个算式里要减去一个“17”。因此算式是这样转换才是正确的:9917(1001)171001717。为了让学生相信转换的道理,在教学时,有必要把两种算式的结果都算出来,学生看到了相同的结果,再次让学生真正理解简算的意义,同时让学生知道乘法分配律在减法中也可以运用。四、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灵活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只根据a(bc) abac这条定律教学,那就远远不能满足教材的真正用意。我们教师有必要出多样算式,如:“18328232”这个算式,让学生动脑、认真观察有什么特点,根据前面所学过的简便方法,寻找解题的方法。有些学生这样想:18个32加上82个32就等于100个32;还有些学生很聪明,一看算式就发现“1882”得到整百,并且这个算式是运用乘法分配律得到的。这两个学生的想法都是对的,可以把这两种想法写成等式是:18328232(1882)32。为了让有些只注重结果、而怀疑这两个算式是否相等的学生确信推理。我就把这两种结果都算出来是相等的,使学生一目了然,更领会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运用。乘法分配律:a(bc) abac ,表面上简单,可运用起来,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384938 ,我是这样给学生分析的:3849,我们可以理解成38个49,还可以理解成49个38。因为后面还加上一个38,因此理解成49个38,再加上1个38,实际上是50个38。那么算式写成:38493838(491)。我就是这样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真正含义的。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是我的一点成功经验,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点帮助。内容提要: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学生难以掌握,其主要原因是:1、不会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对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混淆3、不会拆分一个数来进行简便计算。那么,我的教学策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几何图形体积计算方法与实践教案》
- 2025年旅游行业旅游目的地创新营销策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护理妇科操作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私募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保产业行业环保产业发展与绿色环保技术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湖北省襄阳市六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 复习及答案解析
- 安全管理问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考试通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一件难忘的事事情类作文4篇
- 消防安全月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期中必刷常考题之地球的运动
- 安全注射标准专项考核试题
- 2025年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评估》真题(含答案)
- 国内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文献综合剖析与展望
- JJF 2321-2025激光标线仪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 技能培训学校招生简章
- DCS系统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DG-TJ08-2482-2025 建设工程数智化检测技术标准
- 汽车更换轮胎操作指南
- 日本经营管理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