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瑶的感人事迹_第1页
红瑶的感人事迹_第2页
红瑶的感人事迹_第3页
红瑶的感人事迹_第4页
红瑶的感人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红瑶的感人事迹红瑶的感人事迹真情洒瑶山冲锋为百姓何方礼何方礼曾被中宣部作为全国典型进行宣传,先后荣获“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全国拥政爱民模范”、“中国儿童慈善奖”、“广西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多次被总队评为“优秀从战士提升到指导员,何方礼再没有随便买过一件便衣、一双皮鞋,没有进过一次餐馆、逛过一次公园,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融水县城唯一的一家邮电局。何方礼把自己的开销压低到最低限度,他只有一个最朴素、最强烈的愿望节省下每一分钱,资助红瑶女童。帮助红瑶女童上学第二个困难是红瑶群众的观念比较守旧。“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的观念在红瑶延续了很多年,老百姓认为把女孩子送去读书就是一个亏本的买卖,女孩子能干农活就行,读书没什么用。为了改变红瑶群众的这种观念,何方礼和战友们基本上把节假日的休息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不仅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还帮助他们干农活,给他们送去果树苗、农药、化肥、锄头、铁铲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时间长了,红瑶老乡也被他们的真诚打动了,老乡的观念也渐渐改变了,大部分人都把家里的女2/6孩子送到了学校。然而在1996年,红瑶女童班因经费不足面临停办的困境。何方礼心急如焚,整日想着能尽快解决学校资金短缺的办法。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红瑶女童的现状,通过集结社会爱心人士的力量来援助这帮孩子。于是他背着照相机深入瑶寨,拍了140多幅照片,组成“红瑶女童的心声”大型图片展。期间,柳州市第二职业学校捐赠了10万元资金、课桌、教具,广西农业技术学院捐款3800多元和一批学习生活用品,成都一位退休工人寄来1500元钱这些资助足以支撑之后几届红瑶女童班顺利开班,380多名红瑶女童重新走进校园。接受过何方礼帮助的大瑶山第一位红瑶女医生兰芝琳回忆说,她从广西卫校毕业后经常一个人去找县妇联、找县长,一年下来工作依然没有着落,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正在此时,何方礼再次伸出援助之手,鼓励她多露面、多和人交流,还教她怎么和领导打交道、怎么和他们说话、怎么说话做事才有礼有节。最后还帮她给柳州地区人事局写了封信告诉他们她的经历,告诉他们她是春蕾女童,告诉他们红瑶“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的传统,如果没有春蕾计划她们不可能读到今天,但找不到工作对受春蕾计划资助的红瑶女童们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终于,县里经研究形成一个决议红瑶春蕾班的女童只要读完中专,想在融水工作的,3/6就安排工作。做群众脱贫致富的贴心人多年的资助活动使何方礼认识到,助学必须扶贫,不仅要“输血”,更关键的是教会当地人如何“造血”,只有帮助瑶族百姓发展经济,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红瑶女童有学可上。1999年,何方礼利用第一次探亲假的宝贵时间打背包、带干粮,进瑶山,首先开始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他发现,瑶山的土壤肥沃再加上有充足的水源灌溉,非常适合生态种养殖。20多天里,何方礼和瑶族同胞生活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就将勤劳脱贫、科学致富的观念慢慢传递给瑶山人。在那段日子里,他经常和战友进山搞扶贫支农活动,给瑶胞们送去果树苗、农药、化肥、锄头、铁铲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当年,何方礼荣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颁发的“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并获奖金1万元,他拿出8000元资助红瑶女童的同时,还资助甲报屯凤金德老人脱困。凤金德老人原是瑶口村的老支书,何方礼把他作为推广科学种田的示范户。他和武警中队懂科技的战友一起,多次利用双休日请假到甲报屯,指导风金德一家种柑果、修茶园、养山鸡。一年后,凤家第一个脱了贫,凤金德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把辍学在家的大女儿又送进了4/6女童班。XX年的春天,何方礼陪着柳州市和融水县的农技人员一趟趟来到大瑶山,手把手教乡亲们改良水稻品种。他还拿出400多元,购买了120多册农村实用书籍送到瑶寨。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改变生活。何方礼希望瑶山人可以用这些实用书籍武装头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这一年,瑶山迎来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丰收年。何方礼成了大瑶山最受欢迎的人。随后,“百合示范户”、“板栗示范户”、“牛蛙示范户”相继在瑶乡出现,红瑶群众的人均收入由1995年的100多元增加到XX年的2200多元。经济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大瑶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红瑶族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每家每户都主动送子女上学,红瑶女童们的上学梦照进了现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头顶灿灿警徽,肩负神圣使命,在人民群众危难时刻必须冲得上去、豁得出来。XX年2月8日,何方礼经过驻地县城寿星路,看到一名年轻人被人持刀追砍。年轻人见他穿着警服,连忙大声呼救。何方礼立即上前拦阻,一个“踢裆砍脖”将持刀人打倒在地。不料,这时候突然冲过来一辆白色面包车,车里窜出七、八个人手持棍棒和羊角刀向他扑来。情况危急,他5/6一把将年轻人拉到身后,大喊“快跑”,自己却徒手迎面堵住歹徒。恼羞成怒的歹徒直接向何方礼砍来,冲着他的头部、背部和腿部连砍8刀。何方礼的警服已经被鲜血染透了,但他仍死死抱住一个歹徒不撒手,最终因失血过多昏了过去当中国青年网记者问到“以一敌八,您不畏惧吗”,何方礼坦然回答道“当时也没想那么多,看到那个地方青年被一群人追砍,就冲了上去把他护在身后。面对歹徒,自己虽然受了伤,但没有感到畏惧,那时一心就想着要把人救下来。如果时光倒流或再次碰到类似的情况,我还会继续这样做。”军人的词典里,没有畏惧和退缩。这些年来,何方礼多次面对苦与累、生与死的考验。XX年7月,融江上游连降暴雨,造成江水暴涨,在肆虐的洪水围困下,和睦镇中学沦为孤岛,300余名师生危在旦夕。何方礼受命带领20名官兵迅速赶赴救援。在转移最后一批学生时,一段危墙突然倒塌,他的左小腿被砸得血肉模糊。经过简单包扎后,他又一瘸一拐地投入到搬运教学器材战斗中。近年来,他先后参与了广州亚运会和东盟博览会安保、搜捕特大杀人案嫌犯、抗击“娜莎”台风等重大任务60多次,负伤10余次。入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