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 copyright by 刘传正ppt课件_第1页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 copyright by 刘传正ppt课件_第2页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 copyright by 刘传正ppt课件_第3页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 copyright by 刘传正ppt课件_第4页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 copyright by 刘传正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培训(视频),北京,08.06.24,报告人:刘传正,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培训目标:,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增长。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2,学习交流PPT,1基本概念,(1)地质灾害(2)基本属性(3)地质环境变化(4)发展趋势(5)减灾目标,3,学习交流PPT,1980年6月3日晨5时35分发生在湖北省远安县盐池河崩塌,16秒钟内摧毁矿务局机关全部建筑物和坑口设施,导致284人死亡。,4,学习交流PPT,房屋可选择在反向坡坡上、坡下?,5,学习交流PPT,斜坡岩层中裂缝发育,易形成滑坡、崩塌,6,学习交流PPT,房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顺层斜坡?,7,学习交流PPT,2003年7月11日被称为“美人谷”的四川省丹巴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致使51人死亡和失踪。,8,学习交流PPT,政府和当地人是有警觉的,但从未防范雨停、天晴和白天会发生山体滑坡。滑坡发生前3天,邻村的一个老年妇女曾告诫村民要发生山体滑坡,应立即撤离,但当时没人相信她的警告,包括村小学的老师,也没有人去后山去查看判断。,泥石流?滑坡!,9,学习交流PPT,(1)/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或岩、土碎屑及其与水的混合体的移动事件。,10,学习交流PPT,(1)/2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与人类社会生存、生活、生产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壳外表圈层,它的上界面为起伏的地表面,下界面为人类活动影响的最大深度(约20千米),在陆地范围内,相当于地壳的硅铝层。,11,学习交流PPT,2001年5月1日,重庆市武隆县山体崩滑,死亡79人,类型?成因?松动/开裂/垮塌崩塌现场!,12,学习交流PPT,2005年6月10日1416时,黑龙江省宁安沙兰镇小学105名小学生、12名村民遇难。,13,学习交流PPT,灾难成因:“漫岗地”之山洪、局地洪水!,山洪?山洪泥石流?泥石流?,14,学习交流PPT,(2)地质灾害的基本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资源属性(灾害文明),15,学习交流PPT,(3)地质灾害起源于地质环境变化,地质环境是变化的!地质环境变化起因于四种动力地质作用:(1)地外天体引力作用;(2)地球内动力作用;(3)地球表层外动力作用;(4)人类社会工程经济活动作用。,16,学习交流PPT,台湾“9.21”地震前后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降雨指标变化,17,学习交流PPT,5.12汶川特大地震主震余震分布图,18,学习交流PPT,5.12汶川地震引起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邓家堡村滑坡险情,19,学习交流PPT,5.12汶川地震引起甘肃省陇南成昆线徽县车站1号崩塌体堵断嘉陵江,上下游水位差10米。3号崩塌体砸坏车头引起燃烧,两人受伤。,20,学习交流PPT,5.12汶川地震引起甘肃省文县县城南山全面爆发碎屑流,21,学习交流PPT,5.12汶川地震造成唐家山堰塞湖。工程处理后泄流速度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22,学习交流PPT,5.12汶川地震引发绵阳至北川公路边坡崩塌,23,学习交流PPT,地震引发安县至高川乡公路崩塌造成滞留车辆120多人死亡,24,学习交流PPT,四川绵阳,25,学习交流PPT,地震作用对地表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地表破裂、山体崩滑和建筑物损坏。山体崩滑将持续多久?,19002008年世界各国地震死亡人数直方图,26,学习交流PPT,27,学习交流PPT,希望汶川地震“震醒”我们的区域工程地质工作!,28,学习交流PPT,2001年45月,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干燥状态下发生碎屑流,造成318国道中断。,29,学习交流PPT,2000年4月9日,西藏波密县易贡乡发生巨大山体崩滑,碎屑物质堵塞易贡藏布河,形成一天然坝体;溃坝后,下游几十公里的道路和多座桥梁被毁。,30,学习交流PPT,31,学习交流PPT,两侧危岩,特别是东侧危岩顶部已开裂达20厘米,裂缝中树木较为茂盛,根部生长在裂缝中;,32,学习交流PPT,受灾区域,人员伤亡区,33,学习交流PPT,陕西紫阳群发型(2000.7.13,500km2同时爆发,死亡213人),34,学习交流PPT,2003年7月18日,湖北省秭归县千将坪滑坡,造成24人失踪,近千人居住的村庄被毁,35,学习交流PPT,2007年5月10日,因清江水布垭水库蓄水影响,湖北省巴东县清太坪镇木竹坪村发生滑坡灾害,滑坡体积约600万立方米,246户658人紧急撤离。,滑坡前缘堵塞磨刀河形成堰塞湖,36,学习交流PPT,广义显式统计模式地质灾害预报方法,预警等级指数(W)是内外动力的联立方程组。W预警等级指数W=(a,b,c,d)(1)a地外天体引力作用;b地球内动力作用;c地球表层外动力作用;d人类社会工程经济活动作用。,37,学习交流PPT,(4)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在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阶段,人类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程度加重导致地质灾害造成的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绝对量是持续上升的。,38,学习交流PPT,表220世纪7090年代全球自然灾害损失对比*,*据王振耀(2004)资料整理;*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39,学习交流PPT,表220世纪5090年代中国自然灾害损失对比*,*仅据1991、1992两年资料;(据杜榕桓引自马宗晋(1994),自然灾害学报,VOL.4,No.1,1995),40,学习交流PPT,表3中国20世纪后半期岩溶塌陷时段分布*,*据雷明堂(2004)资料整理15。,41,学习交流PPT,通过采取各种减灾行动,可以实现因灾伤亡人数绝对减少,灾害损失相对社会财富增长的比例持续降低,从而实现控制地质灾害增长的趋势。经济损失总量是相对减轻而非绝对减少!地质灾害风险可接受性?不同地区不同!,(5)减灾目标,42,学习交流PPT,由于部门管理的分割,单纯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尚缺乏可信的数据,估计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在50亿元以上,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图319952007年我国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对比,43,学习交流PPT,1政府官员:行政专家的作用2技术领导:科技专家的责任与自我认知能力3社区地质安全:有知识、能力强、素质高的当地人结论:在地质灾害面前,我们都是新兵!,44,学习交流PPT,2实现减灾目标的战略伙伴关系急需建立各级政府、科学技术界、工程企业界和公众社会“四位一体”的战略伙伴关系?!,45,学习交流PPT,2.1战术考察,(1)在水电建设方面,2002年8月14日,地处云南省南涧县与风庆县交界处澜沧江左岸大砂坝沟泥石流造成5人死亡,2人失踪、18人受伤,部分工棚和正在建设的混凝土拌和系统被破坏。从灾害地质看问题,这是一个泥石流灾害防范问题;从工程地质看问题,这显然是一个工程场址选择的安全稳定问题。,46,学习交流PPT,2002年8月14日大砂坝沟(地处澜沧江上,南涧县与风庆县交界处)爆发泥石流,造成5人死亡,2人失踪、18人受伤,部分工棚和正在建设的混凝土拌和系统被破坏。,47,学习交流PPT,48,学习交流PPT,2007年7月19日,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猴桥镇苏家河口水电站小江平坝料场剥离标段发生滑坡,掩埋3间工棚,造成29人死亡,10人受伤。,49,学习交流PPT,(2)在城市建设方面,四川省丹巴县城在后山扩建一条街,大规模切坡引发紧急滑坡险情,迫使封闭了穿过县城的省道211线、303线,危及主城区1067户居民,4620人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政府机关、金融中心、商业区和公共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正常运行。一旦发生滑坡,还将可能堵塞大渡河,又会引发次生洪水问题。从灾害地质看问题,这是一个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问题;从工程地质看问题,这是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的工程地质区划问题。工程切坡和抢险压脚又涉及到岩土工程和固结压力理论问题。,50,学习交流PPT,丹巴城建:开挖就是了!?,51,学习交流PPT,应急防治:堆载有理论吗?,52,学习交流PPT,四川丹巴县城滑坡险情应急,53,学习交流PPT,四川丹巴县城滑坡险情应急,54,学习交流PPT,(3)在公路建设方面,2003年5月11日,贵州省三穗县平溪特大桥开挖弃土滑坡毁坏桥墩,掩埋16间工房,造成35人死亡。从灾害地质看问题,这是一个滑坡灾害的防范问题;从工程地质看问题,这是一个人工填土体的工程性质与地质稳定问题。,55,学习交流PPT,2003年5月11日贵州省三穗县平溪特大桥滑坡毁坏桥墩,掩埋16间工棚,致使35人死亡。上部残留堆积体对现场构成严重威胁。,56,学习交流PPT,(4)在铁路建设方面,南(宁)昆(明)铁路八渡滑坡不仅花费巨资保证铁路畅通,同时成为红水河上龙滩水库的隐患。从灾害地质看问题,这是一处滑坡灾害隐患;从工程地质看问题,这是铁路选线工程地质工作的一个失误或对工程地质问题的“漏判”。,57,学习交流PPT,南(宁)昆(明)铁路八渡滑坡全貌,58,学习交流PPT,图1八渡滑坡地质特征简图,图1-1八渡滑坡全貌,59,学习交流PPT,图2八渡滑坡开挖、堆载与部分复活模式简图-后缘未扰动段;-开挖扰动段(新滑坡);-平台及基座未扰动段;-弃土堆载扰动段(新滑坡);-堆载土体;-被挖掉的斜坡体。,60,学习交流PPT,2007年11月20日上午,湖北宜万铁路巴东段高阳寨隧道进口边坡山体崩塌,造成35人死亡。,照片2湖北宜万铁路巴东段高阳寨隧道进口边坡山体崩塌,61,学习交流PPT,2.2战略考察,战略考察主要从不同尺度区域的地质先导作用的“缺位”来考量。(1)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的地质安全问题三峡库区“就滑坡论滑坡,就灾害论防治,”只是跟着“就地后靠”的感觉被动应对而已!可否这么说,近几年来花费巨资突击性实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质上是一种“补课”行为。,62,学习交流PPT,三峡库区:灾害地质观点大行其道,工程地质理念难觅踪影!,63,学习交流PPT,64,学习交流PPT,三峡库区巴东新城址三次选址,两次搬迁,一直未跳出就滑坡论滑坡的“怪圈”。2002年才开始关注整个扇形大斜坡的稳定问题,担心是否会出现意大利瓦依昂水库滑坡那样的灾难,直到2005年提出“巴东复杂斜坡系统”,而不是小小的“黄土坡”还是“赵树岭”!,65,学习交流PPT,1982,1988?,1996,1992?,巴东新城址三次选址,两次搬迁,66,学习交流PPT,图9-2三峡库区巴东县新城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程度图,整个扇形大斜坡的工程地质?没做工作!,67,学习交流PPT,天翔岭赵树岭地质剖面图,放心吧!虽然前缘深切-11.8m但整体是稳定的!马后炮而已!,68,学习交流PPT,3监测预警,3.1基本概念地质灾害预警是一种包括预测与警报的广义“预警”,在时间精度上包括了预测或预估(估测)、预警、预报和警报(数小时)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是一个政府机构、工程技术与公众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体系。,69,学习交流PPT,按预警对象的物理参量划分,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可划分为空间预警、时间预警和强度预警三类,一次圆满的预警应包括这三个物理参量,且应该计算做出每个物理参量发生的概率大小(可能性大小),从而确定向社会发布的方式、范围和应急反应对策。,70,学习交流PPT,表1预警工程的阶段划分,71,学习交流PPT,表2预警产品等级及色标,72,学习交流PPT,3.2地质灾害区域预警,3.2.1问题表述(1)地质灾害区域预警的物理学基础是,地质环境是变化的,地质环境变化的动力是地外天体引力、地球内动力、地球表层外动力和人类社会工程经济活动等单种因素或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2)由于天体引力、地球内动力、地球表层外动力和人类工程活动具有随机性,四者的耦合作用更是随机的。因此,地质灾害区域预警的数学基础主要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73,学习交流PPT,(3)实际工作中由于研究区域的尺度、统计样本数量、单体规模和相关因素的巨大差异,常常难以区分是自然滑坡事件还是滑坡灾害事件。(4)统计预警是一种可能性或随机概率预警,它包含了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范围、时间区间和暴发强度等参数的不同等级的可能性或准确度,有时给出的是一个模糊的综合量度指标,尽管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划分为地质灾害空间预警、时间预警和强度预警。,74,学习交流PPT,(5)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是可以划分为不同层级和不同尺度的,它起源于地质调查空间精度、激发因素(如大气降雨)的时空预警尺度和服务的国土范围等诸多方面限制。(6)地质灾害区域预警的精度评价主要考虑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强度等级,并针对不同预警层级和预警尺度的确定区域分别建立时间预警的准确率、空报率、漏报率、预警偏差和预警效率以及空间暴发区域或暴发强度的吻合程度等内容的评价标准。,75,学习交流PPT,(7)地质灾害区域预警产品的应用决策主要涉及到发布的空间尺度、时间分辨率、社会对风险的接受性、响应对策和应急机制等方面的完善程度,更多地表现为风险型决策问题。(8)地质灾害预警解除涉及到科学技术、行政职能、社会管理、法律依据和人文环境等多方面问题。,76,学习交流PPT,3.2.2研究现状,关于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区域预警研究,国外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如美国的Cambell、Caine、Wieczorek、Canon、Ellen、Wilson等等;香港的Lumb、Brand、Au、Finlay、Malone、DaiJibson,1989;Wieczoreketal.,2000)。(2)灾害参数:地质灾害发生的单点、灾害个数、频率、周期等。,统计分析,78,学习交流PPT,预警模型:24小时雨量大于175mm,或者,小时雨量大于70mm。,中国香港,1984年开始启动,目前正在每天运行。其技术支撑工作包括:a)降雨获取:气象部门的降雨预测、自动雨量计实时雨量(土木工程署的86个和香港天文台的24个),每5分钟自动传送降雨数据。除此以外,还有雷达和卫星图像监测含雨云层的运动和变化;b)预警模型采用Brand等(1984)的临界降雨判据:24小时雨量大于175mm,或者,小时雨量大于70mm。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正;c)实时预警系统;d)电视台和广播向社会发布。,79,学习交流PPT,香港土力工程处管理86个自动雨量计,香港天文台运作24个自动雨量计,每5分钟向土力工程处传送降雨数据。香港地区90%的滑坡为浅层滑坡(小于3m),且规模小于50m3。,80,学习交流PPT,a.美国Caine(1980),b.美国Wieczorek(1987),旧金山湾地区:1985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和美国气象服务中心(NWS)联合开展;1986年2月的首次对旧金山湾地区发出泥石流预警并获成功。作为第一个预警系统,从4个方面保证运行:a)降雨方面:国家气象中心降雨预报(未来6小时预报),降雨实时连续监测(多于40个实时雨量计);b)预警方法方面:CanonandEllen(1985)的ID临界降雨判据;c)预警运行上:美国地调局根据降雨预报和实时降雨监测,实时预警系统进行分析;d)美国地调局和气象中心共同确定预警,并向社会发布。俄勒冈州、夏威夷州、佛基尼亚州、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等。,不同地区的ID预警模型(SFBR:旧金山湾;H1、H2:夏威夷;BR:佛基尼亚;PR:波多黎各。),美国,81,学习交流PPT,有效雨量:Rwa=a1R1+a2R2+atRt=atRt。,日本,82,学习交流PPT,基于GIS的分析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和灾害之间的关系),(1)概率方法;(2)Logistic回归;(3)确定性模型(安全系数);(4)神经网络模型;(5)AHP模型;(6),统计分析,83,学习交流PPT,理论模型,斜坡的坡度决定着日降雨量的阈值;斜坡土体的厚度或者说容许水量决定着累积雨量阈值,EmmanuelJ.Gabet(2004),机理分析,84,学习交流PPT,数值模拟方法,1)常规意义上的数值模拟(如flac、slope、有限元等),用于分析斜坡稳定性(一般为单体滑坡),降雨过程与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降水过程与斜坡稳定性的变化,2)基于网格的斜坡稳定性分析与GIS相结合的区域数值模拟方法TRIGRS模型(Baumetal.2002),机理分析,85,学习交流PPT,模型试验方法(室内、室外),YoichiOkura等,2002,HirotakaOchiai等,2004,机理分析,86,学习交流PPT,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观测站,废弃的观测站址!,87,学习交流PPT,(1)研究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灾害与坡度、坡向、岩性、构造等因子之间的紧密关系,分析同一因子不同区段(类型)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敏感性,从而确定出影响滑坡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组合。(2)基于滑坡灾害监测数据,结合室内模型实验而开展的模型预报研究。(3)基于大气降雨的观测,研究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与滑坡灾害在空间分布、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建立滑坡灾害的时空分布与降雨过程的统计关系,确定宏观上的统计关系,以达到预报预警的目的。(4)基于前期有效降雨量的精确统计研究。(5)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地质灾害预报。(6)滑坡发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对中长期预报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7)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研究区特点的方法进行预测预报。,国内研究概况,88,学习交流PPT,刘传正等(2007)将地质灾害区域预警理论原理划分为三大类:隐式统计预警:仅用临界雨量判据。地质环境是隐含的。显式统计预警:目前尚处于研究探索中。考虑地质环境变化与降雨参数等多因素耦合建立预警判据模型。动力预警:机理研究作为基础。实质上是一种解析方法。,89,学习交流PPT,2003年以来,中国大陆也陆续开展了国家级和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2003年4月7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签订关于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协议,并于2003年6月1日正式启动。,90,学习交流PPT,2003年把全国划分为7个一级区,28个二级(预警)区,91,学习交流PPT,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判据模式图A区不发布预报区;B区预报发布区;C区警报发布区线预报临界线(二、三级分界线);线警报临界线(四、五级分界线),92,学习交流PPT,C1气象预警区判据图,C,B,A,93,学习交流PPT,2004年把全国划分为7个一级区,74个二级(预警)区,94,学习交流PPT,工作流程,95,学习交流PPT,图12003年全国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预报成功次数对比图2003年汛期(69月)全国降雨诱发的危害较严重的突发性地质灾害264起,其中有101起(至少878处)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位于预报预警范围内,预报成功率为38%。各月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月:46.9%;7月:26.5%;8月:50.0%;9月:44.8%(图1)。,96,学习交流PPT,2004年59月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成果直方图2004年汛期(59月)预警预报工作收集到反馈灾害信息382起,其中163起地质灾害发生于预报预警时空范围内(图2)。,2005年汛期各月预警结果图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汛期,全国共发生降雨诱发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有一定损失)1399起,其中706起在预警预报范围内。,98,学习交流PPT,地质灾害发生与持续降雨关系,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一定时间的雨量积累(以2005年6月1823日群发地质灾害为例),地质灾害与当日雨量,地质灾害与3日雨量,地质灾害与5日雨量,研究和探索,99,学习交流PPT,地质灾害实际发生与台风强降雨过程,地质灾害具有瞬时发灾的特点;2005年7月1819日群发地质灾害为例,地质灾害预报、降雨预报和实际发灾点,研究和探索,100,学习交流PPT,第十七条国家实行地质灾害预报制度。预报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地质灾害预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101,学习交流PPT,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显式系统设计,(1)基本认识(报告)(2)系统设计目标(3)因素分析(4)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原则、图层设计的基本要素、分类信息图层设计、系统建模、系统运算、预警单元与预警等级确定、产品生成、产品会商、产品发布、预警校验、产品评价,102,学习交流PPT,103,学习交流PPT,a.时间标准(借用气象部门再改造)准确率:(1)漏报率:(2)空报率:(3)预警偏差:(4)预警效率:(5)预警发生地质灾害,实况发生天数;预警发生地质灾害,实况未发生天数;没有预警地质灾害,实况发生天数;没有预警地质灾害,实况未发生天数。,104,学习交流PPT,b.空间标准-多因子交集,图7地质灾害区域预警空间吻合程度示意图,105,学习交流PPT,c.强度标准,新发灾害强度校验:,式中,Fi第i单元的灾害发育度;Rfi第i单元新发生灾害与整个预警区灾害的频数比;Rsi第i单元新发生灾害与整个预警区灾害的面积模数比;Rvi第i单元新发生灾害与整个预警区灾害的体积模数比;修正指数,一般取1.52.0。,106,学习交流PPT,工作思路,107,学习交流PPT,预警信息图层编制,108,学习交流PPT,109,学习交流PPT,110,学习交流PPT,111,学习交流PPT,112,学习交流PPT,地质灾害预警区划,113,学习交流PPT,分区界限:,(1)A/F大兴安岭七老图山线(2)A/B云雾山长白山(3)B/E太行山中条山线(4)E/F毛毛山靖边东胜小五台(5)EB/DC秦岭线伏牛山大别山括苍山线(6)F/G阿尔金山祁连山线(7)C/D老君山梵净山岑王老山线(8)D/G九寨沟察隅线,114,学习交流PPT,单元尺寸:10km10km单元个数:12593个12个图层试运算:岩土体类型、年均降雨、地形起伏、人口密度、植被、第四系成因、海拔、水系、公路、矿山、铁路、地震烈度,区域预警显式系统的初步实现以东南区为例,潜势度计算,115,学习交流PPT,各因子图层“值”的量化,为滑坡在图层a类中发生的条件概率,即数据类a的单元中存在的滑坡个数与单元面积的比值;,为滑坡在整个研究区中发生的先验概率,即整个研究区的滑坡的个数与研究区面积的比值。,116,学习交流PPT,117,学习交流PPT,各因子图层权重的计算,(1)各因子图层CF值逐步迭加合并,再分段。,118,学习交流PPT,各因子图层权重的计算,(2)计算各段Z值的变化量。相邻相减,计算各因子图层迭加前后分段百分比的变化量,119,学习交流PPT,各因子图层权重的计算,(3)计算因子权重。,120,学习交流PPT,潜势度计算,qi各因子权重;Qi因子定量值(CF值)。,验算,121,学习交流PPT,统计变量的选择,1)地质环境基础因素:计算所得的网格潜势度的值(G)。2)降雨激发因素:当日雨量(Rd),地质灾害发生当天的日雨量;前期雨量(Rp),地质灾害发生前一个降雨过程的累计雨量。3)历史地质灾害点作为应变量参加统计。主要选取滑坡数据,从县市调查545个县的数据中挑选。,统计预警模型建立,122,学习交流PPT,多元回归统计分析结果,123,学习交流PPT,地质灾害预警指数与潜势度G、当日雨量Rd、前期雨量Rp成线性关系,三者的贡献比例约为4:2:1的关系。可见,在研究区范围内,地质环境基础因素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控制因素,降雨激发因素中,当日雨量的作用约为前期雨量的2倍,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受当日雨量的控制。该模型可以用于当日20:00到次日20:00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实际应用中,G为地质灾害潜势度;Rd为预报日雨量;Rp为一个降雨过程的前期累计雨量。根据预警指数T分段确定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等级。,124,学习交流PPT,预警结果与检验,2006年5月18日,台风“珍珠”在广东省饶平到澄海之间沿海登陆,是1949年以来5月份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之一。5月18日,中国气象局对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布了暴雨预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其中局部地区达到5级警报标准。,125,学习交流PPT,根据5月17日气象部门的降雨预报数据和前期实况雨量数据,我们采用显式统计的预警模型,计算研究区内各网格单元的预警指数T,将T分别按(-5,0、(0,1、(1,2、(2,4分为4个级别。,126,学习交流PPT,(1)预警结果更加精细化。显示统计预警方法是通过网格剖分(网格尺寸10km10km)的方式进行计算的,预警结果是以网格尺寸为最小单元,从而使得预警结果更加的精细。(2)预警结果更加准确。预警结果中,较高预警等级的区域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情况导致的:较高的地质灾害潜势度或较大的预报雨量或较大的前期累计雨量,或者三者同时较高。如浙江的西南与福建北部交界地区,预报雨量仅为25-50mm,但由于其前期累计雨量较大,因此也具有较高的预警等级,这一点在图6中体现的不明显,也就造成了该地区的漏报。,127,学习交流PPT,新的统计模型模拟预警区实况发布的预警区,新旧模型预警结果对比,128,学习交流PPT,显式统计预警与隐式统计预警的空间精度比较,129,学习交流PPT,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B区:,C区:,D区:,根据T值进行分段,确定预警等级。,三级(3T10;四级(10T20);五级(T20),三级(-45T10);四级(10T60);五级(T60),三级(1T5);四级(5T10);五级(T10),地质灾害潜势度,预报雨量,前期实况雨量,130,学习交流PPT,A区:,E区:,131,学习交流PPT,F区:,G区:,132,学习交流PPT,1、菜单、工具栏2、图层管理窗口3、图形显示窗口4、属性查询结果显示窗口,1地质灾害预警软件主界面,国家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软件,133,学习交流PPT,图层管理,图层显示窗口,属性查询结果,菜单、工具条,134,学习交流PPT,菜单与工具条,135,学习交流PPT,软件启动、预警日期选择,2地质灾害日常预警预报操作流程,136,学习交流PPT,点击“接收气象数据”菜单,自动从ftp上接收气象局发来的预报雨量和前期实况雨量数据。,自动接收雨量数据,137,学习交流PPT,点击“当日预报预警计算”按钮,预警产品计算(历时约3分钟),138,学习交流PPT,如需要,可以对自动计算生成的预警产品进行修正,139,学习交流PPT,预警图层属性查询地质图为例,140,学习交流PPT,预警图层属性查询水文地质类型为例,141,学习交流PPT,预报雨量、实况累积雨量查询,预报雨量25mm;前期累积雨量115.3mm,142,学习交流PPT,生成预警结果文档、图片,143,学习交流PPT,在雅安市雨城区共布设雨量计监测点20个,选取了目前气象部门广泛采用的SL1遥测雨量计(翻斗式)。,2003825一日降雨量,3.2.4地质灾害动力预警系统,144,学习交流PPT,145,学习交流PPT,图514DZ型地质灾害岩土层含水量测试仪安装示意图1护盖;2测试仪;3电缆;4蓄电池;5螺栓;6固板;7观察墩;8探头;9地表岩土层;10需测岩土层,146,学习交流PPT,图528桑树坡监测试验点第一层第四层含水量随时间变化曲线,8月2325日降雨事件,以2003年8月19日15时至9月19日9时的监测资料为例,四条曲线分别纪录了四个层位在此监测期内的含水量变化(图5)。,147,学习交流PPT,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核心是实现“六个自我”,即: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自我救治,3.2.5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148,学习交流PPT,149,学习交流PPT,图2004年成功预报避让地质灾害情况,150,学习交流PPT,新滩(事后反演)黄茨(事前,预报延迟23小时)链子崖(存在教训,但施工预警成功)茅坪(分析探索),4单体地质灾害监测预警,151,学习交流PPT,监测技术方法的类型取决于不同的监测目的和不同的监测信息种类,同一种监测信息可有多种监测手段。崩塌滑坡常用监测项目主要有: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应变监测、地下水监测、地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