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工艺》PPT课件.ppt_第1页
《拉深工艺》PPT课件.ppt_第2页
《拉深工艺》PPT课件.ppt_第3页
《拉深工艺》PPT课件.ppt_第4页
《拉深工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根据材料料厚在拉深前后的变化情况,一般把拉深分为变薄拉深和不变薄拉深,不变薄拉深,变薄拉深,第六章拉深工艺,拉深件类型,a)轴对称旋转体拉深件b)盒形件c)不对称拉深件,拉深模结构图,-模柄-上模座-凸模固定板-弹簧-压边圈-定位板-凹模-下模座-卸料螺钉10-凸模,拉深模特点:,结构相对较简单,与冲裁模比较,工作部分有较大的圆角,表面质量要求高,凸、凹模间隙略大于板料厚度。,不变薄旋转体零件的拉深工艺与模具,一、拉深过程分析二、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三、筒形件在以后各次拉深时的特点及方法四、拉深力与压边力的计算五、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的确定六、拉深模的典型结构,1、拉深变形过程不变形区底部已变形区筒壁变形区凸缘,一、拉深过程分析,拉深变形过程多余三角形转移,a、圆环形部分(毛坯外径与洞口直径间金属圈)直壁部分(产生变形)b、由于多余三角形的转移,拉深后工件变“高”,2、拉深的网格试验,拉深的网格试验,3、拉深过程应力应变分析,拉深过程的应力与应变状态,下标1、2、3分别代表坯料径向、厚度方向、切向的应力和应变,圆筒形件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4、拉深时的主要质量问题起皱与拉裂,a、起皱,起皱的影响因素:,变形程度:d工件直径D毛坯直径m拉深系数越小,拉深变形越厉害起皱就越大毛坯相对厚度:越小,越容易起皱,防止起皱的常用措施:,1)、采用压边圈2)、采用锥形凹模(角度),防止起皱的常用措施:,3)、采用反拉深(阻力大,防起皱),b、拉裂,凸缘部分由于变形量大,因此加工硬化的程度也大,屈服点高;而筒壁与圆角相接处由于几乎没有切向压缩,加工硬化较低,材料屈服点较低,是薄弱环节。,防止拉裂的常用措施:通过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筒壁抗拉强度正确制定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降低筒壁所受拉应力,二、筒形件拉深的工艺计算,1、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2、拉深系数m:3、拉深次数的确定4、筒形件各次拉深的半成品尺寸计算:5、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6、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a、确定毛坯形状和尺寸的依据,其毛坯形状与拉深件周边形状相似,毛坯的周边也应该是光滑的曲线,而无急剧的转折在毛坯尺寸中应包括修边量(具体数值参照课本表、)对于不变薄拉深,拉深前后其面积基本不变,对于旋转体毛坯形状应该是圆形,计算其毛坯直径,1、旋转体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按图得:,故,整理后可得坯料直径为:,b、简单形状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因为其中:A拉深件毛坯面积所以圆环/4凹形环面圆筒形/4凸形环面圆形(各公式查表p.163.),久里金法则求其表面积:任何形状的母线绕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旋转体面积,等于该母线展开长度与其重心绕该轴线旋转所得周长的乘积。如右图所示,旋转体表面积为,c、复杂旋转体拉深件坯料尺寸的确定,因拉深前后面积相等,故坯料直径D:,2、拉深系数m:,a、拉深系数的概念拉深系数是指每次拉深后筒形件直径与拉深前毛坯(或半成品)直径的比值。,第一次拉深系数第二次拉深系数第三次拉深系数第n次拉深系数,b、影响最小拉深系数m的因素,1)、材料机械性能:材料塑性越好,而且屈服比小,允许的拉深变形越大2)、材料的相对厚度:m3)、压边条件:合理压边力,减少摩擦阻力,可以减小拉深系数压边力保证不起皱前提下取最小值,4)、凸凹模间隙:间隙大,m可以取小值一般在设计时,前面几次拉深可取较大间隙,不考虑制件精度,最后一次拉深取合理间隙,以保证尺寸及精度5)、凸凹模圆角半径:(R凹)R凸大m可以取小值(R凹)R凸小m应该加大6)、润滑条件润滑条件好,m可以取小值,(改善塑性流动),3、拉深次数的确定,a、推算法:可根据相对厚度值,由P169表-、-中查出各次拉深的m值然后计算出各次拉深直径,便可推算出拉深次数。b、查表法:根据、查表P171表6-9、6-10,c、计算法,式中d冲件直径;D坯料直径;m1第一次拉深系数;m均第一次拉深以后各次的平均拉深系数。,拉深次数,4、筒形件各次拉深的半成品尺寸计算:,半成品的直径确定拉深次数后,由表查得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适当放大,并加以调整,其原则是:保证12使12最后按调整后的拉深系数计算各次工序件直径:11221,高度根据拉深后工序件表面积与坯料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可得到无凸缘工序件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前应先定出各工序件的底部圆角半径。,例求图示筒形件的坯料尺寸及拉深各工序件尺寸。材料为10钢,板料厚度2。,解:因1,故按板厚中径尺寸计算。()计算坯料直径根据零件尺寸,其相对高度为,查表得切边量,坯料直径为,代已知条件入上式得98.2,()确定拉深次数坯料相对厚度为,按表可不用压料圈,但为了保险,首次拉深仍采用压料圈。根据/2.03,查表得各次极限拉深系数10.50,20.75,30.78,40.80,。故110.5098.249.22210.7549.236.93320.7836.928.84430.828.823此时42328,所以应该用4次拉深成形。,()各次拉深工序件尺寸的确定经调整后的各次拉深系数为:每次拉深系数放大倍数10.52,278,30.83,4=0.846,各次工序件直径为各次工序件底部圆角半径取以下数值:18,25,34各次工序件高度为,(4)工序件草图,5、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变形程度及拉深次数,有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系数取决于有关尺寸的三个相对比值:dt/(凸缘的相对直径)、/(零件的相对高度)、/(相对圆角半径)。,根据拉深系数或零件相对高度,判断拉深次数。,窄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窄凸缘筒形件:,宽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宽凸缘筒形件:,6、其它形状零件的拉深,变形特点:,阶梯形件的拉深与圆筒形件的拉深基本相同,也就是说每一阶梯相当于相应圆筒形件的拉深。,阶梯形件的拉深,判断能否一次拉深成形:,根据零件高度与最小直径之比来判断。,阶梯形件多次拉深的方法:,(1)当任意两相邻阶梯直径之比(dn/dn-1)都不小于相应的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2)若相邻两阶梯直径之比(dn/dn-1)小于相应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拉深方法如图b),拉深方法如图a),拉深变形特点:复合类冲压成形工序,曲面形状零件的拉深,球面、锥面、抛物面形状冲件拉深成形共同特点是由拉深和胀形两种变形方式的复合。,做到既不起皱又不破裂。,盒形件是非旋转体零件,拉深变形时,圆角部分相当于圆筒形件拉深,而直边部分相当于弯曲变形。,沿周边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盒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复杂,准确性不高,必要时需要工艺试验。模具间隙、圆角半径沿周边分布不均匀。,三、筒形件在以后各次拉深时的特点及方法,1、以后各次拉深的特点:以后各次拉深的稳定性较首次拉深为好,不易起皱。2、以后各次拉深的方法,3、反拉深与正拉深相比较的特点,a、残余应力小b、加工硬化程度低,有利于成形c、不容易起皱d、反拉深的拉深力比正拉深大e、拉深系数应小些,其中:为毛坯内径、为成品内径,同时要求:,四、拉深力与压边力的计算,拉深力,采用压料圈拉深时首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2、3、),不采用压料圈拉深时首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2、3、),压料装置产生的压料力Fy大小应适当:,式中A压料圈下坯料的投影面积;p单位面积压料力,p值可查表,压边力,圆筒形件首次拉深,圆筒形件以后各次拉深,(2、3、),压力机公称压力,压力机其公称压力应大于工艺总压力FZ。工艺总压力为,注意:当拉深工作行程较大,尤其落料拉深复合时,应使工艺力曲线位于压力机滑块的许用压力曲线之下。,浅拉深,深拉深,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按下式来确定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五、拉深模工作部分结构的确定,1、拉深凸模和凹模的结构2、拉深凹模和凸模的圆角半径3、拉深模的间隙4、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有制造公差(指最后一次拉深),1、拉深凸模和凹模的结构,a)圆弧形b)锥形c)渐开线形,无压料一次拉深成形的凹模结构,无压料多次拉深的凸、凹模结构,有压料多次拉深的凸、凹模结构,2、拉深凹模和凸模的圆角半径,a.凹模圆角半径的确定,首次(包括只有一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计算:,或,以后各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应逐渐减小,一般按下式确定:,(2、3、),以上计算所得凹模圆角半径一般应符合rA2的要求。,b.凸模圆角半径的确定,首次拉深可取:,中间各拉深工序凸模圆角半径可按下式确定:,(3、4、),最后一次拉深凸模圆角半径rTn即等于零件圆角半径。但零件圆角半径如果小于拉深工艺性要求时,则凸模圆角半径应按工艺性的要求确定(即rT),然后通过整形工序得到零件要求的圆角半径。,a.无压料圈的拉深模,其拉深间隙为:,b.有压料圈的拉深模,其拉深间隙为:查表6-15,c.盒形件拉深模的间隙,当尺寸精度要求高时:,/2(0.90.95);,当精度要求不高时:,/2(1.11.3)。,末道拉深取较小值。,3、拉深模的间隙,对于最后一道工序的拉深模,当零件尺寸标注在内形时,以凸模为基准,工作部分尺寸为:,对于多次拉深,中间各工序的凸、凹模尺寸可按下式计算:,当零件尺寸标注在外形时,以凹模为基准,工作部分尺寸为:,4、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有制造公差,六、拉深模的典型结构,1-定位板2-下模板3-拉深凸模4-拉深凹模,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带压边装置拉深模,模柄上模座凸模固定板弹簧压边圈定位板凹模下模座卸料螺钉10凸模,带锥形压边圈的倒装拉深模,1上模座2推杆3推件板4锥形凹模5限位柱6锥形压边圈7拉深凸模8固定板9下模座,弹簧压边装置a)橡皮b)弹簧c)气垫,带限位装置在压边圈,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刚性压边装置动作原理,1-固定板2-拉深凸模3-刚性压边圈4-拉深凹模5-下模板6-螺钉,带刚性压边装置拉深模,无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有压边装置的以后各次拉深模,1-推件板2-拉深凹模3-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