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甲骨文书法作品】李刚田甲骨文书法作品_第1页
【国展甲骨文书法作品】李刚田甲骨文书法作品_第2页
【国展甲骨文书法作品】李刚田甲骨文书法作品_第3页
【国展甲骨文书法作品】李刚田甲骨文书法作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展甲骨文书法作品】李刚田甲骨文书法作品 中国的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要研究书法必先了解文字 _和构造。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是书写或隽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亦有少许的记事文。 而今,甲骨文的书法艺术尚属草创期,诸家所书作品虽有工稳古雅之趣,但甲骨文中特有的苍朴古拙与方刚道峭之气,尚未表达出来。在国展上也有跟多甲骨文书法作品被展览出来。下面是为你的国展甲骨文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提前了1000多年。这一全新的字体使书法家们大开眼界,打开了书法创作的新门径、新视野。对甲骨文的研究,是由考古学、历史学、语言文字学等领域,延伸到书法艺术领域的。近些年来,很多有识之士走上甲骨文书法创作之路,呈现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好作品,成为全国重大展览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书体。 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甲骨文的基本知识,是学习甲骨文书法的基础,更是书法创作不可缺少的理论支撑。 甲骨是古代占卜遗物。在商代,先人们遇到疑难之事往往求神问卜,烧灼龟甲或兽骨,观察其裂痕,籍此以定吉凶。贞人们把占卜过程的记录契刻于龟甲或兽骨之上,从内容角度说叫卜辞,从文字角度就称为甲骨文字。 甲骨文字不是最早的汉字,但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文字,已具备了传统所谓的“六书”,形成了一种相当完备的系统,乃后世篆隶楷之先宗,历代书契之鼻祖,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的第一页。 甲骨文的研究已形成一个专门的学问叫做“甲骨学”。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有四位,被称为“四堂”,即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彦堂董作宾、鼎堂郭沫若。现知最早将甲骨文引入书法的当推罗振玉,稍后则有简经纶集卜辞为联并创制卜文印,其后沿习者日众,名家辈出如叶玉森、丁佛言、丁辅之、董作宾、容庚、商承祚、潘主兰、徐无闻、刘江、刘顺等。近10余年来,写甲骨文的书法家更多,并且多数是中青年。全国重大展览中每有甲骨文书法作品展出,不乏佳作,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书体。 甲骨文书法的基本特点 迄今所见,甲骨文的单字共有4500多个,经过许多专家学者考释已经能认识的有1100余个。尽管,这些字写法不尽统一、笔画有多有少,有繁有简,但从文字构造上看已经不是原始的状态,而是有规律地发展到相当高度的文字了,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甲骨文是按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诸如均衡、对称、和谐、统一这些美的要素都体现在形体构造中。书法艺术的要素点画、结构、章法、风格等在甲骨文中都已具备。甲骨文书法在艺术上的独特之处有以下三点:一是形体的象形性。甲骨文距原始文字还不很远,字形保留的图画意味较多,文字的职能决定了它对客观事物的象形,必须抓住客观事物的特点,用简约的线条来造形,诸如人的整体和局部,动物植物,天象地理,人造器物等等。二是结体和章法的灵活性。甲骨文不象后世书体那么规范化,笔画多少、形体长短、结构位置、正反相背都相当随意,绝大多数的字都有几种或几十种写法。三是写和刻的融合性。甲骨文基本上都是用刀契刻而成的,有的是先用毛笔书写成后用刀刻成的,也有不写直接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