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堂限时练9说“木叶”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堂限时练9说“木叶”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堂限时练9说“木叶”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堂限时练9说“木叶”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堂限时练9说“木叶”新人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限时练(九)(时间:45分钟总分:26分)一、语言文字积累(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法有三法:笔法、字法、章法。笔法就是用笔的方法,就是控制毛笔的运动,书写出具有美感的线条的方法。实际上就是_锋毫的技巧,要能够和善于充分利用笔毫多变的性能特点,去_高质量的、优美的、丰富多变的点画造型。字法即结字法,就是字的结构安排,也即“集点画成字”。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章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驾驭字型的能力。字可工整,可欹变,可重大,可瘦小;()。二是驾驭行气的能力。篆、隶、楷书的行气须匀和与整饬,强调和谐、统一;行、草书的书行气须通贯与流畅,并强调节奏、韵律。三是驾驭整篇作品构成的能力,或者说是驾驭行与行之间的构成能力。篆、隶、楷须整体和谐统一,首尾一致;行、草书须行与行之间的对比、争让、应承、穿插等技巧要有_的展示。要成为书法家,必须要有驾驭笔法、字法、章法技巧水准的综合能力,三者_。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控制刻画淋漓尽致不可或缺B掌握塑造尽善尽美不可或缺C控制塑造淋漓尽致至关重要D掌握刻画尽善尽美至关重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控制:意思是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掌握: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此处语境强调掌握住运用“锋毫的技巧”,故此处应填“控制”。第二空:刻画:仔细描摹、描绘。塑造: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此处语境强调的是仔细描摹“点画造型”,故此处应填“刻画”。第三空: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尽善尽美:目前尚不完美,竭尽全力使其达到最完美。此处语境强调的是“技巧要有”充分的“展示”,故此处应填“淋漓尽致”。第四空: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至关重要:意思是最重要。此处语境强调的是“要有驾驭笔法、字法、章法技巧水准的综合能力,三者”不可缺少,故此处应填“不可或缺”。故选A项。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欹变而不失形,工整而不死板,瘦小而不饥伧,重大而不肥钝B工整而不死板,欹变而不失形,重大而不肥钝,瘦小而不饥伧C欹变而不失形,工整而不死板,瘦小而不饥伧,重大而不肥钝D工整而不死板,欹变而不失形,瘦小而不饥伧,重大而不肥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本题中,前面说“字可工整,可欹变,可重大,可瘦小”,和需要衔接的内容用分号隔开,与之对应,按照前后内容照应的原则,根据先“工整”后“欹变”的顺序,可以排除A项和C项;同样的道理,根据先“重大”后“瘦小”的顺序,可以排除D项。故选B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来构成美的汉字形体。B通过对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C经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D经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来构成美的汉字形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存在的问题是“通过”之后缺乏介词“对”与后面的“的处理”搭配。故选B项。二、语言文字运用(11分)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正常情况下,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_,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_。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_,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过敏就是变态反应的主要代表。答:_答案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衔接、连贯的能力。第句由上文“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下文“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的句子。第句由上文“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下文“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的句子。第由上文“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下文“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的句子。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第十四届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结业典礼于2019年7月5日上午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来自泰国、老挝、印尼、菲律宾、阿联酋、柬埔寨、越南等七国供职于警察总督、商务部、议会、移民局等部门的102名政府官员圆满完成在华为期一年的学习,顺利结业。答:_答案关键信息:2019年7月5日;第十四届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结业典礼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举行;102名学员来自东南亚等七国;在华学习为期一年。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两句,表达作者对刘裕北伐立下赫赫战功的赞叹。(2)庄子逍遥游中“_,_”两句,表明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因为外界评价而兴奋或颓丧。(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两句,描写了小鱼由静而动的活泼情景,生动形象。答案(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励志小语: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一、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满 庭 芳宋苏轼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扦。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注】扦:同“掺”。手纤细的样子。(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三十三年”既点明了与故人分别时间之久,也饱含了对各自生涯的无限感慨。B词中“烟浪”“云帆”两个意象,表达了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C“莫上孤峰尽处”既是词人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旧友的殷殷寄语,表达委婉含蓄。D词的上片因事起情,下片缘景抒情,全词叙事、写景、抒情熔于一炉,写作技法高超。答案B解析B项,“烟浪”“云帆”是词人对自己与故人分别数十年宦海沉浮的总结,并不能表达词人相信理想终有一天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2)请赏析词的最后三句“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的精妙之处。答:_答案情感表达上:借故人相问,引发思乡之情,构思巧妙。手法运用上:借“松杉”这一意象,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具体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结构安排上:以对故土的思念作结,是对开篇他乡遇故知场景的呼应。解析在解答的时候要注重分析最后三句在情感表达、手法运用、结构安排上的妙处。借故人相问,引发词人的思乡之情,构思巧妙。因为古人常在屋旁植松杉,因而“松杉”这一意象,可以用来代指故乡,这样就化抽象的思乡之情为具体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情。另外以对故土的思念结尾,呼应了开头他乡遇故知的场景。二、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语言艺术将走向何方?它的归宿究竟在哪儿?网络文字的沙尘暴吹个不息,势头不减,文字垃圾的雪球越滚越大,使人恐惧而看不到希望。但是我们还需要一个乐观的心态,因为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走向反面,一切都会盛极而衰。以法国为例,雨果和左拉时代就涌现出大量的报纸、刊物之类,并有大量通俗读物,但是流芳百世的语言艺术的瑰宝,也不过屈指可数。可见语言艺术的精华由人类的智慧和心血凝聚而成,总是不可多得的。人类语言艺术的瑰宝与人类世界同在,它的消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人类再次回到冰河期,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几百年过去,无论东方西方,纯粹雅正、最高最美的那部分语言艺术历久弥新,不仅没有消亡,而且仍然在生长,总量也在增加。再看那些同期盛行与风靡的文字,现在已无人注意。没有记忆,没有传递,没有津津乐道,没有研究、引用和欣赏。要想了解它们,就必须去专门的图书馆和资料馆,翻阅积满厚厚尘埃的老报刊。它们大部分早已去了应该去的地方,那就是语言的垃圾场,时间的河流将其冲刷得无影无踪。所以,别说是分分秒秒都在刷新的网络文字,就是现在出版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纸质书,终将被埋进历史的尘埃,剥蚀和消解。当然,这其中还会包括一部分被时代潮流所遮蔽、湮没的优秀文字。语言文字由基本的使用工具,进步到一种艺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衡量一段历史创造的伟大与否,也要看它语言艺术发展的高度。虽然语言艺术不能像物质成果那样简单而直接地被消费和使用,比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鲁迅的野草等,既不能入口果腹,也无法用来居住,但它们象征着一个民族在一个历史时期的生命能力、一个民族的心灵力量,决定着这个民族在一切方面的创造强度。所以,人类文明的最终归宿就是语言艺术,这是一个至高的指标,也是一个至高的区别。目前中国处于一个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如果我们丢掉了汉语言艺术这个最苛刻、最艰难的标准,毁坏它而不是使之生长,那么这个时期所有的物质成果都将是脆弱的。语言艺术的发展和保存是最困难的,人类发明了火药、造纸、火车、飞机、宇宙飞船等等,发现了圆周率、勾股定理、万有引力、相对论等等,这些科技成果一概得以贮存和记忆,后人可以踩着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巨人的肩膀继续攀登,然而文化与艺术却很难积累与进步,因为它是生命中最深奥最厚重、最复杂最难解的东西,也是人类文明旅程最终的抵达之地。像古希腊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东西方的古老史诗、中国的诗经楚辞和诸子百家等等,都是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峰。再比如中国唐朝的李白杜甫,这些奇妙的语言艺术,都是无法复制的。我们思考语言艺术的归宿,无论面对多么极端化的语言混乱和文字垃圾,仍然应该怀有希望和信心,要坚信规律,相信它将在属于自己的安息之地存在,其代表人物和创造物都在那里。不要太气馁。读那些最值得读的经典,它们的创造者虽然不在了,但伟大的文字还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与我们同时代的那些杰出者,这些人不会因为与我们同处一个时代,因为过于切近而变得廉价。千万不要和他们擦肩而过,虽然遇见是一件困难的事。(张炜语言艺术的归宿,有删减)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不断刷新的网络文字,还是现在出版的纸质书,最后都会被埋进历史的尘埃,剥蚀和消解。B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衡量一段历史创造的伟大与否,主要看它语言艺术发展的高度。C火药、飞机等科技成果能够贮存和记忆,是因为后人可以踩着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巨人的肩膀继续攀登,而文化和艺术却不能。D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语言艺术不发达,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其他方面的创造强度、其文明程度就会受到局限。答案D解析A项,扩大范围,原文提到的是“现在出版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纸质书”。B项,“主要看它语言艺术发展的高度”错误,夸大作用。C项,强加因果,原文并没有解释科技成果能够贮存的原因。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采用事实论证的手法,以此来证明语言艺术自有其发展规律,其精华是有穿透力的。B作者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对照,指出语言艺术的高峰是独特的,后人无法依靠因循、复制等方式逾越。C文章引用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的事例,来证明语言艺术不能被消费和使用。D末段照应开头,强调应保持乐观态度,并且给人们以提示,要相信同时代也会有语言艺术的伟大成就。答案C解析是为了证明“语言艺术不能像物质成果那样简单而直接地被消费和使用”。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人类语言艺术的瑰宝来说,网络文字的沙尘暴和文字垃圾的雪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可能再次回到冰河期。B如果我们毁坏汉语言艺术这个最苛刻、最艰难的标准,那么这个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所有的物质成果都是脆弱的。C几百年过去,纯粹雅正、最高最美的语言艺术历久弥新,而那些同期盛行与风靡的文字都已进入语言垃圾场。D语言的垃圾终被时间的河流冲刷得无影无踪,而被时代潮流所遮蔽、湮没的优秀文字,在专门的图书馆和资料馆里得以保存。答案B解析A项,“可怕的是人类可能再次回到冰河期”曲解文意。C项,原文在第二段:“再看那些同期盛行与风靡的文字大部分早已去了应该去的地方,那就是语言的垃圾场,时间的河流将其冲刷得无影无踪。”D项,“在专门的图书馆和资料馆里得以保存”曲解文意。三、任务驱动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