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待贾而沽一、基础知识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公山弗扰以费畔B宁武子,邦有道,则知C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D归孔子豚解析:选C。A.“畔”通“叛”,反叛。B.“知”通“智”,聪明。D.“归”通“馈”,赠。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之将丧斯文也(将要)天生德于予(道德传统)B仪封人请见(边界)从者见之(拜见)C韫椟而藏诸(藏)涅而不缁(染黑)D孔子时其亡也(时常)好从事而亟失时(屡次)解析:选C。A.将:如果。B.见:xin,使得以进见。D.时:通“伺”,伺察。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守死善道B从者见之C天之将丧斯文也D好从事而亟失时解析:选D。A、B、C均属于使动用法,D项属于形容词作动词。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能系而不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B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岁不我与C遇诸涂韫椟而藏诸D天之将丧斯文也君子之至于斯也解析:选D。D.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语气助词,表反问/陈述句末语气助词,不译;B.动词,参与,介入/动词,等待;C.兼词,之于/兼词,之乎。给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公山弗扰以费畔佛肸以中牟畔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使民以时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以勇气闻于诸侯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A/B/C/D/解析:选B。中的“以”为动词“凭借”;中的“以”为介词“用”;中的“以”为连词“并且”;中的“以”为介词“按照”;中的“以”为连词“来”;中的“以”表示原因,相当于“因为”。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3.24)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13.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子畏于匡 畏:_(2)文不在兹乎 兹:_(3)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与:_(4)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患:_答案:(1)拘囚 (2)指示代词,这里 (3)参与,介入 (4)忧虑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译文:(2)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译文:答案:(1)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匡人将能把我怎么样呢?(2)凡是来到此地的君子,我从来没有不得谒见的。从孔子“其如予何”中,可以看出孔子有怎样的胸怀和抱负?答:答案:(1)孔子具有相当高的自信力,尽管身处困厄中,也淡定从容,毫无畏惧与悲观。(2)凭借着对周代道德文化的掌握,孔子更是以天下为己任,有力图天下政治清明的胸怀和抱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固有诬人也固:原来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D岂足多哉 多:称赞解析:选B。B项中的“巧”是“高妙”“擅长”的意思。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也D. 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以撞解析:选C。A.都是介词,可译为“对”。B.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前面的“则”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后面的“则”是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D.都是代词,指代前面的人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解析:选B。A项中“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转述有误,应该是听了掌管畜牧的官员的回报,证实颜回判断的正确后,通过深入的对话明白了。C项中的错误在于“他同造父一样”,这里是说他不能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D项的错误在于“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意思应该是孔子分析了颜回有这方面的认识能力。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译文:(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译文:(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译文:解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文言文翻译应对关键词语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答案:(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把颜回招回来。(2)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3)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鲁定公问颜回说:“先生您也听说东野毕擅长驭马吗?”颜回回答说:“擅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定公面色不高兴,对左右随从说:“君子也会有陷害别人的。”颜回退回。过了三天,饲马人来陈述说:“东野毕的马逃走了,两匹骖马拉着两匹服马进了马厩。”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把颜回招回来。颜回到了,定公说:“前两天我向先生您询问东野毕驭马,先生你说擅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从前帝舜擅长管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舜不穷尽百姓的力,造父不穷尽马力。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驭马,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用尽朝礼;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地苛求马。我凭这知道。” 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您所说的那样。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望你再说一些?”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啄,兽急了就会乱抓,人急了就会叛乱,马急了就会逃跑。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定公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回答说:“他之所以是颜回,就是这样。不值得去夸奖!” 三、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简要概括微博小说的优缺点。(不超过25个字)微博小说方兴未艾。由于微博小说要在140字内完成起承转合,因此被誉为“以小搏大”的文学。与传统网络小说相比,它具有短、平、快的特性。微博小说的写手必须锤炼语言,去掉那些常常被滥用的形容词、副词,多用动词,文字因此简洁、有力。所以,有论者感叹,以前是千言万语的“灌水”,现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馏”。但也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微博小说可能会因为形式与概念上的新鲜而引起一时注意,但终归避免不了成为一种“短命文体”。因为情节的延续性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但微博小说多以语录体为主,这无疑是对小说情节延续性的巨大破坏。此外,微博小说的碎片式结构,也会使其失去生存根本。答:答案:(1)优点:简洁有力;短、平、快。(2)缺点:情节断裂;多碎片。下面是某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答:解析:由图可知,暑期社会实践可以分“考察”“游览”两部分内容,其中“考察”包括“气象公园”“湿地公园”“科技馆”三部分内容,“游览”包括“美丽乡村”“名人故居”两部分内容。此外还应当明确,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后要写“调查报告”,参观“科技馆”后应谈“地震感受”,游览“美丽乡村”“名人故居”后应当写下“游览日记”。答案: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考察与游览: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后撰写调查报告,考察科技馆后交流体验到的地震感受;游览美丽乡村、名人故居后用日记记录游览的感受、心得。四、高考突破(一)下面是论语中的选段和名家评点,请阅读后完成有关题目。【论语选段】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名家评点】朱子曰:“子贡以孔子有道不仕,故设此二端以问也。孔子言固当卖之,但当待贾,而不当求之耳。”范氏曰:“君子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士之待礼,犹玉之待贾也。若伊尹之耕于野,伯夷、太公之居于海滨,世无成汤文王,则终焉而已,必不枉道以从人,衔玉而求售也。”请结合名家评点,联系现实,谈谈孔子的为官之道。答:答案:孔子热衷于仕途,渴望获得一官半职,但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求”只“待”。一个“待”字,极其巧妙地点出了孔子的为官之道。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和“仁政”思想,为的是让统治者接受他的思想主张,进而真诚地聘用他,礼遇他,从而推行“仁政”。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即使极度困窘,也决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去“求”人。如伊尹、伯夷、太公等,若得不到赏识,宁可终老林泉。(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链接材料】佛肸之畔(叛),畔赵简子也,简子挟晋侯以攻范、中行,佛肸为范、中行家邑宰,因简致伐,距(拒)之。于晋为畔,于范、中行犹为义也。(翟灏四书考异)盖圣人视斯人之徒,莫非吾与(我的同胞),而思有以治之,故于公山、佛肸,皆有欲往之意。且其时天下失政久矣,诸侯畔天子,大夫畔诸侯,少加长,下凌上,相沿成习,恬不为怪。若必欲弃之而不与易(改变),则滔滔皆是,天下安得复治?(刘宝楠论语正义)张敬夫曰:“子路昔者之所闻,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圣人体道之大权也。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无不可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耳。一则生物之仁,一则知人之智也。”(朱子论语集注)阳虎(即阳货)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篇)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赵翼注)鲁国政权把持在季氏手中,季氏又受制于家臣阳货。孔子觉得这是“陪臣执国命”,有悖天道。论语中提到:公山弗扰、佛肸和阳货都曾邀请孔子出来做官,孔子对公山弗扰、佛肸的邀请爽快答应,而对阳货则假意敷衍。这是为什么?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对论语的领悟,谈谈原因。答:答案:孔子曾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阳货“陪臣执国命”,有悖天道;为富不仁,有违人道;倨傲无礼,有背礼仪。故孔子对他不予理睬。而公山弗扰、佛肸虽参与叛乱,但不是邪恶之徒;再说在天下无道的情况下,君子不应只顾清高自守,对于那些还有希望能够改变的人和事,不应该坐视旁观,而要有挽救之心,还要尽心尽力使周围的人更多地成为君子,使污浊的现实变得清新,使混乱的社会变得安宁。所以孔子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公山弗扰、佛肸的邀请。(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认为周礼集夏商两代之大成,从上述选段中,你能看出他为推行恢复周礼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答:答案:孔子将自己直接系于文王之后,以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自居,将之视为是受命于天的一种责任,并终其一生都在为此努力,在他晚年的哀叹中,虽然饱含了理想不得以实现而年老体衰的悲凉,却鲜明反映了他对周礼的无限思慕与尊崇。(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沐浴在孔子的光辉里王前峰您将天才大智融化成笔端流淌的华彩。您用命途多舛凝练成理念沸腾的思想。您把练达至情挥舞成汗青飘洒的旋律。我低头沉思,遨游在您清澈却不见底的思想海洋,总想摸透您深深的渊底。我闭目吟咏,沉湎于您唯美的华章,总想洞悉您那梦中的缱绻。我仰头膜拜,从心底响亮地呼唤着您的名字:孔子!孔子是一杯清茶,苦涩中掩不住的茗香,溢出翠天般的碧壶,沁满你的心脾。他“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法宝,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他“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为学精髓,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创新睿智,似一把金钥匙帮我们开启探索真理格物致知的宝藏。孔子是一轮红日,凛冽中的暖流,令人热血沸腾,豁达满怀。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准绳,他“君子喻于义”“见贤思齐”的道德应答,他“成人之美”“怀德怀刑”的处世至宝,他“居之无倦”“子帅以正”的为政哲学,令人忘却周游的无奈,扫除满天的阴霾,在常戚戚坦荡荡的悬殊比较下,让做人为政的理念瞬间喷发,至此齐家治国的光芒普照大地。孔子是我百听不厌的经典天籁。雄略载着遥远的梦想,乘着歌声的巨型金翅,徜徉在精神的乌托邦。他“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是对音乐的非凡理解;他“人歌而善”“而后和之”的演唱道德,是对音乐的神往;他“立于礼,成于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3-1太空一日》听评课记录(第1课时)
- 【人教版】年九年级下册物理听评课记录-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 初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听评课记录
- 花城粤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歌曲《校园的早晨》听评课记录2
- 冲刺月发言稿
- 2020版江苏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听评课记录:第32课《三角函数综合问题》(含解析)
-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驿路梨花》听评课记录(内含2课时)
- 人教B版选修1-2高中数学4.1《流程图》听评课记录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校内公开课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外国诗二首》听评课记录
- 2025至2030年中国酒店布草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标准)供暖采暖协议书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小学生爱粮节粮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水池结构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范文
- 2025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 人工智能替代效应研究-洞察及研究
- GB/T 33474-2025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
- 基建期奖励管理办法
- 2025年新安徽水利厅安全员c培训试题及答案
- 集邮协会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