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杜甫诗三首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杜甫诗三首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杜甫诗三首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杜甫诗三首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杜甫诗三首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五)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萧森(xio)石砧(zhn)边塞(si) 秋兴八首 (xn)B妃嫔(fi) 朔漠(s)青冢(zhn) 群山万壑(h)C单于(chn) 环珮(pi)王嫱(qin) 载歌载舞(zi)D霜鬓(bn) 潦倒(lio)江渚(zh) 不省人事(xn)答案D解析A项,“兴”应读xn;B项,“朔”应读shu;C项,“载”应读zi。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树上落下的树枝C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极其遗憾答案B解析指秋天飘落的树叶。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D解析D项,均为介词,表比较,“比”。A项,副词,单独/副词,难道;B项,介词,对着/副词,将近;C项,副词,还/连词,尚且。4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_,_。_,_。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 豺狼得食喧 薄云岩际宿A BC D答案B解析首先从对仗和押韵的角度初步断定各句的顺序。对仗,对仗。句中的“翻”和句中的“喧”韵脚与“坤”的韵脚接近。按内容判定,作者不眠的原因是“豺狼得食喧”。而在江边阁所见的景象则是。由此可断定本题答案。二、文本训练(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5、6题。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5“玉露凋伤枫树林”一句中“凋伤”一词绝佳,说说你的看法。答:_答案秋风玉露本无情,可“凋伤”一词赋予这些景物以感情色彩,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诗景与情结合尤佳,请你具体谈谈。答:_答案身处异地,菊花又开了,秋天到了,让人伤感落泪。在这种情景下,故园的菊花也该开了吧?前一句写景是为后一句抒情服务的。(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79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7下面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B本诗第一、二句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C有人认为本诗第三、四句“无边”“不尽”两词多余,其实正是有了这两个词,诗的意境才显得更广阔深远,气象万千。D诗的最后两句,写外界环境带给作者的艰难苦恨和自身随年龄增长而白了的头发,使得自己连喝酒的兴致都没有了。答案D解析“自身随年龄增长而白了的头发”并不是诗中的意思,原诗的意思是:世事艰难辛苦,颇多憾事使得自己的头发都变白了。而且作者是因病戒酒,并不是没有喝酒的兴致。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悲凉的景物融合了诗人心上的悲凉。B诗中“萧萧下”绘落叶之声,“滚滚来”状江浪之势,正衬托诗人宽阔的胸怀。C诗中“万里”与“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呼应,这就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D本诗是一首七律,中间有两联对偶,韵律和谐,每句都是四个节拍,如“风急/天高/猿啸/哀”。答案B解析这里的写景并不是衬托作者的宽阔胸怀,而是抒发了诗人忧愤的深广。9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答案D解析D项,“万里”“百年”应该是分别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三、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秋兴八首(其七)杜甫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注】杜甫在夔州北望长安而作。昆明池:当年汉武帝为拓疆训练水师而凿。池中有石刻的织女、牵牛和鲸鱼像。菰米: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芦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又名雕胡米。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由昆明池想到汉武之功,由武功之盛又想到当今国势,抚今追昔,不胜感慨。B颔联写月夜下织女有机丝在杼,鳞甲耀动于秋风之中,体现出一派太平安乐气象。C诗人远望长安却只见连天关塞,惟有鸟道可通,与“西当太白有鸟道”异曲同工。D本诗把夔州与长安、汉帝与唐皇聚拢于一处,形成包举宇内囊括千古的深邃境界。答案B解析昆明池中有东西相望的织女、牵牛两石像,又有石刻鲸鱼,织女星夜出,故织女的机丝沐于夜月之中,但一“虚”字见出昆明池之寥落荒凉,牵牛、织女之景无人玩赏而为徒然。秋风拂过石鲸,似乎石鲸有知,亦为乱离感慨而激动得鳞甲都在秋风中动起来。一种物在人非的意韵弥满诗句。11全诗字面无一语及情而又无处不在写情,请结合颈联具体赏析。答:_答案菰米不收而任其沉,莲房不采而任其坠,足见兵戈乱离之状。菰米的黑色,给人以沉沉之感,暗写诗人心绪的沉重。“漂”字,不仅写出菰米在水中漂浮,也暗示了诗人漂零蓬转的生涯。“露冷莲房”一语,“冷”字不仅表现了秋天莲房之露冷,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寒之感。粉红之坠象征着繁华落去,影射了国运的衰颓和自己人至暮年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奈。总之,本联中虽无一字写情,却在具体意象的营造中,把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对盛世的缅怀、对个人身世的喟叹交汇在一起。(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自咏白居易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注】蟠木:弯曲的树木。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颔联中的措辞可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D诗人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答案A解析A项,“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13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表达了诗人哪些人生态度。答:_答案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饱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福”,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随分自安”,表达出诗人洒脱随性的生活态度。坚守本心:诗人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表达出了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意思相近即可)解析从首联“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可以看出诗人知足常乐,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饱腹暖身即可;从颔联“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可以看出诗人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妨“长福”,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生活态度;颈联的“岂羡”“宁争”表现了诗人的不羡不争、淡泊名利;尾联的“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等。据此,合并相似内容,分点作答即可。四、语言表达14请根据杜甫登高里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答:_答案示例:秋天的落叶总是枯黄枯黄的,挂在树枝上,便似那烘干的标本;落在空中,又好像轻灵而潇洒的蝴蝶,不羁地飞舞着,自在地飘荡着。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在生命将终结时,却仍然能以如此坦然的姿态从容地飘向大地,那该是一种何等坦荡的胸怀啊!解析此题要品读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感知这句诗歌的内容,根据语境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地运用描写和比喻等手法。要符合诗歌大意,想象合理,语言生动。15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句子。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李白诗是_杜甫诗是_答案示例:(李白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杜甫诗是)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天高、浊酒、涕流,肠热黎民。励志小语: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它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德莱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水乡社戏是浙江农村和城镇一种以戏剧表演为核心的民俗活动,它具有祭神和娱人相结合的特点,普遍流行于绍兴地区。社戏产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祭祀歌舞,(),在宋元时期完成祭祀活动与戏曲表演的结合,形成“社、祭、戏”相统一的格局。随着戏曲的繁荣,元、明时期,民间社戏活动极为兴盛,特别是春祈秋报等时日,各乡镇群众云集,戏场锣鼓喧天,极为热闹。清光绪十九年秋,少年鲁迅因祖父周福清科场案发,一度居皇甫庄避难,经常与村里的孩子一起观看河台社戏。他的社戏一文,就对这个戏台有十分精彩的描写。然而,许多社戏早已_,只有那些散落于庙堂、山岙、河边、桥下的戏台,仍坦荡着一派诗情画意,凭人遐想万里。龙虎斗游园吊打是很能体现绍剧特色的戏,历来为绍兴观众所_。这两出戏也被鲁迅写进阿Q正传社戏等著名小说里。连自己的姓名也写不出,甚至连圆圈都画不圆的阿Q在临刑前游街时,居然还要哼几句“手执钢鞭将你打”,足以说明社戏受到绍兴人民的普遍欢迎。鲁迅再用他的_,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述少年时观社戏的美好回忆,_,更激起了人们对社戏的眷恋和怀念。绍兴水乡社戏汇集和发挥了不同剧种的表演风格,因此充分展示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千百年来,绍兴水乡社戏除承担高台教化的任务外,还要发挥娱乐功能,由此逐渐发展成江南民间最隆重、最活跃、参与面最广的节日庆典活动。水乡社戏扎根民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至今能在绍兴地区的城市和乡村见到它的踪影。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销声匿迹拍手称快点睛之笔引人入胜B石沉大海拍手称快如椽巨笔扣人心弦C石沉大海赞不绝口点睛之笔扣人心弦D销声匿迹赞不绝口如椽巨笔引人入胜答案D解析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石沉大海:像石头掉到大海里一样,不见踪影,比喻始终没有消息。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如椽巨笔:像椽子一样的大笔。用来称颂别人气势宏大的文章或杰出的写作才能。点睛之笔: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第一空,“销声匿迹”与“石沉大海”均有不见踪影的意思,但“石沉大海”重在强调没有消息,因此第一空应选“销声匿迹”。第二空,“拍手称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根据语境应选“赞不绝口”。第三空,“点睛之笔”重在强调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根据后文可知,横线处应指鲁迅有杰出的写作才能,因此第三空应填写“如椽巨笔”。第四空,“扣人心弦”重在强调“使人心情激动”,结合前后句语境可知,此处说的是鲁迅对回忆的描绘吸引人们进入了当时的场景,因此第四空选“引人入胜”更为恰当。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无数次融合、积累B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经过无数次的融合、积累C经过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无数次积累、融合D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经过无数次的积累、融合答案C解析结合前文可知,括号内的句子承前省略主语“祭祀歌舞”,B、D两项主语变成了“艺术表演形式”,不能与前文紧密衔接,因此排除B、D两项;按照逻辑关系,只有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融合,因此“积累”应在前,“融合”应在后,故选C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绍兴水乡社戏充分展示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因此汇集和体现了不同剧种的表演风格。B绍兴水乡社戏汇集和发挥了不同剧种的表演风格,也充分体现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C绍兴水乡社戏汇集和体现了不同剧种的表演风格,也充分展示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D绍兴水乡社戏充分展示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也融合和发挥了不同剧种的表演风格。答案C解析原句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为因果关系错误,应为并列关系,可将“因此”改为“也”;第二处错误为搭配不当,“发挥”与“表演风格”不搭配,可将“发挥”改为“体现”。据此可知,答案为C项。4下面是某毕业生的一封求职信中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日前看了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试一试。我是学院新闻专业2018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很棒,身体健康,说话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打算,请与我联系。答:_答案看了浏览;试一试应聘;很棒优秀;说话表达;打算意向。解析本题的片段属于偏正式的求职申请,口语会显得态度过于随意,对工作不够重视。如“看了”“试一试”“很棒”“说话”“打算”等过于口语化,显得随意,没有诚意,应改为相应的书面语。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_,其对象是大众,要使之传播有效,就要从大众的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