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_第1页
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_第2页
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_第3页
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作文教学的现状【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作文的成效如何,是跟教者对作文过程和作文教学过程的了解与把握程度成正比的。而作为语文教师,只有经常地亲自体验“下水”,才能真正了解和把握作文过程和作文教学过程,才能指导好学生作文。诚如叶老所说:“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帮助就大”。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农村中学大部分语文老师很少“下水”,甚至不“下水”。导致此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教师轻于“下水”。 升学体制以“分率”论成败,迫使老师们在题海中疲于奔命,也由于作文教学难见成效和传统的作文评议中难显差距,致使在分数面前急功近利的老师们疏于作文教学,一个学期仅八篇作文的常规检查都难完成,经常出现写而不改、改而不评的现象。平时考试中有意放松标准,甚至以字数多寡决定分数高低。有时为了分数,竟用“不能以老师的水平衡量学生作文”作理据,跟批改老师争分数。似乎孔子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一句戏言。事实上,有些老师长期靠“嘴上谈兵”,只要求学生写而自己不写,成了“语言上的伟人,行动上的矮子”。说起来条条是道,写起来步履维艰。考试前夕就叫学生背范文,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经济地位的低下使老师懒于“下水”。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时代毕竟早已成了历史,崇高的职业和低微的收入形成反差,让老师们感觉不到“书”带给自己的乐趣。提高教师地位的口号喊得贼响,可是老师的收入据说在12行中仍排第9。新闻报刊常说:居民人均收入三年翻两番,而老师的工资却“涛声依旧”。农村教师更是除了几个工资表上叮当响的铜板外,其余的奖金、福利一概免谈。难怪有些老师耐不住贫穷“怒向广州觅金钱”,而且“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许多人为免呛水,就在课余搞第二职业。哪来时间“下水”?更何况这爬格子辛苦个通宵也难变成铅字,在学生头脑中它也就没有作文选上的有说服力。就是偶尔“下水”,也是一腔怒气满纸牢骚,对作文教学无什益处。 三、生活圈子的狭小使老师难于“下水”。 学生的生活三点一线,老师的生活也往往如此。自身的清贫与清高使他们不敢也不愿和外界交往。名目繁多的常规检查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让他们的日常生活走不出校门。其教学常常脱离社会生活。有时一个作文题写了十几年,学生都腻了,又怎能写出新意?老师的长期不“下水”、少“下水”,自然衍生出作文教学的怪现象:首先是作文教学上的舍本逐末。不少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大讲特讲写作知识,而忽视文字表达的基本功和思想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往往简单地变成了学生作文的练习课。公开教学从不涉及作文教学,备课中也找不到作文教案。其次是作文批改中乱画桃符。为了应付检查,有些老师改作文时无的放矢地画些自己也看不懂的圈圈杠杠,评语栏里永远是干巴巴公式化的“字迹工整”,“语句通顺”等。吕先生前不久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根本问题是语文教师的问题。从写作的角度说,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是集作者、讲师、教练于一身。 只有经常“下水”,作文教学才会如庖丁解牛,才能真正走出困惑。而要切实搞好农村教师“下水”活动,我们的社会就应该给他们拓宽“水域”,抓紧作文教学的检查评估;加强作文教学的教研活动;放宽农村教师作品变铅的政策。措施跟上来了,农村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