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干部岗位能力提升标准城市图书馆服务覆盖提升研究_第1页
图书馆干部岗位能力提升标准城市图书馆服务覆盖提升研究_第2页
图书馆干部岗位能力提升标准城市图书馆服务覆盖提升研究_第3页
图书馆干部岗位能力提升标准城市图书馆服务覆盖提升研究_第4页
图书馆干部岗位能力提升标准城市图书馆服务覆盖提升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干部岗位能力提升标准城市图书馆服务覆盖提升研究 摘 要 图书馆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夯实城市发展文化基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上海、深圳、广东、嘉兴等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和服务体系的分析,结合其他有益的办馆形式,提出提升我国城市图书馆服务能力、延伸服务覆盖范围的对策,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事业;文化工程 G252 文献标志码A 1005-6041(xx)04-0009-04 1 前 言 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文明。1图书馆不但具有保存文化遗产的功能,而且承担着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的职责。它收纳丰富的文献资源,满足公众基本文化信息需求;它是一个公共的文化空间,给市民提供信息交流场所。2对于一座城市,合理规划图书馆建设事业,构建图书馆服务覆盖体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际图联20 世纪70 年代颁布了公共图书馆的两个布局标准:1)每5万人应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人均藏书最少3册;2)一座图书馆服务的辐射半径应为4千米。按此标准,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就城市图书馆服务覆盖的提升途径做尝试性研究。 2 公共图书馆建设模式分析 21 嘉兴模式三级总分馆模式 (1)总分馆模式。总分馆模式,可分为“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和“基层政府与充当总馆的市图书馆之间通过委托合作”两种情况。前者指在一些国家,由地方政府总揽当地所有分馆建设的总分馆模式;后者,被国内一些学者认作我国总分馆模式的代表形式,即嘉兴模式、苏州模式采取的形式。 (2)总分馆的特点。总分馆制的主要特征是:统一布局、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过共享资源、共享管理系统、共享服务制度、统一人员培训,形成营运成本较低的优势。3,4,5,7,8,9,11总分馆模式使图书馆建设主体上移,有利于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有利于统一规范管理。 嘉兴总分馆模式,资金采用多级投入方式,即市、区、乡镇按比例提供资金(1KG-1.5mm1KG-1.5mm1)。这种形式避免了资金一级投入、辖区一级政府负担过重的弊端,能一定程度地增强辖区政府办馆的意愿。3图书馆服务网络采用分级建设方式:分为总馆、区乡镇分馆、社区街道服务点共三级。总馆为分馆的依托,分馆辐射辖区社区街道服务点。资源和服务通过三级网络层层传递,解决末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管理问题。 22 深圳模式图书馆之城模式 深圳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的目标为:确保全市每15万人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室), 努力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全覆盖率, 力求形成全市星罗棋布的图书馆服务网络。6,10在资金上, 深圳市图书馆的资金市财政, 区、街道图书馆的资金区财政, 社区图书馆绝大部分的资金区财政, 部分社区图书馆经费物业公司、居委会等。 图书馆之城的特点: (1)四级服务体系。深圳推行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服务体系。考虑到行政“分级管理”和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影响, 深圳市的总分馆制在区、街道图书馆两级实行总分馆模式, 市、区两级图书馆实行联盟图书馆形式。联盟图书馆重在资源采购协作、资源建设统一, 服务协调整合。通过市区各馆的功能定位和任务协调, 在构建形式上“一紧一松”, 形成了深圳特色的总分馆建设及运作机制。 (2)24小时自助服务系统。为了解决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及公共图书馆按行政层级设置所带来的服务区域重叠交叉、文献资源重复购置、服务效率低的问题,深圳图书馆自主研发了“城市街区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依托自助图书馆中心系统、物流服务车、自助服务机服务平台, 向城市街区输送图书馆服务。 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自助图书馆全方位有机结合,让深圳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以充分流通, 构筑了一座虚、实服务相结合的“图书馆之城”。 23 上海模式网络技术模式 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是所设置的市、区(县)、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系统。上海近年来致力于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网络服务不仅能推送到社区,而且直接推送到用户的桌面,力求实现依托网络技术的服务全覆盖。 当下,上海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其显著特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使服务深入社区基层。在城区,通过在商务中心等人流相对密集的场所建设图书馆服务终端,使终端成为图书馆服务延伸的触角。人们可以在办公室、上下班路上、地铁站、公交站,用电脑、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享用到图书馆的服务。 上海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也是建立在城市发达的物流和通讯系统基础上的。特别对于印本文献,良好的现代物流系统至关重要。建设这种服务模式,涉及通讯基站建设、终端设备购置、终端场所选择、设备的运行维护、物流投入等许多方面。 显而易见,以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带有鲜明信息时代特征的这种服务模式,前期投入会较大,要求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通信和物流系统。对用户亦有基本的技能要求,需要用户有基本的信息设备使用能力、学习能力,这也可能会限制一定群体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平等获取。 24 广东模式流动图书馆模式 xx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广东省馆”)开始牵头在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