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解读_第1页
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解读_第2页
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解读_第3页
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解读_第4页
2015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标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2016-06-01实施,GB18306-2015技术要素:,两图:,1.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图A.12.基本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值图B.1注:“两图”对应的地震概率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对应的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GB18306-2015技术要素:,全国城镇II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附录C天津市城镇列表表C.2基本地震动相应于50年超越概率10%多遇地震动相应于50年超越概率63%基本地震动相应于50年超越概率2%多遇地震动相应于年超越概率10-4,GB18306-2015技术要素:,两表:,1.各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表附录E2.场地基本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表1,GB18306-2015技术要素:,GB18306-2015技术要素:,场地类别划分表附录DII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对照表附录G,GB18306-2015主要特点:,与GB18306-2001版相比,新修订的全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整体上有适当提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不再出现2001版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的分区;2.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即VII度)及以上地区面积有所增加,从49%升至58%;其中,0,2g(即VIII度)及以上地区的面积从12%升至18%;,GB18306-2015主要特点:,与GB18306-2001版相比,新修订的全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整体上有适当提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3.城市抗震设防水平有所增加。全国县级以上城市中设防水平变化较大的约占12.5%,其中6.9%的城市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从0.05g提高至0.1g或0.15g,4.6%的城市从0.1g或0.15g提高至0.2g,1%的城市从0.2g提高至0.3g。,GB18306-2015主要特点:,与GB18306-2001版相比,新修订的全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整体上有适当提高,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及以上地区面积有所增加,从55%上升到59%。其中,0.40s地区的面积从24%增加到27%,0.45s地区面积从31%增加到32%;,GB18306-2015主要特点:,与GB18306-2001版相比,新修订的全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整体上有适当提高,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2.城市抗震设防水平有所提高。全国县级以上城市中有14.8%城市的特征周期分区值有提高,只有1.8%的城市略有降低,其余83.4%的城市不变。,GB18306-2015文本修订主要变化:,1.GB18306-2001为全文强制,GB18306-2015为部分强制,5.1、5.2、6.1、7.1、8.2、附录A、附录B、附录C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2.提出抗震设防准则和相应参数的确定原则与规定;3.列表明确乡镇所在地的抗震设防参数;,GB18306-2015文本修订主要变化:,4.提出四级地震作用特别是极罕遇地震作用的概念:1)多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宜按不低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1/3倍确定;2)罕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宜按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1.62.3倍确定;3)极罕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宜按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2.73.2倍确定;,GB18306-2015文本修订主要变化:,5.明确了分区界线附近抗震设防参数的取值原则:1)图A.1分区界线附近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应按就高原则或专门研究确定;2)图B.1分区界线附近的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应按就高原则确定。6.由单参数调整改为双参数调整;,GB18306-2015文本修订主要变化:,7.明确了反应谱的放大系数取2.5,附录F即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阻尼比5%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的1/2.5倍确定;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按阻尼比5%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确定。,GB18306-2015相关问题与对策标准提高,1.国家和社会对地震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修订的必然性;2.标准提高带来成本增加经济可承受:1)6层混凝土框架,0.2g及以下,每增加一个等级,平米造价不超过5.3%(约占房价1%);2)0.3g提高到0.4g,平米造价增加12.4%(约占房价2.5%);3.对已有建筑的要求:一般地区的一般建设工程,法不溯及既往;,GB18306-2015相关问题与对策设防要求,4.抗震设防要求定义1)准则:原则和要求;2)概率:四水准(多遇、基本、罕遇、极罕遇);3)参数:概率对应的参数取值;5.区划图适用范围所有一般建设工程,并非建筑工程;,相关问题与对策反应谱放大系数,5.修订的必要性和意义:1)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2)科研成果:大量的地震记录、地震安全性评价;3)整体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一定程度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水平:0.05g、0.15g、0.20g分区中的III、IV类场地。,相关问题与对策反应谱放大系数,6.与抗震设计规范的衔接:1)目前存在矛盾:抗震规范放大系数2.25,新区划图为2.5;2)建设系统的专家赞同;3)加强沟通协调,推进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新设防标准在天津地区的具体实施,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天津市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大部分为“第二组”,局部为“第三组”,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天津市城镇区划界线图:,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表C.2天津市城镇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列表:,天津市行政分区情况,天津市内外共计16个区县1.市内6区: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2.市外7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3.外围3县:宁河县、静海县、蓟县。,天津市设防峰值加速度统一的区县,共计11个区县1.市内6区:(8度0.2g)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2.市外3区:(8度0.2g)东丽区、北辰区、宝坻区;3.外围2县:宁河县(8度0.2g)、静海县(7度0.15g)。,天津市设防峰值加速度不统一的区县,共计5个区县1.市外4区:(部分8度0.2g,部分7度0.15g)西青区、津南区、武清区、滨海新区;2.外围1县:(部分8度0.2g,部分7度0.15g)蓟县。,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抗震设防烈度不完全一致的区县:,天津市设防反应谱特征周期统一的区县,共计12个区县1.市内6区:(类场地时:0.55s)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2.市外5区:(类场地时:0.55s)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3.外围1县:(类场地时:0.55s)静海县。,天津市设防反应谱特征周期不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