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经作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乡镇经作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乡镇经作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乡镇经作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乡镇经作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乡镇经作站站长先进事迹材料男,现年46岁,民盟盟员,大专学历,1983年毕业分配到县农业局工作,先后担任蹲点农技干部、乡科技副乡长、县农技站副站长、站长等职务,现任经作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第二批县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民盟县科技一支部组委。县政协第八届委员、常委。该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民主人士,自觉坚持“长期共存、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共同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热爱,无私奉献,扎根农业,勤奋工作,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深入田间写文章在农技推广工作中,他经常深入田间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积极推广农业抗灾增产新技术,并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参与组织实施预留行综合利用课题研究,率先将系统工程学基本原理引入农业生产中,累计实施预留综合利用21万亩次,新增经济效益1700余万元,有效地解决了旱地预留行冬季休闲的低效循环问题,推动了旱地改制技术的发展,荣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曾连续两年组织全县玉米地膜全覆盖栽培及配套技术的推2/6广应用,累计实施30万亩次,实现增产万公斤,被农业部授予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参与实施玉米抗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13万亩,实现玉米增产万公斤,被农业部授予丰收计划三等奖;作为第一主持人,组织实施甘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课题,实现新增原粮450万公斤,被省农业厅授予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参与实施大豆“工程”示范推广项目,通过良种适播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实现新增大豆万公斤,荣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D优527等水稻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在灾年不减产的情况下,实现新增产值万元,并有效地提高了我县稻米品质。LOCALHOSTXX2016年负责全县经作生产技术工作,在茶叶生产上通过无公害生产技术和茶叶新品种的推广和积极组织茶叶品质认证,使我县茶叶生产由普通茶叶一跃成为全省优质名茶。也使茶叶生产成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和农民的骨干增收项目。二、认真搞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解决经作生产中的技术瓶颈,助农增收五年来,累计组织蔬菜新品种达四十余个,并通过试验筛选,确保了我县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在蘑菇生产中,他实验发明的自然排氨技术、机械调水机、翻堆器等在全县推广后,使菇农生产投入累计降低1040万元,有效降低了成本,又解决了农残超标问题,保证了全县蘑菇3/6产品质量;在蔬菜生产上,他组织推广的硬果型番茄、抗爆裂甘蓝等新品种,延长了货架期,更好地满足了本地和周边市场的需要,推广面积达到万亩次,实现新增效益达到975万元,效益好了,菜农笑了。07年被县委组织部授予“优秀人才示范岗”荣誉称号;08年初他率先在全县有代表性的三大土类中试验法国青刀豆,当年秋季在进行产业化生产,为3万亩刀豆落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09年为提高红薯市场影响力,他在守种苗到近中午1点,种苗到县后,在两个生态区实验均取得成功;特别是当年初,他的水果胡萝卜进入超市后,使全县2万吨可能滞销的产品全部卖空,农民笑了,他也乐了。三、大力实施展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彻底改变人吃外地菜的历史参与组织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组织了蔬菜健身栽培、茬口衔接技术、反季节栽培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在调查蔬菜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蔬菜价格市场周年变化曲线,并利用百度空间、农经网、等媒介宣传和发布了县无公害蔬菜可供总量、品种、价格,缓解了当地蔬菜集中供应与市场容量之间的矛盾。他编写的蔬菜栽培意见,在全县广泛利用,累计推广蔬菜新技术达到54万亩,实现蔬菜年收入达人均元以上,周年性蔬菜种植面积达1万亩,设施栽培蔬菜面积达30004/6亩,三个基地的六个无公害蔬菜品种率先获得认证;通过努力,改变了当地蔬菜单靠外地调进现象,而逐渐成为满足本县供应和少量调出,为调整我县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四、传播新技术不辞辛劳知无不言他常说,在农业生产上把复杂技术简单化是一个推广人员的职责,教会干部要把每一项技术的增产机理分析给他们,并让他们传授给农民而教会农民则应把繁杂的技术简单化,才容易被他们掌握并利用。在讲到双层膜育苗时,他总是用“就象人盖了铺盖,但在屋里才暖和”的道理。把一些生理生化非常复杂的原理简单而又形象教给了农民。特别是在每年蘑菇生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堆料阶段,农户对蘑菇前期认识不到位,他双手给菇农做示范,牛粪虽臭,玻璃划烂手没有一点怨言,几年来,他查看了40000多个菇床,由于农民是开始学栽培,在生产关键时期经常是早晨5点出发,晚上10点回家,由于秋季堆料气温较高,他到农户堆料场多数是靠走路,在堆料过程中经常做示范,牛粪掉进鞋里,脚上开冰口,晚上回家靠侵醋酸疗伤,次日又早早下乡指导蘑菇栽培技术,0708年期间,曾因高频率的电话接听,至使他右耳失聪。有时一个干饼子、一瓶矿泉水伴他一天,他走过的地方家家5/6的蘑菇都获得了好的收成,06年来累计推广稻田蘑菇万亩次,实现新增效益亿元,使小蘑菇产业成为我县农民新的增收亮点。他不会娱乐,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但又把很多自己学到的和从田间摸索出来的新技术无偿地用在了全县经作生产中。他提出的加环循环,将农林牧鱼菌各业有机结合成为新农业的增收亮点。五年来,他跑遍了全县每个角落,并对全县乡镇农技干部、乡镇分管领导、村官、示范户、业主、大户进行了技术培训。先后培训全县农技干部和乡镇领导达1200余人次,培训农民达万人次。五、创新工作积极为农业产业化工作奠基由于他熟知本县农业生产情况,为了给企业入住我县提供前期保障。在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和争得多方意见后,结合当地农耕农艺实际,先后对涪江流域蔬菜、十万亩中药材、万亩食用菌等十多个产业化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为企业服务搞好产前技术配套,近年先后为中、万丰、润森、陈善堂等企业,提供了栽培技术规程。并先后制定了西瓜、沙梨、双孢蘑菇等11个技术规范,为我县实施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探索了新的路子,开创了我县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先河。这些都是他平常的工作,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从平凡中可以看出,他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朴素的推6/6广理念。经过努力,他先后获得农业部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农业厅农业丰收计划一、二、三等奖各1项,市政府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并于2000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县第二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县十大优秀青年,并被评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