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形心理學課程講義(一)知覺心理學發展的歷史進程,知覺研究企圖解決什麼問題?感覺是什麼?知覺是什麼?刺激要到達何種程度才能引發知覺,又要經過哪種程度的編譯才能變成知覺?我們的感覺接受器每一刻都在接收大量的資訊,人如何從中產生一致性的知覺?感覺材料是如何被加工成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心理表徵過去的經驗對產生知覺的重要性如何?,從歷史的觀點瞭解知覺心理學艾賓浩斯(HermannEbbinghaus)說過:心理學有一段很長遠的過去,可是卻只有短暫的歷史。幾乎所有的西方科學都源自哲學,也包含心理學在內。心理學到了十九世紀才脫離哲學的範疇。知覺研究不過是心理學中的一部份,但從整個發展脈絡來看,整個心理學史經常在討論知覺並處理知覺所引起的各種問題。從哲學與歷史的觀點有助於我們對於知覺心理學的瞭解。,哲學範疇下的心理學希臘哲學家們首先關心的哲學問題是:構成宇宙的根本成分與原則是什麼?約西元前500年,哲學家們開始思考人的問題認識論(epistemology)與知覺心理學的議題關係至為密切。普魯塔格羅斯(Protagoras,約490-420B.C.)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ofallthingsthemeasureisman)。柏拉圖(Plato,約400B.C.)指出,正因為我們的感受、知覺只是一種相對的、隨時會變動的、不完美的圖樣,因此這些感受經驗不夠資格稱為知識。,亞里斯多德為心理學成為經驗科學之路邁出了第一步。亞氏的觀點與柏拉圖幾乎完全相反。亞氏認為必須先透過個別事物的感覺經驗,包括味、嗅、視、聽、觸覺等等感官的訊息輸入到統覺中心,然後轉變成有意識的、持續的知覺經驗,最後將這些被動的知覺經過主動的心靈運作,才進一步提煉出真正的知識,亞氏將這些真正的知識稱為一般概念(universals)。,亞氏之後有另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奧坎(WilliamofOckham,約A.D.1290-1349)甚至假定人類所有的知識都來自真實世界的感覺經驗,並透過直覺認知而產生。因此心靈的運作可以藉著相似的特性,將事物分類而形成一般概念。這些概念是經由學習而來,後來形成心靈的習慣、慣性,而得以在沒有感覺訊息下進行思考,因此這些知識的真假是需要考驗的。亦即如何從感覺經驗形成一般概念?是一個心理學問題,而不是形而上的問題。由此,Ockham也堪稱是現代經驗主義的鼻祖。,知識論的議題始終離不開感覺訊息的處理與統整。還未脫離哲學的心理學也是在探討,從感官訊息登錄到經驗意識形成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整個心理學研究的主軸。,感官得到的感覺可能和由意識統整到的經驗,但整體意識經驗是否真能化約成一束束的感覺來研究?或者說心靈意識與肉體感官之間如何溝通?笛卡兒(ReneDescartes,A.D.1596-1650)將人區分出物質的肉體與非物質的心靈兩部分。這兩部分有交互作用,這被後世稱為二元論。史賓諾莎(BaruchdeSpinoza,1632-1677)提倡心物本為一體的兩面,是兩個平行的系統,誰也不能影響誰。例如從自己的觀點來看,自己的思維是心靈的活動,但是從別人的觀點來看則是身體的運動了。這被後世稱為一元論者。,萊布尼茲(GottfriedWilhelmLeibnitz,1646-1716)重新修訂笛卡兒的二元交互作用理論。他認為心與物兩者各有其互不影響的運作程序,就好像兩個鐘各自走各自的,但卻又互相一致。萊布尼茲說明所有的知覺都由無數的微覺(petitperception)組合而成。微覺是一種弱得讓人知覺不到的刺激,就好像一滴水掉在岩石上是聽不到的,但海浪拍擊岩石的聲音便清楚可聞了。萊氏也強調這種組合並非單純的累積。要使這些粗略、模糊的知覺進入意識層面的統覺(apperception),需要主動的注意力介入。這些想法對後來心理物理學、閾下知覺、潛意識等等議題的探討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洛克(JohnLocke,1632-1704),強調心靈像一張白紙(tabularosa),經驗將觀念寫在紙上柏克萊(GeorgeBerkeley,1685-1753)以視覺經驗的內省來說明,只有經過學習才能學會距離遠近、物體永存等等概念。休謨(DavidHume,1711-1776)則以知覺這一個名詞取代洛克的概念一詞,又將知覺區分為直接由實物感覺而得的印象(impression)與由印象產生的觀念(ideas)。印象才是真的,觀念則視其是否得自實體印象來分辨真偽。他強調複雜的觀念是由簡單的感覺組合而成,每天的經驗變成習慣,而知識就是一種習慣。,雷德(ThomasReid,1710-1796)也認為吾人並不是透過虛無飄渺的觀念了解世界,而是透過知覺活動認識世界的。這些經驗主義的哲學心理學家都認為感覺經驗才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理性只是聽命於經驗行事。透過十八世紀經驗論與理性論的議題及其反動,開啟了十九世紀心理學家用實驗方法直接觀察外在行為的趨勢。,脫離哲學的時代馮特(WilhelmWundt,1832-1920)在萊比錫正式設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以感覺、知覺研究為起點,大力鼓吹除了內省之外,還有實驗法與人類自然歷史的研究方法都可用來研究心理學。馮特認為經驗意識是由感覺、影像與感情三種原素形成的,藉由分析我們還可以將視、聽、嗅、味等感覺進一步切割。他的實驗室在成立後二十年間,約有1/3的研究屬於感覺領域。,費西納(Fechner,1801-1887),他對各類感覺強度進行了第一個系統性且量化的實驗,並從中歸納成數學公式,他將自己的研究工作稱為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研究;1876首先證實,大約有35%的人喜歡合於黃比的矩形體。亨赫爾茲(Helmholtz,1821-1894)從神經生理角度從事視覺、聽覺的實驗研究,包括神經傳導速度的測量、三原色理論、聽覺的頻率論、潛意識推論等等,說明了知覺只是生理及物質的作用,生物體內除了物理及化學之外,並無其他力量,綜觀整個十九世紀的心理學史,幾乎是生理學、物理學與數學的知識慫恿心理學脫離哲學懷抱。加爾(Gall,1758-1828)堅持頭腦才是靈魂的住所,而且不同腦部位負責不同的心靈功能,功能越發達則腦殼越突出,這想法促使Gall去測量人的頭骨,而形成當時相當流行的顱象學(Phrenology)。雖然以現代的眼光來看,Gall的想法充滿謬誤,但是他開啟了日後大腦與心智功能關係的研究(目前的大熱門)。,理性的科學之外我們雖然看見心理學被生理學、物理學、數學知識從玄學中帶出,但是關於感覺、意識、靈魂的探討並不因此而完全脫離神秘色彩。18世紀的催眠術與後來的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也都帶有科學的色彩,不超感官知覺(Extrasensoryperception,簡稱ESP)如手指識字、意念彎曲金屬、意念使種子發芽、佛教修行者入定狀態時對自主神經系統的控制等等,並沒有因為將進入二十一世紀而銷聲匿跡,反而越來越多嚴謹的研究報告依序出爐。,理性的科學之外西方的心理學研究一直想透過對大腦運作的客觀理解,來釐清心靈與肉體的關係。因為他們認為,個人的心靈運作必須透過該個體的大腦表現出來,那為什麼我的心靈運作可以被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医学科老年痴呆症康复训练规范
- 内科心肌梗死急救措施指导
- 2020-2025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 2025房产抵押合同模板
- 2021年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试题汇编:万有引力定律
- 2025成都市天府体育中心安全围栏建设合同
- 2025企业简化版试用期合同协议
- 宿舍6s管理标准
- 精神科专科护士总结汇报
- 青海省干部履历表实用文档
-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培训课件
- 电瓶车维修费用明细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中测试题 教科版(含答案)
- 高中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PPT
- GB∕T 31483-2015 页岩气地质评价方法
- 自来水厂工艺流程培训教材课件
- 四川省村镇集中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 平面构成-重复构成课件
- 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指南 (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