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散皆是缘送别诗的鉴赏,课前热身,1、,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2、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莫见长安行乐处,。李颀送魏万之京4、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5、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6、,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名句默写,1、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链接高考2010江苏、天津、江西,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品意象(注意平时积累)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注意手法(常用:借景抒情、衬托),送别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内容、情感、手法,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3.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送别诗常用意象,一、习俗类意象,1、折柳惜别2、饮酒饯别3、唱歌送别,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之意。,折柳送别,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罟(g)师:船夫。临圻(q):地名。,折柳送别,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饮酒饯别,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美酒:,唱歌送别,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唱歌送别,二、时空类意象,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傍晚”等时间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月夜”等时间意象,“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春”、“秋”等时间意象,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劳劳亭歌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谢亭李白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灞陵行送别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意境:,莽苍、辽阔、苍凉、朦胧、荒凉、凄清、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深远、幽远、幽静、宁谧、繁丽、热烈、高昂、空灵、幽美、繁华、,一样的,不一样的情怀,送别诗,离别诗的风格类型,1、哀伤凄婉。2、慷慨豁达。3、坦陈心志。,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1、景物:“春江渺茫”“日暮”。2、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哀伤凄婉,参考答案:渺茫春江与一片征帆形成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征帆的渺小,由此引发作者对征帆日暮之时找不到停泊处所的担心,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关心担忧之情。前三句写景,饱含感情,末句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将依依惜别的哀伤之情上升到顶点。(抓意象绘图景析手法悟感情),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1、景物:“猿啼”、“暮江”、“孤舟”。情:“客散”、“伤心”、“逐臣更远”。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哀伤凄婉,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本诗最后两句坦陈了作者怎样的心志。【诗文赏析】江雨苍茫中,诗人送别了即将回到洛阳的友人,虽然正处于众口毁谤的恶劣处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并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阳的亲朋们: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坦诚心志,最后两句诗人自比冰壶,要从清澈无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抓意象,绘图景,析手法),传达出诗人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悟感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慷慨豁达,本诗运用反衬的手法,哀景衬壮情(析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日暮黄昏,黄云千里,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用白描手法描绘了苍凉悲壮之景。三、四两句转到作者对友人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的赠语(抓意象,绘图景),体现了诗人自信豪迈、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的情谊和劝勉鼓励之情。(悟感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慷慨豁达,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别董大(情深意长的勉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感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感3: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着难分难舍,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情感4: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情感5: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情感6: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送席大孟浩然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情感7:诗人如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坷,其送别诗常包含个人的身世之感。,身世命运之感,借送别言志。这类诗以送别为题,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感。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手法多样情深意长,1、借景言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都门外落日余晖、流水风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杨柳依依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想象、虚实相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请问尾联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后两句运用联想,虚拟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宁的幻象,借以加倍地表现作者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3、衬托(乐景衬哀情)、烘托4、比喻: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巩固检测,和练秀才杨柳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作者是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重送裴郎中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届西藏拉萨市北京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泰安市重点中学七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客户关系维护与拓展计划
-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作计划
- 大型演出的安保方案实施计划
- 浙江省杭州西湖区杭州市公益中学2025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软件设计师考试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 企业战略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开拓新思维的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第二批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28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T-CIRA 46-2023 核电厂液态流出物中锶89和锶90分析 液体闪烁法
- 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
- 1学会尊重-尊重自己(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会计案例分析-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中国近代史纲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练习题复习资料
- 胸痹中医护理业务查房
- 装饰材料供应合同模板
- GB/T 44748.1-2024筛分试验第1部分:使用金属丝编织网和金属穿孔板试验筛的方法
-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练习题
- 墙上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