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阅读指导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2)标题的作用方法总结:情节上: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成为全文的线索,文章的情节(主要情节)都围绕此展开; 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 主题上:揭示(暗示)主旨。表达上: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二:词语、句子、语段的作用1.词语的表达作用答题套路:生动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例如:(1)结合语境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眉飞色舞”一词的妙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现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表现出“我”当时的喜悦和兴奋。(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是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的情态)(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闪”字形象生动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艳丽夺目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惊叹。2句子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主题写景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衬托、铺垫2.结构上:在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作铺垫、点题(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在文中: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 在结尾:点题、照应、升华主题结尾段、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3.写法上: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象征、设悬念 4.修辞上举例:(1)文章第一段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的作用?作用: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景物描写的衬托铺垫作用)三:理解句子含义(一)理解文章重要句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充分结合背景和语境,注意整体把握,寻找解题的隐含信息。2.要结合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3.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等。4.注意句中重点词语,明确这些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一词多义等。5.要注意结合文题。此外,还要注意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来体会其含义。(二)解答句子含义题的思路:找准两个方向,分三步走。两个方向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意,要准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考。第一步从句子本身出发,找出和解释关键字词,进而答出句子的本义,即表层含义。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遇到名词或者代词,要明确的回答出实际指代的内容,答题要明确;二是对于一些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比如开头的总领句,结尾的总结句,以及中间的过渡句,要将总领、总结以及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概括答出,要求答题完整。第二步要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文章,分析句子与所在自然段,以及所在段落的关系,解答句子的深层含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分析要结合具体事件或者具体的人物细节描写分析得出。第三步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这是解答和分析句子深层含义的一部分。就句子而言,出现在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的句子,以及文章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多需要联系主旨回答深层含义。就题型而言,要求理解句子含义,或者就某句话谈体会等题型,多需要联系文章主旨作答。在此特别强调,分析句子含义不能断章取义或者想当然,一定要细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并多总结答题模式与答题语言,就能熟练掌握此类题型。四整体感知,筛选要点解答技巧:审清题目意思;确定答题区域;筛选关联信息;分析归纳整合(注意赋分);概括要点全面;语言表达规范。1.文章写了父亲哪三件事?请简要概括。(6分)(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3)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每点1分,意对即可)2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3分)外在特点:外形弯曲、枯老,是一棵独立的藤(1分,答对其中两点给满分)。内在特点:坚毅,不屈,顽强(答对三点任意一点1分)倔强,孤独(答对两点任意一点1分)。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意思对即可。人物1分,情节2分,共3分)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一位父亲在医院里为生病的儿子按摩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引发了我对亲情的理解与思考。评分标准:(2分)简洁流畅、概括情节1分,揭示主旨、符合文意1分。五:巧答语句赏析题(一)答题思路:;先判断这个句子的特点,可以从修辞、描写、有特点的词语入手;在这类句子的作用中选择,用术语解说句子的作用很重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这个句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结合段中心句和文章中心分析表达作用或效果。答题格式:角度(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内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或突出了)表现了(或表达了)特征(或情感)(二)赏析角度:(1)从修辞角度入手。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比喻、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对偶,句式整齐,表意凝练;排比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反复,富有音乐美,突出强调某一感情。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从用词的角度入手。答题模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从散文的语言特色入手。常用的词语有: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等。(2)然后结合具体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4)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为: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反问句,加强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答题模式:这是个句,(作用)表达了(5)从表达方式入手。散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 果。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指出散文的语言风格。答题模式:本文的语言具有的特点,如“”(段或句)中(简要分析)。(三)常用修辞方法术语: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形象生动 夸张突出或强调排比增强气势 引用增强说服力 反问强调(四)常用写作手法:1)对比;2)衬托;写景衬托: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主次衬托:突出主角。3)象征(托物言志)、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正面(侧面)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题目:“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一句视角独特,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答案:(1)修辞的角度来答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妈妈手上的裂痕比作“张开红红的小嘴”,形象地写出裂痕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表达了妈妈艰辛付出。(2)“字词”的角度切答题:首先要寻找关键字词,其中较有表现力的词语有“满是”“张开”“红红的”,“满是”表现出裂痕之多,“张开”表现了裂痕之深“红红的小嘴”表现了裂痕的形状,按照答案的组织形式。答案:本句用了“满是”、“张开”、“红红的”、“小嘴”等词语准确描述了母亲手上裂痕的多和开裂的样子,表现了妈妈的艰辛付出。一般而言,选择形容词、动词、叠词、量词、成语或四字短语居多。六把握散文情感和哲理(体验感悟、启示、哲理)题型:某事或某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题技巧:(1)抓带有明显感情色彩、心理描写、品质特征的词句。(2)抓文中的抒情和议论。(3)抓主要人物的语言、动 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描写,它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4)抓景物描写。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是较为常用的手法。题型: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或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受。答题技巧:(1)鸟瞰全文。通读全文,明确文中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分析,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内容要点。七散文线索1.答题技巧:(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常见的线索有:以核心人物为线索;以核心事物为线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2)关注文章的标题。有很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3)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散文中,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有些句子反复出现,称之为反复句。反复句显示了散文的脉络层次。(4)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八分析人物形象题型:概括或评价人物的思想性格。答题技巧:(1)从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要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3)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4)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5)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题目:文中题目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答案: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题型:概括事物的特点。答题技巧:(1)找出描写事物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的语句,明了事物的外在特征。(2)分析描绘事物时所用的技法,如象征、联想和想像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握事物的内在神韵。1.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3分)外在特点:外形弯曲、枯老,是一棵独立的藤(1分,答对其中两点给满分)。内在特点:坚毅,不屈,顽强(答对三点任意一点1分)倔强,孤独(答对两点任意一点1分)。九体会文段的写作技巧和作用题型1:选文(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理解各种表现手法的内涵,把握各自的作用。悬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作用: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伏笔。在文章的前面预先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出暗示。作用: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作用:烘托出主体事物的特点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作用: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2)看上下文的联系,从联系中分析文章所用的技巧。对比、照应、悬念、伏笔、铺垫、欲扬先抑等技巧,都讲究的是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到作者构思之妙。(3)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去分析写作技巧。在写文章时,有些作者会别具匠心地选用一些写作手法,委婉曲折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细心揣摩,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方面去判断作者所用的写作技巧。题型2: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1)首段常见的作用:包括统摄全篇,总领下文;开篇点题,点明中心;引出下文,行文巧妙;欲扬先抑,形成对比;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渲染气氛,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2)结尾段常见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深化主题,升华感情;提出问题,引起思考等。(3)中间段常见的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衬托铺垫,照应前文;扩展思路,具体展示;丰富内涵,深化主题等。题型3:选文(段)使用了哪种人称?有什么好处?答题技巧:(1)第一人称(我),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2)第二人称(你),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3)第三人称(他,她,它),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十拓展开放探究题1.题型1:探究选文和链接的材料,得出结论。答题技巧:(1)比较选文与所给材料的共同点,提取共有的信息;(2)比较选文与所给材料的不同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取不同信息。2.题型2:结合全文、生活实际、个人经历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答题技巧:紧扣文本,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使用第一人称,从文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回答,做到观点鲜明,言之有理,言之有序。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3.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答题格式:感悟+文中事例或现象(生活实际、个人经历)例: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4分)答案要求与评分:观点明确,结合文本,2分;生活感悟,1分;表达,1分。例一:我赞成作者的观点。虽然,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但有时,成长只是瞬间的事。如文中的“我”,因为美术课上得到老师的赞许,因为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从此由一个学习成绩差,内心自卑的孩子变成一个拥有自信,克服惰怠,努力追求理想并学有所成的人。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也曾因一次竞赛获奖而重拾信心,上台领奖的那一刻,我瞬间长大了。例二:我不赞成作者的观点。虽然某一次经历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但真正的成长是在一次次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肯定中完成的,所以我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中的“我”虽在经历一次难忘的美术课后瞬间成长起来,但在后来很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依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成功。又比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终于在演讲比赛中获奖。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3.题型3:结合选文提供的语境,大胆想像,给选文补白。答题技巧:补写要符合当时的情境,符合人物的性格,想像要合乎情理,表述的语言要顺畅、简洁、有层次。窗外的树书房窗前有几株高大的白兰花树,枝叶繁茂,每到夏天,绿叶中冒出无数白兰花,从花苞到盛开到掉落,香气清雅,打开窗户,香气便漫进来,经久不散,整个夏天都有好心情。我经常立在窗前,看着它繁茂的枝叶,可惜太远,伸出手去够不着,还有近一尺的距离。今春雨水充足,白兰花树似乎长得特别快,枝叶哗啦啦地往上蹿,伸出手去,就快要碰到枝叶了。有天早上,开窗时,竟然有一根枝杈对着窗户这边长过来,太激动了,它知道我的心思么?我一天天地盼,它一天天地移,很快叶子尖儿便伸进了窗内,绿色小脑袋轻轻摇摆,东张西望,好像在观察新领地。我惊喜万分,找根红丝带在枝杈上打了个结,给她戴个蝴蝶结。下雨天窗户也不关,为了它能自由地向前舒展。其实我拨一拨,它就会溜着墙边长下去。我存了私心,多么想让它长进来,为我的屋子添点生机和绿色。小枝杈天天在长,一寸一寸,不断有新芽儿冒出,坐在窗前,它能搭上我肩头了,嫩嫩的绿叶在耳边摩挲,风吹一吹,它摇一摇,似乎告诉我那些遥远的树的往事。我心无限喜悦,天赐我这样美好的一刻。相信不久,它会和可爱的白兰花一起舞蹈。“五一”小长假归来,丢下行李先去书房,白兰花枝条应该有手臂长了吧?不料刚进书房,发现窗前空空如也,那枝叶儿没了踪影,那树又离我很远了。冲到窗前往下一看,白兰花树被斫去了许多枝条,工人正在拣地上的断枝,枝上的红丝带萎于泥土。我跑下去,预备兴师问罪,相信我的脸色很不好。工人一见,没等我开口,马上歉疚地说:“您是业主吧?这树今年疯长,都长到您家里去了,弄得您窗也不好关。放假几天窗户大开,很不安全,这是我们失职,所以赶紧来处理,给您带来麻烦了。”我一肚子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城市里的树,无惧风吹雨打,就怕人工“规划”:它们被绿化、被景观、被移来挪去,甚至生长方向也在规划之内。我捡起拴着红丝带的那根枝叶,叶子已无精打彩。是我错了,我太自私,如果我当初拨一拨,它就会溜着墙边长下去,是否会逃过一劫?玻璃瓶盛满水,将枝条插进水里,盼它的生命能延续下去。我知道,它曾经离我很近曾互相期待着共有的梦。窗外的树,伸出手去,够不着了。我们之间,又有了一尺的距离。1. 说说文章以“窗外的树”为标题有何作用? 2.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的划线句进行赏析。 3. “找根红丝带在枝杈上打了个结,给她戴个蝴蝶结。下雨天窗户也不关,为了它能自由地向前舒展。”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些行为? 4. 如何理解“窗外的树,伸出手去,够不着了。我们之间,又有了一尺的距离”。 桃花心木 林清玄1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2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3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4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5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6我越来越感到奇怪。7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 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8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9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10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11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枯萎吧?12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13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14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合同续签协议
- 德州高三考试题目及答案
- 钨行业研究报告
- 鸳鸯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齿轮总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文
- 广西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透镜及其应用(原卷版)
- 预重整协议书范本
- 承诺买房协议书
- 城镇房子转让协议书
- 委托注册公司协议书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应用化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沟渠挖掘预算方案模板(3篇)
- 私人银行理财客户服务流程方案
- 2025年邮政集团党群工作部招聘面试常见问题解析及应对策略建议
- 《电梯维修与保养》课件-项目1 电梯概述
- 现代煤化工课件
- 政务接待礼仪课件
- 装修工程施工方案与进度计划模板
- 丝印印刷知识培训
- 医学美容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增强CT造影剂外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