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武行终字第64号_第1页
(xx)武行终字第64号_第2页
(xx)武行终字第64号_第3页
(xx)武行终字第64号_第4页
(xx)武行终字第64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XX武行终字第64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6武行终字第64号上诉人(原审原告)万厚德,男,1952年9月8日生,汉族,武汉市人,个体业主,住(略)。委托代理人冯国清,男,1951年2月19日出生,汉族,武汉市人,武汉工业集团公司职工,住(略)。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住所地武汉市江岸区三阳路13号。法定代表人张文彤,该局局长。委托代理人陈凌、顾晓军,系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第三人武汉大陆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汉市硚口区沿河大道187号。法定代表人林贤友,该公司董事长。委托代理人邓宏,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万厚德不服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对2/8万厚德诉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行政裁决一案作出的2005硚行初字第63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4月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万厚德及委托代理人冯国清,被上诉人市规划局的委托代理人顾晓军,原审第三人武汉大陆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陆桥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邓宏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理终结。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本市硚口区大夹街89号房屋属武汉市硚房集团第七房管所所有,由原告万厚德承租居住使用,房屋建筑面积2524平方米,用途为住宅,原告将其房屋全部用于经营。第三人大陆桥公司经被告市规划局批准,取得在本市硚口区“武汉汉正街品牌服饰广场”项目用地范围内进行房屋拆迁的权利,其拆迁范围为硚口区广东巷113号、岭南里13号、全新街2959号、大夹街85109号、全新巷129号、多福路146号、大火路2116号、长堤街754822号,拆迁期限为2004年5月1日至2004年8月1日延期手续已依法办理,原告所有的房屋在其拆迁范围内。2004年5月28日,大陆桥公司委托具有房地产价格评估主体资格的武汉国佳房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拆迁范围内的房地产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经武汉市房地产估价师协会进行了复核鉴定。原告居住使用的房屋结构为砖木二等,成新率为60,原告使用的3/8房屋所在地段住宅区位价为1701元平方米建筑面积,原告承租居住的房屋的重置价为312元平方米建筑面积,其房产市场综合价为2013元平方米建筑面积。因原告与第三人未能就房屋拆迁补偿安置问题达成协议,第三人于2005年5月31日申请被告予以裁决。被告受理后,审核了相关的材料,并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但未能达成协议,被告遂于2005年7月20日作出武规拆裁字200530号行政裁决,拟定了货币安置方案及产权调换方案,并对原告承租使用的房屋按经营用房予以了补偿,限定原告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选择还建方式,并自行搬迁腾退房屋。原告认为,被告作出的行政裁决剥夺了原告要求选择原地产权调换的权利,其所依据的评估报告未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作出,且认定有误,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被告在作出裁决时,原告等人已就被告作出的房屋拆迁许可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在该案未审结前,被告应中止裁决而未中止,其行政裁决因程序违法而无效,依法应予撤销。2005年10月6日,原告承租居住的房屋已被拆迁单位强行拆除,原告要求先由有关部门惩处违法拆迁的行为,并于2005年12月18日向原审法院递交了罪案移送申请书,待处理了相关责任人以后再对本案作出裁判。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作为本市城市房屋拆迁4/8工作的主管部门,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有权在本市城区范围内对房屋拆迁工作行使管理权。被告作出行政裁决,是依第三人的申请,并审核了第三人提供的有关材料,且按行政裁决的程序依法进行的,裁决认定事实清楚,内容合法,依法应予以支持。虽然原告等人对被告作出裁决所依据的武规拆许字2004第44号房屋拆迁许可证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但不影响该行政许可行为在行政程序中的效力。因此,被告作出裁决并未违反法定程序。原告对被告作出裁决所依据的评估结果有异议,但未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鉴定申请,被告对原告承租居住使用的房屋按经营用房作出了裁决补偿,且原告要求确认其违法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此外,原告要求选择原地进行产权调换也无法律法规依据。本案在诉讼之前,原告承租居住的房屋虽被违法拆除,但并非被告所为,原告要求惩处违法拆迁的行为属另一种法律关系,且不影响本案的审理,因此,原告要求延期审理本案的请求,依法不予支持。原告居住使用的房屋已经灭失,但被告应督促第三人依法根据原告所选择的还建方式妥善进行补偿与安置,以利于消除因拆迁引起的纷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维持被告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局2005年7月20日作出的武规拆裁字200530号行政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5/8万厚德不服原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程序违法。一、上诉人因不服被上诉人颁发的44号拆迁许可证,向原审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至今尚未结案。然而被上诉人却对本案作出裁决。二、第三人提交的与上诉人的谈话记录是虚假的。另外,第三人提交的还建安置房的有关资料是案外人居德根的购房合同复印件,不符合被上诉人颁布的武汉市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拆迁人申请裁决的应当提交还建安置房的权属资料的规定。三、一审判决因适用法律不当而认定错误。1、评估公司对上诉人的房屋所作的重置价评估单不能代替评估报告。2、从武汉国佳评估公司出具的上诉人房屋拆迁评估单所附照片可看出国佳公司评估的是大夹街87号房屋,而不是上诉人的89号房屋。然而一审判决却认定该证据为有效证据。3、估价报告没有估价技术报告的内容,证明其区位价的估价结果纯属是凭空估堆。4、评估报告完成日期是2004年6月9日,而被上诉人是一年之后的2005年7月底才使用该报告,所以在使用时该报告已失效。四、被上诉人所作的行政裁决中错误认定上诉人房屋的使用性质为住宅并剥夺了上诉人原地产权调换的权利。五、一审法院未中止本案的诉讼,程序违法。故请求二审法院根据所查明的事实,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6/8被上诉人市规划局辩称我局依法受理了第三人的行政裁决申请,审阅了申请人所提供的相关材料,符合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武汉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局依法行使行政裁决权,所作出的行政裁决合法有效。上诉人对我局作出行政裁决所依据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所作的评估报告提出了诸多异议,但根据武汉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第三十一条一款的规定,拆迁当事人对评估结果有争议的,其救济途径为依法向武汉市房地产估价师协会提出鉴定申请,否则,应以评估结果作为行政裁决补偿的依据。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第三人大陆桥公司述称意见同被上诉人。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证据已随案移送本院。本院经庭审质证,对原审判决采信的证据和认定的事实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上诉人作为本市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主管部门,依法享有对本市城区范围内的房屋拆迁行使行政裁决的管理职能。被上诉人根据第三人的申请,依法定程序作出的行政裁决,其主要事实清楚,程序合法。上诉人提出被上诉人所作的行政裁决中所依据的国佳公司评估报告不真实,但又未按规定的程序,对评估结果提出7/8复核申请,其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上诉人还认为被上诉人作出的行政裁决认定上诉人房屋的使用性质为住宅错误并剥夺了上诉人原地产权调换的权利的上诉理由,没有法律依据。由于上诉人居住使用的房屋现已灭失,被上诉人应督促第三人依法根据上诉人所选择的还建方式妥善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